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被动句学习难点分析
试论日语中“有对自动词无标被动句”
![试论日语中“有对自动词无标被动句”](https://img.taocdn.com/s3/m/df3e0603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5.png)
品位・经典语言文字试论日语中“有对自动词无标被动句”O 姚康宁(大连外国语大学 日本语学院,辽宁 大连 1 16044 )【摘 要】 学习者对于日语中大量存在的有对自动词无标被动句认知不足,这也是学习者在汉译日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本文首先规定有对自动词无标被动句的定义、分类,其次 对从《日本语基本动词词典》中抽出的有对自动词无标被动句的形态、语义特征进行分析和 考察,以提高学习者对日语中存在有对自动词无标被动句这一特色表达习惯的认识。
结论表明:日语动词词缀以-eru-、-aru -为形态标记的有对自动词更容易包含被动语义。
另外, 当说话者描述自然现象或者客观事实时,日语倾向使用有对自动词无标被动句来表达。
【关键词】有对自动词;无标被动句;形态特征;语义特征;学习者—、弓I 言在日语中有不少关于被动态(「受動態」)的 系统性研究,但大都是传统意义上的有标被动句,即动词以未然形加被动助动词「> 达被动语义的句子。
另一方面,日语中还存在大量 的自动词无标被动句,即在形式上并不出现「nj ,但在意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该类自动词大多数是有着与其对应的他动词,本文将其 定义为“有对自动词无标被动句”(例如,「泥棒比 警官q 捕这类有对自动词因其本身的含义,或者构成句子的含义,与日语有标被动句在 意义上有着相通的地方。
先行文献对于此观点有所论证,但是关于有对自动词表达被动语义的研究较少,不够系统 且比较分散。
学习者在中日被动句相互转换这一 方面习得较困难,因此把握了解有对自动词无标被动句的特征和用法尤为重要。
本文通过对有对 自动词无标被动句进行系统的概述,即首先基于先行研究对定义进行规定;其次从《日本语基本 动词词典》所有自动词句中抽出形式上不出现 「却包含被动语义的自动词句,【作者简介】姚康宁,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语语言学、日语教育。
然后聚焦有对自动词无标被动句,并根据张晓帆(2008 )的观点将其进行分类,分析其形态特征以及语义特征,希望学习者对有对自动词无标被动 句有初步的了解,掌握日语中表达被动语义的特色用法,从而拓展日语被动句的范畴。
浅析日语被动句
![浅析日语被动句](https://img.taocdn.com/s3/m/2a37cf0dccbff121dd3683bf.png)
浅析日语被动句作者:王晓玲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6期摘要:日语被动句是日语的一个重要语法项目。
初步掌握日语被动句基本构造的学习者,常常盲目按汉语的表达习惯来运用日语被动句。
本文根据新编日语第二册的叙述对日语被动句进行一番介绍。
关键词:被动句;直接被动句;间接被动句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094-01根据新编日语第二册的叙述,日语的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
直接被动句又分为以人为主语的被动句和以事物为主语的被动句。
间接被动句分为自动词的间接被动句和带宾语的间接被动句。
先来看一下直接被动句。
(1) 先生は弟をほめた。
(主动句)(2) 弟は先生に/からほめられた。
(被动句)这两个句子意思实际上是一样的,「先生」都是动作者,「弟」都是动作承受者。
下面看一下间接被动句。
(3)彼は子供に泣かれた。
如果按照直接被动句的变形的话,他的主动句应该是:(4)子供は彼を泣いた。
我们可以看出(4)是不正确的。
这类被动句没有对应的主动句。
新编日语间接被动句中还有一类,就是带宾语的间接被动句。
其实这类句子是处于直接和间接之间,可以称之为中间被动句。
比如:(5)私は後ろの人に足を踏まれた。
(5)是存在对应的主动句的。
(6)後ろの人が私の足を踏んだ。
比较一下(5)和(6),可以发现这种被动句中主动句的宾语的一部分成为了被动句的主语。
这和直接被动句宾语整体成为被动句主语是有区别的。
这种句子具有一种中间性格,所以可以称之为中间被动句。
那什么样的句子可以成为中间被动句呢?首先要有对应的主动句——AがBのCをV。
C一般限于身体部分、所有物、亲属朋友等名词。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一下什么时候更倾向于用被动句。
1、当动作的承受者与说话人关系更近时,比如:(7)a社長が妹を叱った。
b妹は社長に叱られた。
例(7)中动作者是社长,动作的承受者是妹妹,很明显的妹妹和说话人“我”的关系更近一些,此时用被动句更加自然一些。
日语自动词与被动句关系辨析
![日语自动词与被动句关系辨析](https://img.taocdn.com/s3/m/b6991ddfb9f3f90f76c61ba6.png)
自动词 组成 的被动 句为 直接 被动 句 。此类 被动 句性 质与 ( )部 分的 间接被 一 动旬有着明显 的差别,现将其特点列举如下: 第一 ,可 以像 他 动 词一 样 可 以构 成 直接 被 动旬 ,并可 以还 原 成 其相 相 应的主动句。如l私 先生 寅同 札 ( 被动句)一先生 【私 雷同 L亡。 土 ( 主动旬 ) 芏 挂部 畏 【注 意 札 。( 动 句 )一 部 畏 |王 : 被 土 : 【注 意
兑 办凡 畚【反对 札 晷J : ,这也 符合 “ 意志 动词才 能 构成被 动句 ” 日语 有 的 语言 习惯 ,显 得非 常 自然 。
第 一 , 由上述 自动词 组 成 的被 动 句子 必 须是 间接 被 动句 。它是 由一般
自动词未然形后续 『 札古/b札为J构成的,主要是用来表示该被动旬中
它是由一般自动词未然形后续札古b札为j构成的主要是用来表示该被动旬中的主体即动作承受者间接地承受由于他人动作行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含有蒙受损失和损害受到妨碍和打搅等的感情色彩属于受害型被动旬是日语自动词在被动句表现形式中最普遍的最常见的句子亦是日本人最爱用自动词被动旬因为它符合自本人站在弱者这一方来叙述并对主体给予同情的语言表达习惯第二个制约就是主体和客体动作发动者大多必须是有情者
