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公路市政化趋势下平面交叉改建为立体交叉工程中的互通方案研究

合集下载

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问题浅析

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问题浅析

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问题浅析发布时间:2022-04-02T02:38:33.251Z 来源:《建筑实践》2021年32期作者:卢佳[导读] 伴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私家车保有量急速增长,城市交通压力日渐严重卢佳中铁长江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重庆401121摘要:伴随着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私家车保有量急速增长,城市交通压力日渐严重,为缓解城市交通供需矛盾,近年来政府部门尝试回购城区范围内的公路,通过市政化改造后使其更好地服务城市内部交通。

互通式立交改造是公路市政化改造的重点和难点,因此应对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保证设计效果的基础上减缓城市交通压力。

关键词: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问题;对策1互通立交设计的基本要求1.1经济美观通过科学合理地设计,可以节省立交建造以及养护等各方面的费用,让造价变得更加经济,同时也可以缓解政府财政压力。

互通式立交是一种比较大型的交通工程,对人们的视觉感受能够起到直接的冲击和影响,所以在设计立交的过程当中,要按照当地自然环境,充分地考虑安全以及交通性能,并以此为基础,体现立交的视觉观赏性,不仅如此,通过绿化等相关方式,增加更多的自然元素,也可以让设计更具有人性化的特征。

1.2安全性能安全性能是各种不同的交通形式必须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在设计交叉线形的过程中,需要通过使用力学原理,使车辆的行驶更加稳定和舒适,最为基础的交通设施也必须要设置得非常完备,防止因为设置不足而导致产生安全事故。

1.3交通运行的畅通性在设计立交的过程当中要基本满足畅通交通运行的要求,这也是立交最基础的作用。

不仅如此,立交服务水平也必须拥有其特定标准,并且不断拔高,而交通运行是否畅通,也直接体现在各种不同的线形当中,在线形结合之后,需要使交通运行变得更加畅通。

1.4线形简单立交的结构是非常复杂的,而且出现了拐弯的区域,一般情况下必须要选择多种不同形式的匝道,这样的设计类型很有可能会让交通运行出现一定的问题,所以在对互通式立交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要能够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交通运行的具体情况,选择线形比较简单的类型来设计,让车辆可以在绕行的过程当中缩短距离,比较简单的线形,可以帮助驾驶员正确辨别线路,防止出现错误驾驶。

试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技术

试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技术

试析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技术汇报人:***2023-12-17•互通式立体交叉概述•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理念与原则目录•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技术分析•互通式立体交叉智能化技术应用•互通式立体交叉安全性能评价与提升策略•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目录01互通式立体交叉概述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交叉的一种形式,通过在不同平面上设置交叉口,实现车辆在不同方向上的交叉通行。

定义互通式立体交叉具有立体交叉、多方向互通、交通流畅等特点,能够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特点定义与特点互通式立体交叉能够实现车辆在不同方向上的交叉通行,避免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交通流畅互通式立体交叉通过立体交叉的设置,能够减少车辆冲突点,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提高道路安全性。

安全性高随着交通量的不断增加,互通式立体交叉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交通需求,提高道路使用效率。

适应交通需求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重要性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发展历程初期阶段01早期的互通式立体交叉主要采用简单的立交形式,如T型和Y型立交,以满足基本的交通需求。

发展阶段02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和道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互通式立体交叉逐渐向更加复杂、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多种新型立交形式,如喇叭形立交、苜蓿叶形立交等。

成熟阶段03现代互通式立体交叉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不仅在形式上多样化,而且在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都形成了完善的体系,为道路交通的顺畅和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02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理念与原则设计理念- 安全至上确保互通立交在运营过程中安全畅通,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 高效便捷设计原则- 符合规范遵循国家和行业相关规范,确保设计符合技术标准和质量要求。

- 因地制宜设计流程- 前期准备收集相关资料,进行现场勘查,明确设计范围和要求。

- 方案设计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理念与原则03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技术分析合理组织进出互通立交的交通流,减少交织和冲突,提高通行效率。

交通流组织设计桥梁结构选型排水设计根据互通立交的交通量、荷载和地形条件,选择合适的桥梁结构形式,确保结构安全和稳定性。

公路路线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问题分析

公路路线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问题分析

公路路线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问题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公路建设工程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公路建设的设计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对公路建设进行规划设计,需要做好路线和互通之间的合理设计,不仅有利于满足城市的交通需求,而且有利于人们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

对公路的互通路线进行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到所有可能影响设计方案的因素,合理优化相关设计方案,从而实现更好的效果。

在本篇文章中,笔者深入研究了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基本要求,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从而为设计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提升交通的安全性。

关键词:公路路线;互通式立交;设计问题引言行车时的车辆运行品质和行车安全很大程度上受到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设计水平影响。

因此,对互通式立交进行设计时,要全面认识互通式立交的内容、功能和基础特性。

进行规划设计时,关注到线位的布置情况,设计要结合经济发展情况、总体发展计划和实际交通量,从而更好地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出行需要和交通运输中的个性化需要。

因此,必须要深入探讨和研究公路互通式立交的可行性方案。

1互通立交的设计原则1.1经济美观对公路互通式立交进行设计要考虑到经济美观性。

科学合理的方案,有利于节省建设成本,使国家的负担减轻。

由于互通式立交具有规模大的特点,可以直接冲击和影响人的感官。

所以,对互通式立交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综合考虑交通的舒适度和安全性,还要能够呈现出立体交叉的美观,采取绿化措施辅助设计,使自然景观融入交通中,从而提高人们的视觉舒适度。

1.2安全性能任何建筑设计的最基础要求都是安全性能,交通建设项目也是如此。

对交汇路线进行设计时,可以使用机械原理对设计参数进行核算,提高汽车行进过程中的舒适度和稳定性。

与此同时,完善相关的基础交通设施,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1.3线形简单一般来说,立体交叉路口具有构造复杂的特点,还会有很多转弯的地方,需要设计很多不同的匝道,这很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公路工程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探讨

公路工程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探讨

公路工程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探讨摘要:高速公路是连接国内交通出行和物流运输的大动脉,它象血管一样穿行在祖国大地上。

当高速公路与等级不同的公路进行相交时,就需要设计建造互通式立交结构来确保安全顺畅出行。

本文着重论述了如何为互通式立体交叉公路设计方案进行科学选址,探讨了如何选择最佳的公路工程互通式立交结构设计形式,最后就互通式立交结构的几何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希望与公路工程建设人员一起交流探讨,推动高速公路建设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公路工程;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引言: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会涉及到互通式立体交叉结构的设计施工,其中在进行互通式立交结构的方案设计时,要求相关人员结合工程实际,对工程建设可能遇到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考量,依据行业技术规范慎重选择立交结构的所在地和合理的结构形式,对工程的主线,匝道以及立体交叉进行科学严谨,安全可靠的结构设计,提升立交结构设计施工的质量和水平,建造优质工程服务大众。

1.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的选址公路工程在进行互通式立体交叉选址时的具体操作,会给相关设计带来很大影响,而工程选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很多,需要设计人员对各方因素进行综合考量方可形成定论。

具体到交通方面,相关设计必须有利于保证公路交通安全可靠且通行顺畅,在充分研讨国内目前公路交通网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兼顾当地公路交通通行量,车辆主要类别以及公路工程设计等级等因素,确保最终施工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同时还要注重公路的经济性,确保相关设计能够达到预期的保障交通通行功能,对当地城市目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总体规划进行综合分析;具体到经济方面,要立足于公路工程的建设规划与交叉设计需要,对当地的发展规划和是否具备收费条件进行综合考量,确保最终得到的设计方案是最佳选择。

2.选择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2.1.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①喇叭形与半苜蓿叶形互通式立交中的喇叭形有单和双两种,如果当地的立交公路等级在二级或以下,鉴于这种等级的公路通常不会有太高通行量,立体交叉方案在选择设计形式时可着重考虑半苜蓿叶形,也可以选择单喇叭形,如果与之立交的公路等级在一级或以上,这类公路通常交通繁忙,通行量非常大,而且如果当地设置有收费站,在选择设计形式时就应主要考虑双喇叭形式。

