《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环境和环境问题是当代人最关心的问题之一。据此回答1-2。

1、关于人类对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是 ( )

A 人类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来恢复被砍伐林区原有的生态环境

B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人工措施无法恢复其原貌

c 人类活动不能改变干洁空气的成分

D 人类进行任何生产和生活活动都会对环境造成伤害

2、关于环境和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B 水土流失和酸雨危害在许多国家都存在,是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c 天然水体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湖泊水量大故自净能力强

D 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质是含有氮、磷的化合物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图l2为地球热

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二氧化碳含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

相关的有(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4.全球气候变化会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 )

A.作物的产量均大辐下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

5、目前在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主要途径是()

①产业转移②推行清洁生产,提倡绿色消费

③控制人口增长,减轻环境压力④加快产业升级步伐,淘汰落后产业

A.②④B.③④C.①③D.①②

2004年5月7日中国教育报《风沙威逼北京域》报道,今年4月25日,古都北京风沙再起,这已是今春第8次沙尘暴天气了。据气象专家说,像今年沙尘暴来得这样早,次数频繁,危害大,是历史上从来未有过的,风沙威逼北京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此回答6-8题。

6。从城市环境污染角度看,沙尘暴将使北京城市环境质量严重下降。沙尘暴的首要污染物是( )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C碳氢化合物 D悬浮颗粒

7.从生态破坏角度看,与沙尘暴形成原因紧密相关的是( )

A西北地区水土流失面积日趋扩大 B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日趋严重

C西北地区土地盐渍化问题日趋严重 D西北地区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

8.沙尘暴作为一种天气现象,它的形成是由于 ( )

A冷锋过境 B暖锋过境 c气旋过境 D反气旋过境

黄河口是我国新增湿地最快的地区,近50年来平均每年造地4 05万亩,但近年来湿地增长速度减慢。据此完成9-10题

9.黄河口湿地的成因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渤海海区不断下沉 c海水的堆积作用 D河流的堆积作用10.近年来,黄河口湿地增长趋缓的原因是 ( )

①潮流搬运能力增强②渤海海区下沉迅速增快

③小浪底枢纽工程蓄水拦沙④黄河下游段取水量增加⑤中游生态有所恢复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

11.2004年,“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在上海召开了太平洋发展中岛国特别机构会议,参加会议的岛国目前面临最大的环境问题是 ( )

A火山地震 B大气污染 c水体污染 D海平面上升

12.下列地理现象中,可能影响全球环境的是 ( )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B东太平洋赤道附近表层海水温度异常

C中南半岛湄公河水质污染 D华北平原土壤次生盐渍化

墨西哥城位于19。N,在海拔约2250米的盆地中,如下图,该市有2000余万人口,3.5万家工厂,约有300万辆汽车。回答13~14题。

13.墨西哥城每年11月至次年4、5月多发生严重光化学烟雾污染,主要原因有 ( )

A.该期间天气晴朗,光照强;且盆地地形,多逆温

B.受温室效应影响

C.汽车尾气和生产、生活废气排放量小

D.该期间多气旋活动,影响污染气体的扩散

14.下列有关解决该城市光化学烟雾危害的措施合理

的是 ( )

A.控制人口,限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治理工厂废气

B.注意对同一季节不同排放标准的控制

C.禁止使用私家车

D.大力发展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提高汽车通行能力

煤作为一种常规能源,随时代进步,其利用方式多种多样。读图回答15~17题。

15.对消费地而言,最清洁且已大规模使用的方式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6.用煤来发电与水力发电的主要不同是 ( )

A.火电站建设周期短,运转时投资少

B.火电站污染空气,水电站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C.水电站综合效益高,运转成本低

D.水电站建设周期短,投资少

17.综合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实际情况,下列利用方式中,具有战略前景的是 ( ) A。② B.④ C.③ D.煤变油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据此回答18~20题。

资源

污染物排图乙

资源 产品 污染物排图甲 18.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

A .1%

B .20%

C .19%

D .21%

19.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 )

A .土地沙漠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盐碱化

D .温室效应

20.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

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 )

A .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

B .退耕还林还草

C .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

D .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读传统经济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图,回答21-—22

21.关于甲乙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图甲表示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B.图乙表示传统经济发展模式

C 、图甲模式有利于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D.图乙有利于资源的循环利用

22.下列哪组生产方式不符合循环经济模式: ( )

A.广西贵港建立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示范园

B.杭州研制成功节水生态型“泡沫公厕”

C.不可降解包装材料在我国部分地区使用

D.海尔集团研制成功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23、协调“全人类的一切基本需要应该得到满足”和“发展经济不能超出生物圈耐受的极限”

这两个目标的方法是: ( )

A .制定法规

B .环境管理

C .公众参与

D .限制发达国家的发展

24、在环境管理中具有双重身份的是: ( )

A .企业

B .个人

C .政府

D .非政府环保组织

25."一个地球,一个家庭"表达的协调人类发展与环境关系的主题是: ( )

A.大力发展经济,解决贫困问题B.颁布保护环境的法律,建立环保机构

C.加强全球合作,共同保护环境 D.进行国土规划,搞好国土整治

26.日本派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这说明了:()

①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②污染物质具有残留性

③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④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协作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7.垃圾回收再利用是世界性的潮流和时尚,推广“分类垃圾箱”的好处有:()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占用人们的生活空间④减轻大气污染,保护臭氧层⑤美化城市街道环境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⑤D.②③④

28.我国许多大城市对工程建设能否立项实施论证制度要求最大限度地防止和减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这是我国环境管理政策贯彻措施中的哪一项? ()A.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B.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C.城市综合定量考核制度D.污染限期治理制度

29. 加入WTO后,短期内国际环保标准可能不利于我国: ( )

A.出口更多的产品 B.建立和完善产品的质量认证体系

C.提高技术水平 D.提高环保意识为了生产

30.为使<中国21世纪议程>的内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最具广泛意义的是:()

A.保护社会经济稳定高速发展 B.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

C.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 D.提倡广泛地公众参与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31.图1、图2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8分) 1)6月1日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每空1分)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_。(每空0.5分) 3