七 (主 动 旬 )
与被动句之间的关系从四个方面作一较为深入的分析,以便弄清它们之间在
组 旬 时 出现 的特 点 、 规 律 以 及 感情 色 彩 。 1一般 自动 词 与间接 被 动句 的关 系
关于日语被动句中的“に”“から”“によって”的用法
![关于日语被动句中的“に”“から”“によって”的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bced3fcfc789eb172dc8d7.png)
关于日语被动句中的“に”“から”“によって”的用法摘要:关于日语被动句中的提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的格助词“に”“から”“によって”的用法区分一直就是学习日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对于初学日语的同学们来说很难正确地区分它们的使用方法。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探讨和分析上述三个格助词在日语被动句中的使用异同,以求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日语被动句施动者格助词用法异同在《综合日语》第二册的第二十四课我们学习了日语的被动句,在这一课同时出现了“に”、“から”、“によって”这三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表示动作行为主格标志的格助词。
对于初学日语的同学们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这三个格助词是不是可以任意替换使用?如果不能,那它们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呢?以下就这三个格助词在日语被动句中的使用情况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1 关于“に”的用法“に”是日语被动句中使用最多的一个动作主格助词,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用它来提示被动句中动作的施动者。
如:(1)この歌は世界の人々によく知られています。
(2)中華料理は多くの人々に好まれています。
(3)この辞書は日本語学科の学生によく使われています。
如上三个例句中都使用的是“に”这个格助词来表示动作的施动者。
那么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只能使用“に”来表示被动句中的动作施动者呢?1.1被动句为客观地叙述某一现象在这类被动句中,充当谓语的动词均为他动词,原主动句中的“を”格名词所指称的动作客体做主语,用“は∕が”表示,而在主动句中做主语的动作主体进入被动句后变为补语,一般都用“に”格表示。
当句中的动作主体无需明确指出或不清楚或动作主体非特定的个人时,动作主体(补语)往往被省略。
这种被动句多表示客观地叙述某一现象。
如:(4)緑茶は中国の人々によく飲まれている。
(5)中国がどのように紹介され、日本人の学生にどのように受け止められているか、ぜひ知りたいんです。
1.2被动句中的动词表示直接性、具体性的动作行为在这类被动句中,动词为表示直接的动作性、行为性的词,且动作行为会涉及到对方,这种时候,必须使用“に”这个格助词来提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
日汉被动句语用对比分析
![日汉被动句语用对比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e5a23ceefdc8d376ee32cf.png)
日汉被动句语用对比分析【摘要】被动句作为一个特殊的句式,在日语和汉语中都大量存在。
我们在具体运用时不难发现,有时二者不能互译,日汉被动句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就目前的研究资料来看,从语法和语义方面对被动句的研究比较集中。
本论文拟从语用学方面入手,使用中日对译语料库等分析日汉被动句的语用条件及语用功能。
【关键词】日语被动句;汉语被动句;语用分析一、日汉被动句语保持篇简洁、连贯的语用分析当要叙述某件含有大量信息的事件时,为了使叙述意图明确、有条理、简洁,可以采用被动句。
下面我们来分析两个例子:(1)小父さんが弟をほめた。
弟はとてもうれしそうだった。
/ 叔叔夸奖了弟弟,弟弟很高兴。
(2)弟は小父さんに褒められて、とてもうれしそうだった。
/弟弟被叔叔夸奖了,很高兴。
例(1)和例(2),使用两种句式叙述了同一件事,例(1)使用了主动句,例(2)使用了被动句。
根据合作原则及四个准则中的方式准则要求:避免晦涩;避免歧义;简练;井井有条的要求,例(1)中不论日语还是汉语的句子中都重复出现了两次“弟弟”,使表述显得松散、累赘,违反了简练的要求,而例(2)中“弟弟”作为受事,被置于主位,属于已知信息(旧信息),后面的述位部分作为新信息,围绕主位展开,就没有再次强调“弟弟”的必要,因此被动句的使用避免了已知信息的重复,使整个句子显得紧凑、简洁、在紧密联系的上下文中结成一体。
二、日汉被动句视点选取的语用分析关联理论认为,话语理解是一个根据话语提供信息或假设去寻找最佳关联性的推理过程。
在话语理解过程中,听话人需要一系列的语境假设去处理说话人话语里的新信息或新架设,推导出话语含义及说话人的意图。
(3)a:太郎が次郎を殴った。
/太郎打了次郎。
b:次郎が太郎に殴られた。
/次郎被太郎打了。
根据例(3)的句意,我们可以想象次郎可能是哭着回到了家里,那么此时日语方面,b句更适合表达这一事态。
在具体语境中,选用被动句,说话人的意图是说明“次郎被打”的这一结果及影响,并且强调被打的对象是“太郎”,其中带有一种对次郎的同情,以及对“太郎不满”的言外之意。
论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
![论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https://img.taocdn.com/s3/m/86155d5e852458fb770b56d7.png)
