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在德国学习德语的一点感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毕业后决定了去德国读大学于是开始筹备留德计划,
在国内大学期间,我开始了我的德语学习生涯,
德语是一门极其严谨的语言,表达精准,所以刚开始学习语法的时候真的是没少吃苦,
喜马拉雅上的德语学习音频,每天耳机基本都是挂在耳朵上的,
然后把新接触到的单词抄到一张纸上随身带着,只要有机会就把纸条拿出来背,
努力的创造环境让自己沉浸在德语学习中,秉持着欲速则不达的心态,扎扎实实背单词,
因为之前有学英语的经验,知道学习一门语言单词就像盖楼房的地基一样,没有词汇量根本谈不上其他的,
经过一番努力之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对德语渐渐的得心应手了,可以说是入门了。

我想在这里分享一下学习德语的心得,
在A1、A2的时候我疯狂背单词主要是背基本词汇,
在此我想说背单词不要漫无目的的背,可以把相关联的单词联系起来,然后串在一起编成一个小故事,
在脑袋里想象出一幅幅对应的画面,就可以轻松掌握里面的单词了。

因为大脑对画面的记忆会比文字来的更深刻,而且串联起来以后表达的时候会自然脱口而出。

这样单词熟悉了之后,慢慢的去适应听和读短小而简单的小段落。

因为决定了DIY,上网看了很多攻略,了解到德国北威州是语言学习的热门目的地,
第一是因为北威州的中国人挺多,衣食住行相对来说会比较方便,毕竟女孩子初来异国,中国人多的话比较有安全感。

第二是因为当地的消费水平相对来说比较低,房租也比较便宜,所以就决定了北威州的作为理想语言学习地,
选好了地方之后,就是选择语言班,北威州语言班甚多,选择学校是个令人纠结的事情,
咨询了很多语言班,将意向学校列为表格,对比之下,
我选择了德国RP语言学校的杜塞校区,他们有连锁五所分校,分别在不同城市,建校时间长,
口碑不错,课程性价格比高,最重要的是他们是Telc考试的官方考点,
Telc考试是听说和读写可以分开考的,比如我今天考听说,明天考读写,这样的话压力比较小。

当然在半年的语言班学习之后,我顺利拿到了TELC C1证书,由此可见我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

来说说RP学校,学校的环境和学习氛围很好,老师给人的感觉亲切负责,没有印象里的德国人那种严肃感,
小班授课,我那个班大概12人,老师讲课耐心而且风格幽默,让人很容易轻松进入学习状态。

长长的单词经过老师的拆解很容易就记住了且印象深刻,
课堂上不光练习写作听力阅读口语,老师还会分享很多学习技巧和生活技巧,以及有趣的课堂互动,
比如德国的本土文化介绍,德语学习经验分享以及如何做笔记,如何快速有效记忆并运用,学校趣事等。

整个学习氛围是我本人想要的那种,所以我很快能融入其中,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德语的听说读写,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德语思维,
这一点真的让我如获珍宝,我觉得德语思维比掌握再多的单词语法来的都更重要,
学习任何一门语言,如果没有掌握思维,就是没有抓到精髓之处,学起来自然会费力很多。

我感恩RP的辛苦付出的老师们以及在学习过程中结识到的互相鼓励的同学们,感恩,
最后我想说,其实德语学习并非想象中那么难,之要你给自己足够的信心加上不懈努力,就一定能拿到想要的结果。

所以预在德国留学的师弟师妹们,加油哦,我与你们同在!
勤径
——磨课《简单的推理》有感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教学上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多读、多听、多练、多写,多请教,而公开课是集合这所有方式的表现。

刚好学校教研室安排我和彭兰老师上一堂二年级的数学同课异构课。

经过商量,我们选择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简单的推理》。

通过对《简单的推理》这一教材分析研读、讨论,最终我设计这堂课以游戏贯穿整节课,通过让学生们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经验。