)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白天(6时至18时),绿__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__。(每空0.5分)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__风速。0.5分) (5)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测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1分) 气象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根据图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说明灌渠附近农业用地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2)简述聚落面临的环境问题及其成因。

33、读“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图12),回答问题。(12分)

图12

(1)图12中A地区与B地区比人均耕地数量较少原因。(6分)

(2)分析C地区粮食生产中遇到的最主要障碍并提出解决的措施。(6分)

34、能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下图是我国2006年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图(一次能源指在自然界现成存在,不改变其形态就可直接取用的能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示能源消费结构下,能源利用过程中产生的主

要大气环境问题有哪些?(6分)

(2)水能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可再生能源,说明在其开发利用过程中应注意的环境问题。(4分)

一、选择题(共65题,每题1分)

1.人类对环境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A.最大限度地扩大自然保护区

B.减少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

C.协调人类自身发展、生产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

D.停止或减缓人类的发展,使环境恢复原始面貌

2.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早在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就同意将“世界环境日”定在每年的()

A.5月31日

B.6月5日

C.6月6日

D.6月25日

材料:近些年来由于环保措施得到有效的执行,南极洲上空的臭氧空洞正在不断缩小,预计到2050年之前,这个“臭名昭著”的巨大空洞就可以完全被“填补”上了。据此材料,回答3~4题:

3.有关臭氧层破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类使用电冰箱、空调释放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所致

B.臭氧主要分布在近地面的对流层,容易被人类活动所破坏

C.臭氧层空洞的出现,使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变化

D.保护臭氧层的主要措施是逐步淘汰破坏臭氧层物质的排放

4.“南极臭氧空洞不断缩小”这一现象说明( )

A.大气对人类排放的有害气体的自净能力增强

B.人类已经不必关心臭氧空洞等环境问题

C.环境与发展问题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D.50年后,全求变暖等大气环境问题都将得到解决

材料:2002年11月,澳大利亚的新威尔士州和韩国的中部地区爆发沙尘暴,南北半球同时发生沙尘暴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据此材料,回答5~9题:

5.下列天气系统,易造成沙尘暴的是( )

A.暖锋

B.台风

C.锋面气旋

D.反气旋

6.南北半球同时发生的沙尘暴引起了科学家的关注,可能的看法是( )

A.此时韩国不应该出现沙尘暴

B.此时澳大利亚不应该出现沙尘暴

C.此时韩国和澳大利亚都不应该出现沙尘暴

D.此时韩国爆发的可能不是沙尘暴

7.下列国家和地区中,与韩国此次沙尘暴关系最密切的是( )

A.日本

B.朝鲜

C.中国东部

D.蒙古国

8.澳大利亚的热带沙漠直逼西部海岸,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

B.东南信风

C.西澳大利亚寒流

D.东澳大利亚暖流

9.根治沙尘暴最有效的措施是( )

A.跨流域调水,平均分布水资源的数量

B.植树种草,建立起遏制沙漠推进的生态屏障

C.修建防风墙,阻挡沙尘入侵

D.兴修水库,调节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

10.可持续发展思想源远流长,下列诗句能反映该种思想的有

①“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渔。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②“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③“为人君而不能谨守其山林菹泽草莱,不可以立为天下王。”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⑤“起来望南山,山火烧山田。”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②③

D.③④⑤

读下图,完成11~13题。

1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B.不合理的灌溉

C.过度开采地下水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1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13.图中“神黄”铁路运输的物资中,运量较大的物资可能是( )

A.煤炭

B.机械产品

C.棉花

D.粮食

读下图,判断14~16题。

14.城市N以西的铁路名称是( )

A.青藏铁路

B.兰青铁路

C.兰新铁路

D.宝成铁路

15.M河谷地是该地区重要的农耕区,其农业生产主要的限制性因素是( )

A.热量、光照

B.光照、水

C.水、地形

D.地形、热量

16.为促进M河谷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该地区的农业生产潜力,下列措施可行的有( )

①建设防护林②利用地膜技术③提高排灌技术④提高复种指数

A.①④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近些年探测,海底“可燃冰(天然气水合物)储量极为丰富,其开发技术亦日趋成熟。开始利用“可燃冰”将产生的环境效益有( )

①可取代一些核电站,减少核废料的污染②无CO2排放,减缓全球变暖速度

③可取代水电站,改善大气质量④部分替代煤和石油,减轻对大气的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1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表达了控制能源消耗、减少废气排放的共同愿望,已有很多国家政府批准执行。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却拒绝批准。表明( )

①人类的发展观变化②美国对很多国际事务持双重标准和不负责任的态度

③世界经济区域化和一体化日趋加强④人类经济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9.下列言行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是( )

①“保护长江万里行”活动

②中国要建立“绿色GDP为核心指标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国民核算新体系”

③“盛世滋丁,永不加赋”

④提倡塑料袋购物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05年夏天,我国许多地方遭遇了少见的气候异常:北方的暴雨、南京的高温、云南的洪涝灾害等。生活在欧洲的人们却感受到天如此寒冷。在伦敦,人们穿上了毛衣,在德国,居然下了几十毫米厚的积雪。有证据表明,气候变暖是诱因,它破坏了正常的大气环境。在此情况下,《京都议定书》的实施显得那么迫切和需要。据此回答20~21题。

20.《京都议定书》中有一条款是“碳汇”问题,允许森林茂密的工业化国家用森林抵消一部分温室气体的减排义务。因此下列哪个国家可从中受益?()

A.美国

B.加拿大

C.法国

D.意大利

21.农民在温室大棚增施二氧化碳的目的是()

①杀菌消毒②提供光合作用的原料

③提高温室大棚的温度④吸收太阳紫外线和可见光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据新华网综合消息,中哈输油管线(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阿塔苏输油管线)于2004年9月28日开始铺设,管线全长1000公里。据此回答22~23题。

22.中哈输油管线铺设过程中,沿线需要注意的主要生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土壤次生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气候变暖

23.哈萨克斯坦石油最丰富的地区在( )

A.里海沿岸

B.巴尔喀什湖附近

C.额尔齐斯河沿岸

D.北部丘陵

24.中国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下列措施中,从“开源”方面能有效保证我国石油安全的是( )

