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周仲瑛从气滞治疗便秘验案-论文

合集下载

国医大师周仲瑛临症常用对药

国医大师周仲瑛临症常用对药

国医大师周仲瑛临症常用对药麻黄、桂枝:麻黄辛温发汗,通阳散寒,祛营中寒邪;桂枝辛温解肌,祛卫分风邪,行阳活血,为血中气药,能引血中之寒外达。

相须相使,增强散寒发汗,温经宣痹作用。

荆芥、防风:荆芥、防风辛温解表,祛风散寒,协同增效。

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疼。

并可祛肌表之风,而治皮肤痒疹。

.麻黄、细辛: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细辛散寒止痛,温肺化饮。

多用于寒邪犯表,痰饮阻肺,恶寒身热,无汗身痛,喘哮咳逆,痰多清稀者。

川芎、白芷:川芎上行头目,为祛风活血止痛要药;白芷祛风止痛,引川芎而入阳明,治偏正头痛,反复久延不愈。

天麻、川芎:天麻入肝熄风,缓肝而治肝虚风动之眩晕;川芎入血行气,血行则风息而头痛平。

共奏平息肝风,定眩止痛之功,主治肝风上扰所致的眩晕头痛,肢体麻木等症。

苏叶、香附:苏叶散寒解表;香附理气舒郁。

主治风寒夹气滞,无汗恶寒,周身胀痛,胸脘痞闷。

且能顺气安胎,治疗妊娠呕吐。

银花、连翘: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协同增效。

治风温病身热,表里俱热。

且可凉血解毒,治疗痈疮。

黄芩、桑白皮:黄芩泻肺中实火,桑皮泻肺中郁热,佐黄芩清肺。

泻肺、平喘、止咳,用于肺热壅盛,气逆咳喘,咯痰黄稠。

桑叶、菊花:桑叶、菊花疏风散热,轻宣肺气,相须增效。

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发热,头痛,咳嗽,咽痛。

山栀、丹皮:山栀苦泻清肝,丹皮凉血泄热,为泻肝清火常用药物。

桑叶清肝经气分之热,轻清疏泄,上走头目,配丹皮气血两清。

丹皮、大黄:丹皮入血,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大黄苦寒通下,清热解毒,凉血消瘀,合用更能泻热散瘀,荡涤热毒瘀滞,常用于肠痈、附件炎、盆腔炎等。

青蒿、黄芩:青蒿清透少阳邪热,黄芩苦泄肝胆湿火,共奏和解清泄之功。

治疗热郁少阳,外受暑湿,寒热往来,热重寒轻,胁胀口苦等症。

夏枯草、蒲公英:夏枯草善清肝火,疏通郁滞,散结消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相须合用,清火解毒更强。

可用于肝经实火,热毒内蕴所致的咽喉肿痛,目赤肿胀,疔疮痈肿,如肝炎、乳痈、淋巴结肿等。

周仲瑛教授从痰湿瘀滞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

周仲瑛教授从痰湿瘀滞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

周仲瑛教授从痰湿瘀滞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经验针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重视从痰湿瘀滞论治,清化痰湿瘀滞为基本治法,以十味脂肝汤基础方,该方以疏肝理气、清化痰湿、活血消浊等复法组方,随证加减。

从理法方药不同角度详细介绍周仲瑛教授辨治本病的临床经验。

标签: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痰湿瘀滞;周仲瑛近年来,中医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相关研究报道逐渐增多,显示中医药防治本病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但在其理论上尚未形成共识,尤其是扶正与祛邪主次不同学者各抒己见、见仁见智。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以下称“周师”)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倡导病证结合、审机论治的辨证思路,对NAFLD 的病因病机和选方用药均具有独到经验,现总结报道如下。

1病因为“多因复合”为患NAFLD属中医学“胁痛”、“肝痞”、“痰浊”、“积聚”等病证范畴。

病因包括:①饮食失节:平素偏食肥甘、厚味、辛辣烧烤之品,痰湿浊邪壅遏中焦,脾胃失于运化,邪犯肝胆,肝失疏泄,壅滞于肝,发为脂肪肝。

②情志不畅:人到中老年,焦虑、抑郁、恼怒情况繁多,久则肝郁气滞,三焦气化失常,气血津液运行失调,瘀浊阻滞于肝,或肝气横逆,损伤脾胃,内生痰湿,滞留不去,或木郁化火,灼津为痰,湿热痰浊留着肝胆,皆可成脂肪肝。

张仁炳等[1]曾有研究发现,心理压力大的人群中NAFLD的检出率更高,而郑航霄[2]则报道精神分裂症患者与NAFLD有密切相关性。

都说明精神因素是本病的重要病因之一。

③劳逸失度:随着工作与生活方式的改变,过于安逸、久坐少动者日渐增多,筋骨懈堕,气血不畅,壅遏不行,津液气血瘀阻,困阻脾胃失运,浊气壅积不化,结聚肝胆,留着为患。

《温热经纬》所谓:“过逸则脾滞,脾气滞而少健运,则饮停湿聚矣”。

④先天禀赋不足:禀赋不足,加之烦劳过度,肾精亏损,阴阳失衡,肾失气化,或水不涵木,肝失疏泄,或阳不温脾,运化失常,皆可滋生痰湿瘀浊。

⑤病后失调:如长期肥胖、高血脂症、消渴、营养失调等病,或失治或误治,影响脾胃功能,水谷不能化生精微,湿聚成痰,痰浊阻络,血行不畅,痰瘀互结于肝,阻滞肝脉发为本病。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中风后遗症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中风后遗症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中风后遗症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中风后遗症验案赏析摘要:随着人口的老年化,中风后遗症患者逐年增多,除了后期的康复治疗尚无特效疗法,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中风历来是中医四大难症之一,其后遗症更是湿、热、痰、瘀等多种病理因素相兼,气血同病,脏腑功能失调,病机复杂,临床疗效欠佳。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是著名的中医内科临床大家,擅长采用复方大法治疗各种疑难杂症,对中风后遗症的治疗亦取得较好的疗效。

