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考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考辨

【原文出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原刊期号】20102

【原刊页号】78~82

【分类号】K4

【分类名】中国现代史

【英文标题】Research on the Footprints of the Central Red Army during the Long March

【文章日期】2009-12-05

【作者】赵占豪

【作者简介】赵占豪,南京政治学院政治理论二系硕士生,江苏南京210003

【关键词】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

中图分类号:K26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774(2010)02-0078-05

关于红军长征的落脚点问题,长期以来学界主要偏重于对中央红军最终落脚陕北原因的考察,而对长征途中落脚点的选择和变化说法各异。本文拟对此作一梳理和辨析,提出管见就教大方。

综观近二十余年来专题论述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演变的学术成果,根据落脚点选择次数的不同,可分为“五次说”(即先后选择五处落脚点,以下类推)、“六次说”、“七次说”、“八次说”四类,涉及每一类的文章,根据落脚点地域及次序的不同,观点又各有差别。为便于比较分析,现将各类文章的观点依次提要列表如下,“五次说”仅一种观点,见《准备·密电·落脚点——〈红军长征文献〉编纂札记》(作者徐占权、周继强,《党的文献》1995年第5期)。该文认为,中央红军长征中的五次落脚点计划依次是:湘西;黎平转兵,创建川黔边苏区;北渡长江,创建川西或川西北苏区;继续北上,创建川陕甘苏区;落脚陕北。故不再列表。

表1注:文一——《长征中创建革命根据地计划问题》(作者陈荣华,《江西社会科学》1986年第5期);文二——《中央红军五易长征落脚点》(作者李荣,《党史文汇》1996年第8期);文三——《中共中央关于红军长征落脚点的六次战略选择》(作者徐占权、徐婧,《长征中的重大战略抉择》,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12月版);文四——《弘扬长征精神,履行历史使命——军事科学

院军事历史专家学者访谈录》(作者张国育,《解放军报》2006年9月5日第6版);文五——《红军六选落脚点——究竟走向何处?》(作者黄星,《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2日第6版)。

表2注:文一——《一个备受称赞的“决策修正”过程——论长征对根据地的选择》(作者彭开来,《学习月刊》2005年第9期);文二——《红军长征中的〈红星〉报》(作者肖裕声,《长征新探》,解放军出版社1986年版)。

表3注:文一——《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落脚点的演变》(作者饶彦久,《共产党人》2006年第4期);文二——《红军长征落脚点的7次变更》(作者梅少伟、杨晓琳,《党史博采》2006年第8期);文三——《中央红军八次选择长征落脚点》(作者罗军生,《湖北档案》2006年第9期);文四——《长征落脚点的八次选择在哪里》(周世军主编,《趣味军事大观(四)》,解放军出版社2001年1月版)。持8次说观点的还有《长征全史》,该书并未详细罗列每一次落脚点的变化,仅在榜罗镇会议决定把党中央和陕甘支队的落脚点放在陕北时指出,“这是中共中央关于长征落脚点的第7次改变”[1]306。故表中未列。

细考以上三表可知:忽略文字表述的细微差异,“六次说”又分为三种观点(文三、四、五观点相同),“七次说”分两种观点,“八次说”也有三种观点(文一、三观点同),再加上“五次说”的一种观点,关于中央红军长征落脚点的演变,目前至少有四类九种不同观点。史实究竟如何?实有考辨之必要。

因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5年10月10日,中共中央、中革军委被迫率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开始战略转移。战略转移的最初计划是,突破国民党的围攻,到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因此,红二、六军团所在的湘西一带是中共中央计划中的第一个落脚点。

湘江之战后,中央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人锐减至3万余人。蒋介石此时已判明中共的战略意图,在红军前往湘西的路上布置重兵、张网以待。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放弃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进,到川黔边建立根据地。从12月11日开始,二十天之内,中共中央先后召开了通道、黎平、猴场三次政治局会议,讨论行动方针。黎平会议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和猴场会议通过的《中央政治局关于渡江后新的行动方针的决定》,都强调放弃原定北上湘西的计划,转兵西进,建立以遵义为中心的川黔边根据地。这是中央红军的第二个落脚点计划,也是长征途中战略方针的第一次重大转变。

1935年1月上旬,中央红军进占黔北重镇遵义。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前后,蒋介石调集重兵对川黔边地区形成了新的包围圈。在此情况下,刘伯承、聂荣臻等川籍将领提议打过长江去,到川西北建立根据地,会议经过讨论采纳了这个建议,决定改变黎平会议以黔北为中心创建苏区根据地的决议,渡过长江在成都西南或西北建立苏区根据地。这是中央红军的第三个落脚点计划,也是中共中央战略方针的第二次重大转变。

遵义会议后,中革军委发布《关于渡江的作战计划》,积极准备从宜宾附近北渡长江。蒋介石急令刘湘集中兵力在长江南岸堵击,又令薛岳和王家烈率部渡乌江尾追,同时川军又有四十多个团扼守长江北岸,企图围歼红军于川江南岸地区。土城一役失利,红军西渡赤水,进入川滇边的“南六属”(即川南所属的高县、珙县、庆符、江安、长宁、筠连六县)地域。形势的变化使原定渡江计划变得十分困难。2月7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在云南扎西(威信)召开会议,果断作出《关于我军改为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的方针给各军团的指示》,决定放弃原定渡江计划,改以川、滇、黔边境为发展地区。2月16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又发布《告全体红色指战员书》,通告党中央和中革军委决定停止向川北发展,而在云、贵、川三省地区中创立根据地。川滇黔边根据地是中央红军的第四个落脚点计划。

扎西会议后,红军二渡赤水,回师遵义,取得桐遵大捷。这一仗共击溃和歼灭敌军两个师又八个团,俘敌三千余人,是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桐遵大捷打开了黔北的新局面,也为实施云贵川边根据地计划开了一个好头。根据形势变化,中共中央发布《中央为粉碎敌人新的围攻赤化全贵州告全党同志书》,决定首先在黔北建立新苏区,赤化全贵州。

桐遵大捷后,毛泽东指挥中央红军在川滇黔边进行机动作战,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从而跳出了敌人的合围圈。随后,佯攻息烽,逼近贵阳,同时假装东出湖南,利用滇军东调增援贵阳之机,乘虚向云南急进。4月29日,中革军委发布《关于野战军速渡金沙江转入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决定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建立苏区根据地。5月9日,中央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彻底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取得了战略转移的决定性胜利。5月12日,中央在会理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统一思想认识,决定同红四方面军会合,在川西北创建根据地。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