①在海外大力投资石油的开发和经营②加速国内石油资源的勘探与开发

③建立国家石油战略储备库④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目前,我国进口的石油基本上来自中东。为了建立多元化的石油进口渠道,从位置方面考虑,除中东外较为理想的进口石油的地区是( )

①加勒比海地区②北非③东南亚④中亚⑤俄罗斯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读图,完成26~28题:

26.图中铁路干线的名称是()

A.兰新线

B.兰青线

C.包兰线

D.京包线

27.与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成因无关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B.海陆位置

C.地形、地势

D.人类活动

28、图中沙障建设的主要目的是()

A.保护宁夏平原的农田

B.保护铁路畅通无阻

C.调节气候

D.减少水土流失

科学家袁隆平利用我国野生水稻基因,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国家推广种植后,大幅度增加了我国粮食产量。回答29~30题。

29.影响这一现象产生的主导因素是( )

A.我国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品种丰富

B.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C.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大

D.农业技术改革

30.野生水稻基因的成功利用,也反映了( )

A.要保护各种生态系统的平衡

B.保护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储备资源的一种方式

C.各种自然资源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D.地球养活人类的能力是无限的

31.我们外出春游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采摘几朵美丽的鲜花放在家中观赏

B.把用过的易拉罐、矿泉水瓶等带回家中并送到废品收购站

C.见到有人在景区刻画名字留念,主动前去制止

D.遇有草地多走几步路绕过去继续观光

32.世界的煤炭主要分布在( )

A.亚欧大陆中部和非洲北部

B.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南部

C.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中部

D.北美大陆南部和非洲大陆中部

33.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不应该( )

A.加强城市管理

B.进行全面规划

C.控制经济发展

D.扩大绿地面积

34.从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出发,下列城市规划合理的是( )

A.有污染的工业,布局应适当分散

B.为了方便居民乘车,交通运输线应尽量通过市中心

C.居住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有大气污染的企业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

D.居住区位于河流的下游,有水污染的企业位于河流的上游

35.目前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水,浅层地下水,深层地下水

B.河水,冰川水,浅层地下水

C.河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D.冰川水,浅层地下水,淡水湖泊水

36.观测表明,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上升了10cm~20cm,其主要原因是()

A.全球年降水量不断增加

B.厄尔尼诺现象的结果

C.地壳下降运动

D.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

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37.大气中CO

2

A.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

B.太阳黑子增多

C.温带森林破坏严重

D.地球温度升高,

溢出

海水中CO

2

38.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A.蒸发强烈,海平面下降

B.陆地面积增加

C.中纬度地区更加湿润,粮食产量增加

D.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

39.破坏臭氧层的主要污染源是()

A.工厂、家用炉灶燃烧矿物能源

B.汽车尾气

C.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排放废气

D.工业、家庭广泛使用冰柜和冰箱

40.形成酸雨危害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

A.氧化碳

B.二氧化硅

C.氧化氮

D.氟氯烃

41. 关于酸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酸雨主要是碳酸型酸雨

B.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

C.我国酸雨区面积正在缩小

D.酸雨不仅腐蚀建筑物,而且危害人体健康

42.下面各项措施中,能有效防治酸雨的是()

A.禁止排放氟氯烃,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B.植树造林,扩大森林覆盖率

C.减少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D.发展煤炭生产

43.酸雨及臭氧减少造成危害的共同点是()

A.都不危害人体健康

B.都会使土壤酸化

C.都会对植被造成危害

D.对建筑物都有腐蚀作用

44.关于“南极臭氧洞”的正确叙述是()

A.表明在南极地区已无臭氧分布

B.出现在对流层

C.纯属人为原因造成的

D.其大小随季节变化

4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

B.保护大气环境,需要独自努力

C.保护热带森林,是减少CO

含量的有效措施 D.我国远离南极,可不参与臭氧层保

2

46.最近三四年间,世界市场石油价格暴涨,主要原因在于

①运输成本增加②垄断的加强③供需关系的改变④炼油工业的大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图所示为我国规划中的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两条输水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47~48题。

47.下列山脉中,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必须穿越的是()

A.秦岭

B.昆仑山

C.巴颜喀拉山

D.南岭

48.关于该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河,航运条件优越,水运便利

B.该工程的实施将有利于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C.图示区域南部森林覆盖率高,滑坡、泥石流等不易发生

D.修筑梯田是协调本区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处回归沙漠带,但却呈现出一片生机的“绿洲”。据此回答49~51题。

49.广东省成为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原因是

A.虽属于干旱地区,但河流众多,为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B.夏秋季节,常有台风雨缓解副热带高压控制所造成的旱情

C.濒临太平洋,深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降水丰沛

D.地处低纬度,信风可带来丰沛降水

50.关于广东省丘陵山区农业资源的优势,叙述正确的是()

A.土地类型多样,生物品种多样

B.光、热、水资源丰富,且配合较好

C.红壤广布,有机质含量高

D.地势平缓,地表受流水侵蚀切割较轻

51.关于广东省丘陵山区的开发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开发历史较晚,几百年前还是原始地

B.人均耕地少,人地关系矛盾突出

C.非耕地资源粗放经营,经济效益低

D.常年受下沉气流控制,生物品种较单一

进入2005年不久,经常被视为“弱势”部门的国家环保总局陡然发力,以严重违犯环保法律法规的名义,叫停了30个总投资达1179亿多元的在建项目。国家环保总局掀起了“环保风暴”,1月27日在京通报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控制区,“十五”计划重点火电厂脱硫项目的进展情况,公布了望亭发电厂、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等46家尚未启动脱硫项目的火电厂。回答52~53题。

52.下列对此次“环保风暴”的认识,正确的是()

A.这次“环保风暴”凸显出我国政府从源头遏制污染

B.“环保风暴”行为过激,因为在经济建设初期,环境污染在所难免

C.“环保风暴”刮停了众多企业,阻碍了国家经济发展

D.“环保风暴”的掀起体现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53.建设脱硫设施是最主要的SO

2排放控制措施,SO

2

排放得到控制,酸雨发生频率将减少。

下列地区中酸雨危害严重的有()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环渤海地区

D.黄土高原地区

读华北平原形成过程示意图,完成54~56题。

54.形成华北平原的主力是()

