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失效案例分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失效案例分析
姓名:莫朝姣 学号:11043224
失效的类型
断裂失效:断裂是指金属,或合金材料,或机械产品的一 个具有有限面积的几何表面的分离过程。 变形失效:所谓变形通常是指机械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其 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的现象。 磨损失效:磨损是指金属或合金的两个相互紧密结合的面 相对运动时,因相互接触而损伤的现象。 腐蚀失效: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材料表面因发生化学或电 化学反应而引起的损伤现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失效分析
失效分析是指分析研究机械构件的断裂、变形、磨损、腐 蚀等失效过程的特征或规律,并从中找出损坏的原因的一 门新的分析技术,称为“失效分析”或“失效分析学”, 还有人称之为“事故分析”或“故障分析”等
1.曲轴疲劳断裂失效
该曲轴经检修后, 运行了6 000 km , 在连杆颈与主轴颈之间的曲柄臂处 发生断裂,如下图1所示
2 曲轴连杆颈磨损失效
某轿车发动机曲轴的 照片如图6所示。在其 第三连杆颈表面存在 较为严重的拉伤现象, 并产生网状裂纹(龟裂 )。 连杆颈表面拉伤 的的宏观形貌如图7所 示。透过拉伤痕迹, 可 见到连杆颈表面存在 网状裂纹, 其金相照片 分别示于图8。
连杆颈表面拉伤的机理分析 连杆颈与连杆瓦是一对摩擦副。在曲轴正常运转的情 况下, 连杆颈与连杆瓦之间有一层润滑油薄膜起润滑作用, 并将两个摩擦表面隔开。检验发现, 该曲轴笫三连杆颈表 面无润滑油,连杆颈与连杆瓦之间呈现较为严重的干摩擦现 象。在润滑失效的情况下, 两个摩擦表面的金属直接接触, 便产生粘着磨损。
当曲轴在高速、高负荷条件下运转时, 摩擦表面显微凸起部 分的金属不断产生粘着磨损, 使金属表面沿着滑动摩擦方 向形成粗糙的条带或沟槽, 即所谓“拉伤”痕迹。
连杆颈表面裂纹的机理分析 随着拉伤过程的发展, 摩擦表面愈加粗糙而产生大量热量 , 这种热量将使连杆颈浅表层金属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1) 浅表面金属迅速加热后体积膨胀, 在随后的冷却过 中, 由于体积迅速收缩受到内层金属的阻碍, 而在浅表层内 产生了拉应力。 (2) 摩擦产生的热量足以使连杆颈浅表层经过表面淬 火的金属产生回火现象, 使硬度降低, 并使钢材的比容减小 导致体积收缩。表层的体积收缩同样受到内层金属的阻碍, 而在其中引起拉应力。这两种拉应力往往都是双向应力。 浅表层金属在这种双向应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网状裂纹, 即所谓“龟裂”。 该曲轴第三连杆颈摩擦副产生干摩擦的原因,在于发动机 润滑系统未能正常发挥作用。由于金属中的裂纹是不可修 复的缺陷, 在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因子作用下, 将促使裂纹 逐渐扩展, 直至曲轴断裂, 因此该曲轴应作报废处理。
小结
以上俩个案例的分析表明, 零部件由于处于不同的工作状 态, 失效的原因和形式往往也不同, 应基于理论基础上对其 进行综合分析和检验,从而找出失效原因并加以总结。
断口形貌分析
断口宏观照片见图2。断裂面的宏观形貌示意图见图3。由 图2及图3可见, 该曲轴为典型的疲劳断裂。
寻找最初的裂纹源
断裂原因分析