文章分享周仲瑛教授治疗本病的临床医案3则,探讨周教授常用的有效方剂及药物配伍,以期提高临床疗效,造福于患者。

中风后遗症是临床常见病,随着社会老年化和人们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该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给国家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以下尊称“周老”)擅长各种疑难杂症的诊治,现将周老治疗本病的3篇医案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抵当汤加减治疗中风后大便秘结抵当汤出自《金匮要略》, 由大黄、桃仁、水蛭、虻虫组成。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曰:“妇人经水不利,抵当汤主之。

亦男子膀胱满急治有瘀血者”。

用于下焦蓄血证及妇人经水不利。

方中水蛭、虻虫直入血络,破血逐瘀;桃仁活血化瘀;大黄泻热导瘀,为攻逐瘀血之峻剂,临床主要用于妇科、膀胱及肾脏瘀血疾病。

周老提倡经方的变通应用,认为抵当汤所主病症的病机关键为瘀热[2] ,只要辨证准确,可不拘泥于妇科、膀胱及肾脏瘀血疾病,特别是该方中的大黄,原著选用酒大黄,但在临床应用中可活用大黄的各种炮制剂型,以扩大适应症范围。

案1:患者某,男,66岁。

1999年10月29日初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多年,1994年6月中风,1995年3月突发癫痫,1996年4月再次中风。

当时CT查见左侧多发性脑梗死,右侧出血。

现病史:现行走站立不稳,难以自主,右手活动欠灵,有时足肿,大便干结,近来血压不稳定。

苔黄薄腻,舌质暗,脉细滑。

风痰瘀阻,气血失调。

西医诊断:脑梗死,脑出血后遗症;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证属风痰瘀阻、腑气不通。

周仲瑛内科秘验方

周仲瑛内科秘验方

周仲瑛内科秘验方周仲瑛,生于1928年,江苏如东人,家世业医,幼承庭训,22岁悬壶桑梓。

曾任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终身名誉会长等职。

对中医内科和急症造诣殊深。

2007年被文化部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

首届国医大师。

1.温肺化痰平喘汤【处方】蜜炙麻黄6克,射干6克,法半夏10克,炒苏子10克,炒白芥子10克,葶苈子10克,炙紫菀10克,炙款冬10克,地龙10克,炙僵蚕10克,细辛3克,炙白前10克,茯苓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功效】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主治】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属寒哮者。

症见咳嗽,痰多,呼吸急促,喉中喘息,痰鸣有音,不能平卧,心慌,胸闷,气塞,夜间较重,纳差;舌苔白滑,脉滑。

2.平喘固本汤【处方】党参10克,五味子6克,冬虫夏草粉1克,胡桃肉10克,沉香(后下)3克,灵磁石15克,坎脐10克,苏子10克,款冬花10克,法半夏10克,橘红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冬虫夏草粉另服。

【功效】补肺益肾,降气化痰。

【主治】哮喘虚证,正虚邪实,肺肾两亏,痰浊壅盛。

久病年老体弱,反复频繁发作,甚则常有持续性哮喘,发时喉中痰鸣如鼾,声低,气短不足以息,动则气急尤甚,咳而无力,咯痰不爽,精神疲惫,汗出,心慌,脉虚无力。

3.健脾凉血止血汤【处方】黄芪25克,当归10克,鸡血藤12克,土大黄20克,卷柏20克,紫草20克,甘草30克,党参20克,茯苓15克,白术12克,阿胶35克,五味子15克,生牡蛎25克,女贞子15克,旱莲草20克。

【用法】水煎服,早晚各一次。

【功效】健脾益气,凉血止血。

【主治】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气虚挟淤者。

症见四肢皮肤可见散在出血斑或紫斑,舌质暗红,苔薄,脉微细。

4.调气和血汤【处方】丹参12克,川芎10克,大蓟15克,怀牛膝10克,天仙藤12克,生槐米10克,地龙10克,代赭石25克。

周仲瑛治疗哮喘病经验举隅

周仲瑛治疗哮喘病经验举隅

[收稿日期]2000205208[作者简介]王志英(1950—),女,江苏苏州人,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主要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

・老中医经验・周仲瑛治疗哮喘病经验举隅王志英(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关键词]哮喘;中医药疗法;周仲瑛;老中医经验 [中图分类号]R 24918561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2572358X (2000)0920558202 周仲瑛教授从事教学、临床五十载,学验俱丰,精于中医内科疑难病症的治疗,对哮喘病的辨治,匠心独运,疗效显著。

现将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1 发时未必尽治标 哮喘的治疗,习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为原则,但日久反复发作者,由于痰浊久蕴,气阴耗损,肺脾肾三脏渐虚,肺虚不能主气,脾虚则生痰贮肺,肾虚则摄纳失常。

因此,即使在发作期,亦可见到咳喘痰鸣、气短、疲乏、自汗、脉虚无力等正虚邪实之象,此时当虚实兼顾,不可单纯拘泥于攻邪,尤其是大发作有喘脱倾向者,更应重视回阳救脱,急固其本。