A.黄河

B.永定河

C.滹沱河

D.淮河

55.黄河泥沙含量大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有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基本前提是()

A.扩大林、草种植面积

B.压缩农业用地,提高土地生产率

C.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

D.大力开展矿区的土地复垦工作

56.盐碱化是华北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其土壤中的水盐运动具有夏季淋盐,冬季返盐的特征

B.目前,鱼塘—台田模式是治理盐碱化的最佳模式

C.选择适当覆盖物,可抑制水分蒸发返盐

D.采用大水漫灌措施,可降低土壤中的盐分

57.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下列内容符合绿色住宅要求的是()

①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②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③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④公用地中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⑤隔音效果好,噪声低()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①③④

D.③④⑤

58.为迎接2008年的“绿色奥运”,首都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确定了100多种树木为京城绿化的“主力军”,这些造林树木中,不可能有()

A.落叶阔叶树

B.针叶树

C.常绿阔叶树

D.灌木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回答59~60题。

59.在下列因地制宜创造的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循环经济“的是()

A.东北的大豆和小麦间作农业

B.农耕区生产谷物,饲养家畜

C.东北平原的国营农场种植业

D.珠江三角洲的桑基鱼塘业

60.下列关系循环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唯一途径

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能增加既有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61.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的现象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小组对城市洪水发生的原因进行调查,下列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

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的池塘和河道

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

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

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62~63题.

材料一:天荒坪电站位于浙江安吉。是亚洲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该电站分上下水库,晚上利用其它电厂过剩电力将下水库的水抽取到上水库。白天利用上下水库之同600米高的水头落差进行发电。

材料二:发电厂对电的“出厂价”实行峰谷差价,在用电高峰时段价格相对高些,在低谷时段价格相对低些.工业用电比居民用电的差价更大。这项措施对大型企业的用电制约很大。

材料三。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江苏对6个高耗能行业的佥业进行分类,试行差别电价。电价随各地工业电价统一调整。

62.建设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的主要目的是()

高一英语测试卷含答案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二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30分) 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21. ── Do you need a ride? —— No, thanks. I ____ walking. A.prefer B. want C. used to D. take 22. He _____ one day _____ a famous NBA player. A. thinks of , being B. dreams of , being C. dreams about, to be D. make up , being 23. Your parents may be angry with you for a little while, but____ , they love you. A. above all B. in all C. at all D. after all 24. ——What about having a drink? —— ____________. A. Good idea B. Help yourself C. Go ahead, please D. Me, too 25. In most of the western countries, English is spoken ____ the first language. A. as B. like C. with D. for 26. Football is played all over the world, so it is considered a _____ game. A. usual B. healthy C. common D. universal 27. The man ___ killed two policemen will be sentenced to death. A. which B. whom C. who D. whose 28. There is no doubt ______ our life will be better and better. A. if B. when C. whether D. that 29. In his talk, he gave us _____ on how to improve our reading. A. news B. advice C. messages D. notes 30. Mr Green, with his wife and kids, ____ to China next Sunday. A. come B. is coming C. are coming D. comes 31.Great changes ____ in the countryside, and a lot of new houses ___________ . A. have been happened; have set up B. have taken place; have been set up C. have taken place; have built D. were taken place; were built

(完整)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五章测试题

第五章检测题 一、选择题(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将可能发生突变。这种突变易发生在() A.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一次分裂时 B.细胞减数分裂的第二次分裂时 C.细胞有丝分裂的间期 D.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2.将普通小麦的子房壁细胞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植株是() A.单倍体B.二倍体 C.三倍体D.六倍体 3.三体综合征、并指、苯丙酮尿症依次属() ①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②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③常染色体病④性染色体病 A.②①③B.④①② C.③①②D.③②① 4.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的一个正常碱基(设为P)变成了尿嘧啶。该DNA连续复制两次,得到的4个子代DNA分子相应位点上的碱基对分别为U—A、A—T、G—C、C—G,推测“P”可能是() A.胸腺嘧淀 B.腺嘌呤 C.胸腺嘧啶或腺嘌呤 D.胞嘧啶 5.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时,有许多注意事项,下列说法错识的是() A.调查的人群要随机抽取 B.调查的人群基数要大,基数不能太小 C.要调查群体发病率较低的单基因遗传病 D.要调查患者至少三代之内的所有家庭成员 6.已知某小麦的基因型是AaBbCc,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利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N株小麦,其中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约占() A.N/4 B.N/8 C.N/6 D.0 7.当牛的卵原细胞进行DNA复制时,细胞中不可能发生() A.DNA的解旋B.蛋白质的合成 C.基因突变D.基因重组 8.将一粒花药培育成幼苗,对它的茎尖用秋水仙素处理,长大后该植株能正常开花结果。该植株下列细胞中哪一细胞与其他三种细胞染色体数目不相同() A.根细胞B.种皮细胞 C.子房壁细胞D.果实细胞 9.基因型为AaBbCc(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小麦,将其花粉培养成幼苗,用秋仙素处理后的成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A.1种,全部B.2种,3∶1 C.4种,1∶1∶1∶1 D.4种,9∶3∶3∶1

直流电机测验题带答案

直流电机测验题 一、一台并励直流电动机,铭牌数据如下:P N=,U N=220V,I N=20A,n N=1000r/min,电枢回路电阻r a=1Ω,△U=2V,励磁 回路电阻R f=440Ω,空载实验:当U=220V时,输入电流I0=2A,试计算:当电枢电流I a=10A时,电机的效率。 二、一台他励直流电动机数据为:P N=,U N=110V,I N=,n N=1500r/min,电枢回路电阻R a=Ω,求:1)U=U N,Φ=ΦN条件下,电枢电流I a=60A时转速是多少2)U=U N条件下,主磁通减少15%,负载转矩为T N不变时,电动机电枢电流与转速是多少(3)U=U N, Φ=ΦN条件下,负载转矩为,转速为(—800)r/min,电枢回路应串入多大电阻。 三、他励直流电动机:P N=29KW,U N=440V,I N=,n N=1050rpm,R a=。 1)电动机在发电反馈制动状态下工作。设I a=-60A,附加电阻R c=0 ,求电动机的转速 2)电动机在能耗制动状态下工作。转速n=-500rpm 时,电枢电流为额定值,求接入电枢回路中的附加电阻和电动机轴的电磁转矩; 3)电动机在反接状态下工作。转速n=-600rpm 时,电枢电流I a=-50A。求接入电枢回路中的附加电阻,电动机轴的电磁转矩,电网供给的功率,电枢回路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以及从轴上输入的机械功率。 4)画出电机的机械特性及其1)、2)、3)情况下的工作点。 四、选择答案填空:一台提升用他励直流电动机,当需要高速(发电制动)下放物体时: (1)在启动阶段(n

