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抗弯刚度、悬垂性和抗折皱性测试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原理:将条状试样平放在仪器的测量平面上,然
后缓慢向前推移,使试样一端逐渐脱离平面支托 呈悬臂状,受试样本身重力作用,当试样一端下 弯到与41.5°斜面相接触时,测出伸出长度,计算 织物抗弯长度和抗弯刚度。
M507织物硬挺度测试仪
3
实验步骤:
1.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按平行法或梯形法裁取经向和纬 向试样各4条,试样尺寸20cm×2.5cm。
15
参考文献
[1]何丽华,赵文贤. 织物硬挺度测定仪[J]. 山东纺织科 技,1985,02:31-36.
[2]黄新林. 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及其装置的研究[D].东华大 学,2012.
[3]高晓晓,王进美,白娟. 织物抗折皱性的客观评价法[J]. 纺 织科技进展,2011,04:57-58+76.
6
二、悬垂性测试
织物的悬垂性是指织物因自重而下垂的性能。它是 织物视觉形态风格和美学舒适性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 织物使用时能否形成优美的曲面造型和良好的贴身性。 悬垂性应该用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两类指标表示。 悬垂程度指织物在自重作用下,其自由边界下垂的程度。 用悬垂系数F表示即试样下垂部分的投影面积与其原面积 之比的百分率。
2.校正仪器平台水平。将试样正面向上放在平台上,一端 与平台前沿对齐。放上压板并使指示线与标尺的“零”刻 线重合。
3.以一定速度向前推动压板,带动试样同步前移。直到试 样伸出断与斜面接触。记录标尺读数,精确至0.1cm。
4.抬起压板,将试样反面向上依上述方法再测一次。 5.以正反两面测得数值算术平均值为该试样伸出长度的一
2.把仪器调整到描图法状态。
3.将试样托放在夹持盘上,使OA线指向操作者,再依次放上有 机玻璃划样块,制图纸以及上盖,轻轻向下按三次,静止3min, 开始描图,然后剪下图形,再次称重,按下试求出悬垂系数
F G2 G3 100 G1 G3
式中:F------悬垂系数,% G1----与试样相同大小的纸重,mg;
16
17
通常以折痕回复角表示织物的折皱回复能力。源自文库
原理 : 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折叠加压
保持一定时间。卸除负荷后,让试样经过一定时间的回复, 然后测量两翼之间形成的角度,以测得的角度来表示织物 的折痕回复能力。
11
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方法分为两种: 1.水平法 折痕线与水平面平行 2.垂直法 折痕线与水平面垂直 每个样品至少裁剪20个试样(经、纬向各10个), 测试时每个方向的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各5个。 垂直法和水平法的试样形状和尺寸:
12
水平法操作步骤:
1.将试样长度方向两端对齐 折叠,并用宽口钳夹住,放 在压锤座上,使试样正确定 位,轻轻加上10N的压力重 锤,加压时间为5min±5s。
13
2.加压时间一到,卸去负 荷。将夹有试样的宽口钳 转移至回复角测量装置的 试样夹上,使试样的一翼 被夹住,另一翼自由悬垂 (通过调整试样夹,使悬 垂下来的自由翼始终保持 垂直位置)。
次读数。 6.按织物平方米重和体积重量试验规定的方法测定试样单
位面积质量。
4
四、结果计算
1.分别计算经向和纬向各四次读数的平均值。
2.按式(1)和(2)分别计算经向、纬向的平均抗弯长度 和总平均抗弯长度,有效值取至小数点后一位。
C≈L/2
(1)
C总 CT *CW
(2)
式中:L----试样伸出长度,cm
3.试样卸压后5min读取折 痕回复角。如果自由翼轻 微卷曲或扭转,则以该翼 中心和刻度盘轴心的垂直 平面作为折痕回复角读数 的基准。
14
结果计算 :