疲劳裂纹源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材质不良和加工不当。 该曲轴的材质为经调质处理的球墨铸铁, 其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力 学性能都符合设计要求。从机械加工来看, 该曲轴连杆颈与曲柄臂相 交的的圆弧加工质量太差。其圆弧的形状如图5所示。
姓名:莫朝姣 学号:11043224
失效的类型
断裂失效:断裂是指金属,或合金材料,或机械产品的一 个具有有限面积的几何表面的分离过程。 变形失效:所谓变形通常是指机械构件在外力作用下,其 形状和尺寸发生变化的现象。 磨损失效:磨损是指金属或合金的两个相互紧密结合的面 相对运动时,因相互接触而损伤的现象。 腐蚀失效:腐蚀是指金属或合金材料表面因发生化学或电 化学反应而引起的损伤现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失效分析
失效分析是指分析研究机械构件的断裂、变形、磨损、腐 蚀等失效过程的特征或规律,并从中找出损坏的原因的一 门新的分析技术,称为“失效分析”或“失效分析学”, 还有人称之为“事故分析”或“故障分析”等
1.曲轴疲劳断裂失效
该曲轴经检修后, 运行了6 000 km , 在连杆颈与主轴颈之间的曲柄臂处 发生断裂,如下图1所示
2 曲轴连杆颈磨损失效
某轿车发动机曲轴的 照片如图6所示。在其 第三连杆颈表面存在 较为严重的拉伤现象, 并产生网状裂纹(龟裂 )。 连杆颈表面拉伤 的的宏观形貌如图7所 示。透过拉伤痕迹, 可 见到连杆颈表面存在 网状裂纹, 其金相照片 分别示于图8。
连杆颈表面拉伤的机理分析 连杆颈与连杆瓦是一对摩擦副。在曲轴正常运转的情 况下, 连杆颈与连杆瓦之间有一层润滑油薄膜起润滑作用, 并将两个摩擦表面隔开。检验发现, 该曲轴笫三连杆颈表 面无润滑油,连杆颈与连杆瓦之间呈现较为严重的干摩擦现 象。在润滑失效的情况下, 两个摩擦表面的金属直接接触, 便产生粘着磨损。
当曲轴在高速、高负荷条件下运转时, 摩擦表面显微凸起部 分的金属不断产生粘着磨损, 使金属表面沿着滑动摩擦方 向形成粗糙的条带或沟槽, 即所谓“拉伤”痕迹。
连杆颈表面裂纹的机理分析 随着拉伤过程的发展, 摩擦表面愈加粗糙而产生大量热量 , 这种热量将使连杆颈浅表层金属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1) 浅表面金属迅速加热后体积膨胀, 在随后的冷却过 中, 由于体积迅速收缩受到内层金属的阻碍, 而在浅表层内 产生了拉应力。 (2) 摩擦产生的热量足以使连杆颈浅表层经过表面淬 火的金属产生回火现象, 使硬度降低, 并使钢材的比容减小 导致体积收缩。表层的体积收缩同样受到内层金属的阻碍, 而在其中引起拉应力。这两种拉应力往往都是双向应力。 浅表层金属在这种双向应力的作用下极易产生网状裂纹, 即所谓“龟裂”。 该曲轴第三连杆颈摩擦副产生干摩擦的原因,在于发动机 润滑系统未能正常发挥作用。由于金属中的裂纹是不可修 复的缺陷, 在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因子作用下, 将促使裂纹 逐渐扩展, 直至曲轴断裂, 因此该曲轴应作报废处理。
小结
以上俩个案例的分析表明, 零部件由于处于不同的工作状 态, 失效的原因和形式往往也不同, 应基于理论基础上对其 进行综合分析和检验,从而找出失效原因并加以总结。
断口形貌分析
断口宏观照片见图2。断裂面的宏观形貌示意图见图3。由 图2及图3可见, 该曲轴为典型的疲劳断裂。
寻找最初的裂纹源
断裂原因分析
疲劳裂纹源产生的主要原因一般是材质不良和加工不当。 该曲轴的材质为经调质处理的球墨铸铁, 其化学成分、金相组织和力 学性能都符合设计要求。从机械加工来看, 该曲轴连杆颈与曲柄臂相 交的的圆弧加工质量太差。其圆弧的形状如图5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