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设计问题研究

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设计问题研究
(4)选型要与规划相结合,整体规划可以考虑分期实施,既要考虑近期的交通需要,减少投资,又要考虑远期的发展与改造,全面考虑,充分论证。
2互通式立交交叉设计形式
2.1喇叭形
喇叭形互通式立体交叉是三岔交叉中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形式,其是全封闭式交通中比较常用的一种形式,该形式的立体交叉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一个最大优点,就是只设一个收费站,统一管理,不仅提高了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也降低了管理成本。喇叭形互通式立体交叉在实现车辆左转弯的全互通式立体交叉上通过一个环形匝道和半定向匝道完成,在具体应用中分为A型和B型两种不同的类型。喇叭形互通式立体交叉的结构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车辆在高速公路行驶过程中容易辨别方向,并且该结构外形十分美观,提高了高速公路的通行能力,确保了行车的安全性。
互通式立体交叉关键设计问题研究
摘要:为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实现不同等级道路之间交通转换,很多道路建设中也修建了各式各样的互通式立体交叉。近年来在互通立交区域内发生的交通事故逐渐增多,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极大威胁,这与互通立交自身的功能特点和存在的设计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关键词: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要点
充分发挥高速公路高速、安全、快速通达的功能,并使其融于自然,创造一个高效、舒适、优美的公路环境,已经成为公路工程设计者急需解决的问题。而互通式立体交叉由于其在高速公路中承担着快速交通转换的功能,其选型与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
1互通设置原则
1.1互通原则
互通式立体交叉是高速公路与高速公路、高速公路与其他等级公路之间交叉时所采用的主要交叉方式,是高速公路的重要构造物,也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要综合考虑既有道路路网的规划、节点功能、交叉公路功能及等级、沿线城镇经济开发建设规划及其交通集散的需要、地形地质条件等因素,也要考虑互通立交间距的均衡,重点在增强交通运输功能,保持路网的协调和高速道路畅通,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

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比选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比选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

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比选系统研究的开题报告一、课题背景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交通问题一直是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

而互通式立体交叉是一种常被采用的城市道路交叉口方案。

该方案不仅提高了道路交通的效率,还能够降低事故发生率。

因此,对于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和优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个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比选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评估不同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的优劣,并为城市规划者提供决策支持。

具体的研究目标包括:1. 提出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要求和评价指标体系;2. 分析已有的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总结它们的优缺点;3. 开发一个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比选系统,实现对不同方案的自动评估;4. 验证比选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5. 为城市规划部门提供优化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的决策支持。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1. 文献综述法,收集和分析与互通式立体交叉相关的文献资料,总结文献中提到的互通式立体交叉的优缺点和设计要求,并构建评价指标链;2. 实地调研法,通过访谈和问卷等方式,了解不同人群对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的看法和期望,依此优化评价指标体系;3. 数学建模法,使用数学模型对不同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进行评价,并形成一个方案评估系统;4. 数据可视化方法,将评价结果通过图表等方式展示出来,便于城市规划者理解和决策。

四、预期成果本研究预期的成果包括:1. 论文:撰写一篇关于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比选系统的研究论文;2. 程序:开发一个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比选程序;3. 评价指标链:提出一套评价指标链,能够较为全面地衡量不同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设计的优劣;4. 方案库:构建一个丰富的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库,便于比选程序的使用;5. 验证报告:编写一份验证报告,验证比选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五、研究进度本研究目前处于立项、文献综述和调研阶段,预期的时间安排如下:1. 立项:2021.7;2. 文献综述和调研:2021.7-2021.9;3. 设计评价指标体系:2021.9-2021.10;4. 开发比选程序:2021.11-2022.3;5. 方案库构建:2022.4-2022.6;6. 系统测试和验证:2022.7-2022.8;7. 撰写论文和验收:2022.9-2022.10。

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

城市快速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

2 I 3 方 案设 计 及方 案 比选 2 . 3 . 1 互 通机 动 车系统 方 案设计 2 … 3 1 1 方案一

高速公路要高。
2 方 案设计
单苜 蓿 叶加 定 向和迂 回型 两层 立
2 . 1 项 目设 置概况
方 案 一 的左 转 E匝 道 采用 苜 蓿 叶形 匝道 , F和 H两个 左 转 匝道 均 采 用迂 回式 匝道 , 左 转 G匝道 为 避开 东北 象 限而采 用 了定 向 匝道 。见 图 1 。 a ) 该方 案 优 点 交通功能完善 , 各个 方 向均 无 交织 , 对 主线交 通 干扰小 。匝道 线形 流 畅 , 立 交外 观 优美 , 好似展翅的鲲鹏 , 气势非凡 , 用地却相当紧凑 。 本 方 案 匝道 的布 置考 虑 到 河 道 的 防洪 抢 险 要求 , 在
2 0 1 4年 第 3期
吴丽英 : 城 市快速 路 互通 式 立体 交叉 方案研 究
・ 3 7 ・
b ) 该 方 案缺 点
桥梁 面积 略 多 。
图 1 互 通 式 立 交 方 案 一 平 面 布 置 图
力较 小 , 绕行较 远并 易 引起 错路运 行 。
2 . 3 . 1 . 2 方案 二
b ) 系统 的完 整性 与独 立性 。机 动 车和行 人 与非
城市快速路 的建设一般都是改建原有的城市道
路, 其 规戈 Ⅱ 预 留的走 廊带 一般 较 窄 , 两边密 集 的建筑
机 动车 系统完 全 分离 , 均保 证各 向互 通 , 机动 车 系统
和不断调整 的规划往往给互通立交 的布设带来 了不
摘要 : 城 市快速 路 的 大 力修 建 , 互通 立 交作 为城 市 快速路 的 关键 节 点 , 其选 型及 设 计 对整

关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常见问题研究

关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常见问题研究

关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常见问题研究关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常见问题研究【摘要】本文主要对互通式立体交叉所涉及的位置选择、型式选定以及匝道的设计等问题进行探讨,具体分析设计中所涉及的技术问题,提出观点,旨在提高互通式立体交叉的经济性与合理性。

目的:提高互通式立体交叉的经济性与合理性,使路网更加通畅,减少不必要的交通问题的产生。

【关键词】立交;互通式立交;互通式立交的形式1.前言近年来城市建设进入高速开展时期,为了解决日益锋利的交通问题,提高城市的效劳水平,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立交。

立体交叉,以空间分隔车流的方式,保证交通平安,并提高通行能力和运输效率。

互通式立交是高速公路与其他公路交叉时所采用的主要交叉方式之一,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局部,它是公路网中最完美的沟通设施。

2.互通式立体交叉位置的选择互通式立体交叉位置的选定应以现有公路网为依据,结合考虑交通,社会经济开展,自然条件等慎重选择。

一般情况下,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应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高速公路之间及同一级公路相交处。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同通往县级以上城市、重要的政治或经济中心的主要公路相交处。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同通往重要工矿区、港口、机场、车站和游览胜地等主要公路相交处。

两条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相交时。

3.立体交叉互通性分类完全互通:所有交通流向上均有立体专用匝道局部互通:除个别交通流向不具有专用或没有通行匝道或保存平面交叉路口外,余下多半或大局部交通流向具有专用匝道。

简单互通:相对局部互通而言,除个别交通流向具有专用或共用匝道外,余多半或大局部交通流向上不具有专用匝道或没有通行匝道,而且保存平交路口。

4.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型式互通式立交选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行车效率高,平安舒适,适应设计交通量和设计速度,并满足车辆转弯的需要,且与环境相协调的合理立交形式。