分别计算以下各折痕回复角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至小数点 后一位,修约至整数位。 1.经向(纵向)折痕回复角,包括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 2.纬向(横向)折痕回复角,包括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 3.总折痕回复角,经纬向折痕回复角算术平均值之和表示。
7
原理:将圆形试样置于圆
形支持盘间,用与水平面 相垂直的平行光线照射, 得到试样的投影图,通过 光电转换原理,直接从电 流表读出相应的织物悬垂 系数,或用描图法求得悬 垂系数。该值越大,悬垂 性越差。
8
试验操作
YG811型光电式织物悬垂性测试仪结构简图 A法-------直接读数法
1.开机,预热10min。
织物抗弯刚度、悬垂性和抗折 皱性测试
制作人:田飞
1
一、抗弯刚度测试
定义: 抗弯长度:试样伸出平台部分,因自重而弯曲下
垂,接触与水平台底棉成一定角度的斜面监测线, 读取伸出长度,伸出长度的一半是试样的抗弯长 度,也称为悬垂硬挺度。
抗弯刚度:单位宽度试样在无张力状态下弯曲到 单位曲率的弯曲力矩,由抗弯长度的立方与试样 单位面积质量向乘求得,也称硬挺度。
C—抗弯长度,cm;
CT—经向平均抗弯长度,cm; CW——纬向平均抗弯长度,cm; C总——总平均抗弯长度,cm。
5
3.按式(3)和(4)分别计算经向、纬向的平均抗弯 刚度和总平均抗弯刚度,保留三位有效数。
B=G·C3·10-1
(3)
B总 BT * BW
(4)
式中:B—织物抗弯刚度,mg·cm; G—织物单位面积质量,g/m2 BT—织物经向平均抗弯刚度mg·cm; BW—织物纬向平均抗弯刚度,mg·cm; B总—织物总平均抗弯刚度,mg·cm。
2.按测量键,调整零点。
3.将试样托放在夹持盘上,使 OA线与一支架相吻合。加上盖, 轻轻向下按三次,静止3min后 蜂鸣器响,记下读数。
4.按复位键,重复步骤2,调 零后,依次测出同一块试样的 OB、OC、OD三个读数。
9
B法-------描图称重法 1.剪取与试样大小相同的制图纸,在天平上称重。
G2----与试样投影图相同大小的纸重,mg;
计算
G3----与夹持盘相同大小的纸重,mg。
计算每份样品的平均悬垂系数,修约至整数位。
10
三、织物抗折皱性测试
织物的抗皱性是指织物在使用中抵抗起皱和抗皱复原的性 能。有时,抗皱性也可以理解为引起织物变形的外力消失 后,由于织物的急、缓弹性而使织物逐渐回复到起始状态 的能力。因此,抗皱性也可称为折痕回复性
原理:将条状试样平放在仪器的测量平面上,然
后缓慢向前推移,使试样一端逐渐脱离平面支托 呈悬臂状,受试样本身重力作用,当试样一端下 弯到与41.5°斜面相接触时,测出伸出长度,计算 织物抗弯长度和抗弯刚度。
M507织物硬挺度测试仪
3
实验步骤:
1.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按平行法或梯形法裁取经向和纬 向试样各4条,试样尺寸20cm×2.5cm。
15
参考文献
[1]何丽华,赵文贤. 织物硬挺度测定仪[J]. 山东纺织科 技,1985,02:31-36.
[2]黄新林. 织物悬垂性测试方法及其装置的研究[D].东华大 学,2012.
[3]高晓晓,王进美,白娟. 织物抗折皱性的客观评价法[J]. 纺 织科技进展,2011,04:57-58+76.
6
二、悬垂性测试
织物的悬垂性是指织物因自重而下垂的性能。它是 织物视觉形态风格和美学舒适性的重要内容之一,涉及 织物使用时能否形成优美的曲面造型和良好的贴身性。 悬垂性应该用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两类指标表示。 悬垂程度指织物在自重作用下,其自由边界下垂的程度。 用悬垂系数F表示即试样下垂部分的投影面积与其原面积 之比的百分率。
2.校正仪器平台水平。将试样正面向上放在平台上,一端 与平台前沿对齐。放上压板并使指示线与标尺的“零”刻 线重合。
3.以一定速度向前推动压板,带动试样同步前移。直到试 样伸出断与斜面接触。记录标尺读数,精确至0.1cm。
4.抬起压板,将试样反面向上依上述方法再测一次。 5.以正反两面测得数值算术平均值为该试样伸出长度的一
2.把仪器调整到描图法状态。
3.将试样托放在夹持盘上,使OA线指向操作者,再依次放上有 机玻璃划样块,制图纸以及上盖,轻轻向下按三次,静止3min, 开始描图,然后剪下图形,再次称重,按下试求出悬垂系数