高一英语测试题

新课改高2012级12月月考英语试题 第Ⅰ卷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15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对话,选择正确选项。 1.When did the rain start? A. About 6 pm B. About 6 am C. About 12 pm 2.How is Harry going on with his studies? A. Very well B. Very poorly C. Just so so 3.How much money does the man have? A. $249 B. $24 C. $225 4.What does the man mean? A.He doesn’t allow her to watch it. B.He enjoys watching cartoons. C.The girl can watch it when she has finished her homework. 5.What do you learn about Maria? A.She has something to buy. B. She has nothing to buy. B.She will go shopping with the man.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 6.What kind of course does Peter take? A. The art course. B. The computer course. C. The conception course. 7.What is the woman’s course like? A. It’s interesting. B. It’s boring C. It’s important.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至9题。 8.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 Teacher and student B. Headmaster and teacher C. Manager and secretary 9.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conversation? A. The boy lost his bike. B. The boy’s watch is slow. C. The woman will call the boy’s parents. 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10.When did the robbery happen? A. At noon B. In the early morning C. In the evening 11.How much money did the robber take away? A. About $5,000. B. About $1,500. C. About $3,500 12. What did the man look like? A. Tall and fat B. Thin and short C. Thin and tall

人教版八上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测试题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五章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达标题A卷 1、倘若大自然的细菌、真菌等突然消失,则将会出现() A、动植物大量繁殖 B、人类会没有传染病 C、植物没有病虫害 D、动植物的遗体残骸堆积如山 2、脚癣、甲癣等都是由()引起的。() A、寄生虫 B、真菌 C、链球菌 D、病毒 3、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和,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 4、使人或动植物患病的是一些营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5、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提高土壤的肥力,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什么?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达标题B卷 1、棉花枯萎病是由()引起的。() A、细菌 B、病毒 C、害虫 D、真菌 2、人的肠道内有些细菌能够制造维生素B 1和维生素K,他们与人类的关系是()A、寄生B、腐生C、共存D、共生 3、在豆科植物的根瘤中,有能够固与植物共生。

4、可以使人患扁桃体炎、猩红热、丹毒等多种疾病。 5、我们把鸡、鱼的内脏埋进土里,过一段时间后翻开泥土,发现内脏不见了,请解释原因。 第一节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达标题C卷 1、在农业生产中,人们常常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来提高土壤肥力,因为豆科植物的根中有() A、根瘤菌 B、乳酸菌 C、白僵菌 D、放线菌 2、夏天,一杯放在餐桌上的牛奶变质了,这主要是因为() A、细菌和真菌容易在牛奶中繁殖,使他变质 B、高温使牛奶变质 C、空气使牛奶变质 D、时间长了使牛奶变质 3、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是:作为参与物质循环,引起, 与。 4、细菌和真菌与动物或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不能独立生活。如地衣是与共生而形成的,与豆科植物共生。 5、细菌和真菌在物质循环中起什么作用? 第二节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 达标题A卷 1、人们在实践中对细菌、真菌的利用非常多。下列与细菌的利用有关的是( )A.制作酸奶和香醋B.酿制酱油和葡萄酒

直流电机测试方法和常见不良问题的分析

测试方法和常见不良问题的分析 一、测试方法 1.电机空载转速及电流的测试 1)定义:在额定电压下(指要求的加到电机端子上的电 压, 并不是指电源电压),无负载时的电机每分钟转动的圈 数 (空载转速)及此时流过端子的电流 2)测试方法:使用测速计、胶轮、直流电源,如下连接, 直流电源 电机测速计 参考测试 方法:使 用电机综 合测试仪测试(但誨定范围及电机的冲片槽数,测试 数据不准) 2.负载转速及电流的测试 1)定义:在额定电压下(指要求的加到电机端子上的电 压, 并不是指电源电压),额定负载时的电机每分钟转动的 圈数(负载转速)及此时流过端子的电流(负载电 流) 2)测试方法:见上图,一般选择胶轮的直径为20mm,如 果负载为M gem,则所挂舷码的重量则为M g,同时胶 轮上的圈数取决于绳子A处必须松动才行(即祛码的重 量必须全部加到轮子上才行) 3.堵转力矩和堵转电流的测试

1); “ 定义:使电机正好停止转动时的负载力矩Ts即为堵转力

矩,此时的电流即为堵转电流Is 3)一般采用两点法进行测试,选择两个负载T1及T2,测 试此负载下的nl> n2及II、12,使用下而的公式计算堵 转力矩和堵转电流: Ts=(n2Tl-nlT2)/(n2-nl) I S=(I2T1-I2T2)/(T1-T2)+(I1-I2)/(T1-T2)*T S 注意点:T1最好在最大效率点附近,而T2最好在最大 功率点附近 参考测试方法:可以采用测功计测试(不精确)或者使 用扭力计测试(较准) 4.窜动量的测试 1)定义:转子在电机中沿轴向可以松动的最大的间隙量 2)测试方法:使用百分表,电机轴前后最大窜动的位置在 百分表上显示的位置分别是A和B,则电机窜动量为B-A 电机 5.电流波形 1)定义:电机在额定电压下旋转时,流过电机两端子间的电 流的变化的波形,可以用示波器进行显示 2)测试方法:如图连接,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即为电机的电 流波形,电容一般为qf的电解电容,如果槽数为n 个,则 电机转动一周的完整的波形数为2n个

