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14大最擅长防守的悍将守城名将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历史上14大最擅长防守的悍将:守城名将大全
孙子兵法云,攻城是最后无奈的选择——的确,在冷兵器时代,顿兵于坚城之下,不但牺牲惨重,而且容易师老心疲。
孟子也有“三里之城、五里之郭,环而攻之”的话。
但同时,敌人兵临城下,对守成的何尝不意味着巨大的压力和困苦。
历史上攻城与守城的战例不计其数,攻守也是为将者必须掌握的战术。
对于守城,将能、兵勇、粮足、地险、城固自然是很重要的条件,但最关键的还是人心,所谓众志成城,这个成语说的太精辟了。
下面选出中国历史上到民国之前最擅长防守的一些名将,尽量涵盖每一个朝代,排名只是嘘头,仅代表自己看法。
他们有的在守住了城池之后,绝地反击,比如田单;有的在守城过程中,活活把敌军主帅逼死,比如王坚;有的寡不敌众,城破人亡,比如张巡…他们都是英雄,体现了中华名族的英勇善战,百折不屈的精神。
另外,明末的袁崇焕,其主要战役宁远大捷争议太多,所以未上榜。
排名14、田单
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破齐,连克70余城,随即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和即墨,齐国危在旦夕。
时齐愍王被杀﹐其子法章在莒被立为齐王﹐号召齐民抗燕。
乐毅攻城一年不克,命燕军撤至两城外九里处设营筑垒,欲攻心取胜,形成相持局面。
即墨被围不久,守将战死﹐军民共推田单为将。
田单利用两军相持的时机,集结7000余士卒﹐加以整顿﹑扩充﹐并增修城垒﹐加强防务。
他和军民同甘共苦﹐坐则织蒉﹐立则仗锸,亲自巡视城防;编妻妾﹑族人入行伍,尽散饮食给士卒,深得军民信任。
又派人入燕行离间计,燕惠王本怨乐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计,派取代乐毅。
之后田单使火牛阵大破骑劫,尽复失地70余城。
简述:田单(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系田齐宗室的疏远族属,复国后官居齐国相。
战国时期齐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代表作:“火牛阵”:可以写进军事教课书的经典战役,谱写以弱胜强的军事神话。
齐国复国:用反间计除乐毅,以仅剩的两城收复齐国的70余城。
战国后期,齐将田单凭借孤城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由坚守防御转入反攻,一举击败燕军,收复国土的一次著名作战。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284年),燕将乐毅破齐,连克70余城,随即集中兵力围攻仅存的莒(今山东莒县)和即墨,齐国危在旦夕(见乐毅破齐之战)。
时齐愍王被杀,其子法章在莒被立为齐王,号召齐民抗燕。
乐毅攻城一年不克,命燕军撤至两城外九里处设营筑垒,欲攻心取胜,形成相持局面。
即墨,地处富庶的胶东,是齐国较大城邑,物资充裕、人口较多,具有一定防御
条件。
即墨被围不久,守将战死,军民共推田单为将。
田单利用两军相持的时机,集结7000余士卒,加以整顿、扩充,并增修城垒,加强防务。
他和军民同甘共苦,“坐则织蒉(编织草器),立则仗锸(执锹劳作)”(《资治通鉴》卷四,周赧王三十六年),亲自巡视城防;编妻妾、族人入行伍,尽散饮食给士卒,深得军民信任。
田单在稳定内部的同时,为除掉最难对付的敌手乐毅,又派人入燕行离间计,诈称:乐毅名为攻齐,实欲称王齐国,故意缓攻即墨,若燕国另派主将,即墨指日可下。
燕惠王本怨乐毅久攻即墨不克,果然中计,派骑劫取代乐毅。
乐毅投奔赵国。
骑劫一反乐毅战法,改用强攻,仍不能下,企图用恐怖手段慑服齐军。
田单将计就计,诱使燕军行暴,派人散布谣言,说害怕燕军把齐军俘虏的鼻子割掉,又担心燕军刨了齐人在城外的祖坟。
而骑劫听到谣言后果然照着做了。