论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作者:贺黎来源:《文教资料》2013年第23期摘要:日语被动句主要是通过动词的变化体现的,有被动句的特定标志形式,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
本文从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入手,对日语他动词和自动词构成被动句进行了考察,并与汉语被动句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日语被动句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他动词自动词日语被动句是日语学习的难点之一。
日语被动句中谓语动词的使用与汉语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本文对构成日语被动句的谓语动词的使用情况进行考察,并与汉语被动句的情况进行对比,以期对日语学习有所助益。
一、日语被动句的构成及意义日语被动句的基本句型有“名詞1は?が名詞2に…(ら)れる”。
意为“名词2”对“名词1”直接或间接地造成了某种影响。
如:(1)私が犬に噛まれた。
(2)私が兄にケーキを食べられた。
此外,在表示“出现”意义动词(如“建てる、書く、作る、発見する”)等的被动句中,一般用“によって”代替格助词“に”,如:(3)金閣寺は聖徳太子によって建てられた。
但是在表示“出现的场所”时,可以用“に”。
如:(4)答えはこの本に記述されている。
在表示心情的动词(如“嫌う、尊敬する、愛する、思う”)时,可以用“人から”或“人に”,但是在表示方向的动词(如“送る、渡す、勧める”)时,则用“人から”不容易产生误解。
如:(5)李さんに渡された手紙。
就有两种意义,既可以表示小李发的信,又可以表示小李收的信。
根据施事的动作行为是直接还是间接地作用于受事,一般将日语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
直接被动句谓语动词多由他动词充当,间接被动句既有他动词充当谓语动词的情况,又有自动词充当谓语动词的情况。
日语的被动句一般在表示消极影响或造成困扰的会话文中使用较多,如例(1)就是如此。
有时为了主语统一也是用被动句表示。
如(6)李さんは、会社から長年の功労を表彰されて、国の両親に報告した。
在报道文中,为了使表现简洁,也常用到被动句。
从中日对译的角度看中日被动句的差异
![从中日对译的角度看中日被动句的差异](https://img.taocdn.com/s3/m/5c6b291b14791711cc791783.png)
六、 间 接 被 动旬
中 日被 动 句 在 对译 上 存 在 诸 多 差 异 , 因此对 中国 的日语学 习者来说 ,
日语 被 动 句 是 日语 学 习 的 一 大难 点 。本 论 文 将 围 绕 日语 被 动 句 。 通 过 与汉 是无情物作 主语 的被动句 , 而且没有提 及动作 主体 , 用于没 有必要 提及 动 语的对译进行比较 , 探 索 中 日被 动 句 的差 异 所 在 。
( 2) 春子被不认识的男子打招呼。
直 译 后 的汉 语 被 动 句 是 不 自 然 的 , 按 照汉语 的表达 习惯 , 更 倾 向 于 使 的 。 汉 语 的 表 达 习 惯 如 下 : 用 主 动 句 。 因此 , 中国 的 日语 学 习 者 更 习 惯 用 主 动 句 式 来 翻 译 以上 的 日语
1 ' l
1 1 |
从 中 日对译的角度看中 日被动句的差异
◆ 张芳芳
( 潍坊科技学院)
【 摘要 】由 于 日语 被 动 句在 与 汉语 进 行 对 译 时 , 两种 语 言之 间存 在 诸 多差 异 , 所 以对 中国 的 日语 学 习者 来说 , 日语 被 动 句 是 日语 学 习 中的
动 句 在 日语 中也 不 是 完全 没 有 。特 别 是 在 书 面 语 中 , 在 一 定 的 条 件 下 也 使 如 上所 述 , 只 有 通 过 与 汉 语 的 比较 , 总 结 分 析 出 日语 被 动 句 的 特 点 , 才
二、 行 为 对 象 由格 助 词 r 【 二J 表 示 的 被 动 句 ( 2) 春 子c 土旯知 弓如 男 【 二 话L c 于岛札 广 二 。
日语被动表达误用中的视点问题
![日语被动表达误用中的视点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be774decaef8941ea76e0583.png)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5 年第 10 期浅析日语被动表达误用中的视点问题○ 王熙闻(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100876)[摘要]被动表达一直是困扰日语学习者的难点之一,在被动句的使用过程中,表达性误用频频出现且难以消除。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学习者i对视点的理论原则不能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
视点是一个重要的范畴,它出自修辞学和文学,同样也可以运用到语言学中。
日语中被动句的语法现象往往换一个角度就能得到更加合理的解释,本文对被动句在实际运用中出现的常见误用从日语视点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希冀能对日语学习者在被动表达的习得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被动表达; 误用; 视点[中图分类号]H3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 2015) 10-0169-02“视点的一贯性”,即从某个具有贯通性的视点来对事件倾向于宾语的视点是比较困难的。
最不容易的是采用被动进行描述,是日语表达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学习者①在实际句的旧主语( 相应的主动的主语) 。
