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糖代谢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ADH2。但注意同样要乘以2倍。
注:每个NADH转变为3个ATP,每个FADH2转变为2个ATP.
2002年33.1分子丙酮酸经TCA循环及呼吸链氧化时( )
A.生成3分子CO2 B.生成5分子H2O
C.生成12个分子ATP D.有5次脱氢,均通过NAD开始呼吸链
26、(08年)下列哪一化合物进入三羧酸循环的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分解代谢A
A.乙酰-CoA B.酮酸 C.苹果酸 D.乙醇
从Baidu Nhomakorabea萄糖到CO2和H2O的总反应式为:
C6H12O6 + 6H2O + 10NAD+ + 2FAD + 4ADP + 4Pi
6CO2 + 10NADH + 10H+ + 2FADH2 + 4ATP
第三节 丙酮酸的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
葡萄糖通过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在有氧条件 下,将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完全氧化,生成H2O 和
CO2,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包括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
脱羧形成乙酰辅酶A,简写为乙酰CoA)。 第二阶 段:三羧酸循环(乙酰CoA被彻底氧化成H2O 和 CO2,释放出大量能量)。又称柠檬酸循环,简写 为TCA循环,由Krebs正式提出,所以又称Krebs循 环。
5.琥珀酰CoA转化成琥珀酸,并产生GTP。这是三羧酸
循环中唯一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产生高能磷酸键的步骤。
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是第三步氧化还原反应。
7.延胡索酸被水化生成苹果酸。
8.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是第四次氧化还原反应,也
是最后一步。
三、三羧酸循环所生成的ATP
TCA的总反应式: 丙酮酸+ 4NAD(P)++FAD+GDP+Pi+3H2O
葡萄糖酵解的总反应式为(p87):
葡萄糖十2Pi+2ADP+2NAD+——2丙酮酸+2ATP+2NADH+2H++2H2O
五、丙酮酸的去路
1.变为乙酰CoA 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 线粒体变成乙酰CoA参加三羧酸循环,最 后氧化成CO2和H2O。
2.生成乳酸: 在厌氧酵解时,丙酮酸接受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形成的NADH上的氢, 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形成乳酸。
2. 6—磷酸葡萄糖转化成6—磷酸果糖(F-6-P)。 由 磷酸葡萄糖同分异构酶所催化。
3. F-6-P磷酸化成1,6—二磷酸果糖(F-1,6-2P)。F-6-P被磷酸果 糖激酶所催化,将ATP上的磷酰基转移到C1位置上形成F-1,62P。这一步反应是酵解中的关键反应步骤。酵解的速度决定于
此酶的活性,因此它是一个限速酶。
1.糖酵解: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
共消耗了2个ATP,产生了4 个ATP,实际上净 生成了2个ATP,同时产生2个NADH。
2.丙酮酸氧化脱羧:丙酮酸生成乙酰CoA,
生成1个NADH,但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 酸,所以可得2个NADH。
3.三羧酸循环:乙酰CoA生成CO2和H2O, 产生一个GTP(即ATP)、3个NADH和1个
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催化将磷酰基转移给 ADP形成ATP和丙酮酸。这是第二个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反应。因为有两个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所以共得2分子ATP。
糖酵解过程中共三步不可逆(①③⑩)反应,因
此,反应总体不能全部逆转。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逆转。
四、酵解过程ATP的合成
一分子葡萄糖降解成两分子丙酮酸,消耗2分子ATP,产生4 分子ATP,因此净得2分子ATP,还有2分子NADH。(共8个ATP )
第一节 糖类的消化、吸收
一、糖的消化(多糖、寡糖的水解)
二糖在酶作用下,能水解成单糖。主要的二糖酶 为蔗糖酶、半乳糖苷酶和麦芽糖酶。这三种酶广泛存 在于人及动物的小肠液和微生物中。
淀粉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能够水解淀粉 的酶称为淀粉水解酶。α-淀粉酶:它是一种内切酶, 以随机方式水解α-1,4-糖苷键,能将淀粉切断成分子 量较小的糊精。β-淀粉酶:它是仅作用于链的末端单 位。它从链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每次切下两个葡萄 糖单位-麦芽糖。葡萄糖淀粉酶:它是一种外切酶, 能够将淀粉链端基葡萄糖水解下来,最终可以将淀粉 完全水解成葡萄糖。α-1,6-糖苷酶:是一种能水解α1,6-糖苷键的淀粉酶。
A.只有羧基碳被标记 B.只有羟基碳被标记