即墨城里的人听说燕国的军队这样虐待俘虏,全都气愤极了,又瞧见燕国的兵士刨他们的祖坟,恨得咬牙切齿,纷纷向田单请求,誓与燕军决一死战。
田单进而麻痹燕军,命精壮甲士隐伏城内,用老弱、妇女登城守望。
又派使者诈降,让即墨富豪持重金贿赂燕将,假称即墨将降,惟望保全妻小。
围城已逾三年的燕军,急欲停战回乡,见大功将成,只等受降,更加懈怠。
三十六年,田单见反攻时机成熟,便集中千余头牛,角缚利刃,尾扎浸油芦苇,披五彩龙纹外衣,于一个夜间,下令点燃牛尾芦苇,牛负痛从城脚预挖的数十个信道狂奔燕营,5000精壮勇士紧随于后,城内军民擂鼓击器,呐喊助威。
燕军见火光中无数角上有刀、身后冒火的怪物直冲而来,惊惶失措。
齐军勇士乘势冲杀,城内军民紧跟助战,燕军夺路逃命,互相践踏,骑劫在混乱中被杀。
田单率军乘胜追击,齐国民众也持械助战,很快将燕军逐出国境,尽复失地70余城。
随后,迎法章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正式即位为齐襄王,田单受封安平君。
特点:擅长智慧谋略,爱民如子。
结局:死后葬在安平故城。
点评:何为历史上的奇迹,请看惊世骇俗的田单复国。
排名13、臧质
南北朝时期宋朝大将。
公元450年9月,魏太武帝拓跋珪自领大军南征。
415年春,魏军回军途中攻到盱眙城,宋国大臣臧质守城。
拓跋珪在城外要尝尝南国美酒。
臧质从城上吊下来两大坛屎尿送给魏军。
臧质给拓跋珪写信,辱骂他是自己来“送死”;又给魏军写信,说谁能斩了拓跋珪,“封万户侯,赐布帛各万匹”。
气得拓跋珪做了一个铁床,装上铁铲,发誓一旦攻下盱眙,捉到臧质,定要将他铲死,碎尸万段。
拓跋珪派钓车、冲车攻城,均不能破城。
术穷之后,拓跋珪不惜人命,派兵士轮番肉搏攻城,后面立有鲜卑督战队,士兵前后都是死。
最后,杀伤万计,死尸堆得与盱眙城墙一样高,仍然被勇敢顽强的南朝军民打退,坚城三旬不拨。
春天疫病频发,魏军水土不服,拓跋珪便烧掉攻具退走。
地点:盱眙
攻方:拓跋珪兵力:10万
守方:臧质兵力:不详
坚守时间:9个月
451年(元嘉二十八年)正月,拓跋焘从广陵返回,全力攻打盱眙,并向臧质索要酒水。
臧质便将自己的尿封好,送给拓跋焘。
拓跋焘大怒,在一夜之间筑起长围攻城,并用东山土石填堑,在君山造浮桥,切断了盱眙的水陆通道。
盱眙大战——拓跋焘还给臧质写信道:“我如今所派的兵马,都不是我们鲜卑人,你杀了他们,对我只有好处。
”臧质则回信道:“你可知道王玄谟与申坦为何兵败?童谣曾说‘虏马饮江水,佛狸死卯年。
’如今还不到卯年,所以二将兵败,让你饮马长江。
我正要消灭你,你却自动上门送死,那我怎能让你活着回去!你难道比得上苻坚吗?斛兰氏当年深入彭城,遇到几天雨水,没有一个人活着回去,怎么你不记得了?春雨马上将到,我们的援军将要四面会集,你尽管安心攻城。
如果你们粮草不够的话,尽管告诉我,我会送给你粮食。
现在你送我一把战刀,难道是想叫我砍在你身上吗?大家各自努力吧。
”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拓跋焘大怒,做了一个铁床,上面放上一些铁镵,道:“攻破城池,抓到臧质,就让他坐在这上面。
”臧质又给魏军各族士兵致信道:“拓跋焘写给我的信在这里,你们都是中国百姓,何必为敌人如此出力,男子汉大丈夫怎么不知道转祸为福呢!能杀死拓跋焘的,封万户侯,赐布绢各一万匹。
”
魏军用钩车钩城楼,宋军便在城内用粗麻绳系住钩子使钩车不能退回。
夜晚,宋军用木桶将士兵吊出城外,斩断钩子把钩车拉进城来。
次日,魏军又用冲车攻城。
但城墙坚固,冲车每一次冲撞的地方也不过掉几升墙土。
于是魏军又赤膊登城,轮番而上,死尸堆积的几乎和城墙一样高。
两军鏖战三旬,魏军战死过半。
这时,彭城王刘义康截断魏军的退路,朝廷也派水军由海上进入淮河,而且魏军很多将士都死于疾疫。
二月二日,拓跋焘被迫撤围退走。
战后,沈璞将首功归于臧质,臧质因功被封为使持节、监雍梁南北秦四州诸军事、冠军将军、宁蛮校尉、雍州刺史、开国子。
评价:最令我震撼的是《臧质传》里面的那句“死者与城平”。
引用毛主席的话:此是欲战法,激之使战。
臧质豪杰之士,一解汝南之围,二胜盱眙之敌,三克刘劭之逆。
毛主席都欣赏的人,能不让他上榜?
