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林语堂英文小说《京华烟云》中思想文化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看林语堂的英文小说《京华烟云》中的思想文化
【摘要】林语堂的长篇代表作《京华烟云》不仅是以大时代为背景框架描写大家庭命运变幻的史诗性作品,而且是一部蕴含丰厚的文化小说,体现了作者林语堂先生的思想文化。
【关键词】林语堂《京华烟云》思想文化
一、引言
林语堂一生的最大贡献是对中西文化的沟通,他的一系列用英语创作的作品在欧美文坛影响深远,被视为阐述东方文化的权威著述,可以说融会中西和谐共进是林语堂的文化理想。他以独特的智慧、卓识、才华、情怀,成为一个世界公认的学者、作家和文化使者。
20世纪30年代,中国作家林语堂先生积极地投身于报刊事业,同时也乐于做学术研究,有着颇深的文学修养。1938年初旅居巴黎时,林语堂先生怀着强烈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想把中国的旷世之作,曹雪芹的《红楼梦》译作英文介绍给西方读者,让世界来认识中国的优秀文化和丰富历史,但是抗日战争暴风骤雨,“感此时非其时也”,且离开现实也未免远甚,于是他下定决心,要写作一部能真实反映近现代中国的生活和现实的英文长篇小说。如《红楼梦》一般,其最终发表的小说《京华烟云》人物繁华,场面宏伟,对话充满个性,描写心理如画。小说英文书名为《moment in peking》,题献给“英勇的中国士兵”,《京华烟云》是他转译为中文后的书名,也有译本将这本书译为《瞬息京华》。小说讲述了北
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30多年间的恩怨情仇和太时代背景下人物的悲欢离合,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并以此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提名。这部用纯熟的英语写就的长篇小说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被美国的《时代》周刊认为是“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林语堂小说不同于中国现代小说创作主流,与同时代的小说相比,《京华烟云》淡去了那种强烈的社会意识和鲜明的时代精神,在展开故事情节及构架人物关系过程中,作者并没有着意于一些社会政治内容的开掘,而是力图站在一种可以称之为文化哲学的层面上,尽可能地把较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容纳在有限的社会生活现象中,并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去展现不同的人物命运,进而从中提炼出更为深广的人生寓意。在研读《京华烟云》这部小说的时,我们不仅要敬佩林语堂先生纯青炉火的英语语言能力和深厚博大的
中国文化修养,更加要清醒地认识到作为英语语言学习者能够努力的方向以及运用他国语言弘扬中国文化精髓的社会责任。对《京华烟云》这部小说的文化思想的研究不仅具有现实意义,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京华烟云》是一部以英语语言为载体叙述中国文化的“文化”小说,它以家庭日常生活为背景,向西方介绍和反应了当时的中国。对于我们英语学习者来讲,掌握本国语言和外语的
运用固然重要,但是同时也要对两国的文化差异以及相似之处了如指掌。如果只是单纯地运用语言,而缺乏背景知识,语言就会变得干涩而且肤浅。因此,本文试图在跨文化语境下,对《京华烟云》进行分析和解读,从而探究作者在小说中的文化思想。
二、“道家父女”的命运沉浮
《京华烟云》洋洋七十万言,共分三卷,全书“以庄周哲学为笼络”,[1]再现了“过渡时代的中国”的前进历程。在上自皇帝、下至奴仆各层众多的人物和重大的历史事件描写中,涉及到了政治、经济、哲学、艺术、宗教、文学、民俗、礼仪等等。而其中对老庄的哲学思想情有独钟。“作为庄子的私淑弟子,林语堂明确宣布以庄子哲学来认识历史、观察社会、体验人生。”[2]