互通式立交形式选择是否合理,不仅影响立交本身的功能,如通行能力,行车平安和工程经济等,而且对地区整体规划、地方交通的开展以及市容环境等有密切关系。

公路设计中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探究星元红_1

公路设计中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探究星元红_1

公路设计中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探究星元红发布时间:2021-10-01T02:22:32.152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18期作者:星元红[导读] 基于当今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交通系统的运转过程中,公路在内容布设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时其又对交通系统的整体稳定地运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使这些问题能够被解决,工作技术人员一定要在公路设计施工中特别提升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如此在有效提升设计水平和施工效率的同时,杜绝部分问题的发生;此外,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同样需要引入一些源自国外比较先进的设计方法,类似互通式立体交叉方式,但是,出于中国范围内的公路设计标准值不同的缘故,我们在进行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差别,会对公路设计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对我国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青海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海西宁 810001摘要:基于当今社会飞速发展背景下的现代化交通系统的运转过程中,公路在内容布设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同时其又对交通系统的整体稳定地运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为使这些问题能够被解决,工作技术人员一定要在公路设计施工中特别提升现代化技术和设备的应用,如此在有效提升设计水平和施工效率的同时,杜绝部分问题的发生;此外,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同样需要引入一些源自国外比较先进的设计方法,类似互通式立体交叉方式,但是,出于中国范围内的公路设计标准值不同的缘故,我们在进行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差别,会对公路设计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水平造成一定的影响,为此,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也对我国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公路;设计;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一般高速公路与其它公路交叉时能够运用到的主要交叉方式便是互通式立体交叉,而它也是公路的核心组成及构造物中的一个,可以将其视为公路网中完美的沟通设施。

除了具备一些路线设计的特征,互通式交叉设计时而还会受到小区域的线性元素多元化以及车辆行驶轨迹多向性和行驶速度多变性的影响,其技术相对而言比较复杂。

公路工程中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研究

公路工程中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研究

公路工程中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研究发布时间:2022-10-28T10:45:52.100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6月第12期作者:傅钊[导读] 在现代交通的运行过程中,公路工程一直处于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交通的平稳运行。

傅钊创辉达设计股份有限公司摘要:在现代交通的运行过程中,公路工程一直处于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在较大程度上影响着现代交通的平稳运行。

为克服公路工程存在的问题,有关人员必须在对公路进行设计建造的过程中,提高对现代化科学技术和先进机械设备的运用,以提升工程设计技术水平和施工效益,并防止某些问题的发生;同时,施工单位还可以将先进的国外设计方式引入其中,比如互通式立体交叉方式,但是,因为公路工程在设计时所使用的标准有所不同,从而使得在实施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时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一方面影响公路工程设计建造人员的整体技术水平,也从另一方面影响公路交通产业的健康发展。

因此本文将重点对公路工程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设计的技术要求与差异等内容展开更深层次的剖析探究。

关键词:公路工程;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体交叉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日渐提高,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也蓬勃发展。

在公路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利用互联式立体交叉方式连通全国所有公路,做到不同地域间的互相运输。

目前所有的公路都已交织成网状,而互通式的主体交错就起到立交枢纽作用,完成各个通行公路的空间范围内的分隔和转移作用。

互通式立体交叉则是让所有连接的公路都通过上下主体交换的作用来完成空间结构上的分离,通常设计中需根据不同地区的道路状况而对互通式立体交叉采用具有针对性的互联方式。

同时由于公路的匝道有所不同,使得互通立体交叉的性能指标也有所不同,而连接的道路类型方式有所不同,也使得公路的交通运送数量也有所不同。

1.公路互通式立交的重要性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技术重点研究匝道同行的结构形式、立体交互的空间形式、主线与匝道通行车量的相互控制和立体交互的安全交通的控制和评估。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方案研究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方案研究