F G2 G3 100 G1 G3
式中:F------悬垂系数,% G1----与试样相同大小的纸重,mg;
16
17
通常以折痕回复角表示织物的折皱回复能力。源自文库
原理 : 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折叠加压
保持一定时间。卸除负荷后,让试样经过一定时间的回复, 然后测量两翼之间形成的角度,以测得的角度来表示织物 的折痕回复能力。
11
折痕回复角的测定方法分为两种: 1.水平法 折痕线与水平面平行 2.垂直法 折痕线与水平面垂直 每个样品至少裁剪20个试样(经、纬向各10个), 测试时每个方向的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各5个。 垂直法和水平法的试样形状和尺寸:
12
水平法操作步骤:
1.将试样长度方向两端对齐 折叠,并用宽口钳夹住,放 在压锤座上,使试样正确定 位,轻轻加上10N的压力重 锤,加压时间为5min±5s。
13
2.加压时间一到,卸去负 荷。将夹有试样的宽口钳 转移至回复角测量装置的 试样夹上,使试样的一翼 被夹住,另一翼自由悬垂 (通过调整试样夹,使悬 垂下来的自由翼始终保持 垂直位置)。
次读数。 6.按织物平方米重和体积重量试验规定的方法测定试样单
位面积质量。
4
四、结果计算
1.分别计算经向和纬向各四次读数的平均值。
2.按式(1)和(2)分别计算经向、纬向的平均抗弯长度 和总平均抗弯长度,有效值取至小数点后一位。
C≈L/2
(1)
C总 CT *CW
(2)
式中:L----试样伸出长度,cm
3.试样卸压后5min读取折 痕回复角。如果自由翼轻 微卷曲或扭转,则以该翼 中心和刻度盘轴心的垂直 平面作为折痕回复角读数 的基准。
14
结果计算 :
分别计算以下各折痕回复角的算术平均值,计算至小数点 后一位,修约至整数位。 1.经向(纵向)折痕回复角,包括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 2.纬向(横向)折痕回复角,包括正面对折和反面对折。 3.总折痕回复角,经纬向折痕回复角算术平均值之和表示。
7
原理:将圆形试样置于圆
形支持盘间,用与水平面 相垂直的平行光线照射, 得到试样的投影图,通过 光电转换原理,直接从电 流表读出相应的织物悬垂 系数,或用描图法求得悬 垂系数。该值越大,悬垂 性越差。
8
试验操作
YG811型光电式织物悬垂性测试仪结构简图 A法-------直接读数法
1.开机,预热10min。
织物抗弯刚度、悬垂性和抗折 皱性测试
制作人:田飞
1
一、抗弯刚度测试
定义: 抗弯长度:试样伸出平台部分,因自重而弯曲下
垂,接触与水平台底棉成一定角度的斜面监测线, 读取伸出长度,伸出长度的一半是试样的抗弯长 度,也称为悬垂硬挺度。
抗弯刚度:单位宽度试样在无张力状态下弯曲到 单位曲率的弯曲力矩,由抗弯长度的立方与试样 单位面积质量向乘求得,也称硬挺度。
C—抗弯长度,cm;
CT—经向平均抗弯长度,cm; CW——纬向平均抗弯长度,cm; C总——总平均抗弯长度,cm。
5
3.按式(3)和(4)分别计算经向、纬向的平均抗弯 刚度和总平均抗弯刚度,保留三位有效数。
B=G·C3·10-1
(3)
B总 BT * BW
(4)
式中:B—织物抗弯刚度,mg·cm; G—织物单位面积质量,g/m2 BT—织物经向平均抗弯刚度mg·cm; BW—织物纬向平均抗弯刚度,mg·cm; B总—织物总平均抗弯刚度,mg·cm。
2.按测量键,调整零点。
3.将试样托放在夹持盘上,使 OA线与一支架相吻合。加上盖, 轻轻向下按三次,静止3min后 蜂鸣器响,记下读数。
4.按复位键,重复步骤2,调 零后,依次测出同一块试样的 OB、OC、OD三个读数。
9
B法-------描图称重法 1.剪取与试样大小相同的制图纸,在天平上称重。
G2----与试样投影图相同大小的纸重,mg;
计算
G3----与夹持盘相同大小的纸重,mg。
计算每份样品的平均悬垂系数,修约至整数位。
10
三、织物抗折皱性测试
织物的抗皱性是指织物在使用中抵抗起皱和抗皱复原的性 能。有时,抗皱性也可以理解为引起织物变形的外力消失 后,由于织物的急、缓弹性而使织物逐渐回复到起始状态 的能力。因此,抗皱性也可称为折痕回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