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特色 围绕重点 抓住关键以特色资源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特色围绕重点抓住关键以特色资源加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实践

探索

近年来,湄潭縣深化干部教育培训改革,以开发地方特色资源为切入点,立足湄潭“红色”与“绿色”特色,围绕“红色文化传统、改革发展典型、和谐共生发展”这一重点,抓住师资队伍建设这个关键,开展干部特色培训,为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供了智力支持和组织保障。

一、主要的做法及经验

1.围绕“三个关键点”,深挖内涵打造红色培训基地

1.1围绕“三军”(红军、文军、茶军)交汇的红色文化,打造党性及理想信念教育基地

湄潭县以“重走“长征”路,共筑求是精神”为主题,建立了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红九军团旧址、田家沟“十谢共产党”为主要现场教学点的党性及理想信念教育培训基地。2015年以来,投入100余万对浙大西迁陈列馆进行升级打造,新建竺可桢、王淦昌、苏步青等科学家在湄期间复原陈列展示厅,修缮了永兴办学点、德隆办学点等9处文物点。投入160万深度挖掘红军长征在湄潭期间的宝贵精神财富。通过重走浙大西迁路——重温入党誓词、弘扬求是精神——观看《幸福田家沟》情景剧等活动,让参训干部学员感受体会“西迁西迁赢得一片文脉新天,湄潭湄潭成就一段教育传奇”和改革开放的今日现代农民的感恩之情。

1.2围绕改革发展典型,打造脱贫攻坚能力拓展教育基地

紧紧依靠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核桃坝以及“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两路口的现代特色资源优势,以“基层党建+山区特色农业+山地新型城镇化+山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教学内容,近年来,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新建核桃坝、两路口农民文化广场,新建核桃坝现代农民培训基地。通过“一走三看” (走农产品生产基地、看黔北民居建设示范模式、看全国劳模——何殿伦老支书生平展、看农旅一体化发展)的现场教学形式,拓展参训干部学员发展的思路,提高脱贫攻坚的工作能力。

1.3围绕和谐共生发展,打造生态文明教育基地

湄潭县紧紧依靠“国际生态休闲示范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魅力新农村十佳县、第二轮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中国茶文化之乡”等贵州独特的资源优势,按照“立足生态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文明发展理念,重点建立了“中国茶城”、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群、中国茶海、茅贡米生产基地为主的生态文明现场教学基地。2015年以来,投入300多万元对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群的茶史、茶道、茶俗、茶艺、茶宴进行挖掘整理。投资130万元新建了2600平方

茅贡米生态发展培训基地农民文化家园、农耕文化展示厅建设。通过“三观两品”(观中国茶城、茶海及贵州茶文化生态博物馆群、品茅贡米及生态茶),达到对茶园(米)基地建设——茶叶(米)生产加工标杆企业——茶叶(米)市场运营——茶旅一体化——产业支撑的美丽乡村的了解,让参训干部学员了解政府、龙头企业、农村合作社、农民在推动产业发展进程中的角色定位及互动关系,系统理解农业产业化的成长机制,理清区域产业发展的科学思路,坚定后发赶超的信心,促进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

2.抓住师资建设这一关键,注重培育选优配强师资队伍

2.1强化选拔培养教师

根据特色资源开发及培训的需要,以组织部党员教育中心及党校为牵头单位,以党校教师、“茶城宣讲团”成员为主,采取“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土专家”的师资队伍建设模式,建立了一支由188名人员组成的政治素养高、特色资源知识丰富、授课水平较高教师队伍。通过集中专题培训、举办教学研讨会、到省内外党校、高校系统学习、跟班学习等方式,提升授课水平。近年来,先后选派了25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培训。

2.2强化政治素质及实践锻炼

坚持“实践出成果、成果进课堂”的教学机制,每年组织授课教师围绕理想信念、党性教育、经济发展、能力提升等重点课题进行调研,增强教学的实践性。

3.围绕“三个特色”教学内容这一根本,按需施教、注重实效设立特色教学内容

3.1着力打造“理论型”平台

湄潭县建立了“教材先行制度”,抽调全县的名俗文化专家学者编撰了《中国文军长征》、《茶的途程》、《茶国行吟》、《20世纪中国茶工业的背影》、《永远的大学精神——浙大西迁办学纪实》、《从一把七星刀到十谢共产党》等一系列干部读本。建立“领导主讲制”,由一把手带头讲,开发了县委书记魏在平《扎实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湄潭县茶产业的发展之路》、政协副主席周开迅《湄潭的历史及文化底蕴》、新农办主任杜永强《建设最美新农村——湄潭》等一系列精品教育课程。

3.2着力打造“实践型”平台

湄潭县在现场教学中通过搭建了“三大平台”取得了“三大实效”。一是在浙大西迁陈列馆、茶博馆群搭建党性修养、理想信念理论学习平台。二是在田家沟十谢共产党发源地、核桃坝基地附近民居搭建民情体验平台。三是在中国茶海、茅贡米基地搭建产业拓展平台。通过现场教学,提高了学员的党性修养,坚定了理想信念,明确了发展方向,振奋了发展精神。

3.3着力打造“创新型”平台

湄潭县摒弃了传统的“一言堂”式教学,重点突出研讨地方特色专题内容,采取一个主体班次一个调研课题来组织教学,现已形成了《山区特色农业发展模式——湄潭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验与启示》、《浙大西迁与求是精神》、《湄潭绿色工业与生态文明的实践与探索》、《对接农业产业化优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关于湄潭县中国茶城城市综合体的建设与思考》等多个调研课题,为县委、政府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缺乏顶层设计;二是特色资源开发资金短缺,培训场地设施较落后;三是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下步打算:一是以“旅游开发带特色资源开发”,加快促进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建设;二是以“两线一基地”为基本格局,提升打造干部教育培训特色品牌;三是不断全力强化教育培训师资力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