高一英语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年级英语学科Units1-5质量检测 学校:宝鸡石油中学命题人:景宝霞 试题说明:本试题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有语音知识、完成对话、语法和 词汇知识及完型填空四节;第二部分阅读理解,由两节组成;第三部分写作,由单词拼写、短文改错和书面表达组成。它是必修一第一单元至第五单元质量检测,包括所学词汇、短语 及句型,例如it强调句型,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现在进行式表将来,关系代词引导的定 语从句。在完型填空部分,考查学生在整体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具体情景下的准确理解,注 重上下文提示、简单的逻辑推理;阅读部分试题设置主要考查文中细节和对文章的总结归纳 能力。写作部分考查了学生运用所学的句型正确表达所要求的意思。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 第一节:语音知识:(每小题1分,共5分) 从每小题A,B,C,D的四个选项中,找出所给单词的正确读音: 1.concern A./′k?ns?:n/ B/ k?n′s?:n/ C/ ′k?ns?:n / D/ k?n′s?n/ 2. recognize A./ ′rek?ɡnaiz/ B/ / rek?ɡ′naiz/ C / ′rek?ɡniz/ D/ rek?ɡ?′naiz/ 3. journey A./′??ni/ B/′??:ni/ Ccanal A./ k?′n?l/ B./′k?n?l/ C./′k?n?l/ D./ k?′na:l/ A / di′v??t/ B/de′v??t/ C/di′v?t/ D/ ′d?v?t/ 第二节:完成对话:(每个1分,满分5分) 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选项中有两个为多余选项。 ---Navid, have you noticed that our living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lluted and that animals’s natural habitats are destroyed? And our natural resoures won’t be able to satisfy the needs of future generations. ---That’s it. David, as members of the Students’ Union, we have to do something about it !__7__ --Yes, I know them: Reduce, Recycle and ---That’s know, as individuals, we can only do a few things, but if the whole university joins, that would be --OK. Let’s discuss the details of it. --__10____ A. Let’s invite some environmentalists to give a leture to promote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ree Rs. B. Oh, you really are a man of action. C. Don’t worry about that. D. Have you heard of the three Rs? E. The person who destroys the environment should be punished. F. If we human beings don’t stop our destructive actions, more and more species will die out in the near future.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第五单元第五章病毒单元测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关于烟草花叶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活细胞中寄生B.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C.具有细胞结构D.属于植物病毒. 2 . 关于细菌、真菌的分布,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在土壤、水里、空气中乃至我们的身体内,都可以找到细菌和真菌。 B.细菌的生活需要水,有机物和适宜的温度。 C.冰箱有耐低温的细菌和真菌。 D.所有的细菌和真菌体积都很小。 3 . “超级细菌”是一种对绝大多数抗生素不再敏感的细菌,它的产生与人类滥用抗生素有关。“超级细菌”的结构特点() A.没有叶绿体,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B.同SARS病毒一样无细胞结构 C.有同真菌一样的细胞结构D.没有DNA 4 . 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①酵母菌②草履虫③病毒④衣藻 A.①B.②C.③D.④ 5 . 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病菌B.葡萄球菌C.流感病毒D.酵母菌 6 . 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蜜蜂B.水稻C.乳酸菌D.禽流感病毒 7 . 下面关于噬菌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真菌病毒,非常微小,单位一般用毫米表示 B.它具有荚膜等特殊结构 C.它一般寄生在动物细胞内 D.它不能独立生活,只有通过侵入细菌体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8 . 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3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有关该病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由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组成B.有细胞结构 C.体积微小,肉眼无法观察D.不能独立生活 9 . 下列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的是() A.酵母菌B.幽门螺杆菌 C.噬菌体D.衣藻 10 . 下列有关病毒、细菌和真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毒营寄生生活,属于原核生物B.细菌和真菌都是单细胞生物 C.细菌和真菌都通过孢子进行繁殖D.细菌是一类没有成形细胞核的单细胞生物 11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棵小树经历风雨,长成参天大树,是它的生长过程 B.秋天到了,燕子迁徙,这是它们主动适应环境,有利个体生存和物种延续 C.病毒是只有一个细胞组成的生物体 D.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也能够由小长大 12 .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高一英语入学考试试题

高一英语入学考试试题 英语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共三部分,总分115分)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What does the man mean? A.He do esn’t know why she came here.B.He is Dr. Johnson. C.The doctor will be with the man shortly. 2.Where are the speakers now? A.The speakers are in a bank to save money. B.They are at the piano playing. C.They are attending a concert. 3.What’s the man doing? A. Reading the menu. B. Waiting for the waitress to bring his bill. C. Asking for a glass of beer. 4. What time is it now? A. 9:30. B. 10:10. C. 10:00 5. Where did this conservation probably take place? A. In a restaurant. B. At a theatre. C. At a hospital. 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每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8题。 6. Where is the boy going to spend his holidays? A. In the city. B. In the country. C. Abroad. 7. What will he do there? A. To do some farm work. B. To study at home. C. To do some housework. 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 The boy’s grandparents live in the country. B. The boy’s school is in the city. C. The girl knows how to farm, too. 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9至11题。 9.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A. The education in England. B. The examination in England. C. The children in England.

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

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应知应会知识测试题 1、中央政治局全体同志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多同群众座谈,多同干部谈心,多商量讨论,多解剖典型。 2、(),(),严格控制以中央名义召开的各类全国性会议和举行的重大活动,不开泛泛部署工作和提要求的会,未经中央批准一律不出席各类()、()和庆祝会、()、()、博览会、研讨会及各类论坛;提高会议实效,()、(),力戒空话、套话。 3、要精简(),切实改进(),没有实质内容、可发可不发的文件、简报一律不发。 4、要规范出访活动,从外交工作大局需要出发合理安排出访活动,严格控制出访(),严格按照规定乘坐(),一般不安排中资机构、华侨华人、留学生代表等到机场迎送。 5、要改进警卫工作,坚持有利于联系群众的原则,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