C.羧基碳和羟基碳都被标记
D.一分子乳酸的羧基碳被标记,另一分子的甲基碳被标记
2005年11.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糖酵解过程中的产物( )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酸
C.2--磷酸甘油醛
D.果糖--6--磷酸
36.下列过程中哪一个释放能量最多?( )
2.发酵:厌氧有机体(如酵母或其他微生物)把酵
解生成的NADH中的氢交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乙醛, 使之形成乙醇。这个过程称为酒精发酵。若将氢交给
丙酮酸生成乳酸,则是乳酸发酵。(说明:此为发酵的
狭义概念,即无氧呼吸)。
81、(08年全国联赛)动物和植
物细胞中的丙酮酸在厌氧环境
中都会发生酵解反应,下列哪
2.丙酮酸脱氢酶(调控酶)的调控:
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是一个不可逆步骤,处
于代谢途径的分支点,是连接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中心环 节,因此,受到严密的调节控制。
(1)产物抑制:丙酮酸氧化脱羧作用的二个产物乙酰 CoA(对E2)、NADH(对E3)都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系。
(2)核苷酸反馈调节:酶体系的活性由细胞的能荷所 控制。如E1受GTP抵制,为AMP所活化。
(3)可逆磷酸化作用的共价调节:在有ATP时,丙酮 酸脱羧酶分子上特殊的丝氨酸残基被专一的磷酸激酶催化
磷酸化时,变得没有活性,当酶上的磷酸基团被专一的磷 酸酶水解时,又恢复活性。
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p96):如下图所示:
细胞呼吸
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TCA)
细胞呼吸
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TCA)
纤维素的酶解:纤维素是由β-D-葡萄糖通过 β-1, 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长链大分子。纤维素 酶能特异性地水解β-1, 4-糖苷键,最终将纤维 素水解成葡萄糖。
糖原的酶解(p114):细胞内糖原在磷酸化酶和 脱分枝酶催化下形成1-磷酸葡萄糖。如图所示:
二、糖的吸收(p77)
食物中的糖经消化后以D-葡萄糖、D-果糖、D-半乳糖的形 式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不能被消化的二糖、寡糖及多糖也不能 被吸收,它们经肠内细菌的分解后放出或参加代谢。
A.仅-酮戊二酸脱氢酶 B.丙酮酸脱氢酶 C.柠檬 酸异构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都不是
57、(08年)乙酰-CoA是代谢中的关键分子,下
列哪种物质不是由乙酰-CoA转化而来:A
A.半胱氨酸 B.胆固醇 C.酮体 D.脂肪酸
6. 3—磷酸甘油醛氧化成3—磷酸甘油酸磷酸,又称1,3— 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在有NAD+和H3PO4时, 被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所催化,形成l,3—二磷酸甘油酸。 (同时还产生了NADH和H+)。
酸二羟丙酮则不能,但是它可以在磷酸丙糖异构酶的催化下迅速 转化成3—磷酸甘油醛。
上述酵解的前5步需消耗2分子ATP,产生2分子3—磷酸甘油 醛。后5步则为产能阶段。
糖酵解(EMP途径)
糖酵解(EMP途径)
糖酵解(EMP途径)
2007年90.若葡萄糖的1,4位用14C标记,经酵解转变为2分
子乳酸时,乳酸中被标记的碳原子是哪些?
一、丙酮酸氧化脱羧
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同时产生1分子 NADH和H+ 。反应是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进
行的,是连接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中心环节。丙酮 酸氧化脱羧反应是由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如下 图所示。
1.丙酮酸脱氢酶系:这是一个十分大的多酶体系,其中包括 丙酮酸脱羧酶E1,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2和二氢硫辛 酸脱氢酶E3三种不同的酶及焦磷酸硫胺素(TPP)、硫辛酸、 FAD、NAD+、CoA和Mg2+等6种辅助因素组装而成。
第二节 酵解与发酵
1.酵解 酵解是酶将葡萄糖降解成丙酮酸并伴随
着生成ATP的过程,此反应在细胞质内进行。它是动 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
代谢途径。在好氧有机体中,酵解生成的丙酮酸进入 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成CO2和H2O, 酵解生成的NADH经呼吸链氧化而产生ATP和水,所 以,酵解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若供氧 不足,NADH把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4. F-1,6-2P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DHAP)。 F-1,6-2P在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简称醛缩酶)的催化下