例1,男,11岁。

哮喘3年,主要发作于春秋两季,常因感冒诱发,夜晚睡后哮喘发作,喉中痰鸣,憋气,汗出怕冷,稍咳,咯痰困难,口干,多嚏,鼻流清涕,苔厚白腻,脉细滑。

证属痰热郁肺,气阴两虚,肺失宣降,治拟虚实兼顾。

药用:炙麻黄4g ,炙射干10g ,杏仁10g ,炒黄芩10g ,知母10g ,僵蚕10g ,法半夏10g ,太子参12g ,南、北沙参各10g ,功劳叶10g ,苍耳子12g ,生甘草3g 。

经治3日,咳喘已平。

2 通腑泻热亦治喘 肺与大肠相表里,其经脉相互连络,如《灵枢・经脉》篇云:“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其生理功能亦需相互配合而完成,肺的肃降功能有助于大肠的传导,而大肠的传导功能亦有赖于肺气的肃降。

若痰热水饮壅肺,阻塞气机,肺失肃降,则大肠传导失职,腑气不通,致大便秘结;大肠热结,循经上扰,影响肺金,肺气不利,可出现咳嗽气喘等症。

从医案中浅析慢性便秘中医治疗的常与变

从医案中浅析慢性便秘中医治疗的常与变

从医案中浅析慢性便秘中医治疗的常与变姚晓玲;杨晓军【摘要】目的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逐渐上升.临证时,青年中医多茫然,主次不辨、常变难识,旨在为临床工作者理清辨证思路,先知常而后识变.方法从仲景"麻子仁丸"治脾约便秘出发,探讨便秘治疗之常,同时收集众多医家便秘之验案验方,并对各家治验进行整理研究.结果仲景治脾约便秘施润肠泻热、行气通便之法,对证治之以润,对症治之以通,兼泄热调气以佐之,对比各位医家可以发现,他们对于便秘的治疗基本与仲景治脾约便秘的法则大同小异,养阴润肠,行气通便是主导,只是各有侧重罢了,有侧重养阴者,有侧重调气者,调气又可分为调肝与调肺,故仲景治便秘之法可被视为"常法".然有不循常法者,或从瘀血论治,或从痰浊论治,给临床的疑难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此可视为常中之"变法".结论慢性便秘的治疗,临床上当知常达变,灵活化裁,提高慢性便秘的疗效.除此之外,亦须从整体观念的角度出发,对病人耐心教导,将调整生活方式,倡导合理的膳食、多饮水、运动以及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作为慢性便秘患者的基础治疗措施.同时平衡七情,重视养神,促进身心和谐,从而达到中医"治未病"的目的.【期刊名称】《光明中医》【年(卷),期】2016(031)005【总页数】4页(P711-714)【关键词】慢性便秘;中医治疗;医案【作者】姚晓玲;杨晓军【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广州51000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脾胃病科广州 510405【正文语种】中文【医案医活】慢性便秘是指以排便次数减少、粪便量减少、粪便干结、排便费力为主要特征的消化系统病证,其病程至少六个月以上,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归属于中医“大便难”“后不利”“脾约”“便秘”等范畴[1]。

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精神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我国慢性便秘的患病率逐渐上升。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脾虚胃弱、湿热浊瘀论治大肠癌的经验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脾虚胃弱、湿热浊瘀论治大肠癌的经验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脾虚胃弱、湿热浊瘀论治大肠癌的经验张锡磊;霍介格【摘要】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大肠癌,多从脾虚胃弱、湿热浊瘀论治,结合其他兼杂症候如气滞、血瘀、痰凝、久病入络等,常以健脾升清、降胃燥湿、清热化浊为主法,以抗癌解毒为辨病之法,以流气解郁、消痰散结、活血化瘀、搜剔通络为参法,尤为注重清热化浊法.附验案1则以佐证.【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8(050)001【总页数】2页(P16-17)【关键词】大肠癌;脾虚胃弱;湿热浊瘀;中医病机;中医药疗法;周仲瑛;名医经验【作者】张锡磊;霍介格【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江苏南京210029;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南京2100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3.534近几年来,我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尽管分子靶向药物与细胞毒药物的联合应用提高了大肠癌患者2年生存率,但对患者5年生存率却影响甚微[1]。

周仲瑛国医大师在治疗大肠癌时多从脾虚胃弱、湿热浊瘀论治,于化疗减毒增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肿瘤侵袭及转移等方面收效较佳,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1 脾虚胃弱、湿热浊瘀是大肠癌之基本病机周仲瑛教授认为,癌毒是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键并贯穿病程始终,癌毒是在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紊乱的基础上产生的,癌毒产生后继续损害脏腑功能,耗伤气血阴阳,酿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2]。

周教授认为大肠癌患者平素大多饮食失节,过食肥甘厚腻等易聚湿生痰之物,临床表现为早期血便,黏液脓血便,腹痛,腹部肿块,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等症,其病理性质多为湿热浊瘀互结之证。

湿热浊瘀内蕴兼杂癌毒贯穿病程始终以致肠腑传导失司,气不得畅则滞,血不得行则瘀,津不得布则凝,初发气结在经,久病血伤入络,耗伤气血,损伤中宫,生化乏源,以致标实本虚。