110 |R E A L E S T A T E G U I D E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方案研究顾恩瑞 (北京建达道桥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100015)[摘 要] 随着城市道路交通数量持续增加,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很难满足日常通行需求㊂因此,立体交叉应运而生,其采用不同出行方向的交通流转向节点,能将道路布局从平面转变为空间布局,全面增强城市道路通行的流畅性,能有效保障路网高效运行,有利于提高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㊂但从目前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应用情况来看,由于既有立交设计过于滞后,导致立交设计速度较低,严重阻碍道路运营效果,如何优化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成为设计人员急需解决的问题㊂基于此,本文通过研究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明确影响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的主要因素,结合工程案例,合理设计互通式立体交叉形式,给相关工程设计提供丰富的理论数据㊂[关键词] 城市道路;互通立交;交通量;设计方案[中图分类号]T U 4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563(2024)06-110-031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道路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和提高交通效率,互通式立体交叉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逐渐被引入城市规划中㊂所谓互通式立体交叉是指在道路交叉口设置的特殊交通设施,通过设置桥梁㊁匝道等结构,将不同方向的交通流互相连接,形成一个统一的交通网络㊂相比于传统的十字路口,互通式立体交叉具有诸多优势,能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㊂在传统的十字路口中,由于车辆直接交叉行驶,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㊂而互通式立体交叉通过设置桥梁,使不同方向的车辆实现分离行驶,大大减少了交通事故的风险㊂同时,互通式立体交叉能提高交通的通行能力,传统的十字路口由于只有一个信号灯进行控制,容易产生交通阻塞㊂而互通式立体交叉通过设置匝道和辅助道路,使车辆能快速转弯和分流,提高了交通的通行能力㊂可见,互通式立体交叉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设施,具有减少交通事故㊁提高交通通行能力和降低交通拥堵程度等优势㊂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合理设置互通式立体交叉是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和提高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㊂通过对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交通网络,提高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效能,为人们出行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条件[1]㊂2 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常见类型(1)在T 形交叉中常用单喇叭式立交,单喇叭形立交又可根据环形匝道相接变速车道为加速还是减速车道分为A ㊁B 两种型式,环形匝道接加速车道的为A 形,环形匝道接减速车道的为B 形㊂内环设计成单圆曲线的A ㊁B 型单喇叭式立交;在内环标准不变的情况下,此设计方法占地较节省,但外环技术标准亦低,适用于外环交通量较小时;(2)双喇叭式立交是我国常用于十字交叉情况下的一种立交形式,它其实是一种组合立交,由两个单喇叭立交组合而成,因其只需要在联结处设一个收费站就可以解决两条路的收费问题,而居于众多立交形式中的优势;一般情况下,两条等级比较高的路相交需要收费采用这种型式是比较适宜的,虽然它需要两座跨线桥,但它完全据弃了平交,使车辆进出每个路口都比较顺畅㊂(3)当T 形交叉进出主线交通量都很大时,各匝道均设计定向式,驶入驶出主线的车辆均为右进右出,将匝道设为定向式虽然占地面积大,建桥多,造价高,但能明显提高车速,增大通行能力,对转弯车辆能提供直接㊁无阻的定向运行,转弯行驶路径短,运行流畅,方向明确㊂(4)定向匝道随着地形地物的限制,交通量的大小,桥梁的位置与数量,技术标准采用的高低等等限制因素,构成所谓半定向式立交;本设计方法可将桥梁减少为两座,但桥梁长度增加,结构复杂;但是对左转弯车辆能提供较高速度的半定向运行,通行能力较大;左转弯车辆由正线右侧分离或汇入,运行方便,正线双向车行道之间不必分开㊂(5)全苜蓿叶式立交,主线与被交线交通量差别较大;被交线因交通量小,所以进出内环的加﹑减速车道可直接由快车道引入引出;主线交通量大,相邻两内环间交织车辆多,无法完成加减速功能,因此可在内外环匝道间设集散车道,将集散车道与快车道隔开㊂减速车道起点和加速车道终点一般设于集散车道的两端;全苜蓿叶式立交占地面积大,且内环技术标准低㊂(6)在十字交叉中,若一条路的等级较低,则常常设计部分苜蓿叶式立交㊂立交两内环设于相邻两象限或者对向象限,在接近平交口处常将内外环匝道合并成对向双车道㊂(7)菱形立交是较低等级路与高速路相交时采用得极为广泛的一种立交形式;这种立交的最大优点是占地很少,不论主线是上跨还是下穿,只要将匝道与被交线以平交口衔接即成;两平交口的间距大小取决于该路的设计车速,平交口不宜太近;缺点也很明显,这种立交形式需在每条匝道上修建收费站,共四个收费站㊂3 影响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的主要因素3.1 交通流量交通流量是影响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的主要因素,所谓交通流量指的是在特定时间内通过道路的车辆数量㊂在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必须考虑交通流量的大小和变化,以确保交通能顺畅地流动㊂如果一个地区的交通流量很大,设计人员要考虑设置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根据交通量选取匝道横断面类型及变速车道的车道数,以满足交通需求;相反,如果交通流量较小,设计师可以选择一般互通式立体交叉㊂同时,城市交通流量通常会随时间和季节的变化而有所变化,如早晚高峰时段交通流量可能会非常大,而在其他时间段可能会较小㊂设计师要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立交交叉设计方案,以确保在高峰时段能容纳更多的交通流量㊂并且,交通流量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人口增长㊁经济发展㊁道路网络等㊂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交通流量也会相应增加,在进行立交设计时要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㊂此外,不同道路上的交通流量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道路可能转向交通量较大,而其他道路则转向交通量较小㊂在进行立交设计时,设计师需要根据不同道路的交通流量分布情况,合理安排道路的连接方式,以提高交通效率[2]㊂3.2 地形条件R E A L E S T A T E G U I D E |111城市的地形条件包括平坦㊁起伏㊁山脉㊁河流等,都会对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产生影响㊂在平坦的地形上,道路铺设相对简单,能更好地满足车辆行驶的需求,有利于互通立交的视觉效果,使得交通参与者更容易理解和遵守交通规则,提高交通安全性㊂而起伏的地形会对互通立交的设计提出更高的要求,起伏地形意味着道路要适应不同的高度差,需要设计师采取合适的纵断面指标与平面指标来保证车辆的顺畅行驶㊂同时,起伏的地形也会带来能见度的问题,所以在设计中要考虑视线的保持和扩展,以确保驾驶员能清晰地看到前方的交通情况㊂另外,山脉和河流等地形条件也会影响到互通立交设计,山脉的存在可能要通过隧道方式来连接道路,对设计师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㊂;而河流则需要考虑桥梁的设计和建设,以便保证交通的连续性和安全性[3]㊂3.3 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旨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良好的城市环境和便捷的交通系统,以满足居民的需求㊂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要考虑到城市的整体发展和布局,包括道路的设置和道路之间的联系,以确保交通的流畅性和便捷性㊂例如:在城市规划中,要合理确定道路的宽度和数量,以满足交通需求的同时,提高道路行车安全与舒适性,避免交通拥堵和交通事故的发生㊂同时,城市规划涉及到绿化和景观设计,其不仅是交通枢纽,还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㊂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要注重对立交桥梁和周边环境进行美化,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形象,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不仅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还能吸引游客和外来人士,促进城市经济发展㊂此外,在城市规划要考虑到城市的功能分区,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要和周边土地利用规划相协调,确保交通枢纽的周边配套设施和功能的完善㊂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将商业区㊁住宅区和工业区等不同功能的区域合理布局,使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于不同区域的交通需求,并提供便利的交通连接[4]㊂4 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方案4.1 工程概述本互通位于广东省某市,本互通主要作用于实现被交道与本项目的交通转换,同时服务于周边街道㊁规划新区及附近交通流㊂被交道为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80k m /h,双向六车道;上跨市政道路,该市政道路位于被交道桥下,为二级公路兼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60k m /h,双向4车道;该市政道路与被交道之间现状有菱形立交实现交通转换㊂4.2 交通量现状根据预测交通量,街道对外流出交通量单方向为10497v e h /d ,进入街道流入为10507v e h /d,规划新区方向流出交通为7253v e h /d ,流入规划新区为7150v e h /d㊂从各转向来看,流入与流出交通量基本相当[5]㊂4.3 方案介绍本互通为梨型(主线侧)+单喇叭A 型单喇叭方案,互通整体设置于东北象限㊂在本互通区被交道东西侧均存在既有互通立交,中心间距分别约为1.56k m ㊁2.17k m ㊂由于被交道以南区域为规划开发区,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区域较为完整,根据地方政府意见,互通设置于被交道以南,将破坏整体地块的完整性㊂北侧预留地块仍需占用㊂从土地开发的角度来看,较为不利㊂同时,互通整体设置于被交道以南,也将导致互通与本项目停车区进行串联,加大工程规模,因此,互通仍维持设置于被交道北侧的方案㊂根据限制因素,本阶段提出了两个方案进行比选,方案一采用主线侧梨型+被交道侧B 型单喇叭的方案,方案二为T 型(主线侧)+变异单喇叭A 型单喇叭方案㊂方案一采用梨型(主线侧)+单喇叭B 型(被交道侧)该方案主线侧互通受既有互通净距的限制,将互通起点限制于固定桩号以南路段,互通终点受本项目停车区的限制,宜控制在固定桩号以北㊂因此,主线侧互采用梨型互通,匝道下穿主线的方案[6]㊂被交道侧互通采用单喇叭B 型方案㊂该方案在满足交通量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保证被交道侧互通进出口间距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与西侧既有互通出入口间距分别为南幅路1117m ,北幅路1032m ㊂与东侧既有互通出入口间距分别为南幅路1330m ,北幅路1505m ),避免了对被交道路进行加宽㊂同时,只有一条匝道上跨被交道和河道,工程规模小,对河道影响也较小㊂优点:(1)对周边影响小,距离村庄较远,不需要对周边道路进行改造;(2)总体指标略高,仅环形匝道平曲线指标采用60m ㊂(3)工程规模较小,整体绕行少㊂缺点:(1)占地规模略大㊂方案二采用T 型(主线侧)+变异单喇叭A 型(被交道侧)该方案主线侧互通同样受既有互通净距的限制,其互通起点限制于固定桩号以南路段,互通终点受本项目停车区的限制,宜控制在固定桩号以北㊂因此,主线侧互通采用T 型互通,C 匝道上跨主线㊁B 匝道下穿主线的方案[7]㊂被交道侧互通采用变异单喇叭A 型方案㊂该方案在满足交通量需求的前提下,尽量保证被交道侧互通进出口间距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与西侧既有互通出入口间距分别为南幅路1360m ,北幅路1220m ㊂与东侧既有互通出入口间距分别为南幅路1168m ,北幅路1036m ),避免了对被交道进行加宽[8]㊂优点:(1)与预测交通量相符㊂(2)占地较紧凑,充分利用地块形状㊂缺点:(1)距离周边村落较近,互通场地较为局促,平面指标较低;(2)各个方向上下高速公路存在一定的绕行;(3)需要对周边道路进行改造㊂方案比选:表1 技术经济比较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方案一方案二备注1匝道设计速度k m /h 40~6040~602匝道长度m 3833.64109.93匝道最小平曲线半径m 60604匝道最大纵坡%3.803.7995匝道桥梁m3833.64081.36路基长度--7占用土地亩515.38513.668推荐意见推荐方案(下转第114页)114 |R E A L E S T A T E G U I D E拓扑优化,得到拓扑节点如图6所示,节点造型美观,受力合理,对此类复杂造型节点的概念设计提供了参考㊂5 结论与展望(1)拓扑优化技术在空间结构节点轻量化设计中是可行的,在没有明显降低节点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节点的自重,实现了节点的精准优化,为空间结构节点的概念设计提供参考㊂(2)针对仿生结构中常见的树形分叉铸钢节点和网架结构的螺栓球节点,在给定设计工况下进行拓扑优化设计,拓扑构型基本实现了最优材料分布,材料分布符合荷载传递路径,同时拓扑优化也可以为新型的复杂空间异型节点优化找型提供参考㊂(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将A I 算法融入到拓扑优化设计中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拓扑优化带来了新的生机,实现空间结构节点的智能化选型和设计[10-11]㊂参考文献[1] 陈敏超.面向增材制造的空间结构节点拓扑优化设计[D ].杭州:浙江大学,2018.[2] 王龙轩.铸钢分叉节点的拓扑优化设计与3D 打印制造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20.[3] 王龙轩,杜文风等.四分叉铸钢节点拓扑优化及3D 打印制造[J ].建筑结构学报,2021,42(6):37-49.[4] 贺鹏斐.树状分叉节点的3D 打印和力学性能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20.[5] 贺鹏斐,杜文风,王龙轩.三分叉节点的建模和3D 打印制造一体化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49(3):362-368.[6] 王辉.树状柱分叉形铸钢节点的衍生式设计与增材制造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22.[7] 陈敏超,赵阳,谢亿民.空间结构节点的拓扑优化与增材制造[J ].土木工程学报,2019,52(2):1-10.[8] 王英奇,杜文风等.大直径螺栓球节点的拓扑优化研究[J ].河南大学学报,2021,51(1):87-94.[9] 计平,陈耀伦等.A i r m e s h 金属增材制造节点的拓扑优化[J ].空间结构,2021,27(4):71-77.[10] 韩乐雨,杜文风等.四分叉铸钢节点的衍生式智能设计研究[J ].建筑结构学报,2023,44(5):325-334.[11] 张帆.基于仿生子结构的空间结构节点拓扑优化及3D打印研究[D ].开封:河南大学,2021.(上接第109页) 可视化技术毫无疑问是智慧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其稳定性安全性能耗率等都不可忽略㊂反正随着这一领域的日趋成熟其经验与成果将为其他场景与领域之运用带来宝贵经验㊂以笔者公司为例,近些年已有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拓展了诸多平行领域场景的应用,并与诸多客户与同行展开广泛交流与互动,深刻感受到这些方面市场巨大潜力与需要参考文献[1] 黄日财.基于N i a ga r a 与三维可视化技术的建筑设备运维平台设计与分析[J ].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23(10):106-108+112[2] 张莹.三维建筑表现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3] 王磊.规划审批数字化技术探讨 三维建模与可视化研究[J ].工程设计C A D 与智能建筑,2000(06):25-28[4] 贺小军,白亮亮,杜锡林.三维可视化㊁荧光影像联合超声技术在外科治疗重度肝硬化相关性小肝癌定位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肿瘤医学,2024,32(06):1089-1093.[5] 覃钦玉.B I M 技术在地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设备工程,2024(03):222-224.(上接第111页)本互通主要服务于周边街道北部区域的交通转换,远期随着规划开发区的建设,通过本项目的交通量将有一定增长,该互通更临近城区,更便于街道上下高速公路实现交通转换㊂规划新区方向流入与流出车辆,主要依靠本互通,因此,采用B 型单喇叭更有利于规划新区方向车辆上下㊂方案二指标较为均衡,更有利于适应交通量,但桥梁规模较大,对被交路侧桥梁景观破坏较多,同时,距离周边村落较近,征拆协调难度较大,工程规模也较大,因此,本阶段推荐方案一㊂5 总结综上所述,互通式立体交叉的设计方案研究需要综合考虑交通流量㊁道路网络㊁交通安全㊁人行通行㊁信号控制和交通导向等因素㊂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可以制定出合理㊁高效的设计方案,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改善交通状况,为人们出行带来便利㊂参考文献[1] 张雪梅㊂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绿化设计以京港澳高速洪泽湖大道互通式立交为例[J ].花卉,2023(4):64-66.[2] 王诚㊂公路和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交设计问题研究[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5):1551.[3] 范燕㊂城市近郊高速公路立交拓能改建方案研究 以西安绕城高速北客站立交工程为例[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2):9-12.[4] 付光耀㊂郑州彩虹桥及接线拆解与新建工程总体设计方案研究[J ].价值工程,2023,42(20):64-66.[5] 赵晓梅,马骉,陈振东等㊂大型立交跨多线铁路走廊的桥梁总体方案设计[J ].现代交通技术,2023,20(3):34-40.[6] 王甜甜,张彦,田雨农等㊂基于多源激光点云数据的大型互通式立交桥及道路实景建模[J ].北京测绘,2023,37(1):37-42.[7] 狄兆华㊂石家庄槐安路与西二环立交总体方案研究[J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3(5):17-19.[8] 刘楠㊂关于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北接线西江互通立体交叉设置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23,46(1):97-99.。