E( 主语) >E( 宾语) >E 运用日语时,在主语视点的选择上其特征更接近于其母语,( 被动句的旧主语)这一点导致了学习者在判断使用日语被动表达时,不能正确视点级差的大小用E表示,E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判断主语取向,从而产出不自然的日语。
日语有保持主语的0.如果说话人站在中立的立场上客观地表述语篇中的某人固定性的特征,这一点使得日语在讲述型句子中较多的使用或某事,则 E = 0。
如果说话人完全倾向于语篇中的某人或被动表达; 然而受母语习惯的影响,学习者在产出讲述型日事,则 E = 1。
了解上述这种视点级差对于我们把握说话人语时,被动表达的使用明显比目标语言少。
日语母语话者之的视点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所以感觉学习者的被动表达不自然或者难以理解,其关键原在久野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庵功雄( 2001) 进一步将被因在于其描述不符合日语的视点制约规律。
中日被动句对比研究
![中日被动句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3b2a08ca98271fe900ef998.png)
中日被动句对比研究作者:赵榕来源:《文学教育》 2017年第1期内容摘要:中日语法体系中都存在被动句,但学习中我们发现两者用法却大有相同。
对于学习日语的中国人来说,日语被动句的掌握一直是日语语法学习中的一个重点,而使用过程中我们经常出现混淆误用的情况,所以清楚地掌握二者的异同点能帮助我们正确恰当的使用日语被动句。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中日被动句的异同点,希望能对今后的日语学习产生帮助。
关键词:中日对比被动句异同点日语学习一.有关中日被动句简单来说,汉语的被动句指在动词前面带有“被、叫、让、给”等标志的句子。
日语的被动句则一般为「Aは/がBに/から/によって(Cを)+動詞未然形+れる/られる」所形成的句子。
汉语属于孤立语,词汇缺乏形态变化,因此汉语主要通过虚词及语序来表达语法关系。
汉语的动词没有被动态,只有通过添加前置词“被、叫、让、给”等来形成被动。
而日语是粘着语,主要通过助词、助动词粘着在独立词后面的情况来判断句子的形态。
而日语被动态的主要表现手段则由助词「に」、「から」、「によって」和助动词「れる」、「られる」构成。
汉语被动句按照有无被动形式标志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无标志的被动句,或叫意义被动句、概念被动句,如:“作业写完了”,另一类则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典型的就是“被”字句。
而常见的日语教科书、语法书中一般把日语被动句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两种。
“直接被动句”指主语直接受到动作或者作用的影响,主语又是动作作用的直接承受者。
“间接被动句”主语不是动作的直接承受者,而是间接地受到与之没有直接关系的事情的影响。
且这种影响往往是对主语(主体)不利的,所以在日语中它又叫做“受害被动句”(「迷惑受身文」)。
也还有按照“主语是否是人”的分类方法将日语被动句分为有情物主语句和无情物主语句,或根据“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语意联系”分类的。
二.中日被动句异同点a.不同点:1.所有者被动句汉语中常有以“持有者的持有物”的形式为主语出现的被动句,而日语认为受事者不应该为无情物,应该是它的所有者,有情性的人,所以要注意的就是不要将这类情况翻译为「持ち人の持ち物+は+(Bに)動詞未然形+れる/られる」的句式。
对日语间接被动句的考察
![对日语间接被动句的考察](https://img.taocdn.com/s3/m/199ed10e227916888486d75a.png)
内容摘要:对日语间接被动句的考察盛明丽崔信淑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摘要:日语的被动句分为两类: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
大部分直接被动句都能与汉语被动句相对应,而间接被动句是日语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在世界上其他语言中是不存在的。
本文将从间接被动句的定义、语义功能来考察日语间接被动句。
关键词:日语;间接被动句;语义功能;受害在学习日语被动句时,经常会看到如下表达。
[1]. 私は妻に実家に帰られた。
中国学生往往会对日语的这种句式...对日语间接被动句的考察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摘要:日语的被动句分为两类: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
大部分直接被动句都能与汉语被动句相对应,而间接被动句是日语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在世界上其他语言中是不存在的。
本文将从间接被动句的定义、语义功能来考察日语间接被动句。
关键词:日语;间接被动句;语义功能;受害[1]. 私は妻に実家に帰られた。
中国学生往往会对日语的这种句式感到疑惑,因为在汉语中没有与之相似的表达方式。
那么该如何掌握这类句型呢?本文通过举例分析日语的中间接被动句。
一、间接被动句定义日语被动句分为两类: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位于主格的名词受谓语动词所表示动作的直接影响,有相对应的主动句,叫做直接被动句;位于主格的名词受到的影响是间接的,没有相对于的主动句,叫做间接被动句。
比如:[2]. a. その学生は、先生に褒められた。
(那个学生被老师表扬了。
)b. 先生は、その学生を褒めた。
(老师表扬了那个学生。
)[3]. a. 私は雨に降られた。
(我淋了雨。
)b. *雨が私を降った。
例句[2]中,a是被动句,b是a所对应的主动句。
a的主语学生是谓语动词褒める所表动作的直接对象,所以a是直接被动句。
而在例[3]中,b是错句,就是说a没有相对应的主动句。
所以a是间接被动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日语间接被动句的一个特征就是没有相对应主动句。