能接触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整理。

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去的思考问题。

但如何引导孩子们用连线或列表格的方法把结果记录下来,这个问题却一直困扰着我。

我决定在试教课中去寻找答案。

首先在194班试教,事先没让孩子们做任何准备。

新课导入——猜礼盒。

孩子们兴致非常浓厚,进行两个条件的推理学起来也非常轻松。

可到了小组合作环节,当我出示以下合作学习要求:(1)四人为一组,一人当小红,一人当小丽,一人当小刚(2)第四个同学用你喜欢的方式记录他们三人的话(3)派一名代表汇报你们推理的结果。

孩子们不知所云,甚至大部分同学为谁扮演小红、小丽、小刚争得面红耳赤,更不用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所推理的结果。

整堂课下来,只有一组同学能用连线法记录,我像是抓住一根救命稻草,急忙结束小组合作。

第一回合,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试教结束,我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分工不明确。

导致学生为角色而争执。

既浪费时间又没起到实质性的效果。

用办公室老师的话来说,就是网撒得太开,收不回。

对于如何引导他们用连线法或列表法记录还是没有较好的解决办法。

晚上,在微信上和段琼梅老师聊起了这个话题,她告诉我陈晓凤老师上过这堂课,可以向她请教。

并且段老师也非常热情地帮我去解决这一疑惑,给出了一些实质性的建议。

陈老师告诉我二年级的孩子还没尝试过小组合作,让他们自己用连线法和列表法整理记录可能难度大些,如果让他们相互间说一说,老师再帮助他们进行整理记录,效果可能会更好些。

经过反复斟酌,我决定还是放手一试。

第二次试教中,在小组合作学习上我作了以下调整:(1)组长安排其
他三位同学分别扮演小红、小丽、小刚(2)小红、小丽、小刚根据图中的提示选择相应的书,并说出理由(3)组长负责把最后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整堂课下来,比第一次有序多了,大部分孩子会用连线法记录。

但在阐述时个别孩子混淆自己所扮演的是谁,教学时间上分配不均,导入环节耗时较长。

有了上两次的试教经验,以及年级组其他老师的多次集体备课,讨论,就有了我的这堂公开课。

在这次课堂中,我改进了前两次出现问题的环节,虽然在小组合作时由于不够熟练导致所耗时间有所延长,但是我看到同学们在课后对这堂课仍是津津有味地讨论课堂中的内容,以及年级组其他老师的热心祝贺我感到自己的付出还是得到了收获。

希望在今后的课堂当中,能让孩子们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也希望能与心目中的偶像名师并肩同行。

教师的生涯任重道远,"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我想唯有用心、尽心、用自己的勤劳开辟出属于自己的道路才成在成为优秀教师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在第一次教师例会上,我跟老师们交流了做一个怎样的教师这个话题。

在当今社会,人们将教师的称号抬得很高,可以看出社会对教育的期待是很高的。

然而,微薄的收入,繁琐的事务,总令人望而兴叹,以致很多优秀的大学生都不愿从事教师这一职业。

那么,我们从事教育的人,如何在平凡的工作中有意义地存在,恐怕是很多教育者的困惑。

我想,做教师,就应该有追求,做一个"高贵"的教师。

这里说的"高贵",不是自抬身价,摆出高姿态,而是一种内心向上,不断攀登的精神气质。

它可以体现在外部形象和精神内涵两个方面。

先说外部形象。

作为教师,个人的穿着打扮非常重要。

着装要得体大方,不穿奇装异服,最好是穿正装。

女教师应当化淡妆上班,男教师不留长发,不蓄胡须。

言谈举止要文雅,说话温和,不爆怒,不粗俗。

教师应当给学生一个儒雅朴素,端正康健的形象,通过外部形象,流露出内在的气质。

教师的精神内涵更显重要。

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其思想境界、文化内涵决定着职业的高度和生命的广度,更决定着学生未来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要有爱。

教育是一项爱的事业,有了爱,教育才有温度,有意义。

爱学校,把自己当做学校的主人,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文化。

主动关心学校的各项工作,将自己融入学校的大环境中,积极献计献策,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爱工作。

遵守校规校纪,上好每一节课,落实好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从知识层面、习惯层面到思想层面,让学生都得到提升;爱学生。

