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制P-H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馈(预控)厚度控制。反馈控制的缺点是有不同程度的时间滞后,影 响了控制精度,特别是原料厚度波动大时影响更大。因此在一些轧机上又安 装了预控厚度控制。即在轧机入口侧设一测厚仪,将测得的原料厚度值与给 定的原料厚度值相比较,求出原料的厚度值△h,当板坯进入轧机时对辊缝 进行调整。
-
(2)调轧制速度
轧制速度影响张力、温度和摩擦系数等。故可通过调速来调节 张力和温度,从而改变厚度。
h2 h1 h0 h
摩擦系数减少时板厚变薄
△s0
h2 h1 h0 h
原始辊缝减小时板厚变薄
-
轧机刚性不同时参数变化对板厚差的影响
pFra Baidu bibliotek
B
A
p
B
A
b
o
a o2
b
o
a o2
o1
o1
h2 h1
h
h2 h1
h
(a) 抗力变化
(b)来料厚度变化
图5 轧机刚性不同时参数变化对板厚差的影响
-
p
Aa
B
o
o2
b
o1
△s △h2 △h1
其中:p — 轧制力; S/0 — 空载辊缝;S0 — 实际辊缝;f — 弹性变形
图1 轧机的弹性变形曲线
-
轧件的塑性变形
轧制力是变形程度的函数,也 是压下量的函数,原始厚度一 定时,轧件的轧制厚度代表了 其延伸程度,塑性方程是轧件 轧后厚度的函数,用曲线表示 出来为塑性曲线,曲线的斜率 称为轧机的塑性刚度(M)。
P-h图
P-h图的作用
辊缝的预设定
厚控分析
-
轧机的弹性变形
轧机的刚性:表示轧机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 轧制时的弹跳现象:轧制时的实际辊缝大于空载时的辊缝。(△S) 弹跳值:轧制时轧机的辊缝弹性增大量。 轧机的刚性系数:辊缝值产生单位距离变化时所需的轧制力的增量(K)
p
p
p
S/0
S0
f
f
S/0
S0
f
f
影响板材厚度的主要因素: (1) 轧件温度、成分和组织不均,温度影响具有重发性。 (2) 坯料厚度不均。改变弹性曲线的位置和斜率,使压下量产生变 化,厚度不均难以消除,必须选择高精度的坯料。 (3) 轧制速度变化。影响摩擦系数、变形抗力、轴承油膜厚度而改 变轧制力起作用。
-
各种因素对板厚的影响
变化因素
p p=f(h)
0
H0 h
图2 轧件的塑性变形曲线
影响塑性曲线的因素: (1)变形抗力上升,摩擦系数增大,则曲线越陡; (2)轧件原始厚度越薄,曲线越陡,当原始厚度减小到一定程度时,曲线 接近于垂直,此时无论施加多大的轧制力也不能轧薄,达到最小可轧厚度 的临界条件。
-
轧制的P-H图
p
p
p
S/0
S0
量△S与厚度差△h的关系调整辊缝来控制板厚。 这种控制方法是以产品实际要求厚度为目标值,用实际测出的厚度作比
较,因此所得厚差值可靠,精度高。但测厚仪一般安装在机架外的相当距离 内,测量位置与厚度调整位置之间有滞后现象。
压力测厚计反馈AGC,也称为相对厚度控制。是以轧机本身作为测厚 仪,以某一厚度作为基准厚度,在轧制过程中以检测出口的轧制力和辊缝增 量信号来控制板厚,即间接地测出厚度变化,使整张钢板的厚度被控制在基 准厚度的某一范围内。
(c) 辊缝变化 图5 轧机刚性不同时参数变化对板厚差的影响
-
板厚控制
(1) 调压下(改变原始辊缝):常用以消除由于影响轧制 压力的因素所造成的厚度差。
(a)板坯厚度变化时:压下的调整 量△S0与料厚的变化量并不相等 由三角形DEE/和三角形EE/F可推 出下式:
S0=MK h0
主要用于前馈即预控AGC,即在 入口处预测料厚的波动,据以调 整压下,消除其影响。
f
f
h
h
h
H
S0
f
h
h
H
(a)弹性线
(b)塑性线
(c)轧制的工作点
图3 轧机的工作特性
-
弹跳方程
Kp或 Kp
f
f
p
轧机的弹性变形曲线方程(弹跳方程)
S h
S0
p K
pKh 0
据此绘成的曲线称为轧机的弹性线,近似一条直线, 其斜率就是轧机的刚度。其中;
s0 — 考虑预压变形后的空载辊缝 P — 轧制力
K — 轧机刚度 在机座上产生单位弹性变形 (1mm)时轧制压力的大小,该值越大,轧机的刚 性越好,其值与轧件的宽度有关,轧件宽度一定时, 为定值。
S/0
S0
f
h
h
H
图4 轧制的工作点
-
对于轧机弹跳方程,实际上在压力较小时,弹跳和压力的关系并非 线性,主要由轧机各部件之间装配表面不平、存在缝隙和公差造成 的。压力愈小,所引起的变形也愈难精确确定,亦即辊缝的实际零 位很难确定。为了消除这一非线性区段的影响,实际操作中可将轧 辊预先压靠到一定程度,即先给到一定的压力。然后将此时的辊缝 指示定为零位,这就是所谓“零位调整”,假想辊缝,以后即以此 零位为基础进行压下调整。
金属变形抗力变化△σs
p
σs—△σs
板坯原始厚度变化△h0
p
h0—△h0
变化特性
轧出板厚变化
h2 h1 h0 h
金属变形抗力减小时板厚变薄
△h0 h2 h1 h0 h
板坯原始厚度减小时板厚变薄
-
变化因素
轧件与轧辊间摩擦系数变化△f
f —△f
p
轧辊原始辊缝变化△s0
p
s0—△s0
变化特性
轧出板厚变化
轧制P-H图,弹跳方程及板厚控制
-
中厚板材: 尺寸精确板形好,表面光洁性能高
中厚板材经轧辊辊缝变形轧出,辊缝的大小和形状决定了板、带材纵向和横向厚 度的变化,进而影响板形。实际辊缝变化将引起钢板的厚度偏差,辊缝变化的主要原 因是轧制力的变化、轧制速度的变化,引起轴承油膜厚度的变化、轧辊的偏心运转 (轧辊椭圆度、轧辊安装偏心)、轧辊的磨损与热膨胀以及轧机刚度K值的变化。其中, 轧制力的变化是造成实际辊缝变化的主要原因。
图6 (a)板坯厚度变化时
-
(b)变形抗力变化时:压下的调整量△S0与轧出板厚变化量 △h也不相等
由ΔCDF和ΔCFE/及ΔCDE/可 以推出下式:
h S0K(M K )
h S0称为压下有效系数或辊缝 传递函数,它常小于1,轧机刚度 K愈大,其值愈大。
图6 (b) 速度、抗力及摩擦系数变化时
-
测厚仪反馈AGC:即用X射线或γ射线测厚仪测得所轧钢板厚度 与钢板目标厚度相比较,测厚仪输出钢板的厚度差△h,根据辊缝调整
消除钢板的厚度差有两个途径。一是消除产生厚差的原因,如使加热均匀,提高 板坯尺寸精度等。但实际上完全消除产生厚差的原因是不可能的。因此就必然要有第 二条途径,即设法消除轧制过程中的辊缝变化。从而引入P-h图和弹跳方程。
P-h图的建立与运用
板带轧制过程
轧件产生塑性变形 轧机产生弹性变形
塑性曲线 弹性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