6、要改进新闻报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会议和活动应根据工作需要、新闻价值、社会效果决定是否报道,进一步压缩报道的()、()、()。 7、要严格文稿发表,除中央统一安排外,个人不公开出版著作、讲话单行本,不发()、(),()、()。 8、要厉行(),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严格执行住房、车辆配备等有关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规定。 9、严禁用公款搞相互()、()、()等拜年活动。各地各部门要大力精简各种茶话会、联欢会,严格控制年终评比达标表彰活动,单位之间不搞节日慰问活动,未经批准不得举办各类节日庆典活动。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单位之间、单位内部一律不准用公款送礼、宴请。各地都不准到省、市机关所在地举办乡情恳谈会、茶话会、团拜会等活动,已有安排的,必须取消。各级党政干部一律不准接受下属单位安排的宴请,未经批准不准参与下属单位的节日庆典活动。 10、严禁向上级部门()。各地各部门各单位一律不准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向上级部门赠送土特产,包括各种提货券。各级党政干部不得以任何理由,包括下基层调研等收受下属单位赠送的土特产和提货券。各级党政机关要严格

高一英语试题(新题型)

第一部分第一节: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分,满分分) 阅读下列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A On New Year’s Eve, people in Italy throw out all the old things. So there are chairs, beds, clothes and plates in the trees. In Spain, the New Year comes in more quietly. In the evening people come together to the streets. Each holds a bag of grapes. When twelve o’clock comes, people start eating the grapes. In Japan, people eat noodles on New Year’s Eve. This food is said to bring long life. Early the next morning, some families climb Mount Fuji(富士山). There they watch the first sunrise(日出) of the New Year. 1. This story is about New Year’s Eve in_______ A. Italy B. Spain C. Japan D. All of the above 2. People in Spain welcome New Year by _______after twelve . A. eating grapes B. eating noodles C. throwing the old things D. watching the sunrise. 3. Japanese climb Mount Fuji to _______ A. look at the stars B. look for New Year’s wishes — C. see the sun coming up D. have a rest 4. The people in _______ hope to get long life from their New Year’s food A. Japan B. China C. Spain D. Italy B Robert and Peter study in the same university. They do everything together and help each other. But they often play jokes on each other. The school year was over last month and they decided to travel through the country in America. They drove a car and could stop wherever they were interested and started whenever they wanted. Of course they enjoyed themselves. It was very hot one day and they were both hungry and thirsty. They stopped in front of a restaurant by the road. They came in, sat down at a table and ordered some dishes. Robert looked around and found there was a small bowl on the table. He thought there was some ice cream in it and took a spoonful of it and put it into his mouth. Immediately he knew it was mustard(芥末), but it was too late. Tears ran down his face, but he pretended nothing had happened. The other young man, seeing his friend crying, asked, "What are you crying about, Robert" "I'm thinking of my father who was hanged twenty years ago," was his reply. After a while Peter made the same mistake. Tears ran down his face, too. And his friend asked him why. "I wonder why your father hadn't been hanged before he got married!" 5. Robert took a spoonful of mustard because ________. [ A. it was free B. he thought it was ice cream C. he liked it very much D. it was delicious 6. Robert didn't tell Peter it was mustard in the bowl because ________. A. he wanted his friend to repeat the mistake B. he didn't know his friend hated it C. he thought his friend knew what it was D. he thought his friend was interested in it 7. ________, so tears ran down his face. A. Robert thought of his dead father B. Robert thought his father had been hanged by mistake C. Robert couldn't rescue his poor father D. The sharp piquancy(辣味) of the mustard made Robert painful C We are all called upon to make a speech at some point in life, but most of us don’t do a very good job. This article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give an effective speech. You have to give a speech, and you’re terrified. You get nervous, you forget what you want to say, you stumble over words(不顺畅地说), you talk too long, and you bore your audience. Later you think, “Thank goodness, it’s over.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五章 病毒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五章病毒》 一、设计思路 1、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成效,通过图片、动画、视频等多媒体素材使病毒变“大”、变“活”,解决由于病毒的微小而产生的认知困难,帮助学生掌握重点,解决难点。 2、利用QQ群开创生物教学第二课堂,通过创新设计课前导学任务,提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通过创新设计课后拓展任务,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3、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联系生活进行学习的习惯,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描述病毒的主要特征。 ⑵举例说出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能力目标: ⑴提高运用信息技术学习、交流的能力。 ⑵提高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⑶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认同科技进步对科学研究的促进作用。 ⑵关注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⑶学习运用辩证法看待事物的利弊。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教学重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病毒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⑵教学难点: 病毒的主要特征。 四、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章不分节,本章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五章,教学课时为一课时。通过本章教学,可以让学生在掌握病毒的结构和生活特点的基础上,将学过的相关知识点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形成二个完整的生物学概念:一是全面掌握生物体的构成方式,即生物圈中不仅有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还存在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二是全面认识生物圈中的生物类型,即生物圈中不仅有植物、动物、人、细菌和真菌,还有病毒。同时,本章教学也为学生之后学习传染病知识打下必要的基础。 2、学情分析