排名12、于谦
于谦,明代名臣,名将,民族英雄。
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瓦剌也先大举侵犯边疆,宦官王振建议英宗亲征。
八月英宗在土木堡之变被瓦剌俘虏,京师震动。
也先押着英宗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了北京城下。
北京城里能打仗的人都已跟着皇上出征了,留守的士兵也就只有一万人。
一时间,京城人心惶惶,谣言四起。
有钱的富贵人家都收拾细软,做好了逃跑准备。
在留守北京的大臣中,只有于谦临危不乱。
他首先做的一件事就是请太后采取果断措施,令英宗的弟弟朱祁钰继皇帝位,即景帝,年号景泰。
这样做不仅可以稳定人心,而且还要让外界知道大明朝有君有国,挫败也先挟持英宗、迫明投降的企图。
针对当时的迁都之议,于谦又以宋朝迁都成祸为例,主张以抗战来保卫京师。
这些主张得到了景帝的支持。
于谦作为兵部尚书开始了京师保卫战。
他一面派人到京外调兵,一面派人急调军粮充备京师,同时又多方招集作战人员,日夜打造兵器。
很快,京城能够打仗的人达到二十余万。
北京城外周边居民也被动员起来,准备参加保卫北京的战斗。
也先带着瓦剌军队扎营西直门外。
于谦分兵京师九门,然后与副总兵范广率兵亲往德胜门迎战。
战斗中,于谦造功赏牌激励军民。
手中并无兵器的居民也蹬上屋顶,揭下自家房子上的砖瓦扔向敌人。
一连五天,京城里喊声接天。
结果瓦剌军队死了一万余人并损失九万骑兵,在这种情况下,也先不得已带着英宗北撤。
于谦率兵出城追击,终于打赢了这一仗。
地点:北京
坚守时间:半个月
攻方:瓦剌也先兵力:5万
守方:于谦兵力:1万左右(刚开始)
评价:在国家出现危难之时,总有一些人挺身而出,为国效力,力挽狂澜,这样的人,我们称为英雄。
于谦,就是这样一个英雄。
一般人守城,都是将守兵缩在城内,据险而守,而于谦毅然将大军不在城外,关闭城门,背水一战,最终杀退也先大军,于谦虽然不是行伍出身,但是,他不愧于名将的称号。
只是,于谦的结局太过悲惨。
京师保卫战之后,也先议和,送回了英宗。
景泰七年,景卧病,英宗在宫中宦官策应下行“夺门之变”,重登皇帝宝座。
英宗复辟后,派人勒死生病的景帝,又将于谦谋反罪治死。
于谦留给我们的,还有那句“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于谦
排名11、张辽
东汉末年人,五子良将之首,最著名的莫过于合淝之战。
公元215年孙权举倾国之力(十万大军),对合淝志在必得。
而曹操率曹魏主力远在汉中与刘备的大军相
持,远水救不了近火,合淝总兵力不过七千人,双方的兵力对比为14:1,合淝之战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拉开帷幕。
在兵力悬殊的情况下,张辽做了个大胆的决定:主动出击。
他连夜募集八百敢死队员,第二天黎明便向吴军发起突击。
后来虽然被敌军团团围住,众将士却异常勇猛,数次突破重围。
激战半日,吴军为之胆寒,曹军则渐渐有了胆气,营中诸将都大为佩服张辽。
张辽打赢了前哨战敌我双方在气势上此消彼长孙权空有十万大军,围攻合淝十余日,却因士气低落,始终不能攻破只有区区七千守军的合淝,只好撤退。
孙权败退,极善把握战机的张辽突然率军追击,打散吴军的后队。
凌统部下全军覆没,孙权跃马逍遥津才得以逃脱。
地点:合淝
坚守时间:十多天
攻方:孙权兵力:10万
守方:张辽兵力:七千