二、间接被动句的功能那么,当我们用日语表达发生某一件事时,为什么会用到间接被动句,而不是直接用一个主动句(非对应主动句)来表达呢?我们先对比一下下面两个主动句和间接被动句。
详解日语可能 被动 使役 态
![详解日语可能 被动 使役 态](https://img.taocdn.com/s3/m/012087518e9951e79b89277f.png)
1、动词可能态动词在使用可能态的时候,表示的是该动作能够发生。
其构成为一般都是动词未然形加れる:1、一段动词:去词尾的る为られる(其实也符合动词未然形加れる的变化,る的あ段假名就是ら)e.g:教える-->教えられる教-->能教2、カ变动词:和一段动词一样去る为られる来る-->来られる但是要注意!此时应该读来(こ)られる。
3、サ变动词:大家来先猜猜,する的可能态是什么呢?应该是する-->される吧?很遗憾,不是滴!实际上基本不用这个形式,而用词干加「できる」的形式。
但实际上基本不用这个形式,而用词干加「できる」的形式。
e.g:図書館は静かですから良く勉強できます。
图书馆很安静,能好好学习。
私はまだ日本語で論文が発表できません。
“我还不能用日语发表论文。
”4、五段动词:以前在说到动词态的变化时,都会第一个讲五段,这次是最后一个讲,为什么呢?因为有些变化。
按照我们上面说的,五段动词应该是变成未然形再加れる。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e.g:読む-->読まれる但是光达到这一步还不行,読まれる还会进一步进化,成为:読まれる-->読める。
即将ma和re的声母和韵母相结合,成为meめ。
这种变化叫做约音。
这里说明一下什么是约音:用第一个假名的辅音和第二个假名的元音结合成新的假名。
如:「ま」的发音是“ma”,其辅音是“m”,「れ」的发音是“re”,其元音是“e”,把“m”和“e”结合在一起,就成为“me”即「め」。
关于约音的概念,不只限于可能动词,其他内容上提到的约音,都可以用此办法处理。
因此,在五段动词中动词变成可能态,不必要通过复杂的变化,可以直接把词尾的う段假名变成该行的え段假名,再加「る」就可以了。
如:書く的可能动词是書ける;遊ぶ的可能动词是遊べる;e.g:私は日本語の新聞が読めます。
“我能读日语报纸。
”日曜日は休みだから、町へ行けます。
“星期日休息,所以能上街。
”要是以る结尾的五段动词,就更简单了,由于ら和れ都是同一个声母,所以直接约音成れ。
试析日语被动句误用
![试析日语被动句误用](https://img.taocdn.com/s3/m/8edf805190c69ec3d5bb75b3.png)
试析日语被动句误用作者:崔美玉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09期[摘要]日语被动句是日语学习中的重点。
初步掌握日语被动句基本结构的学生,常常盲目按汉语的表达习惯用日语被动句。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灵活运用日语被动句,本文从日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日语被动句误用的原因,并探讨日语被动句的难点。
[关键词]日语被动句误用分析[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9-0025-02学习者关于日语被动句的误用类型较多,通过错误用例可知,学生对日语被动句的错误并非一般的单词误用。
汉语中带有“被,受,由”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一般都可对译为日语被动句,这正是学习者疏忽的地方。
导致这些误用的根本原因可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对母语被动句的理解有误;二是对日语被动句的使用不了解。
就是对日语被动句只了解形式,尚未了解其深层意义,因而导致误用。
在日语专业教学中发现,被动句是学生比较难掌握的语法点。
本文从日语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分析日语被动句误用的原因,并探讨日语被动句的难点。
一、表示情感表达的动词误用1.わたしは主人公に感動され、いつまでもその筋を覚えている。
(×)(感動し)/我被主人公感动,一直记得故事情节。
2.陳さんも私もこの人の親切さに感動されました。
(×)(感動しました)/小陈和我对那个人的热情被感动了。
3.日本人の仕事に対するまじめで、熱心な態度に本当に感心された。
(×)(感心した)/被日本人的对工作的认真,热情的态度钦佩了。
4.近頃、日本の新聞に載せた何等の理由もなく、むやみに人殺しという記事を読んで、びっくりされた。
(×)(びっくりした)/最近,读了在日本报纸刊登的毫无理由,乱杀人的消息,被吓一跳。
5.自分の目を通して日本を見て、感じされたものがたくさんある。
(×)(感じた)/通过自己的眼睛看日本,受感到的东西很多。
日语被动语法
![日语被动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ae560a1d59eef8c75fbfb333.png)
摘要:日语自动词与被动句的关系是一对貌似简单实而复杂的语文表现形式,这是我们日语学习者难以把握的地方。
本文拟将它们分五个总分进行论述,首先探讨了自动词(包括移动自动词)在何种情况下可以构成直接被动句,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形成间接被动句。
然后分析了自动词本身含有被动意义的特征,最后利用自动词被动句的特点对具有自动被动句含义的惯用词组和惯用句的句法构作了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自动词被动句惯用词组惯用句日语被动句主要是表示受事者来自他人(他物)动作影响的句子。
首先动词是否能够带宾语,日语被动句可分两种类型,即由他动词构成的被动句和由自动词句;其次它们还可以依据评语是否承受他人动作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分别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再者还能将被动句表现中所体现出的感情色彩作为标准将它分为客观叙述型被动句、受益型被动句和受害型被动句。