真正爱学生的教师,都是学生喜爱的老师。

真诚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体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关注学生认知、
发展规律。

我们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未来的社会人,因此,爱学生,还应当适当开展一些班级文化活动,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其中,增强班级凝聚力、班级荣誉感,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成长。

教师要有团队精神。

教育原本就是凝聚智慧、传播智慧的工作。

一群高素质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假如各自为政,一盘散沙,很难做成大事业。

如果大家群策群力,协同合作,就很容易开拓局面,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团队精神的教师,就有和谐的人际关系,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能够独立承担责任,更能够积极配合各部门有效完成各项工作。

因此,有团队精神,是教师必备的一种品质。

教师要有专业的追求。

吴非老师一个"不苟且",道出了教师的师道尊严。

人都有追求,能够把自己的职业当做追求,才能够享受职业的幸福。

现在的年轻教师,很多都有这样一种心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好眼前事,不问未来程。

这是一种悲哀,可以说,在打拼事业的黄金时段,已经可以看到退休时的样态了,那么,人生的意义何在?你可以选择别的职业,但如果你只能选择教师,就应该好好经营这份职业。

当教师,就应当多读书,多学习,多实践,在专业上不断攀升,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教学风格,用专业的方法和学识滋养学生。

教师的职业称号可谓是高大上的,可只有从事教育的人最知道,教育的过程是多么平凡、琐碎,而且缺少光彩。

但是,我们还是坚信,黎明前开放的牵牛花,虽然生长在野外,朴素淡雅,都能在黎明的曙光中展示她高贵的色彩,我们教师也同样能做得精彩高贵!
这几天在重读韩兴娥老师的《让孩子踏上阅读的快车道》这套书,书中,韩老师提出"爱学生是一种能力",令我感触颇深。

面对当今纷繁的教育理念和各种感人至深的教育案例,不难看出,爱是教育的根本立足点。

当"爱学生"被提升到一种能力的命题时,让我们如何不去思量,爱学生需要怎样的能力呢?
一些小朋友,从小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惯出了一些不良习惯,这难道是家长不爱孩子?不是!这是爱的失了分寸,爱的没有了原则,换言之,就是爱孩子的能力有所欠缺。

人人都想让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习惯好、品行好、能力强等等,但不同的家庭教育出来的孩子却各不相同。

这种差异,就表现为不同能力的差别。

有很多的文章指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爸爸妈妈要懂得体面地退出。

我想,这个"体面地退出"就是能力的一种。

作为教师,爱学生是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爱学生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这种爱该如何体现呢?
小G老师,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专业水平很高,今年刚参加工作,她班上的家长们多次跟我提到这位老师非常有爱心。

前段时间找她来谈心,她跟我交流了她班上的一些情况。

她说,在班上,孩子们都很喜欢她,都叫她妈妈。

每天来校、课间总是一窝蜂地涌向她,抱着她,让她感动不已。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个班的班风、学风却一般,知识过关、教学成绩比起平行班总是差一点。

成绩的苦恼让这位老师有些迷失方向,对教师的职业产生怀疑。

难道全心爱孩子不能给孩子带来很好的收获?
小Y老师是高年级的班主任,性格直率,做事总给人感觉雷厉风行。

接手高年级班主任工作之后,加强了班级纪律的要求,时常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学生站路队、班级卫生、课堂纪律等随处可见她对学生行为的指正。

然而,班级的管理并不够理想。

小Y老师还多次请我给他们班上班会课,对个别孩子进行谈心。

严格要求孩子,处处跟孩子讲规则,训练孩子的习惯,出发点难道不是爱?
讲真,爱孩子,怎一个"爱"字了得!韩兴娥老师提出的"爱学生是一种能力"又是怎么做的呢?
李镇西老师曾说过,只有爱教育是不完整的。

小学课本中有篇课文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讲述的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中,需要来自妈妈的鼓励,也需要爸爸的严厉来平衡。