评价:玩《三国志八》的时候,除了赵云之外,就最喜欢选张辽了,全能的虎将啊。
赤壁战后,孙权亲临前线十一次,以此次的形势最好,但也败得最惨。
这一战,张辽威震江东,名扬天下。
最搞笑的是,曹操死后,张辽抱病随曹丕南征时,“权甚惮焉,敕诸将:「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可见张辽成了孙权心中的梦魇。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张辽
排名10、朱文正
元末明初人。
朱元璋的侄子。
公元1363年,陈友谅统率60万水军,巨舰数百艘,征伐朱元璋。
此时朱元璋忙于与东吴的张士诚作战,无暇西顾。
朱元璋给洪都的最高长官朱文正下达了命令:誓死保卫洪都,等待大军来援!接到这道命令后,一改平里花天酒地,不务正业的作风,迅速召开紧急军事会议,分配兵力防守各个城门,接下来朱文正和南昌守军们将要面对的是60万大军——当时堪称世界上规模最庞大,战斗力最强的军队之一!为了鼓舞将士,朱文正亲自统率自己的亲兵,登上城楼作战。
由于洪都将士奋战死守,陈友谅60万大军围攻85天,长达三个月,都未能攻破洪都城。
再之后朱元璋才空出手来,在鄱阳湖大战中彻底击败陈友谅。
正是因为这场长达三个月的洪都保卫战,朱文正充分发挥了不逊于同时代任何名将的军事天赋和指挥才能。
造就了朱文正人生的巅峰,将他推上了元末明初诸将星的神话舞台上。
洪都保卫战后不久,朱文正在部属怂恿下,欲投靠张士诚,背叛朱元璋。
被朱元璋先发制人,朱元璋本来想处死朱文正,但由于马皇后的劝阻,他将朱文正软禁起来,终老囚中。
地点:洪都(现在的南昌)
攻方:陈友谅兵力:60万
守方:朱正文兵力:四五万左右
坚守时间:三个月
评价:说实话,也是看了《明朝那些事》,才发现朱文正的犀利。
平时吃喝嫖赌,一到关键时候,就是不掉链子。
然而,他的结局更是令人惋惜。
用当年明月的话说:这个战功卓著,颇具天才的将领就这么结束了他的光辉一生,最后在囚禁中死去。
他的悲剧源自于他的性格,这个有着军事天才的人,却不懂得怎么为人,他性格乖张,心胸狭窄,品行不佳,即使不坏在这件事上,总有一天,也会因为其他事情惹祸。
从这个角度看,他的悲剧是注定的。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排名9、华元
春秋时期宋国人,官至宋国大夫,为宋国六卿之一。
历事昭公、文公、共公、平公四君,堪称“四朝元老”,长期担任宋国右师,掌握国政。
集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刺客、人质、战将于一身,在强敌如林、诸候纷乱的时代,为宋国独撑一方大厦。
其指挥的宋都守卫战应该是历史上第一个著名的守城战役了。
公元前595年,宋国杀楚国使者,楚庄王伐宋。
当时晋国刚刚战败,无力救援,宋国被楚国攻击长达9个月,城里已经到了“易子而食,析骸以爨”(交换孩子来吃,用人骨做柴烧)的地步,楚国基本上也弹尽量绝了。
这时华元居然深夜潜入楚国的军营,偷偷来到楚国大将子反的寝室,把他叫起来说::“敝邑易子而食,析骸以爨。
虽然,城下之盟,有以国毙,不能从也。
去我三十里,唯命是听。
”子反惧,与之盟而告王。
退三十里。
宋及楚平,华元为质。
盟曰:「我无尔诈,尔无我虞。
」就这样,华元以其出人意料的行为结束了这场艰苦的持久战,结束了宋国的危难和困苦,自己又到楚国做了1年的人质。
地点:宋国国都(商丘)