谈公路市政化趋势下平面交叉改建为立体交叉工程中的互通方案研究

谈公路市政化趋势下平面交叉改建为立体交叉工程中的互通方案研究

谈公路市政化趋势下平面交叉改建为立体交叉工程中的互通方案研究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量也在持续增长,在路网关键节点,平面交叉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为了保证路网的综合服务水平,就需要将平面交叉改为立体交叉。

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叙述了改建互通方案研究的注意事项和主要思路。

关键词:平面交叉改为立体交叉;互通立交;方案研究0 引言道路交叉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的交会,是路网交通中的节点,实现各个道路之间的交通联接。

道路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立体交叉的通行能力要高于平面交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面积在不断的扩大,大量的公路已经具备城市道路功能或远期规划为城市道路。

由于机动车保有量逐年递增,交通量也在不断增长,路网关键节点处的平面交叉已经不能满足远期交通量的服务能力要求,因此,改建为立体交叉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本文结合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疏港一路与滨海公路立交工程的实践,对公路市政化趋势下的平面交叉改建为立体交叉工程中的互通方案研究进行介绍,为将来更多类似工程提供一些思路。

1 一般原则公路市政化趋势下平面交叉改建为立体交叉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结合周边现状路网及相关规划,确定互通的功能定位及立交形式。

对既有道路的平面、纵断面进行拟合,以此为基础,对互通线形进行设计。

在方案研究过程中,应注意搜集项目周边现状管线及规划管线资料,作为方案研究中的控制要素。

互通既要满足远期的交通量需求,同时要能与远期规划相衔接,避免不必要的工程浪费。

在跨越特殊障碍物时,互通匝道平面布设要综合考虑工程实施、造价、占地等因素。

2 工程概况2.1 现场概况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疏港一路与滨海公路立交工程位于黄岛区疏港一路与滨海公路交叉处,目前为T形平交口。

在疏港一路东侧约50m处,疏港铁路正在施工。

根据疏港铁路设计,在与滨海公路交叉处,疏港铁路设计标高比滨海公路现状标高低约0.5m,疏港铁路的实施将会阻断滨海公路交通,因此需要将滨海公路抬高上跨疏港铁路,因此,目前的平交口需要改建为立交互通。

浅谈公路平面交叉的设计与改建

浅谈公路平面交叉的设计与改建

第11卷第8期中国水运V ol.11N o.82011年8月Chi na W at er Trans port A ugus t 2011收稿日期:5作者简介:马媛玲(),女,山东日照人,山东省日照市公路管理局工程师,硕士,从事公路工程管理工作。

浅谈公路平面交叉的设计与改建马媛玲,魏磊(日照市公路管理局,山东日照276826)摘要:我国当前公路平面交叉设计不够完善,规模小,难以适应交通需求。

因此加强平面交叉的设计与改造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需要重点考虑的措施。

通过几个平面交叉改造的工程实例分析,在解决平面交叉通行能力和安全的过程中,遵循设计原则和改建要求,采取针对性措施,可以有效解决平面交叉运行中的不足、提高公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关键词:平面交叉;设计原则;改建;通行能力中图分类号:U 4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973(2011)08-0204-02我国当前公路平面交叉设计不够完善,规模小,难以适应交通需求。

由于绝大多数未作渠化设计,使得驾驶者无指定行迹可循,也不知他人动向,因而不是抢道、占道行驶,便是彷徨择道或犹豫等待,致使交叉的空间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且频频出现交通事故。

因此加强平面交叉的设计与改造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需要重点考虑的措施。

一、平面交叉设计与改建1.设计原则在平面交叉设计中应遵循减少冲突点、缩小冲突区,并分散和分隔冲突区、实行渠化处理的设计原则,并从形式选择和几何设计上统筹考虑。

平面交叉根据相交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等可分别采用主路优先交叉、无优先交叉或信号交叉三种不同的交通管理方式。

公路功能、等级、交通量有明显差别的两条公路相交,或交通量较大的T 形交叉,应采用“主路优先”交通管理方式。

相交两条公路的等级均低且交通量较小时,应采用“无优先”交通管理方式。

当两相交公路交通量均较大或主要公路交通量相当大,采用“主路优先”方式会出现较频繁的交通事故和过分的交通延误,或者有相当数量的行人和非机动车穿越交叉而引起交通延误,甚至造成阻塞或交通事故时,应采用信号交通管理方式。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的相关研究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的相关研究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的相关研究摘要: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多,现有的公路工程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

