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主要考古遗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市主要考古遗迹

摘要:吉林市是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原始文化遗存。在绵长岁月的各个历史时期,吉林市都曾对我国的历史进程产生过重要的影响:青铜时代闻名中外的西团山文化、汉魏时期东北最大的帽儿山古墓群、龙潭山上的高句丽遗址,都出现在吉林市这片土地上,经过几千年来的不断融合,形成了吉林市特有的地域文化特色。

关键词:吉林市西团山帽儿山龙潭山

吉林市又称吉林乌拉,满语“沿江”之意,当年,康熙大帝泛舟松花江上,不禁豪情满怀,写下了阳刚壮观的松花江放船歌,因诗中有句“连樯接舰屯江城”,所以吉林市又名“江城”。吉林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以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丰富多样的古代遗迹闻名于世。山环水绕的地理环境,交汇融合的多民族文化,铸就了其独特鲜明的地域文明。

一、西团山文化

在距今二,三千年以前,相当于西周初到秦汉之交,吉林市进入青铜时代,青铜时代的文化以最先发掘的西团山墓葬遗存为代表,从一九六四年东北考古发掘团在《吉林西团山石棺墓发掘报告》一文中建议将与西团山遗址内涵相同的文化遗存命名为“西团山文化”后,现在这一建议已经被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所承认○1。

西团山坐落于吉林市船营区黄旗屯街道,海拔236.2米,是一处距今三千年前原始社会的文化遗迹,是“西团山文化”命名地。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在《新中国的考古收获》一书中写道:“夏家店上层则与吉林西团山、土城子等地的有些遗物比较近似”○2。解放三十年来,由于考古工作者的一致努力,对西团山文化面貌的认识由浅人深,不仅为研究吉林地区的原始社会史提供了较为丰富的实物证据,而且为研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古代史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3。

二、帽儿山古墓群

帽儿山位于吉林市丰满区江南乡裕民村松花江东岸1.5公里处,因其山形似草帽而得名。帽儿山墓地是东北地区迄今发现最大的汉、魏时期墓群,其范围以帽儿山为中心,北起龙潭山南麓,南到炮手口子,西起松花江东岸,东至裕民村附近,面积约十余平方公里,墓葬总数达上万座。1996年,帽儿山墓地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吉林市第一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5年开始由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市博物馆、吉林市文物管理处等联合对帽儿山墓地进行大规模的探查发掘,大致分四个墓区,由龙潭山、西山、帽儿山和南山墓区组成。据考证,西汉初年,秽貊族内的貊族部落,索离国王子东明,因不甘受排挤率众由嫩江下游

南迁至现在松花江东岸东团山下的平原,与当地的土著涉人(秽貊族内的涉族人)结成新的民族共同体夫余族,并于汉武帝原封三年(公元前108年)乃于“南城子”(吉林市的东团山南麓的平地城)建都,国号夫余。夫余是我国东北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时间长达600年。夫余与汉、魏、晋王朝有过长期的友好朝贡往来,并确立了臣属关系。

根据出土文物与史书相互印证,经过考古学家认真分析研究,确认帽儿山古墓群主要是汉、魏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政权夫余贵族与平民的墓地,也有少量汉代汉族人的墓地。帽儿山古墓群的发现,对于确认吉林市是夫余王国前期都城所在地、对研究东北第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兴衰和当时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习俗以及中原文化的交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

三、龙潭山高句丽遗址

龙潭山,位于吉林市区之东,距市中心约7公里,海拔388.3米。西汉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朱蒙建立高句丽国。魏晋时期,高句丽王在吉林市龙潭山修建军事重镇——扶余城。山城内有两处重要遗址,即俗称的“水牢”和“旱牢”。“水牢”,因建在泉眼上,所以又称之为“龙潭”,位于山城西北隅的最低处,龙潭山因此而得名。所谓“水牢”实为蓄水池。“旱牢”,位于山城西南隅近山梁处,则是贮储军事物资的地窖。据《吉林通志》记载,龙潭山上“当年遗物,犹未尽湮,残砖断瓦,破陶碎瓷,每于土际得之。”④

关于龙潭山山城的建造年代,史无记载,已故的著名考古学家李文信先生曾经推断:“高句丽领有此地(注:指吉林市郊一带),当在广开土、长寿王期,国力膨胀,并有夫余以后。”⑤从现有考古资料看,龙潭山山城及其卫城,地处高句丽王国西北部的边睡,而其以北,在广开土和长寿王时代,正属夫余国的势力范围,但长寿王以后,其东北方的勿吉日趋强盛,此时此地以北的第二松花江两岸,已属于勿吉中的粟末鞋辐部的势力范围。因此,我们认为,龙潭山山城及其卫城是高句丽为了抵御夫余和勿吉的南下而修建的。⑥

据《魏书》记载,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年)“扶余为勿吉所逐”,而在此之前的太和二年(478年),勿吉曾破高句丽十落⑦。据此推断,高句丽军事势力从龙潭山山城及其卫城撤走的时间,或许在北魏太和年间。龙潭山山城不仅是研究高句丽王国城池建筑的重要遗址,而且是研究高句丽王国北部疆域的实物资料。

吉林市的西团山墓葬遗存、帽儿山古墓群和龙潭山高句丽遗址都是极具特色的历史考古遗迹,成为了野外考古的重要资源,也为吉林和东北地区历史、文化与民族等方面

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对于吉林市的城市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注释:

○1○3董学增:《试论吉林地区西团山文化》,《考古学报》,1983年第4期。

○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文物出版社,1961年。

④《吉林通志》。

⑤李文信:《吉林市附近之史迹及遗物》,《历史与考古》,沈阳博物馆专刊,1946年10月。

⑥董学增:《吉林市龙潭山高句丽山城及其附近卫城调查报告》,《北方文物》,1986年4月。

⑦《魏书?高句丽传》。

参考文献:

○1杨公骥:《西团山史前文化遗址初步发掘报告》,《东北日报》1949年2月11日。

○2康家兴:《吉林两半山发现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考古通讯》,1955年4期。

○3王诚贤等:《吉林市组织文物普查工作进行吉林市附近第一次文物普查》,《文物参考资料》1956年12期。

④吉林省博物馆:《吉林江北土城子古文化遗址及石棺墓》,《考古学报》1957年1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