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吴林街道中学九年级化学教案:第7单元-7.2《碱及其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学习目标:
75.通过观察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记住它们的主要物理性质;通过实验,能认识到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具有强烈的腐蚀性。
76.通过实验探究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掌握它们的化学性质,同时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发展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比较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学习概括、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知识点(重点、难点):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重点)
2.具体的实验探究过程和概括、分类、归纳等思维方法的培养。(重点)
3.设计实验来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是否发生反应。(难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素材、氢氧化钠固体、氢氧化钙固体、水、头发、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紫色石蕊试液、生锈铁钉、氯化铜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小烧杯,试管,酒精灯,玻璃棒,矿泉水瓶等。
板书设计:
碱及其性质
一、常见的碱
二、碱的化学性质
1、碱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3、碱能与某些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盐和另一种碱。
学习过程:
1.两个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填“能”或“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两个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
3.两个反应过程中有什么不同的现象:
[探究升级] 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方案设计。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没有沉淀生成,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现象知道两者的反应,除了教材上的探究方案外,请同学们再设计其他的方案?
2.学生设计:设计方案,画出图形。
3.交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设计方案,用实物展台展示学生的方案图。
4.教师总结:及时总结,肯定与表扬,投影设计汇总(预设图)。
[反思评价]在上述的各种有关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设计方案中,我们可能都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二氧化碳本身能溶于水,并且能与水反应,那么上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现象,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结果,还是二氧化碳溶于
水产生的结果呢?
如果要进一步证明二氧化碳确实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还要补充什么实验进行完善呢?
[板书小结] 碱溶液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合作探究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探究,要求同组同学合作,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方案
(小组分工合作)
现象记录
[交流共享]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实验的现象,讨论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相关性质:
1.生锈的铁钉铁锈不消失,同时铁钉表面无气泡产生,说明碱溶液(填“不能”、“能”)与金属铁、铁锈反应。
2.氢氧化钠与氯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氢氧化钙与氯化铜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氢氧化钠(填“不能”、“能”)与碳酸钠
式;“顷刻间池中沸腾”说明此反应过程会大量的热。
5.(1)试描述右图发生的现象并说明原因。
(2)该实验能不能证明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
你认为还应做什么实验来补充完善。
参考答案:1.C 2.C 3.Ca(OH)2+ CO2==CaCO3? + H20
4.略
5.略
总结:
请同学们对照学习目标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并进行小结。巩固课本内容,交流本
节课的收获(自主建构
知识体系)。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问题的
能力。
[布置作业]
1.《助学》课中练习和课后评价部分。
教学反思:
1.本课的设计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逐步展开对碱的性质探究,教学过程流畅,
易于操作和接受;另外,本课的设计坚持学生主体参与、学生个体成长、学生思维成熟的理念,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具有积极的意义。
2.课堂的容量大,学生的活动不能充分的最大限度的开展。
3.建议课堂实施教学过程中,要有所侧重点的进行活动的开展,提高课堂效率,分组实验的设计要再简化。
2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