为了能够有效提升城市的交通服务,需要建立互通式立交公路。

目前,呈十字交叉的高速公路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存在诸多惯性思维,总体思路上仍容易摆脱不开纯十字主线交叉的形式,而往往忽视了路网调整后高速功能定位的重新分配。

当主线在象限内转弯出现时,基于功能考虑,枢纽互通式立体交叉采用纯十字交叉理念设计的形式已无法适应交通流和路网功能的发展需求,部分枢纽互通立交功能性主线也出现了主线连续运用不合理导致的交通拥堵等情况。

在新改建过程中,主线连续思路应进一步贯彻至枢纽互通立交中,以更好地适应功能变化和交通需求。

关键词: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1导言合肥至周口高速公路南照至临泉段高速公路安徽段勘察设计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位于皖西北地区,起点位于南照镇北部与G35济广高速公路交叉,终点位于临泉县西北部豫皖省界。

路线总体呈东南-西北走向,主要途经阜阳市颍上县、阜南县、临泉县,路线全长约119.8Km。

本项目共包含6处互通,其中2处枢纽互通,4处单喇叭互通。

2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形式在当前城市交通车辆快速增长的条件下,需要采取一种有效的方式能够对交通车辆进行分流,能够有效减少车辆之间的互相干扰,保证城市交通的安全通行和快速通行,消除车辆在转弯过程中发生的冲突。

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的设计建设主要是为了适应城市交通的发展和通行,而且互通式立交就是根据城市交通左转弯匝道形式的变化,不断调整,在交通功能、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方面发生很大转型,能够有效满足城市交通的发展和进步。

我国最常见的互通式立交形式有:喇叭型、苜蓿叶型和直连式等的基本形式,大多数的互通式立交高速公路通常都是与较低等级的一些公路进行连接和设置,互通立交的型式相应受到限制,通常高速公路和较低级的公路连接采用的立交形式是喇叭型和苜蓿叶型为主,能够有效保证道路设施的畅通。

某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探讨

某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探讨

三角区域路拱完成。A 匝道此处横坡与其鼻端横坡完全不
同,A 匝道起点位于减速车道渐变段,所以其匝道起点横坡
坡度应与该处主线横坡坡度相同,均为 3%。A 匝道分流鼻
端横坡按照-2% 的向外倾斜坡度设计,以上两个横坡段之
间通过线性过渡方式连接[5],且超高渐变率应控制在匝道超
高渐变率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
h0 = h1 + ihl1
(3)
分流鼻圆心和匝道中线相距 l2 为 3.38m,分流鼻端处匝
道的横坡 iy 为-2%,由此进行分流鼻端处匝道高程 h2 的确
定,公式如下,结果取 752.58m。
h2 = h0 + iyl2
(4)
在确定出 A 匝道分流鼻圆心位置高程和分流鼻端处匝
道高程后,还应结合主线数据,进行分流鼻端主线桩号的
通过传统的匝道鼻端纵坡计算方法,即 5m 纵坡推算法
进行 A 匝道鼻端纵坡计算,先基于主线设计及相关数据确定
出 A 匝道鼻端所对应桩号及主线高程 h1 为 775.58m,分流鼻
圆心与主线的距离 l1 为 10.8m,分流鼻端主线横坡 ih 为 3%,
则分流鼻圆心位置的高程 h0 按下式确定,结果为 743.39m。
本互通式立交 C 匝道按照直连式减速车道设计,且主要 通过纬地程序内的搜索端部功能进行匝道横纵坡临界值及 匝道坡度的计算[4],并根据绘制的匝道临界横纵坡与主线示 意图列式 (见图 1):
度,并将其作为匝道纵断面设计的初始坡度值流桩号下的坡度,以
确保匝道横纵坡和公路主线平顺连接与过渡。以上分析过
路段交通通行能力,又能实现对行车运输的安全分流;为增强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与适用性,必须从交通运行

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改造方案分析

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改造方案分析

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改造方案分析发布时间:2021-01-12T15:29:01.837Z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0期作者:刘官发[导读] 现阶段,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互通立交已不能满足当前交通的需求刘官发重庆中航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402660摘要:现阶段,随着城市的发展,交通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互通立交已不能满足当前交通的需求,亟需进行改造。

本文结合我市某立交改造实例,阐述城市互通立交改造设计的特点、难点。

仅供业内同行参考。

关键词:互通式;立体;改造方案1互通式立交的特点⑴制约因素多样,型式因地制宜。

立交的型式往往受制于互通区的控制因素。

主线及被交路道路条件、结构物布设情况、地形地貌状况、不良地质分布、管线保护需要等要素往往令匝道布设空间受限。

因此,立交在设计中往往很难采用标准、对称的造型,需要根据预测交通量,结合互通区实际控制因素有的放矢,在标准型式的基础上适当变形,这也造就了枢纽立交型式复杂多变、各不相同。

⑵匝道数量较多,交通组织复杂。

立交按照相交岔路数量的不同可分为三路交叉、十字交叉以及多路交叉。

若枢纽立交相关道路的所有方向均设置匝道直接沟通联系,则随着相交岔路数量的增多,匝道数量将呈现几何级的增长,由此带来主线、匝道分合流次数的增多,增加了立交系统交通组织的复杂程度。

⑶占地面积宏大,投资规模显著。

尽管大多立交设计时选用了布局紧凑的互通型式,但在实现匝道互联互通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较多围合空间,这些封闭、零散的空间增加了利用上的难度,亦造成占地规模宏大。

另一方面,匝道、主线间交叉关系较多,需要设置大量跨线结构物,由此造成投资规模显著增加。

2城市互通式立体交叉改造方案2.1工程概况我市某项目属于公路网规划“五纵、八横、两环、十联”中的环一线,匝道设计速度为40km/h,采用单向双车道或单向单车道。

地面辅道设计速度为40km/h,根据需要及现场具体情况采用单向双车道或三车道,具体根据交通量预测结果及项目周边实际情况确定。

城市立体交叉口交通改善研究

城市立体交叉口交通改善研究

建筑与预算CONSTRUCTION AND BUDGET2018年第7期DOI:10.13993/ki.jzyys.2018.07.010中图分类号:U49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0402(2018)07-0035-04收稿日期:2018-02-15作者简介:曹苧木(1997-),女,本科,主要从事交通工程方向研究。

虽然我国的交通建设正在逐步地完善中,但是因为日益增加的人口,更多的车辆运行,导致出行有了压力。

在非互通式的立交建设中,很多的城市也趋于饱和状态,当面对拥堵问题时,一方面通过改扩建对平面交叉口拥堵进行解决,但是当面对立体的交叉口时,措施就不可行,这是因为路况非常复杂,而且整个的建设需要很长的时间,财力人力的投入会更多,对此就要用一种可行的方案进行改进。

基于此本文从提出的思路入手,就目前存在的交通问题进行调查,并就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四种方案的比较,选取最优方案。

1研究思路很多国内外研究者对立体交叉口的问题都非常重视。

非常突出的研究就发生在美国,美国交通研究所很多次地修订了highwaycapacity manual (HCM,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如分别在1950年、1965年、1985年、2000年以及2010年等;追其发展中国家对此相关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如马来西亚、印度以及中国等。

对此笔者定性与定量地对城市中立体交叉口发生的交通问题进行阐述,并且拿出了更为合理的解决方式,实现了在实际中可以进行合理的使用。

2交通现状调查与分析在城市的交通问题上总是有各种因素影响导致交通受阻,对此进行立交的建设,就可以使交通更加安全,提高通行能力。

但是有更多的问题经常发生在交通过程中,比如在十字路口,有很多车通行,如货车以及大型拖车,就会造成交通量的增加,但是交通标线因为损坏而没有进行更换,就会导致在其他的车道运城市立体交叉口交通改善研究曹苧木(长安大学,陕西西安710018)摘要:近几年,城市化的建设力度逐步加强,机动车在数量上呈现增长的趋势,而且人们在面临上下班以及学生上下学时,都会面临交通拥堵现象,引起交通问题,更严重的会造成交通事故。