又因患者就诊时大多为晚期术后化疗后,此时元气亏虚,脾胃亦伤,既脾胃气衰,元气不足,而下焦阴火独盛,肝脾清阳不升,湿热浊瘀难化,升清降浊乖乱,其病益甚。

周仲瑛:60年中医行医看诊之临床经验与案例

周仲瑛:60年中医行医看诊之临床经验与案例

周仲瑛:60年中医行医看诊之临床经验与案例Δ 周仲瑛,1928年出生,江苏如东人,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国医大师。

曾任南京中医学院院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江苏省中医学会名誉会长。

2007年被聘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医诊法”代表性传承人。

九字养生经: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今年已经88岁高龄的周仲瑛教授(下称周老)不但外表非常年轻,鹤发童颜,脸色红润,目光炯炯有神,谈吐机智敏锐,而且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耳聪目明,目前仍然坚持定期门诊,接待慕名而来的求医者,并传带他的弟子们。

周老的养生之道,总结起来可精炼为九个字“吃得好,睡得香,想得开”。

“吃得好”吃得好,并不是指周老经常吃什么山珍海味、滋补保健品,而是指周老十分重视饮食的规律性和营养的合理搭配,什么都吃一点,但什么也不多吃。

遇高兴事,有朋自远方来,偶而也会小酌一两杯白酒,但决不贪杯。

周老喜爱饮用绿茶,并会依据季节与时令进行适当的饮食搭配,如在黄梅季节时,会在绿茶中加一两片家里栽培的藿香,以芳香化湿祛除湿邪。

周老的一日三餐,基本都是由老伴亲自制作的家常饭菜,很少在外应酬,这样也就保证了食品的卫生,减少了各种细菌损害胃肠道的机会,因此周老虽年至耄耋,但消化系统的功能至今仍非常好,粗茶淡饭他都能吃得津津有味,从来不挑食,更不暴饮暴食。

用周老的话说就是“心中有美味,自然能嚼得菜根香”。

“睡得香”周老起居时间非常规律,每天一般十点左右睡觉,早晨六点半起床,保证每天能有八九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尽量不熬夜。

这是周老多年一直养成的良好作息习惯。

周老的“睡得香”还表现在睡眠质量好。

不管是忙碌紧张,还是相对空闲;不论环境安静,还是喧嚣吵闹,只要到了睡觉时间,他都能倒头睡着。

有一次,他到江苏省建湖县去会诊病人,那时还没有高速公路,又正赶上道路整修,一路异常颠簸。

就在同行人都心烦气躁、怨天尤人时,周老却已经在前排的座位上进入梦乡了。

晚上,周老的学生和他住在一起。

周仲瑛教授治疗_血证_验案2则_贾晓玮

周仲瑛教授治疗_血证_验案2则_贾晓玮

55第13卷 第12期 2011 年 1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3 No. 12 Dec . ,2011( 7 ):12-13.[ 26 ] 刘向东. α-细辛脑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观察[ J ] . 齐鲁护理杂志,2005,20 ( 2 ):148-149.[ 27 ] 向海军,葛必胜,刘花香,等. α-细辛脑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观察[ J ] . 儿科药学杂志,2010,16 ( 3 ):27-29.[ 28 ] 杨帆,陆益,蒙子卿. α-细辛脑对气管纤毛运动的影响[ J ]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16 ( 2 ):173-174.[ 29 ] 姚德胜,李伯埙,刘江峰. α-细辛脑对哮喘豚鼠气道炎症的影响[ J ] . 新乡医学院学报,1998,15 ( 3 ):214-216.[ 30 ] Pandit S,Mukherjee PK,Ponnusankar S,et al. Metabolismmediated interaction of α-asarone and Acorus calamus with CYP3A4 and CYP2D6[ J ] .Fitoterapia,2011,82 ( 3 ):369-374.[ 31 ] Hasheminejad G,Caldwell J. Genotoxicity of the alkenylbenzenesalpha- and beta-asarone,myristicin and elimicin as determined by the UDS assay in cultured rat hepatocytes[ J ] .Food Chem Toxicol,1994,32 ( 3 ):223-231.周仲瑛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疑难病专家,国医大师。

老年性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

老年性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

老年性便秘的中医辨证论治封若雨;朱新宇;葛少钦【摘要】文章通过查阅研究典籍文献中关于便秘名称的由来和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当代医家对老年性便秘治疗的进一步理解及不同辨证体系的分型论治的相互融合,并针对老年人多以虚症为主的特殊体质且兼夹携带瘀血、痰浊、寒湿、虚热等病理证候特点来探讨并简单归纳总结中医对老年性便秘的论治.【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19(040)007【总页数】3页(P931-933)【关键词】老年性便秘;中医;辨证论治;整体观念;本虚标实【作者】封若雨;朱新宇;葛少钦【作者单位】河北大学中医学院保定 071000;河北大学中医学院保定 071000;河北大学中医学院保定 0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5便秘是指大肠传导功能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者粪质干结;或者排便艰难;又或者便出不畅的一种病证[1]。

是胃肠道疾病中最常见症状和疾病,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其对患者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生活质量上,更多的是引发器质性、代谢性、神经性等多系统脏器的改变,甚至可危及生命。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性便秘医疗问题也显得更加突出,其分型证治又十分复杂,再加上老年人的体质特点,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病证不单一,辨证困难,显得较为棘手。

中医学作为我国瑰宝,从古至今对便秘的论治颇多,就近几年的中医药对老年性便秘的研究结合参考查阅典籍文献对其探讨如下。

1 老年性便秘的追根溯源1.1 便秘名称“便秘”之名,首见于清代《杂病源流犀烛》中。

而便秘这一症状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黄帝内经》,其中记载便秘为“不便”、“后不利”、“大便难”等,汉代医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也被提及并论述,称为“脾约”、“阴结”、“阳结”。