由于与日语有关的各种教材及其语法参考书对由他动词构成的直接、间接被动句包括心情色彩在内都作了比较详细介绍和解释,所以他动词被动词不管直接、间接、客观叙述,对日语学习者都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作为日语被动句的另一大类——由自动词组成的被动句,在一般的专业教科书中都未能全面涉及,只片面地对自动词间接被动句进行分析,而对于自动词其它被动句不给予介绍和分析,这对于专业学习日语来讲实在是一种遗憾,这是一种欠缺;再说,在现代汉语中,既没有像英语那样有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之分,又不像日语那样有相对应的自他动词之区别;即使汉语动词有像日语那样的自他动词区别,其数量极少的,甚至可以说极其模糊;难以分辨的,这对于以汉语作为母语的中国日语学者来讲,要全面地把握以自动词组成的日语被动句是相当困难的。
鉴于以上种种情况,笔者拟就由自动词组成的日语被动句作一下较为深入的分析与探讨。
下面根据自动词本身的不同性质分为六个方面分别对各类自动词组成被动句的句式特征及其感情色彩等作出全面的论述。
一、一般自动词与间接被动句的关系所谓一般自动词是指日本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被用于间接被动表达方式的动词,亦是我们外国日语学习者常常碰到的一些动词属于这类动词虽然数量不多,但其使用频率却相当高,可以说是在我们汉语、英语中所没有的日语独特的动词用法之一。
日语被动句中“に”“から”“によって”用法
![日语被动句中“に”“から”“によって”用法](https://img.taocdn.com/s3/m/8822511dcc7931b765ce1562.png)
关于日语被动句中的“に”“から”“によって”的用法摘要:关于日语被动句中的提示动作行为的施动者的格助词“に”“から”“によって”的用法区分一直就是学习日语的一个难点,特别是对于初学日语的同学们来说很难正确地区分它们的使用方法。
本文将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探讨和分析上述三个格助词在日语被动句中的使用异同,以求对日语学习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日语被动句施动者格助词用法异同中图分类号: h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8-0033-02在《综合日语》第二册的第二十四课我们学习了日语的被动句,在这一课同时出现了“に”、“から”、“によって”这三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表示动作行为主格标志的格助词。
对于初学日语的同学们来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疑问,这三个格助词是不是可以任意替换使用?如果不能,那它们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呢?以下就这三个格助词在日语被动句中的使用情况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1 关于“に”的用法“に”是日语被动句中使用最多的一个动作主格助词,一般情况下都可以用它来提示被动句中动作的施动者。
如:(1)この歌は世界の人々によく知られています。
(2)中華料理は多くの人々に好まれています。
(3)この辞書は日本語学科の学生によく使われています。
如上三个例句中都使用的是“に”这个格助词来表示动作的施动者。
那么到底在什么情况下只能使用“に”来表示被动句中的动作施动者呢?1.1被动句为客观地叙述某一现象在这类被动句中,充当谓语的动词均为他动词,原主动句中的“を”格名词所指称的动作客体做主语,用“は∕が”表示,而在主动句中做主语的动作主体进入被动句后变为补语,一般都用“に”格表示。
当句中的动作主体无需明确指出或不清楚或动作主体非特定的个人时,动作主体(补语)往往被省略。
这种被动句多表示客观地叙述某一现象。
如:(4)緑茶は中国の人々によく飲まれている。
(5)中国がどのように紹介され、日本人の学生にどのように受け止められているか、ぜひ知りたいんです。
日语被动句与汉语被动句对比研究
![日语被动句与汉语被动句对比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e532cb33d4b14e85246882.png)
日语被动句与汉语被动句对比研究作者:王莉来源:《科技视界》2014年第18期【摘要】不论是现代日语还是现代汉语,被动句都可以说是一个难点。
在日语中被动句是由被动助动词“reru·rareru”参与构成的句型。
而现代汉语的被动句中的“被”其词性是介词。
如果要表达“~被~,~”必须用“被(介词)+动词”的结构。
此文就日语被动句与汉语被动句对比做以下研究。
【关键词】日语;汉语;被动句;对比1 日语被动句的特征1.1 日语被动句谓语的特征被动句简言之即表示“被…”之意的句式。
日语中被动句是由被动助动词“reru·rareru”参与构成的句型。
但整体而言,日语中的“未然形+ reru·rareru”都被看成一个整体即被当作一个动词来用。
例:(1)Mr. Tian was praised.(2)Beaten by insects, I felt painful.例(1)中,与“被表扬”相对应的日语动词是“praised”;例(2)中与“被咬”相对应的日语动词是“Beaten”;由此可以看出:汉语中表达的“被+动词”相当于日语中的被动动词即“未然形+ reru·rareru”的形式。
1.2 日语被动句的句型特征日语被动句的分类方法主要有根据“主语是否是人”分类,或根据“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语意联系”分类两种方法。
本文以按照“主语是否是人”的分类方法为基础,又结合根据“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语意联系”的分类方法,对日语的被动句做以下说明。
1.2.1 有情主语句主要指以人作为主语的句子,是日语固有的被动句。
1)直接被动句指将接受动作或作用的人作为主语来叙述。