全书三卷的卷分别引用了《庄子》原文,阐述了何为道、道之用、道之盛衰。书中人物在处世、治家,待人、婚姻、人生等方面,处处都闪烁着道家思想的光环。“真正的道家高士”姚思安,“道家的女儿”姚木兰,是作者精心塑造的两个完美形象,是林语堂理想人格的化身。在林语堂看来,“中国文化的最高理想人物,是一个对人生有一种建于明慧悟性上的达观者,这种达观产生宽宏的怀抱,能使人带着温和的讥评心理度过一生,丢开功名利禄、乐天知命地过生活,这种达观也产生了自由意识,放荡不羁的爱好、傲骨和漠然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自由的意识及淡漠的态度,才能深切热烈地享受快乐的人生”。姚思安正是这样的人物。而这种理想人物的四种特质,即“嬉戏的好奇心、梦想的能力、纠正梦
想的幽默感及行为上任性的不可测度的质素”,[3]又恰恰在木兰身上得到了清晰的再现。“若为女儿身,必做木兰也”,[4]体现了作者对道家思想的崇拜和景仰。
正如小说引用的庄子语录所暗示的那样,道无时无处不在,世间万物皆有一定之规,祸福、生死、荣辱、贵贱旨为轮回,不可强求,亦难避免,不仅全文的架构如此,甚至连女主人公姚木兰的人生际遇都披上了浓郁的宿命论色彩。从她一生的经历来看,木兰从“相信一个人的婚姻是受命运支配的”,继而认为人无法支配自己的命运。在她身上更多地流露出对命运的近乎冷漠的容忍和承受,有一种被动顺从的心态。
作品中姚、曾、牛三大家族的兴衰沉浮以及三代人的悲欢离合,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往复循环的福祸运转,春去秋来的岁月枯荣以及超然达观的生命情怀,均构成了整部小说浓厚的道家文化氛围。而其间所展示的儒道对比和冲突,则又鲜明地呈现出作者在现实生活中的重重困厄,以及顺乎自然、重返自然的内心渴望的矛盾中对人类自身命运的理性沉思。
道家是与儒家相对的出世哲学,提倡清净无为,安逸悠闲的生活方式和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其中朴素不奢,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广为下层民众所持守。小说中木兰的父亲可以说是林语堂想引荐给西方读者的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姚思安兼具道家仙风道骨和现代新学启蒙者的品质和内涵。他虽家财万贯,但从他的生活方式、文化修养、社会交游来看,是一个深受道家文化影响的隐士。他追求
清净虚无的心理状态,醉情于山水之间,为人乐善好施,豁达大度,乐天知命,对女儿木兰众生平等、率性自然、处世不惊的性格品德的养成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林语堂不惜笔墨在小说开篇介绍姚思安的思想行为,他潜心于老黄之术,遇事冷静,从不心浮气躁,是真正的道家高士。身处乱世逃亡之际仍坚持每日必修的功课,打坐,调理气血;在治家上,他信奉无为而治,在社会生活中,他本着“上善若水”的原则,慈悲为怀,普济众生;对于国家,他倾尽全力捐巨款资助革命党……姚思安的形象是作者理想人生、理想人格的体现者。这一形象的价值在于为西方文化提供了一种人生模式和摆脱现代精神危机的生活方式。林语堂认为,人类的唯一出路,就是使儒道精神融合,中西互补,创造一种完美的文化境界,只有这种文化,才能救治西方人那种“眼睛前瞻,徒然使人类在无效果和浪费的行动中过生活的哲学”。但残酷的现实生活告诉人们,在民族危机时刻,以道家的避世思想求得个人的安宁是办不到的。木兰巳叛离了庄子哲学,开始在民族解放的实践中寻求人生的永恒。主人公在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中得到了初步的解脱。在逃亡的路上,在民众之中,她得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实现了做一个普通百姓的愿望。感受的加深、认识的飞跃,使她终于在民族意识中找到了人生的真谛,在群众的海洋里发现了自己的位置。作者对理想形态的追寻、建构以及无可避免地留下的缺憾和矛盾,生动体现了当时一部分知识分子从人文主义理性精神的幻灭到执著于宗
教文化思想的心灵轨迹,体现出他们对时代历史、民族命运关注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