明代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总结提出:“秘结一证……之当辨者惟二,则曰阴结、阳结而尽之矣。

”1.2 便秘的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不外乎内因、外因两大类。

周仲瑛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经验_王志英

周仲瑛教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经验_王志英
缓 解 期 虽 以 正 虚 为 主 ,但 痰 瘀 等 邪 气 仍 然 存 在 , 往 往 表 现 为 虚 中 夹 实 ,治 应 扶 正 祛 邪 ,治 本 顾 标 。 如 受 感 急 性 发 作 ,应 祛 邪 扶 正 ,标 本 兼 顾 ,以 治 标 为 主 。 此 时 虽 然 虚 实 挟 杂 ,而 又 有 主 次 的 不 同 ,治 疗 时 亦 有 不同。周老认为,对 慢 阻 肺 标 本 虚 实 及 治 有 主 次 的 处 理 ,宜 灵 活 对 待 ,治 有 主 次 重 点 是 要 善 于 注 意 并 把 握疾病的标本缓急。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病 (慢 阻 肺 )属 于 中 医 肺 胀 、痰 饮 、 咳喘 等 病 证 范 畴。 其 发 生 常 因 咳 嗽、哮 喘、痰 饮、肺 痨等慢性肺系疾 患,迁 延 失 治,肺 虚 卫 外 不 固,外 邪 反 复 侵 袭 ,诱 使 本 病 反 复 发 作 。 主 病 之 脏 在 肺 ,可 累 及 脾 、肾 和 心 ,病 理 性 质 多 属 标 实 本 虚 、寒 热 错 杂 ,病 机病证特点为肺 虚 痰 瘀。 发 作 期 偏 于 标 实,以 邪 实 为 主 ,缓 解 期 偏 于 本 虚 ,多 属 脏 气 不 足 。 在 病 程 中 往 往发作与缓解交 替,虚 实 互 为 因 果,痰 瘀 兼 夹 同 病, 多脏交互影 响。 因 此,治 疗 较 为 棘 手。 国 医 大 师 周 仲瑛教授擅长发挥 中 医 辨 证 论 治 优 势,治 疗 中 医 内 科的各种疑难病证。在辨治慢阻肺方面亦积累了丰 富 的 经 验 ,兹 总 结 如 下 ,以 飨 同 道 。 1 内 外 合 邪 ,审 外 受 内 生
关 键 词 :慢 性 阻 塞 性 肺 病 ;名 老 中 医 经 验 ;周 仲 瑛
中 图 号 :R249.2

国医大师周仲瑛重视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临床经验研究

国医大师周仲瑛重视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临床经验研究

国医大师周仲瑛重视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治临床经验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对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的临床治疗经验。

方法分析经周老收治的428例慢性肝病患者的完整病历资料,将证型、症状、证素、体征及药物等临床数据规范性处理,以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分析周老的慢性肝病临床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并分析湿热瘀毒证与其他证型间的相关性。

结果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脾虚、肾虚、肝郁等主要证素间关系密切,湿热瘀毒证是肝病常见的临床基础证型,其次是伴随肝脾不调证和肝肾阴虚证。

结论以清化瘀毒法为基础,兼顾肝脾调养和肝肾滋养法是周老诊治慢性肝病的主要经验方法。

关键词:周仲瑛;慢性肝病;湿热瘀毒证;清化瘀毒;临床经验【中图分类号】R3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213(2016)08-0222-02周仲瑛(1928一),男,教授,主任医师,国医大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上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长期期从事中医内科医疗、教学、科研工作。

在科研上作中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临床实践为基础,总结与归纳病证的病理特点、诊治规律。

先后主持国家级、部级、省级以上课题24项,已取得研究成果18项,获科技进步奖13项。

全国名老中医周仲瑛教授对慢性肝炎研究甚深,“瘀热论”是基础,湿热瘀毒郁结是慢性肝炎发病的始动因素,且贯穿于该病始终,因此,慢性肝炎病理性质主要属于邪实[1]。

湿热和瘀毒郁久,伤耗人体内正气,气血阴阳损亏,导致肝脾共伤,进一步伤及于肾,发生肝阴肾虚,或脾阳肾虚的证候,因此慢性肝炎多表现为邪实正虚,虚实夹杂[2]。

辨证分为湿热瘀毒证和正虚毒郁证两种证型,采取清瘀化毒法和扶正清化法证治。

为了进一步探讨周老的临证经验方法,本研究整理周老经治的428例完整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周仲瑛教授诊治的428例慢性肝病患者的全部完整病历资料,其中男223例,女205例;年龄18~73岁,平均( 35.7± 11.4)岁;病程1.5~23年,平均7.4年;72例就诊1次,161例2~ 5次,138例6~ 10次,57例10次以上;387例慢性乙型肝炎,27例慢性丙型肝炎,11例慢性乙、丙混合感染,3例慢性乙、丁型混合肝炎;慢性肝炎为161例,慢肝肝纤维化为203例,肝炎肝硬化为64例;其中包含33例合并胆囊炎,14例胆囊息肉,7例脂肪肝。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再生障碍性贫血验例

