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化课题研究与精细化课题管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草根化课题研究与精细化课题管理

——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管理指导意见

张革

我发言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教育学会对“十一五”教育科研课题的管理意见,属于管理条文或条例方面的一些解说。省教育学会对“十一五”课题管理方面所制定的一些办法,要求,是我们对下面所做课题的一个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基本依据。这些办法和要求,也许有不完善,或粗陋之处,不过,作为一个管理性的文件——江苏省教育学会科研管理办法20条,它的出台是经过了江苏省教育学会第六次全体会员代表大会讨论与通过的。2007年的一月,江苏省教育学会进行了第五届的换届改选,江苏省教育教育科研课题管理办法作为一个重要文件,专门递呈给新一届理事会讨论并获通过。从目前来说,这是我们教育学会、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对课题管理的一个最为基本的参照和根据。向大家表述清楚我们对课题管理的意见,正是这次上岗培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下面,我代表江苏省教育学会秘书处、学术委员会办公室,就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一五”课题管理指导意见作一个阐述性的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草根化课题研究与精细化课题管理”

我的发言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草根化课题研究”

这是借用了当前说的比较多的“草根”一词,这也是对我们学会系统的课题研究特点作了一些分析而提出的。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

一、什么是草根化,草根化的说法从何而来?

草根(grass roots)一说,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始于19世纪美国,当时美国正沉浸于掏金狂潮。当时盛传,凡是山脉土壤表层草根生长茂盛的地方,下面就蕴藏着黄金。后来“草根”一说被引入社会学领域,所谓“草根”,就有了“基层民众”的内涵。近年来,在文化研究方面,教育研究方面,也有很多学者引用了“草根”一说。

之所以“草根”一说被很多人引用并认可,是因为借喻了“草根”本身的两个特点:一是顽强,代表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的旺盛生命力;二是广泛而平凡,小草的足迹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因而它具有民众的、普通的、本真的,亲和的意义象征。

二、为什么说教育学会系统的科研课题其实就是一种走向教育教学日常生活的草根化的研究?

第一点,这是相对于专业化、学院式课题研究而言的。我们知道,专业人员、学院式的研究,更注重的是课题研究本身的理论价值,更注重的是一种对理论层面上的创新。而草根化课题研究更强调的是一扎根于教育教学实践、扎根于基层各类学校、扎根于广大教师的实践性研究。它成活的“土壤”显然是基层学校教育教学的科研实践,是广大基层教师的积极参与。草根化课题研究的出现与发展,与学校的发展和提高,与校长、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升有着紧密的联系。草根化的课题研究,它具有鲜明的“实践性”、“可操作性”的特征,就像草根一样,广泛、平凡,却有着不可遏止的旺盛生命力和生长力,受到广大基层学校和教师的认可和积极参与。

第二点,江苏省教育学会系统的教育科研课题,有着明显的三个特征:广泛性、众多性和实际性。即涉及面的广泛性、参与人数的众多性,以及申报课题更多的是面向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性。而这三个特点,恰恰反映出“草根化”的内涵。

先说“广泛性”。

1、参与面的广泛。省教育学会从“九五”期间起,根据中国教育学会的工作布置,开始发动和组织基层学校申报教育科研课题,其时申报并立项的课题有一百多所学校;到“十五”期间,学会系统的省级课题发展到一千多家。参加到省教育学会课题立项申报的学校,几乎涵盖了我省基础教育的各级各类的学校,遍及到全省每一个市县区。

2、参与人员的广泛。参与到省教育学会系统课题研究的人员,有第一线的教师、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有的课题,还吸纳了学生参与研究;在学会课题研究中,还有一部分市、县一级的教育科研人员也参与了研究。

3、研究内容的广泛。以“十五”其间的立项课题为例,学会系统的立项课题涉及到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从学校的管理到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从新课程改革到教师的教学教法的转变,从各个学科的探索到学生的学,几乎无所不及。

其次是“众多性”。

这主要表现在:1、立项课题的众多;2、参与研究人员的众多。以“十五”期间的参加课题研究的人数为例,全省学会系统立项的课题达一千二百余家,每个课题组有2-3个负责人,每个课题组有6-10个成员组成。按此计算,“十五”期间,就有近万人参加了省教育学会系统的教育科研课题的研究。这确实是一个庞大的惊人的且又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字。

第三是“实际性”。

学会系统的立项课题,大多来源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难题,来自于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自觉的思考,同时,也是来自于广大教师对参与教育科研,提升自我素养的内在要求。申报的课题几乎涉及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比如,有对教育教学中各种现象的探寻;有对教育界不断出现的一些新事物(如素质教育、新课标、新课改等等)与自己教学实际结合起来的思考与求索;有对平时里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及其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和考证;有对自己教育教学对象的关注而引发的理性探究;有对教育教学中的一些特殊案例中所蕴藏的教育本质的寻求和挖掘等等。

总之,学会系统大多数的课题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那就是,课题的研究,更注重其实践价值,更注重课题研究的本土化和校本化,更注重课题研究对教育实际问题的解读与应对或应答,而这正是体现了“草根化”课题研究的特征。

三、为什么说教育学会的科研课题,做的就是一种“草根化”的研究呢?

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思考:

1、提倡“草根化”课题研究,有助于打破科研神化、科研神秘,可以让更多的第一线教师、教育工作者参与到教育科研活动中来;

2、提倡“草根化”课题研究,有助于建立起教育科研理论与教育实际之间有效的链接与沟通,建立起教育专家与基层教师之间的链接与沟通。一方面,课题的研究必然促使教师有意识地思考自己亲历所为的各种教育教学实际与现象,另一方面也必将促进参与研究的教师更加主动地去搜索、搜集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主动地接受这些理论的引领、提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同时也更加会能动地主动地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