爱学生对教师而言,就是发自内心的关心、爱护、尊重,同时,看向学生的未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运用各种策略帮助他们学有所获,为实现学生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爱学生是一种能力,我很认同。

作为一个教育者,一个有情怀的教育者,就应该找准目标,用心思索,用爱行动!
真实的,总是朴素的
——《狮子和鹿》教学始末
为了学校老师们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比较快速的提升,经过行政会商定,举行一次教学大比武活动。

赛课活动前,由我们行政先上示范课,给老师们的教学以指引和推动。

我上的是三年级《狮子和鹿》一课,简单回顾备课、上课的过程,大概经历了下面几个阶段:
一、选择
由于范主任安排上幼小衔接的示范课,外请的顾老师上一年级示范课,小艳老师上了五年级的示范课。

给我的选择就只剩下中段的三、四年级了。

三年级有四个班,而四年级只有两个班,所以选三年级更有促进意义。

另外,三年级是小学低段到高段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选三年级也更具代表性。

从教近20年,我一、二、四、五、六年级全部教过,唯独从未教过三年级,对三年级的教材不熟,对三年级的学生的认知能力不了解,但为了达到示范和推动的目的,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上三年级的课程。

年级选定了,接下来要进行选课了。

刚开始计划选讲读课文上,可考虑到想要呈现的东西比较多,学生学习起来会有较大的难度,选择略读课文来上会有更多的空间。

在选课时,也有老师建议我选择同一单元的《陶罐和铁罐》,因为那一课,已经被很多老师讲过公开课了,最后我还是选择了《狮子和鹿》这一课。

这篇课文虽然给人感觉情节简单,条理清楚,道理也很浅显,可越是这样简单的课越不好上出精彩。

二、教学设计
选定课文之后,我首先想到的是这节示范课的目的是什么?小学语文课应该呈现什么?三年级语文的教学方向和侧重点又是什么?经过思考,我确定了下面几个关注点:
1.这节示范课必须是一节常态课,朴素的课大家才可以更好地借鉴。

结合学校老师教学的现状,需要一节比较规范的展示课。

2.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尽量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3.听说读写的训练。

指导"听"、"说"、"读",训练读和写,读写结合。

4.深度适中。

扎实基础、尝试训练做批注。

5.适度拓展。

丰富文本内涵。

6.注重语言文字的品悟,不能上成思品课。

从邢老师手上借来课本,准备着手备课。

我先查找了《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清晰了三年级的三维教学目标。

然后,仔细查看了《狮子和鹿》这一单元的单元导读和单元语文园地,明确了单元教学目标。

最后,又细读了这一单元的其他三篇文章,了解了几篇文章教学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经过一番准备,我开始设计《狮子和鹿》这篇课文的教学。

曾经读过不少特级教师的教学实录,那一堂堂精彩的课录,好似立体的画面,实施闪现在脑际,可当我真正读起《狮子和鹿》这篇课文时,发现它就是一个铺
着文字的平面。

虽然故事很简单,但要架构起一堂课,一堂展示给全体语文老师的示范课,还是有一定的压力的。

一周时间,转眼而过。

随着一遍遍读文的深入,我的思考也渐渐活跃丰富起来。

确定了教学目标,认清了教学重难点,梳理了教学流程,建构了教学策略,然后在脑子里不断推练,调整。

三、课堂呈现
就要开始示范课了,心里还是有一点担心。

虽然教学环节都已经很清楚了,可学生永远是未知数。

我跟这班学生不熟,对他们的认知能力也不是很有把握。

再加上,我设计的多个环节,都是要自然生成的,这无疑又增加了教学的风险和难度。

不过,课堂整个的教学过程还是比较顺利的,教学目标都得到了落实。

这节课我想要呈现的内容,在此略作表述:
1. 拉近学生距离,激发学习兴趣。

师生的陌生感,会使课堂变得生涩无趣。

为了在短时间内,活跃起课堂氛围,我先跟学生交流,把自己校长的名称拿掉,让学生们叫我老师。

然后在行上课礼时,老师先向学生问好,并多次不同内容的问好,让学生感到新奇,从而放松了心情,增进了师生感情。

其实,每节课都可以设计一个恰切的导入环节,这正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2. 关注知识的盲点。