公路工程立体式交叉设计方案分析

公路工程立体式交叉设计方案分析

166YAN JIUJIAN SHE公路工程立体式交叉设计方案分析Gong lu gong cheng li ti shi jiao cha she ji fang an fen xi龙小林目前,随着人口的聚集和城镇化的发展,公路交通迎来了极大的机遇,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立体式交叉作为公路工程相互连接的枢纽,其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决定了车辆运营安全与否。

本文公路工程立体式交叉设计的原则入手,研究了公路工程立体式交叉设计的步骤,并对立体式交叉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最后根据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蓬勃,立体式交叉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作为高速公路和城市快速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立体式交叉是连接道路的交通枢纽,也是实施三维交通的必要手段。

通过对立体式交叉设置跨线构造物和匝道,使相连接道路的交通流分隔在不同的高度平面上,并且每个方向上的车辆不会相互冲突。

因此,确保了交叉路口处车辆的平稳性,节省了车辆的运行时间和燃料消耗,并且提高了道路容量和服务水平。

立体式交叉方案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仅决定了交叉口通行能力的提升和车辆运营安全的与否,还影响整个道路运营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文公路工程立体式交叉设计的原则入手,研究了公路工程立体式交叉设计的步骤,并对立体式交叉设计方案进行了比较,最后根据具体实例进行分析。

一、公路工程立体式交叉设计的原则结合了道路网络的现状和长期道路网络的规划,同时考虑了地形,地质,土地使用条件和项目投资等因素,在立体式交叉设计中遵循如下原则:(1)应符合交通使用功能,安全,经济,美观的原则,力争实现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安全平稳驾驶,节约土地资源,节约成本,美观,与周围环境协调,以达到最大的投资收益。

(2)安全是立体式交叉设计的核心,应在满足交通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达到“为主要交通源提供最便捷的服务,为交通流量提供安全,平稳,舒适的运行条件,确保各部位服务的协调,并有良好的方向识别”的设计目标。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

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研究摘要:道路与道路、道路与铁路、道路与其他设施线在不同平面上相互交织的构造,称为道路的“立体交叉”。

互通式立交的发展,能有效解决道路上车辆转向、道路交叉等问题,对我国的交通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由于山区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的限制,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具有平纵指标低、布设空间小、工程规模大、造价高等特点。

互通式立体交叉合理布设是山区高速公路项目设计的难点之一。

下面,文章就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方案展开研究。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方案1基本概念1.1山区地形地质特点山区地势高低不平,多为丘陵、深谷;河流是从陡峭的斜坡上流下来的,由于其巨大的重力作用,产生了强烈的冲刷作用。

山区的特殊地貌使得山区公路桥梁多、隧道多,给立体交叉工程的选择和布置带来了难度[1]。

由于山地岩层多、地壳性质不稳定,加之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制约,很多地区都会出现泥石流、滑坡等灾害。

由于地层不稳定、地层成分、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存在,会对桥隧的选择和布局、匝道的设置产生一定的影响。

1.2山区高速公路特点山区高速公路具有以下特点:①地形地质复杂,存在崩塌、滑坡、岩溶等极易影响高速公路质量的不良地质现象。

②露天平坦路段少、桥梁隧道多。

③直路少、弯道多。

④容易受气候环境的影响,有些地区还有可能发生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1.3山区互通式立交特点分析(1)山区地质、水文条件较为复杂,场地限制大,农田分散,地下水分布较为复杂,为了保护生态和耕地,常常要对线路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主干线和交叉路口,有时还会出现一些地质条件复杂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由于施工对地质稳定性的影响而造成的。

(2)山区气候地势高,多云多雨,气温低,易出现结冰等现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3)除了大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县城,一般的城镇或村庄人口不多,车流量也不大。

因此,在路线设计符合规范、保证行车安全的基础上,着重关注经济性、实用性。

公路与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探讨

公路与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探讨

公路与城市道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探讨作者:郭俊姚青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年第26期【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公路及城市快速路车辆出入门户和转换枢纽的互通式立体交叉从而大量修建。

它是解决道路与干道交叉口拥挤,减少交通事故,行车便捷的重要措施。

鉴于此,文中笔者针对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公路;城市道路;互通式;交叉设计;一、互通式立体交叉型式及特点影响互通型式的因素很多,主要有出入交通量、交通流向、被交路等级、匝道行车速度、收费型式、互通立交的场地条件等。

1.互通型式的种类较多常用的有菱形、喇叭形、环形、苜蓿叶形和半苜蓿叶形、涡轮形和定型等几种基本形式,必要时可将上述中的某些形式进行组合而成复杂型互通。

2、常用的型式及其特点2.1双喇叭形其收费站仅为一处,便于管理,但是在造价上来看成本比较高,某些方向的车流需绕行。

适用于两条高等级公路的交叉,而只有一条公路收费或两条公路均收费但收费方式不同的情况。

2.2单喇叭形它具有对收费道路仅设一处收费站,平交口也仅有一处,左转匝道在次要道路上的特点。

较适用于封闭式收费方式,被交路为二级公路以下,交通流集中于某一象限的情况。

由于这种形式在高速公路修建初期造价较省,能满足一段时期的需要,当地方路等级提高后,单喇叭互通可以较方便地通过二期修建析成为双喇叭互通。

因此,喇叭形特别是单喇叭形互通是收费公路中的首选型式。

2.3半苜蓿叶形其特点是主要道路的直行畅通,被交路设两处平交,比喇叭形互通多一处收费站。

适用于封闭式收费及被交公路为二级以下的情况。

相比单喇叭形互通而言,由于半苜蓿叶形互通有两个平交口,它可将一个平交口的交叉和冲突情况进行分散。

因此,当平交口转弯交通量较大,采用单喇叭互通,平交口却成为影响互通功能正常发挥的障碍时,可采用半苜蓿叶形。

通过选择合适的平交位置,使平交中的冲突大大减少,从而提高该互通的使用效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公路市政化趋势下平面交叉改建为立体交叉工程中的互通方案研究发表时间:2018-07-09T16:14:37.32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5期作者:王睿李景睿[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量也在持续增长,在路网关键节点,平面交叉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为了保证路网的综合服务水平,就需要将平面交叉改为立体交叉。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西安 710075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道路交通量也在持续增长,在路网关键节点,平面交叉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量需求,为了保证路网的综合服务水平,就需要将平面交叉改为立体交叉。

结合工程实例,详细叙述了改建互通方案研究的注意事项和主要思路。

关键词:平面交叉改为立体交叉;互通立交;方案研究0 引言道路交叉是两条或两条以上道路的交会,是路网交通中的节点,实现各个道路之间的交通联接。

道路交叉分为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立体交叉的通行能力要高于平面交叉。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面积在不断的扩大,大量的公路已经具备城市道路功能或远期规划为城市道路。

由于机动车保有量逐年递增,交通量也在不断增长,路网关键节点处的平面交叉已经不能满足远期交通量的服务能力要求,因此,改建为立体交叉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本文结合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疏港一路与滨海公路立交工程的实践,对公路市政化趋势下的平面交叉改建为立体交叉工程中的互通方案研究进行介绍,为将来更多类似工程提供一些思路。

1 一般原则公路市政化趋势下平面交叉改建为立体交叉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结合周边现状路网及相关规划,确定互通的功能定位及立交形式。

对既有道路的平面、纵断面进行拟合,以此为基础,对互通线形进行设计。

在方案研究过程中,应注意搜集项目周边现状管线及规划管线资料,作为方案研究中的控制要素。

互通既要满足远期的交通量需求,同时要能与远期规划相衔接,避免不必要的工程浪费。

在跨越特殊障碍物时,互通匝道平面布设要综合考虑工程实施、造价、占地等因素。

2 工程概况2.1 现场概况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疏港一路与滨海公路立交工程位于黄岛区疏港一路与滨海公路交叉处,目前为T形平交口。