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再生障碍性贫血验例

王 某 某 , ,3岁 。 2 0 男 4 0 8年 3月 1 6 1 诊 , 者 3就 患
症 状 。方 中用 百合 、 斛 、 沙参 、 精 甘 凉润 养 之 品 石 北 黄
以益 胃升 津 ; 茯苓 、 白术 、 芪、 参 、 焦 黄 党 陈皮 以益 气健
半年前 无 明显诱 因 出现 胃脘 胀痛 不适 , 胃镜 示 : 做 ①食
使 脾 运健 而 胃气 和 , 热 清 而 气 阴 复 , 血 畅 而 胃痛 郁 气
止 。
( 文校对 : 本 庞春 渝 收 稿 日期 :0 9—1 20 1—2 6)
舌质 暗红 少津 有 裂 纹 , 沉 弦 。中 医 辨证 :胃阴 亏虚 脉
兼 血瘀 。治法 : 益气 养 阴 , 活血 化瘀 。
辨证辨 病相 结合 , 谢师 针对 HP阳性 患者 , 在 中药 复 多
方 中加 黄连 、 蒲公 英 、 白花蛇 舌草 等药物 。胃镜示 胃黏
二诊 : 药 后 胃脘 部 烧 灼 感 明显 好 转 , 偶 有 反 服 但 酸、 烧心 的症 状 , 上 方 加 煅 瓦 楞 、 贝母 、 螵 蛸 各 继 浙 海
再 生 障碍性 贫血是 一种 获得 性骨髓 造血 功能 衰竭 症, 主要表 现为全 血 细 胞减 少 和 贫 血 、 血 、 出 感染 综 合
验 案 : 某 , ,1岁 。 初 诊 :08 年 7月 2 日。 黄 女 2 20 4
患者 多次行骨髓穿 刺检查 确诊 为 “ 生 障碍性 贫血 ” 再 已 9年 。近 于江苏省 中医院再 次行骨 穿 , 符合 再生 障碍 性 贫 血并 输 血 2次 。血 常规 示 R C 13 B . 8×1 L WB 0/ , C
HP (一) 。
莲, 活血消 肿 , 高 免疫 功 能 , 防癌 抗癌 之 功 效 。谢 提 有

周仲瑛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介绍

周仲瑛教授治疗干燥综合征经验介绍

本病初起. 病者常以异常口干、咽干、唇干、眼干、 肤干 等各种干燥之征为第一主诉而求诊,实验室检查可见唾液、 拍 液分泌明显城少,腮膝造影可见腺休破坏、 导管扩张或狭窄等 形态学改变。审症求因,病之根本乃在于阴津亏耗,化生、 愉 布异常,不能正常滋养浴润桩腑筋骨、四肢百徽、经络九窍。 究其病因多因先天不足,素察薄弱,复加感受外邪,或后天调 摄失当所致。任何原因导致的阴津损伤、 亏耗都会影响其濡养
药亦可配用,但峻猛攻伐之品当懊用,以防进一步耗气伤阴。
各I o患者自 O g 行根据病情间断服药。目前病情较为稳定,口
干不著,各项检查基本正常
P f hu ogi ' xeec o . r tet S o Z o h y g E pi r . Z n n s r ne n山 T a n o j e m f - o ge'Snrm rns d e y o C Qn L Jyn u , ua i i u
湿服热郁.缠纬不解 . 虚实夹杂。治当 兼顾 , 周教授每于
收箱 日期 :20 一I 一 2 01 1 0
作衡筒介:顾 勒( 5 一) 女,副教授 .主要从事中医内科疑难病症的研究 19 . 9
万方数据
新中医
20 年 9 02 月 第 3 卷第 9 4 期
益气养阴的同时, 兼以清热化湿,常用黄连、黄柏、 桅子‘ t 香、 佩兰、 蔷薇花、. 1朴花、 法半夏、 侠荃、 泽泻、 砂仁、白 豆寇,车前草、土灰冬等。肝经火毒盛者,可加龙胆草、苦 参.临证选用此类药,须防止苦燥伤阴,苦寒败胃。并尽量避
1 阴亏液耗为本.当别肺,、肝肾之主次
拘祀子、 女贞子、 早莲草、 龟板、鳌甲、阿胶、知母等。然而 人体是个有机整体,五脏之阴浓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上焦 肺胃之阴赖于下焦肝肾先天之阴的培补,下焦肝肾之阴亦有赖 于肺胃之阴的滋养. 肺胃阴伤易下及肾阴,肝肾不足必然累及 其他脏腑,故在临床应用时甘寒、 咸寒每多兼顾,只是有所侧 重而已。此外,酸甘能化阴,在遣方用药时若合以白 芍、 乌梅 等酸敛之品,常可收到较好的疗效。葛根一药作用独特, 清热

周仲瑛运用求因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经验拾零

周仲瑛运用求因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经验拾零

·80· Chinese Journal of Information on TCM Feb.2010 Vol.17 No.2 ·专家经验·周仲瑛运用求因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经验拾零韩旭,李七一,陈四清(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 南京 210029)关键词:名医经验;周仲瑛;求因祛瘀法;疑难杂症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5304(2010)02-0080-03瘀血是中医学特有的病理学说,活血祛瘀法是治疗瘀血证的一种独特疗法。

全国著名中医药学者——本院周仲瑛教授擅长运用求因祛瘀法治疗疑难杂症,屡收奇效。

笔者有幸跟随周师学习,获益匪浅。

现将周师运用求因祛瘀方法治疗疑难杂症经验做一介绍,以与同道共磋。

1 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新的病因瘀血的形成可由多种内外致病因素,如忧思郁怒、感受外邪、出血、外伤等,影响血液的正常循环运行,壅塞阻滞于脉道之中,或离经溢出脉道之外,停积留着为瘀,以致血液的形质和作用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成为一种有害的物质。