(3)He grew up under the pride.原本被动句是只用于表示主语(主体)受到伤害、利益受到损害等不利影响时的表达,但近年来由于受西洋语法影响,日语中也出现了以下这种并非“受害”,反而有点“受益、受惠”的被动句。
关于日语被动句式的分析
![关于日语被动句式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fe1c760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3b.png)
29日本人的一种语言习惯就是不爱以局外者身份来叙述自己以外的其他两者之间的关系,这也是日本文化的特点。
就事论事、不掺杂说话人主观意向、枯燥乏味的句子不符合日本人的表达习惯以及语言心理,因此,日本人尽量避开这种表达方式。
现从“视点制约”及“视点一贯性”的原则出发,分析被动句式中的视点问题。
一、视点的概念和原则(一)视点的概念从语言学角度看,视点指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或对客观现象的的描述,简而言之指说话者观察事物的视角和立场。
对于同一种语言,不同的视点和看法通过表述时,会产生出不同的表达方式。
日语是视点敏感语言,而日语中的被动句式尤为明显,体现了说话者的立场和倾向。
(二)视点的原则日语视点理论学界,主要以森田良性和久野暲这两位学者观点为代表,其他学者也有所阐述,具体总结如下:1.森田良性观点:日语离不开“自己”,离开…“自己”就不能把握世界,所以说日语是以“我”为中心的语言。
说话者通常都是以“我”为视点进行事件的描述。
一般从说话者的视点出发来看事物,日语的视点以说话人为中心而不断发生变化。
2.久野暲观点:提出了“共感度、说话当事人视角和视点的一贯性”三原则,具体如下:(1)共感度是将自己同化为所处世界的一部分去看待事情的发展;(2)说话当事人视角是指说话人必须始终以自己的视角为中心,不能舍弃自己的视角而以别人的视角为中心。
日语是“自己中心型”…语言,除了一些特殊文体,总是将视点置于说话者本人,以“自己为中心”来对事件进行描述;(3)视点一贯性是指从统一视点出发,对事情进行描述,也就是说单独一个句子只能采用一个视点。
通过诸多学者(包括森田良性、久野暲在内的学界学者)的阐述,视点原则总体上也可概括为以下两方面:(1)视点制约原则。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把由“共感度”“说话当事人视角”决定表达方式的规则叫做视点制约。
视点制约强调说话者应该根据自己的视点进行表述。
同时,在选择视点时,应遵循…“自己(说话者本人)>自己的亲属、朋友>第三者>非生命体”的规律。
浅谈日语被动句的学习难点
![浅谈日语被动句的学习难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e0f37cd4d8d15abf234edb.png)
浅谈日语被动句的学习难点汉语被动句中,“他被老板解雇了”,“那件事让他女朋友知道了”,“花瓶叫她给打碎了一个”等被动句的表现形式很多。
其中“被”书面语色彩较浓,口语中也常常用到“叫”,“让”。
日语的被动句基本分为直接被动句和间接被动句。
其中间接被动句又分为自动词的被动句和他动词被动句。
日语被动句的被动形式是由谓语动词后续表示被动的助动词“(ら)れる”构成的。
同时,日语的被动态对于主语,施事者和动词的使用上有一定的限制。
1 日语被动句的类型1.1 他动词的直接被动句施事的动作行为直接作用于他人的被动句是直接被动句。
直接被动句谓语动词多由他动词充当。
这与汉语的被动句对谓语动词的要求一致。
(1)次郎は太郎に殴られた。
/次郎给太郎打了。
(2)彼はみんなに愛されている。
/他受到大家的喜爱。
(3)わたしは先生に褒められた。
/我被老师表扬了。
1.2 他动词的间接被动句动作间接地影响了主语的被动句,多表达遭到了伤害和受到了某种影响。
(1)田中さんはすりに財布を取られた。
/田中的钱包被偷了。
(2)隣に三階建てを建てられて、うちは日当たりが悪くなった。
/隔壁建起了三层楼,我家的采光不好了。
(3)電車の中、私は隣の人に足を踏まれた。
/在电车里我被旁边的人踩了脚。
1.3 自动词的间接被动句动作行为间接地作用于他人的是间接被动句。
用于间接受到影响。
(1)夕べ、友達に来られて宿題が出来なかった。
/昨晚朋友来了,我没有做成作业。
(2)雨に降られて、風邪を引いてしまった。
/被雨淋着了,感冒了。
(3)涼しい風に吹かれて、気持ちがよかった。
/吹着凉风很舒服。
2 日语被动句产生误用的原因日语被动句中的许多误用是受母语影响而产生的。
且日语被动句的错误类型较多常见的类型如下。
2.1 日语被动句中对于情感变化的表达认识模糊汉语中带有“被、受、由”等被动标志的被动句,通常一般都可对应译为日语被动态,但也有例外,这恰恰是易错之处。
例如,表示情感变化“弄,惹,逗”等及物动词而构成的表达被动意义的句子。
浅析日语被动句的误用现象
![浅析日语被动句的误用现象](https://img.taocdn.com/s3/m/c211abdafad6195f302ba6ab.png)
浅析日语被动句的误用现象摘要:被动句在日语和汉语语法中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且极易出现用法错误的现象。
研究日汉被动句的误用现象会让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对日语和汉语都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使语言学习者能够更加流利的写出或说出目的语。
本文基于误用分析研究理论、中介语理论等,分析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运用日语被动句时出现的误用之处及其形成原因,最终为中国日语学习者提出正确理解日汉被动句异同的方法及建议,使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日语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日语;被动句;误用日汉被动句差异较为明显,且受母语影响,易形成错误的中介语。
中介语是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一种学习策略,它不同于目的语也不同于母语,会随着目的语学习的进展逐渐过渡到目的语的一种动态语言系统,也被人称作“过渡语”或“语际语”。