攻方:楚庄王亲征兵力:不详,很多
守方:华元兵力:不详,很少
坚守时间:9个月
评价:时间确实早,那个时候也没什么兵书看,能被司马迁当做第一个防守战写入史记,也是难得。
虽有妥协,但以弱敌强,不辱国威,在当时晋国都不敢和楚国正面冲突的情况下有此表现,华元和的宋国一战赢得了普遍而长久的敬重。
此外,还有华元留楚,华元送琴,华元说亲等典故。
不过这一站算不上完胜,感觉华元的口才盖过了军事才能。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排名8、司马懿
三国时期魏国人,西晋的奠基人。
众所周知,诸葛亮六出祁山,最终失利除了内因之外,绝大部分是因为司马懿的防守。
公元231年,诸葛亮兵出祁山伐魏。
司马懿知道蜀军远来缺粮,求战心切,加之诸葛亮足智多谋,难以对付,于是据险扼守。
诸葛亮求战不能,果然引兵退回。
魏将张郃请求截击蜀军后路,司马懿不允,只是尾随观察。
到达祁山后,诸将纷纷请战,司马懿登山修寨,依然不允。
众将当面指责他畏蜀如虎,他不加理会。
5月,众将向司马懿施压,伺机进攻蜀军,结果战败,只得退保营寨。
6月,诸葛亮退军,张郃追击,结果中伏身亡。
司马懿从此更加坚信防守策略的正确性,面对诸葛亮咄咄逼人的进攻,从来不与争锋,甚至在诸葛亮赠送妇人首饰羞辱他时,他也欣然接受,忍辱负重,仍旧按兵不动。
无奈的诸葛亮终于在壮志未酬的忧伤中死去。
失去诸葛亮的蜀国,再也无法对魏国构成严重威胁。
司马懿的防守政策取得了重大胜利。
地点:卤城(以诸葛亮第四次兵出祁山为准,司马懿从此次开始成为魏军前线最高指挥官)
坚守时间:不到一年
攻方:诸葛亮兵力:10万
守方:司马懿兵力:不到10万
评价:《新三国》里面,诸葛亮评价司马懿是“魏国第一防守大将”。
其实不光是在军事战争中,在政治战争中,司马懿同样善于防守、能保防线不失,这保全了自己的性命不丢,至于朝内的政治斗争则多次采用以退为进的战术,并在关键时刻发起致命一击,实现重大成功。
毕竟,连诸葛亮的进攻都能防守的住,还有什么做不到的。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排名7、耿恭
东汉名将,名族英雄,开国名将耿弇的侄子。
公元74年,耿恭耿恭为戊校尉,驻屯于车师后王部金蒲城(今新疆境内),屯田兵数百人,守护着车师这个汉匈战争的前沿阵地。
汉明帝18年,北匈奴单于果然派左鹿蠡王率两万骑兵前来攻打耿恭。
耿恭以逸待劳,先发制人,以所募数千人直冲敌阵,敌兵顿时七零八落,无力攻城。
但匈奴人狡猾地切断了水源,城边的山涧干涸了。
在这种绝境,耿恭不仅身先士卒,“榨马粪汁而饮之”,同时率众于城中掘深井取水,在他的鼓舞和激励下,当井深达到十五丈以上时,终于井水涌出。
匈奴人万没料到城中竟有水源,以为神助耿恭,无奈再次撤围而去。
然而此时整个西域的情势都异常严峻,
朝廷因汉明帝驾崩而无暇发兵救援,本已遭受匈奴重压的车师国终于再次背叛朝廷,与匈奴连兵进攻耿恭。
面对这种内外交困的严重局面,耿恭与将士“推诚同死生,故皆无二心”,数月后,耿恭数千士兵只剩下几十人,粮食也吃光用尽了,匈奴开始了劝降攻势,以“封王,嫁公主”诱之。
但耿恭越是绝境志弥坚。
他手刃匈奴劝降使者以示誓死不降,“煮铠弩食其筋革”以示誓与疏勒共存亡。
在公元75年那个大雪封山的冬季,耿恭和几十个饱受冻馁之苦的弟兄们,就是凭着为国尽忠的一腔热血,不仅顽强地活了下来,还使疏勒城成了匈奴人不可逾越的屏障!!!之后,耿恭退回玉门关,仅剩13人!
