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深港协同发展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湾区背景下深港协同发展研究
目录
一、深港协同创新的有利条件与困难 (1)
(一)深港协同创新的有利条件 (1)
1.深港城市优势互补性不断增强 (1)
2.深港两地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群,为两地合作带来顶尖创
新人才 (3)
(二)深港协同创新面临的困难 (4)
1.深港两地利益不协同 (4)
2.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不协同 (4)
3.科技创新与金融发展不协同 (5)
4.科技创新与人力资源不协同 (6)
二、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深港协同创新的新机遇 (6)
(一)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让深港协同创新在战略层面走上新高度 (6)
(二)粤港澳大湾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为深港协同创新指出明确方向 (6)
(三)深港城市的定位明确,凸显了深港协同创新的重要性 . 7 (四)粤港澳多种协同举措,为推动深港协同创新提供了具体的实现路径 (7)
三、粤港澳大湾区背景下深港协同创新对策建议 (8)
(一)构建开放型深港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 (9)
1.加强科技创新合作 (9)
2.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 (9)
(二)依托“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打造深港区域协同高水平科技创新载体和平台 (10)
(三)多措并举,优化深港协同创新环境 (11)
1.深化区域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11)
2.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11)
3.促进深港各高校科研人员更多地互动 (12)
4.继续推进交通设施建设,打造深港互联互通优质生活圈12
5.设立深港创投基金,助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展 (13)
大湾区背景下深港协同发展研究
一、深港协同创新的有利条件与困难
(一)深港协同创新的有利条件
1.深港城市优势互补性不断增强
香港高校具有较强的基础科研实力。在2017~2018年QS世界大学排名中,香港有5所大学入围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为全球主要城市或地区之冠。其他全球主要城市或地区中,伦敦有4所大学入围,列第二,波士顿有3所大学入围,旧金山湾区、纽约、芝加哥、巴黎、北京分别有2所大学入围。另外,根据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14年的评定,香港的大学研究成果中,51%的项目被国际专家评为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或卓越水平,其余绝大部分达到国际或区域先进水平。深圳市获批的65%的科技部973项目、40%的国家自然基金委项目由在深的香港高校科研院所主导承担。香港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领先领域见表1。
表1 香港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究领先领域
深圳具有非常强大的高新产业转化能力,在改革开放的40年中,深圳充分抓住高新技术产业,一大批深圳高科技企业在深圳的蓬勃发展让深圳成为世界知名的创新型城市。截至目前,深圳市拥有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经超过1.1万家,各类高新技术企业近20万家。2018年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接近8300亿元。一批世界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如华为、比亚迪、腾讯等在深圳崛起,成为各个行业的龙头。深圳几十年来坚持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民企与国企,自主创新与对外开放等领域的关系,大胆探索和实践,初步建立了一套将创新迅速进行产业转化的机制:一是深圳企业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在深圳1.12万家高科技企业中,90%以上都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民营企业是深圳高科技的主体;二是深圳建立了利用高科技发展的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体制机制,市场在资源配置中逐步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三是建立了提供高质量服务体系的政府体制创新;四是建立了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体制。对于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和科技创新风险的高科技产业,这种主要依托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科技和管理创新,靠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促进深圳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高科技产业不断发展升级,高科技产品不断涌现,成就深圳高科技产业的辉煌。
因此,香港的科技资源与深圳强大的高新产业转化能力具有非常强的互补性,而且这种互补性随着两市的发展不断增强,如与广东其他城市巨大的市场需求及生产能力有效整合起来,将有力助推湾区打
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深港两地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群,为两地合作带来顶尖创新人才
深港拥有世界一流的学科群,为大湾区带来源源不绝的创新型技术人才。香港拥有港大、中大、科大等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具备强大的科研能力。从专业分布的角度看,香港在信息技术、电工电子工程、新材料、海洋科学技术、智能制造、生物技术和医疗卫生、金融和大数据技术、智能城市、环境和可持续性等领域具有较高的学术和科研实力。从研发支出看,香港创新及科技基金资助的信息技术、电机及电子工程、制造科技占资助总额的66%,其余依次是生物科技、新材料、环保技术等。另据香港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2014年的评定,学科项目中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比重依次是:信息技术(27%),自然科学(24%),生物科技(12%),工程学(10%),电机及电子工程(10%),医疗健康(10%)。
表2 香港科研及产业孵化机构重点专注的领域
深圳本土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和深圳大学实力不断加强,且内地多家著名大学包括清华、北大、哈尔滨工业大学已在深圳设有研究生院或者具有本科生培养能力,加上近期落地的中山大学(深圳)等众多高校,能为大湾区培养和引进源源不绝的创新型人才。由于香港拥有国际化、便利化的法律、文化、语言和教育环境,更多的国际高端科研人才和顶尖大学毕业生更愿意在深圳和香港工作,这将丰富科研和创新的力量。
(二)深港协同创新面临的困难
经调研,深港协同创新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如下。
1.深港两地利益不协同
深港彼此之间利益需求不同,在内部就容易出现利益需求多元化的现象,无力克服和解决深港或深圳各行政区(特别是原关外行政区)存在的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近似、重大基础设施重复、环境污染以及市场过度竞争等问题。这种矛盾不协调,不仅导致土地和资金浪费,阻碍两地的可持续协调发展,也会带来城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等一系列问题,最终或将阻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步伐。
2.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不协同
由于存在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实体经济没有得到科技创新成果的有力支撑等原因,科技创新与实体经济依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