因此,周师认为,瘀血既是某些病因所形成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多种病证的病理因素,是第二病因。

瘀血在临床上涉及的范围甚为广泛,无论何种疾病,或是在病的某一阶段,凡是兼有瘀血症状,如瘀痛、青紫瘀斑、癥积肿块、瘀热、舌有青紫斑点、脉涩或结或沉或迟等,均应重视活血祛瘀法的运用。

2 详辨不同致瘀因素,巧用求因祛瘀之法瘀血作为一种第二病因,其形成因素是复杂的,因此,在活血祛瘀基础上,还要结合致瘀因素之不同,灵活运用活血祛瘀方药,才能加强治疗的针对性,提高疗效。

具体而言,可细分为以下求因祛瘀七法。

2.1 理气祛瘀法该法主要用于气滞与血瘀并见的气滞血瘀证。

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气滞则血凝,血瘀气亦滞。

若病邪干扰气血功能,则可致气病及血,由气滞而致血瘀,或血瘀以致气滞。

其临床特点为常合并气机郁结证候,可见多种痛证,表现为心胸、胁肋、脘腹等处闷痛、胀痛、刺痛或绞痛,腹满,或胁下腹中触及癥块、质尚软而不坚,性情抑郁或善怒,目青,舌质隐青,脉涩或弦迟。

周仲瑛教授从脾胃论治疑难病症撷粹李春婷

周仲瑛教授从脾胃论治疑难病症撷粹李春婷

周仲瑛教授从脾胃论治疑难病症撷粹南京中医药大学李春婷周仲瑛教授出身于中医世家,是国家级名中医,理论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发挥中医辩证论治的优势,对中医内科的各种常见病,尤其是疑难病症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就周师从脾胃论治疑难病症的验案数例介绍于后,以飨同道。

1.咳喘查某,男,61岁。

初诊日期2007年5月9日。

慢支病史多年,糖尿病史已4年,上月底因发热咳嗽,住省人民医院,查有肺炎。

目前咳嗽痰多,色灰黑,质稠量多,易吐,喉中有痰声,食纳不馨,身半以上汗多,下肢怕冷,尿黄,大便正常,苔黄腻,质暗红,脉小滑。

证属痰湿上干,肺热阴伤。

处方:法半夏10g,茯苓10g,炙甘草3g,陈皮6g,炙桑皮15g,知母10g,天花粉10g,炒黄芩10g,炙射干10g,炙僵蚕10g,炙款冬10g,地骨皮12g,南沙参10g,北沙参10g,鱼腥草15。

日1剂。

二诊2007年6月6日。

咳嗽好转,痰粘不多,色白夹黄,口干时苦,苔淡黄腻,质红偏暗,脉小滑。

治守原法。

原方去天花粉、射干、僵蚕、地骨皮,加桔梗6g,大麦冬10g,大贝母10g,日1剂,巩固治疗,病情稳定。

按:本案系慢性咳喘,病位虽在肺,但与脾肾密切相关。

久咳肺脾两虚,肺虚气不化津,津聚生痰,脾虚不能化水谷为精微上输养肺,反而聚生痰浊,上干于肺,壅阻肺气,导致咳喘的发生或发作。

故有“脾胃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

甚则及肾,肾虚不能纳气,由咳致喘。

痰湿遇感从热而化,热伤肺阴。

辨证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

宜治标顾本,方用半夏、陈皮、茯苓、甘草健脾化痰,燥湿和中,配桑皮、黄芩、射干、鱼腥草、僵蚕、款冬清泄肺热,降气化痰;知母、地骨皮、天花粉、南北沙参清热化痰滋阴。

全方寒温并用,润燥互济,养阴不滋腻,燥湿不伤阴。

2.乙肝、黄疸、重度肝损黄某,男,36岁。

初诊日期20007年3月21日。

原有精神分裂症,并患乙肝、重度肝损,近住省人民医院40多天,目前查生化:ALT 451IU/L,AST 341IU/L,TBil 515.9μmol/L,面目黄染明显,大便干结,2日一行,服西药通便药亦不畅,尿黄,纳差,腹有胀感,精神表情迟钝,偶有鼻衄,苔薄黄腻,质偏红,脉弦滑数。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气滞治疗便秘验案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气滞治疗便秘验案

国医大师周仲瑛从气滞治疗便秘验案陈四清【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2页(P47-47,48)【关键词】便秘;气滞;枳术丸;蜣螂;验案【作者】陈四清【作者单位】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350.5王少华主任医师系第4、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生中医世家,融古贯今,学验倶丰。