地点:北京
坚守时间:4个月
攻方:北匈奴兵力:2万
守方:耿恭兵力:数百
评价:在《汉书》中,耿恭被放到《苏武传》中,他们俩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坚强的信念下与敌人做抗争。
与他的伯父不同,耿恭的对手是汉高祖刘邦都无可奈何的北匈奴。
卫青,霍去病依靠西汉强大的国力,在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支持下,追击匈奴。
而耿恭,在内无强兵,外无支援的情况下,依靠着对祖国的忠诚,守住了疏勒城,令匈奴人闻风丧胆。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排名6、韦孝宽
南北朝时期西魏、北周人。
韦孝宽,广读经史,足智多谋,攻守兼备,善于用间。
在战胜东魏、攻灭北齐的战争中起了重要作用。
其人生最著名一战,便是守城的教科书一般的存在--玉璧之战。
西魏大统十二年(公元546年)十月,东魏丞相高欢率大军攻玉壁,连营数十里。
他奉命领兵坚守。
高欢军于城外堆土山围攻,他加高城垣,使其不能入;高欢军掘地道欲入城,他截断地道,潜伏士卒,擒杀进入地道的东魏军。
高欢攻城50天,士卒死亡7万人,精疲力竭,用尽心计,仍未攻克,高欢急得旧病复发,遂于十一月初一解除对玉壁的包围,撤军。
高欢回到晋阳后,一病不起,于次年正月死去。
地点:玉璧
攻方:东魏高欢兵力:13万到20万之间
守方:韦孝宽兵力:不过万余
坚守时间:50天
评价:玉壁之战中,从高欢攻城使用的战术到韦孝宽守城使用的战术看,可谓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都达到古来战争中无所不用其极的程度,这或许是古代战争史上一次战役所涉及战术内涵最丰富最齐全的了。
再借用一下在上看到的评价。
韦孝宽驻守边城多载,屡抗强敌。
他头脑不拘一格,所有的计谋筹划,布置之初,大家都莫名其妙;到成事时,方才惊服。
足智多谋,攻守兼备,善于用间(个人认为他用间的能力堪称中国军事史上前三名,其事迹可以作为孙子兵法的教学案例)。
虽在军中,仍广读经史,老年得眼病时,仍叫学者读给他听。
他早丧父母,对兄嫂很孝敬,所得俸禄的不入私房。
对亲族的孤遗必加振赡。
是一个对同志像春天一样温暖,对敌人则像寒冬一样冷酷无情的阴谋家型角色。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排名5、谢玄
东晋名将。
公元383年八月,前秦苻坚亲率90万大军,在东西长达几千公里的战线上,水陆并进,南下攻晋。
东晋王朝在强敌压境、面临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决意奋起抵抗。
任命谢玄为前锋都督,统率“北府兵”8万沿淮河西上,遏制秦军主力的进攻。
十一月,前秦军沿着淝水西岸布阵,企图从容与晋军交战。
谢玄知己方兵力较弱,利于速决而不利于持久,于是便派遣使者激将苻融说:“将军率领军队深入晋地,却沿着淝水布阵,这是想打持久战,不是速战速决的方法。
如果您能让前秦兵稍稍后撤,空出一块地方,使晋军能够渡过淝水,两军一决胜负,这不是很好吗?”前秦军诸将都认为这是晋军的诡计,劝苻坚不可上当。
但是苻坚却说:“只引兵略微后退,待他们一半渡河,一半未渡之际,再用精锐骑兵冲杀,便可以取得胜利。
”于是苻融便答应了谢玄的要求,指挥秦军后撤。
前秦军本来就士气低落,内部不稳,阵势混乱,指挥不灵,这一撤更造成阵脚大乱。
朱序乘机在前秦军阵后大喊:“秦军败了!秦军败了!”前秦军听了信以为真,遂纷纷狂跑,争相逃命。
东晋军队在谢玄等人指挥下,乘势抢渡淝水,展开猛烈的攻击。
前秦军全线崩溃,完全丧失了战斗力,晋军乘胜追击。
前秦军人马相踏而死者,满山遍野,堵塞大河。
活着的人听到风声鹤唳,以为是晋兵追来,更没命地拔脚向北逃窜。
是役,秦军被歼灭的十有八九,苻坚本人也中箭负伤,仓皇逃至淮北
地点:淝水
坚守时间:十一月
攻方:前秦苻坚兵力:90万
点击查看更多图片
排名4、李牧
战国时期赵国人。
李牧的防守分两个阶段,第一,抵御匈奴。
李牧常居代地雁门郡(今山西宁武以北一带),根据实战需要,他设置官吏僚属,当地市租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