无论是中国日语学习者还是日本汉语学习者都易在学习与运用目的语被动句时形成中介语,即误用现象。
这些误用现象有规律可循,且已形成系统。
一、中国日语学习者易出现的误用现象(一)间接被动句日语间接被动句有其特殊的用法,即当主语,也就是受事者以“XX的XX”「XXのXX」的形式出现,且该形式意在表达生命体的所有物、某生命体的身体或某物的某部分时,日汉表达习惯存在差异,且易在此处形成误用。
(1)我的脚在电车里被踩了。
?私の足は電車で踏まれました。
私は電車で足を踏まれました。
由此可看出在这类间接被动句中,汉语被动句习惯将“XX的XX” 「XXのXX」整体作为句子主语,而日语被动句则习惯将所有物或身体物体所属的某生命体或某物作为主语,而所有物或身体物体作为宾语进行表述。
且日语中有一种特殊的间接被动句,即被害被动句。
此类被动句的特点是被害意浓厚,句子多表示某生命体遭受到了不希望发生的事或给自身带来烦扰的事,施事者多为自然现象或与主语即受事者不同的另一生命体,受事者多为自己或己方成员即与受事者关系亲密的人,所以也易出现第一人称主语省略现象,谓语动词多为自动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语被动句学习难点分析
【摘要】在很多国家的语言运用中都存在被动句,但是表现形式上的差异比较大。
文章通过对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主要是分析日语被动句的误用,以及分析日语被动句的学习难点。
【关键词】日语;被动句;直接受事者;不及物动词;结构
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所以中国的日语学习者在进行日语被动句的使用通常会犯一些误用。
出现这种误用的情况,主要是我们受到母语的影响而产生的,并不是缺少对被动句基本结构的认识。
通过对日语被动句难点进行分析,以及从日语被动句的误用方面做简要的探讨。
以此期望对学者掌握好日语被动句的使用,和攻克学习日语被动句的难点有所帮助。
1日语被动句的误用分析
通过从事多年日语教学工作的总结发现,日语学习者对日语被动句的错误使用类型很多,可以概括为表示情感变化类型的误用;忽视日语被动句对主语的限制;以及忽视日语被动句对施事者的限制这三种类型的误用。
1.1表示情感变化类型的误用
汉语中被动句的标志性字词,主要有“被、受、由”等之类表示被动意义的特征的字词。
通常也把被动句称之为“被”字句,很多时候也可以对应的作为日语被动句的译法。
但是,却存在了个别
例外的情况,这就导致了日语学习者出现误用的现象了。
具有代表性的例外及物动词有“惹、逗、弄”等之类,这是在汉语中表示情感变化的“被”字句。
这种类型的被动句具有的特点,是还有一些别的成分在主要的动词后面。
比如:爸爸被哥哥惹火了。
此处的“被”字句的主要动词“惹”后面出现了“火”这个单音节动词。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便会习惯性的按母语中的被动句,盲目的使用日语“”,完全忽视动词是“弄、逗、惹”等一些感情变化的“被”字句。
1.2忽视日语被动句对主语的限制
日语中的被动态还会受到主语、施事者以及动词的使用等限制,这是除了情感变化之外的另一个容易出现误用的现象。
由受到来自西方的语言影响,原本汉语及日语在传统语法上只能是有情物做被动句的主语,现在无情物也能充当被动词的主语。
但是,汉语中与日语被动句里面的无情物作为主语的情况是有所不同的。
例如:我的钱包被偷了。
1.3忽视日语被动句对施事者的限制
不管是汉语还是日语,若是被动句则存在施动者,也就是施事者。
但不同是日语中的被动句的施事者不是所有的人或物都可以。
比如说日语被动句中的第一人称不能作为施事者,而在汉语被动句中则可以作为施事者。
例如:太郎被我打了。
2日语被动句的学习难点
2.1如何加强对汉语被动句的认识
由于中国日语学习者在学习日语的过程中,过度关注日语语法的学习,这样往往会导致对母语的理解出现忽视的现象。
因为一旦对汉语中被动句理解发生偏差,则会直接导致出现日语被动句的误用现象。
中国日语学习者要加强对汉语被动句的认识,这是理清日语被动句学习的有效方法。
要深入理解汉语被动句的涵义,并深入探究句子的组成结构等。
把握好汉语被动句的类型,这是中国日语学习者有效的进行分析日语被动句难点的关键之一。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要明确汉语中“被”字句与被动句的区别。
在进行汉语表达被动意义时,要从语序中开始,然后才运用带有被动标准词进行表述,这也就是汉语中存在很多运用受事主句用来表达被动意义的现象。
这种情况的句子即使没有直接的被动标志,但是却有被动的含义在里面。
清晰认识到汉语中被动句的这些特征,就能较容易运用日语被动句来表述被动的意思。
中国日语学习者还应该对出现频率较低的“被”字句加深了解,这是在清楚把握汉语被动句基础之上要探讨的问题。
2.2如何加强对日语被动句的认识
中国的日语学习者主要认真归纳和学习,都能在最快的时间里把握汉语的被动句。
对比与汉语被动句之下,学习者要深入了解日语的被动句则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了,这也是日语被动句的学习的难点。
对日语的被动句的特点进行归纳,深层剖析,从中寻找规律
才能快速掌握日语被动句。
学习者应该归纳日语被动句的施事者、主语、以及动词的使用情况。
由于日语被动句中动词的限制相对比较繁杂,需要进行一个系统的详细的分析。
除了对日语被动句中的使用限制进行分析之外,还应加强日语被动句的认识,尤其是特有被动句型和主动表达方式等进行总结。
参考文献:
[1]刘琳.日语被动句的学习难点[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2(25)
[2]张磊.从日汉互译的角度浅析日语被动句的教学难点[j].日语教学与日本研究——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年刊,2012
[3]徐磊.日语被动句学习难点解析[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6(3)
[4]张晓帆.日语被动句汉译时的不对应现象[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2(6):119-125
[5]许君.日语被动句结构和意义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