王少华认为肺为娇脏,易损难复,病机复杂,治疗往往需要采用升降兼施、散收同用、动静相合、阴阳两顾等双向疗法,使相反的病理机制转变为正常的生理状态。

现将其采用双向疗法诊治肺系疾病验案4则,介绍如下。

刘某,女,48岁。

2011年2月15日初诊。

患者1周前因感寒而咳喘,病初恶寒发热(体温39.8℃),2d后热退,但咳喘未平。

刻诊:喘甚咳微,痰黄白相间而黏稠,咯吐不爽,胸闷脘痞,不思饮食,口干欲饮,小溲黄短,大便5d未行,舌质红、苔黄而干且中心厚,脉沉滑有力。

患者素有咳喘病史10载,感寒易作。

中医诊断:喘证;西医诊断:慢阻肺合并感染。

辨证属:痰热壅阻于肺,移热于腑。

治法:清上以除肺热,泻下以通腑气。

方用宣白承气汤加味。

处方:石膏30g,杏仁(杵)10g,瓜蒌皮10g,大黄(后下)10g,黄芩6g,桑白皮1Og,南北沙参(各)10g,桔梗10g,郁金10g,炙地龙10g。

2剂。

日1剂,水煎服。

另竹沥水30mL,早晚2次服。

二诊:咳喘十去其六,痰色转白,2d来大便三行,质溏,知饥思纳,自觉舒适。

原方石膏减为15g,大黄减为5g。

续服2剂而瘥。

按:王少华在临床上运用升降兼施法治疗肺系病情况有三:①肺脏升降:根据陈平伯《外感温病篇》治风温在表,用“前胡、桔梗一降一升,以泄肺邪”之意,以及从“肺主一身之气”出发,用升降肺气之桔梗与前胡、桔梗与白前等治疗肺系病中胸闷气喘的病人,常能奏效;②升脏降脏:对于因水邪内停,逆行犯肺而致咳喘肿胀,小水不利的患者,根据昔贤“先喘后胀治在肺,先胀后喘治在脾”之论,依据治肺治脾之法,对于喘证往往急于胀证,遵循“急则治其标”,此时须重以降肺,辅以升脾。

周仲瑛从肝论治失眠验案二则

周仲瑛从肝论治失眠验案二则

周仲瑛从肝论治失眠验案二则陈婕;卓家晖;叶恬吟;郭立中【摘要】@@ 失眠,中医学又称其"不寐"、"不得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周仲瑛教授系国医大师,行医60 余载,造诣独到,善治急难病症,其从肝论治失眠,收效甚佳,今取其医案二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期刊名称】《江苏中医药》【年(卷),期】2010(042)008【总页数】2页(P46-47)【关键词】失眠;从肝论治;中医药疗法;病案;周仲瑛【作者】陈婕;卓家晖;叶恬吟;郭立中【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4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6.230.5失眠,中医学又称其“不寐”、“不得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证,为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

周仲瑛教授系国医大师,行医60余载,造诣独到,善治急难病症,其从肝论治失眠,收效甚佳,今取其医案二则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案1.安某某,女,32岁。

2007年11月7日初诊。

患者10年来长期失眠,伴月经不调,经常后期亦有时数月一潮甚或闭经,情绪急躁、有时抑郁,经常便秘,甚至1周1次,或干结如栗,面有褐斑,口干,舌质黯、苔淡黄薄腻,脉细。

辨证属肝郁伤神、心肾不交。

治拟疏肝解郁、交通心肾。

处方:醋柴胡 5g,赤芍 10g,黑山栀 10g,丹皮 10g,炒枳实 15g,制香附 10g,当归 10g,川芎 10g,炙甘草3g,熟枣仁 25g,丹参 15g,夏枯草 10g,川百合15g,知母 10g,合欢皮 15g,黄连 3g,全瓜蒌15g。

常法煎服。

2007年12月5日二诊:服药后睡眠改善,但仍早醒,有时不酣,大便基本通畅,月经过期20d不潮,口干,舌质暗、苔淡黄薄腻,脉细滑。

中医药治疗气机郁滞型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气机郁滞型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气机郁滞型便秘的临床研究进展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着改变,其中人们饮食习惯发生了较大改变,人们的心理压力也日渐增加,随着这些不良因素的堆积,慢性便秘成为了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病症。

便秘又分为几种不同的类型,本文对便秘中的气机郁滞型便秘的中医药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正文气机郁滞型便秘属慢性的大肠气机郁滞传导失职的郁滞型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或者不甚干结、欲便不得出或者便而不爽和腹中胀痛伴随着胸胁部满闷不舒。

慢性传输指的是因为肠道动力减弱、存在物存留之间较长导致肠胃机能出现一应的问题,慢性指的是便秘持续时间1年以上;郁滞指的是由于由于气机不调,脏腑功能失调而致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胸胁胀痛,其实质是氧摄取、氧利用障碍,是疾病发生的基础,可以导致肝病、胃病、脾胃不和等多种疾病[1]。

目前针对此病的治疗有着多种方法,其中不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为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总结,本文查阅了近十年的有关中医药治疗气机郁滞型便秘的研究论文和相关文献,现将研究内容展示如下。

1.病因分析便秘指的是人体内的排泄物在肠道内滞留过久,排便周期过长或者排便不畅,也存在粪质干结排除困难的情况。

便秘与人体的肺、脾、胃、肝和肾等脏腑有关,是一种独立的病症。

便秘的根本原因是基本病变属大肠传导失常,同时肺、脾、胃、肝和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2]。

其中便秘中的气机郁滞型便秘在日常例子中也很常见。

这种病因主要是指患者因为精神状态的原因而起病。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的情志不畅,而且经常过度忧虑,或久坐少动,使气机郁滞,通降失常,大肠传导失职,产生便秘、腹胀、嗳气、胸胁痞满等症。

1.病情特征便秘的临床特征有以下几点;人体正常排便的次数减少并且周期延长;周期不长但是粪便干涩难排亦或者是粪质不硬并且排便无力甚至便不出畅。

除了临床表现出来的这些症状,患者还伴随着腹胀腹痛、头晕头胀、食欲不振和心烦易怒等症状。

在有这些症状后,还可以通过肠胃X线钡餐和纤维结肠镜进行理化检查[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