生物必修二第四第五章单元测试

生物必修二第四第五章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在每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治疗艾滋病(HIV 病毒为RNA 病毒)的药物AZT 的分子构造与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结 构很相似。下列对AZT 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抑制艾滋病病毒RNA 基因的转录 B.抑制艾滋病病毒RNA 基因的自我复制 C.抑制艾滋病病毒RNA 基因的逆转录 D.抑制艾滋病病毒RNA 基因的表达过程 2.如图是DNA 和RNA 组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体细胞中都有5种碱基和8种核 苷酸 B .硝化细菌的遗传物质由5种碱基构 成 C .蓝藻的线粒体中也有上述两种核酸 D .DNA 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 核糖而没有核糖 3.对下列各图所表示的生物学意义的描述, 正确的是 ( ) A .甲图中生物自交后产生基因型为Aadd 个体的概率为1/6 B .乙图细胞若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则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条 C .丙图家系中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患者,该病最有可能是伴X 隐性遗传病 D .丁图表示某果蝇染色体组成,其配子基因型有AX W 、aX W 两种 4.在胰岛B 细胞合成胰岛素的过程中,不需要...(. ). A .脱氧核苷酸 B .核糖核酸 C .核糖核苷酸 D .氨基酸 5.如果DNA 分子上某一片段是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则该片段( )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上面有密码子 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能运载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A .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 ②④⑤ 6.原核生物的mRNA 通常在转录完成之前便可启动蛋白质的翻译,但真核生物的核基因必 须在mRNA 形成之后才能翻译蛋白质,针对这一差异的合理解释是( ) A .原核生物的tRNA 合成无需基因指导 B .真核生物tRNA 呈三叶草结构 C .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进入细胞核 D .原核生物的核糖体可以靠近DNA 7.珠蛋白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如果将来G 非洲爪蟾的网织红细胞的珠蛋的白mRNA , 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注射到非洲爪蟾的卵细胞中,结果如下图甲所示。如果注射 含有珠蛋白mRNA 的多聚核糖体以及放射性标记的氨基酸,则结果如下图乙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 A .外源mRNA 的注入不影响卵细胞自身蛋白质的合成 B .珠蛋白mRNA 在卵细胞中可能竞争利用其中的核糖体 C .若不注入珠蛋白mRNA 卵细胞也能合成少量珠蛋白 D .卵细胞内没有控制珠蛋白合成的基因 8.下图为基因的作用与性状的表现流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正确的选项是( ) A .①过程是转录,它以DNA 的两条链为模板、四种核苷酸为原料合成mRNA B .②过程中只需要mRNA 、氨基酸、核糖体、酶、A TP 即可完成 C .人的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基因对性状的直接控制,使得结构蛋白发生变化所致 D .某段DNA 上发生了基因突变,则形成的mRNA 、蛋白质一定会改变 9.一个mRNA 分子中有m 个碱基,其中G +C 有n 个,由该mRNA 翻译合成的蛋白质有两 条肽链。则其模板DNA 分子的A +T 数、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 .m 、m 3-1 B .m 、m 3-2 C .2(m -n)、m 3-1 D .2(m -n)、m 3 -2 10.若下图表示的是原核细胞中DNA 的复制和转录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核仁与图中rRNA 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 B .中心法则中的遗传信息传递指的是B 过程 C .每种tRNA 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D .图中A 过程一定会发生基因突变 11.理论上每一个表皮细胞与神经细胞内所含DNA 的质与量是一样的,为何所含蛋白质的 质与量不一样( ) A .不同细胞的基因经过不同的重组,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 B .不同细胞的基因数量不一样多,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 C .不同细胞被转录的基因不一样多,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 D .不同细胞的基因复制速度不同,所以合成的蛋白质不一样 12.图甲所示为基因表达过程,图乙为中心法则,①~⑤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党规党纪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党规党纪知识测试题 单位:姓名:分数: 一、单向选择题(每题 2 分,共20 题) 1.《党章》规定,党员对党组织作出的处分决定不服,可以提出(C),有关党组织必须负责处理或者迅速转递,不得扣压。 A、申辩 B 、复议 C 、申诉 D 、诉讼 2.《党章》规定,党员经过留党察看,确已改正错误的,应当恢复其 党员的权利;坚持错误不改的,应当(C)。 A、严重警告 B 、撤销党内职务 C、开除党籍 D 、撤销党内外职务 3. 《党章》规定,党组织对违犯党的纪律的党员,应当本着(C)的精神,按照错误性质和情节轻重,给以批评教育直至纪律处分。 A、从严治党 B 、批评与自我批评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 、严肃纪律 4.2015 年10 月18 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准则》)明确指出:(C) A、《准则》是党执政以来第一部坚持正面倡导、面向党员领导干部的 规范全党廉洁自律工作的重要基础性法规 B、《准则》重在立规,是对党章规定的具体化 C、《准则》强调“坚持理想信念宗旨高标准” D、《准则》由中央纪委负责解释

4.《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分为两部分:一是党员廉洁自律规范;二是(C)。 A、领导廉洁从政规范 B 、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C、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 D 、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规范 5.《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对党员和党员领导干部提出了“八条 规范”,其中第四条是:坚持吃苦在前,(B)。 A、先公后私,克己奉公 B 、享受在后,甘于奉献 C、艰苦朴素,勤俭节约 D 、清白做人,干净做事 6.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重点是(C)。 A、党的各级代表大会代表 B、各级领导干部 C、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 D、各级领导机关 7.(D)是党的生命,是党内政治生活积极健康的重要基础。 A、党内教育 B 、党内自由 C 、党内团结 D 、党内民主 8.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是(D)。 A、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保证全党令行禁止 B、为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提供保障。 C、坚定理想信念 D、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 联系 9.纪律检查机关必须把维护党的(A)放在首位,坚决纠正和查处上

(完整版)高一英语测试试题

凯西国际英语高一英语测试卷Name: Score: A Passenger pigeons(旅鸽)once flew over much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unbelievable numbers. Written accounts from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described flocks(群)so large that they darkened the sky for hours. It was calculated that when its population reach its highest point, there were more than 3 billion passenger pigeons – a number equal to 24 to 40 percent of the total bird popul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aking it perhaps the most abundant birds in the world. Even as late as 1870 when their numbers had already become smaller, a flock believed to be 1 mile wide and 320 miles (about 515 kilometers) long was seen near Cincinnati. Sadly, the abundance of passenger pigeons may have been their undoing. Where the birds were abundant, people believed there was an ever-lasting supply and killed them by the thousands. Commercial hunters attracted them to small clearings with grain, waited until pigeons had settled to feed, then threw large nets over them, taking hundreds at a time. The birds were shipped to large cities and sold in restaurants. By the closing decades of the 19th century, the hardwood forests where passenger pigeons nested had been damaged by Americans’ need for wood, which scattered(驱散)the flocks and forced the birds to go farther north, where cold temperatures and spring storms contributed to their decline. Soon the great flocks were gone, never to be seen again. In 1897, the state of Michigan passed a law prohibiting the killing of passenger pigeons, but by then, no sizable flocks had been seen in the state for 10 years. The last confirmed wild pigeon in the United States was shot by a boy in Pike County, Ohio, in 1900. For a time, a few birds survived under human care. The last of them, known affectionately as Martha, died at the Cincinnati Zoological Garden in September 1, 1914. 24. In the 18th and early 19th centuries, passenger pigeons _______. A. were the biggest bird in the world B. lived mainly in the south of America C. did great harm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D. Were the largest population in the US 25.The underlined word “undoing” probably refers to the pigeons’ _______. A. escape B. ruin C. liberation D. evolution 26.What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people to kill passenger pigeon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