老师眼中的最普通不过的知识,往往是学生们知识的盲点。

简介出处,让学生们知道伊索寓言的来历。

介绍课题上的"*"号,是让学生们明白,从三年级开始,语文课文有讲读课文,也有自主阅读课文了。

从意识的转变,影响到学生行为上的转变。

事实证明,学生并不清楚带"*"号的课文意味着什么。

插图经常会被我们忽视,观察插图,可以让学生明白,课本上的每个部分都是有用的。

看图说话,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这些小知识,我们老师经常会疏忽,但它们却很有用。

3. 关注知识的难点。

三年级学生,对文体的概念还比较淡薄,特别是寓言这种特别的文体,更是无从理解。

所以,开课先做铺陈,让学生复述概念。

学完课文,明白了蕴含的道理之后,课尾又一次叩击,用比喻性的故事揭示道理的文章就是寓言,这样就会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印象。

词语的理解,也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难点。

比如课文中的一些抽象的词语,是一带而过绕过去,还是直面难题想办法解决。

显然,这节课上给出了答案。

4. 扎实基础,从字词开始。

板书课题,指导书写;认读字词,纠正读音;联系实际,理解词语等等,都是想告诉老师们,语文课,要重基础,扎扎实实地从字词做起。

5. 指导朗读,要找准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个感情来自于哪里?应该从文本的字里行间入手,应该从学生的独特体会入手。

教学中,多次尝试让学生们找出关键词,圈划关键词,理解关键词,体会词所包含的情感,从而推及句子所包含的情感,并让学生把这种体会给读出来。

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
律,符合情感产生的规律。

这样做,避免了学生空洞地,拿腔捏调地假感情朗读,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6. 学习方法的指导。

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语文教学,一方面要教给学生知识,让学生受到语言文字的熏陶;另一方面,就是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这节课,两次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读出自学提示,明白要求,懂得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总结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反复强调要圈画出关键词,养成批注的习惯;多次提醒朗读时,关注关键词,读出不一样的味道;不断鼓励学生从文中找出和问题相对应的内容。

这些方法,需要每节课都不断提醒,从而内化为学生学习的习惯和技能。

7. 教师的职业行为。

蹲下身子和学生交流,这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行为。

这有利于搭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老师特别注意俯下身子和学生交流,目光专注地倾听学生的发言,一次次运用不同的评价方式激励学生。

赢得了学生们的信任,不断有不同的学生举手发言。

另外,教师规范的书写,也是一种职业行为。

总是有一些学生听课不专心,学生不喜欢一些老师的课,其原因往往就是在课堂上得不到老师的关注、尊重和鼓励,自制力差的孩子,慢慢就开始游离于课堂之外。

再一个,教师写字都不端正,学生如何会敬佩老师,有如何会愿意认真书写。

还有一些老师,上课总喜欢手插口袋、抱着臂膀、披肩散发等等,会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影响?总之,教师的言传不如身教,用职业行为来影响学生,才是上上之选。

四、教学反思
这节示范课,是教师对中年级略读课文教学的一次尝试,也是教师想要实现充实课堂容量的一次尝试。

有知识训练,有方法指导,更关注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上,有目的地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

让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带着问题自主展开学习;在概括文意上,进行了方法指导;在识词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的词语形象化;在朗读上,先找到情感,再进行朗读;在练笔上,独特设计教师复述前文,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制造千钧一发的情境,触发学生内心的情绪,再进行练笔;在课文的道理揭示出来之后,设计辩论环节,深化学生对道理的认知……
然,我对这节课并不太满意!
虽然课后获得了大家很高的赞誉,但这节课的时间不够用,显然备课时,教师考虑不够充分,也使得后面辩论的环节处理得有些仓促;另外,想要面面俱到地展现课堂规范,课堂的负担就有点重,显得不够从容。

这节课,优也好,不足也罢,它真实地反映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思考,告诉年轻的教师们应当对课堂教学有所追求,真正起到了示范课的示范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