在疏港一路东侧约50m 处,疏港铁路正在施工。

根据疏港铁路设计,在与滨海公路交叉处,疏港铁路设计标高比滨海公路现状标高低约0.5m,疏港铁路的实施将会阻断滨海公路交通,因此需要将滨海公路抬高上跨疏港铁路,因此,目前的平交口需要改建为立交互通。

滨海公路是一条贯通青岛沿海走廊带的干线一级公路,设计速度80km/h,路基宽度24.5m,双向四车道,设置2m宽中央分隔带。

疏港一路是董家口港区重要的南北向集疏运通道,现状为三块板形式,根据规划,主路为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为100km/h,两侧辅路为城市次干道,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60km/h,疏港一路路基总宽度为62m。

2.2 项目区域路网现状、规划与本项目的关系本项目位于滨海公路(G228)与疏港一路交叉口,滨海公路(G228)、G204、董五高速连接线相互交叉形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本立交与董五高速连接线-G204立交为该三角区两个节点。

图1 周边路网关系示意图区域内对拟建项目方案影响较大的公路主要有:滨海公路、董五高速连接线、G204。

2.2.1 滨海公路根据《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滨海公路为港区主干路网中的重要一横,是以客运交通为主,是重要的城市公共交通走廊,道路红线按照55m控制,双向八车道,外侧车道预留为公交专用道。

在疏港一路—中心路段,滨海公路南侧预留建设输油管廊通道的条件。

2.2.2 董五高速连接线董梁高速起点位于G204,向南以连接线方式与现状疏港一路相接,目前董梁高速董家口~五莲段正在由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进行工程可行性研究。

董梁高速设计速度120km/h,双向四车道,在起点G204处设置T型互通。

董五高速连接线技术等级为一级公路,设计速度100km/h。

2.2.3 G204G204位于拟建项目西北侧,现状为一级公路,双向四车道,设计速度80km/h。

G204与现状滨海公路平交,与规划中的董梁高速相交,这两个节点与拟建项目大致呈等边三角形,中心间距约1.5~1.7km。

2.3 交通量预测根据互通转向交通量预测,本项目除西↔北方向外,其余各方向交通量分布较均衡,预测末年南→东方向(董家口港至黄岛)交通量为8043pcu/d,折合设计小时交通量为925pcu/h;北→东方向(董梁高速至黄岛)交通量为8036pcu/d,折合设计小时交通量为924pcu/h。

2.4 主要控制因素2.4.1 周边规划的影响在建设方案选定的过程中,认真听取建设单位有关部门的意见,依据交通规划确定立交形式,重点考虑项目周边阳煤项目规划及规划铁路对本项目的影响,立交匝道避免压占阳煤项目规划地块,在滨海公路上跨规划铁路时道路纵断及桥跨布置充分考虑规划铁路的影响。

2.4.2 重要建筑设施的影响横河位于拟建项目西侧约0.7km处,滨海公路跨越横河处设置横河桥。

本次工程实施时尽量避让横河桥,避免对横河桥进行加宽,降低工程规模,减少工程造价。

3 工程方案研究3.1 互通功能定位本项目位于疏港一路与滨海公路交叉处,根据《青岛港董家口港区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疏港一路为港区“两横三纵”快速路网系统中的中央一纵,滨海公路为港区主干路网中的重要一横。

拟建项目连接了疏港一路与滨海公路,是路网中的重要节点之一,因此本项目定位为枢纽互通,承担疏港一路与滨海公路之间的交通转换功能。

3.2 互通形式的确定互通式立交设计应综合考虑路网情况、交叉道路、交通量、交通组成、投资、用地以及地形、地物、地质、环境条件、地方政府意见等各种因素。

本项目对互通形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路网情况、交通量以及地物。

从预测交通量可以看出,本项目交通量以直行交通为主,各转向交通量分布较为均匀,因此,本项目立交形式采用苜蓿叶互通。

从路网布局分析,北↔西方向交通量可以直接通过G204-疏港一路交叉经由G204行驶,不需要经由本项目,因此,北↔西方向匝道没有必要设置。

疏港铁路距离疏港一路仅50m,如果南→西左转方向采用环形匝道形式,匝道将与疏港铁路交叉,在纵断设计时无法满足规范要求,因此,该方向匝道采用外转弯半直连式匝道,避让疏港铁路。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本项目的互通形式采用不完全对称双环式苜蓿叶互通形式。

如下图所示。

图3 互通方案平面图3.3 与各道路的衔接3.3.1 滨海公路根据规划,滨海公路规划断面设置6m宽中央分隔带,考虑预留远期滨海公路建设高架建设条件。

如果本工程按照规划设置6m宽中央分隔带,远期实施高架时无法在中央分隔带内设置桥墩,需要以门架墩形式进行高架。

为降低远期工程规模及实施难度,同时减少近期工程占地,本次工程滨海公路跨线桥范围内仅保留2m宽中央分隔带,路基宽度采用34.5m,预留远期双向八车道城市道路宽度。

在与滨海公路相接处,匝道按照远期规划城市主干路双向八车道断面接线,预留规划改造条件。

在本次工程中,滨海公路按照双向四车道施划标线,匝道标线通过线形设计与滨海公路标线相接。

3.3.2 疏港一路疏港一路为主路+辅路形式,根据交通规划,疏港一路主路与董五高速相接,承担进出港的远距离交通量,辅路承担港区内短距离交通及集散交通。

基于此,互通匝道选择与疏港一路辅路相接,在侧分带设置开口,使转向交通量提前进入辅路行驶,通过本项目与滨海公路相联。

开口设置与现状开口保持一致,参照《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中表5.5.3-1“变速车道长度及出、入口渐变率”的规定设置渐变段及变速车道长度。

3.3.3 董五高速连接线董五高速连接线为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与疏港一路主路相接,主线两侧不设置辅路。

疏港一路主路为双向六车道,辅路为双向四车道,因此,在本项目需要实双向十车道到双向四车道的过渡衔接。

本项目互通范围内董五高速连接线保持双向六车道,匝道按照双向六车道进行接线。

疏港一路东侧辅路随左转半直连式匝道流出。

董五高速连接线西侧流出一条匝道与疏港一路西侧辅路相接,两个环形匝道均与辅路相接。

3.4 人非慢行系统根据规划,滨海公路两侧设置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与主路采用侧分带隔离。

在互通范围内,滨海公路人非慢行系统与主路分离,在地面布设,减少路基填筑工程量及占地数量,人非慢行系统通过地下通道形式下穿董五高速连接线和各匝道。

地下通道与本项目同期实施,作为远期预留。

4 结语综上所述,通过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疏港一路与滨海公路立交工程互通方案的研究过程,对公路市政化趋势下平面交叉改建为立体交叉工程的方案总结了如下几条设计原则,希望为今后的类似工程提供一些帮助:(1)在设计过程中,应注意搜集项目周边的规划资料,尤其是项目相关道路的交通规划情况,工程方案不但要能够满足交通量增长需求,还要注意方案与远期规划的衔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预留足够的条件,减少远期工程改造规模及难度,降低工程费用。

(2)技术指标的采用要综合考虑近期公路等级以及远期规划道路等级的要求,保证远期市政化改造后互通立交依然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3)工程方案必须遵照统筹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进行总体设计,并确保前期工程在后期仍能充分利用,明确近远期工程的交叉、交汇、拓宽、顺接等接口位置。

(4)虽然近期为公路互通,但要做好远期市政化改造后的预留条件,比如人行地下通道等,要与工程同步实施,为远期规划预留条件。

(5)对于现状公路与市政道路平面交叉改造立交项目,在确定互通方案时要注意综合考虑市政道路的交通组织情况,根据交通组织方式确定互通形式以及匝道接线。

参考文献:[1]JTG D20-2006,《公路路线设计规范》[2]JTG/T D21-2014,《公路立体交叉设计细则》[3]CJJ 37-201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2016年版)》[4]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港董家口港区疏港一路与滨海公路立交工程设计作者简介:王睿,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道路工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