使C3和C4之间键断裂。产生二个三碳糖,一个酮糖即磷酸二羟 丙酮及一个醛糖即3—磷酸甘油醛。
5. 磷酸三碳糖的同分异构化 磷酸三碳糖中只有3—磷酸甘油醛能继续进入酵解途径,磷
7. 3—磷酸甘油酸磷酸将磷酰基转给ADP形成了3—磷酸 甘油酸和ATP。这是酵解过程中的第一次产生ATP,也 是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此时就抵消上述前5步消耗 的2分子ATP。因为有两个3—磷酸甘油酸磷酸
8. 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2—磷酸甘油酸。需磷酸甘油酸 变位酶的催化。
9. 2—磷酸甘油酸脱水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烯醇化 酶催化。
糖代谢(p77)
糖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 是由糖的分解代谢提供的。另外,糖分 解的中间产物,又为生物体合成其它类 型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和脂 肪酸等,提供碳源或碳链骨架。
植物和某些藻类能够利用太阳能,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即光 合作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 能(主要是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规 模最大的一种能量转换过程。
3.生成乙醇(在缺氧): 在酵母菌或其他 微生物中,丙酮酸可经丙酮酸脱羧酶的催 化,以焦磷酸硫胺素为辅酶,脱羧变成乙 醛,继而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由NADH 还原形成乙醇。
81、(08年全国联赛)动物和植
物细胞中的丙酮酸在厌氧环境
中都会发生酵解反应,下列哪
一化合物不是该反应的直接产
物A
A.乙醇
B.NAD+
A.糖酵解 B.三羧酸循环 C.生物氧化 D.暗反应
2006年11.以下哪种物质具有高能键: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3一磷酸甘油酸
C.2一磷酸甘油醛 D.果糖-6-磷酸
12.葡萄糖酵解的产物是
A.丙氨酸 B.丙酮醛 C.丙酮酸 D.乳酸 E.磷酸丙酮酸
81.有一株酵母突变株,缺乏一种三羧酸循环中的酶, 只有在培养基中加入仅-酮戊二酸后才能生长,该酵母 缺乏什么酶?
1.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柠檬酸合成酶
是个调控酶,次反应是可调控的限速步骤。
2.柠檬酸异构化生成异柠檬酸。
3.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是第一次氧化作
用,被异柠檬酸脱氢酶所催化,是第二个调节酶。反应的中 间物是草酰琥珀酸,进一步脱羧形成α—酮戊二酸。
4.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成为琥珀酰辅酶A。 α—酮戊 二酸脱氢酶系是第三个调节酶。是第二次氧化脱羧反应。
C.乳酸
D.CO2
六、D—果糖进入酵解的途径
1.通过己糖激酶催化变成6—磷酸果糖而进入酵解途径。
2.肝中有果糖激酶(fruetokinase)可催化果糖生成1—磷酸果 糖,然后被1—磷酸果糖醛缩酶断裂成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 前者再经三碳糖激酶磷酸化成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酵解途径。
其他单糖也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糖酵解。
3CO2 +4NAD(P)H +4H+ +FADH2+GTP
由于可见,丙酮酸经三羧酸循环降解成CO2和H2O共生成15个
ATP。 (但也要注意乘以2)
四、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总能量
葡萄糖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有两种形式: 一是直接产生ATP;二是生成高能分子NADH或 FADH2,后者在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并产生ATP。
一化合物不是该反应的直接产
物A
A.乙醇
B.NAD+
C.乳酸
D.CO2
二、酵解途径(p79)
酵解共10步,分为两个阶段:前5步为准备阶段, 此阶段中,葡萄糖通过磷酸化分解成三碳糖,每分解一 个己糖分子消耗2分子ATP。后5步为产生ATP的储能阶 段,磷酸三碳糖变成丙酮酸,每分子三碳糖产生2分子 ATP 。整个过程需10种酶,都在细胞质(基质)中,大 部分过程都需要Mg2+。现分述如下: 1. 葡萄糖磷酸化形成6—磷酸葡萄糖(G-6-P)。在已糖 激酶的作用下葡萄糖被ATP磷酸化而形成G-6-P。这是 个耗能反应。凡是催化磷酰基键ATP分子转移到受体上 的酶都称为激酶。
注:每个NADH转变为3个ATP,每个FADH2转变为2个ATP.
2002年33.1分子丙酮酸经TCA循环及呼吸链氧化时( )
A.生成3分子CO2 B.生成5分子H2O
C.生成12个分子ATP D.有5次脱氢,均通过NAD开始呼吸链
26、(08年)下列哪一化合物进入三羧酸循环的
目的是为了进一步的分解代谢A
A.乙酰-CoA B.酮酸 C.苹果酸 D.乙醇
从Baidu Nhomakorabea萄糖到CO2和H2O的总反应式为:
C6H12O6 + 6H2O + 10NAD+ + 2FAD + 4ADP + 4Pi
6CO2 + 10NADH + 10H+ + 2FADH2 + 4ATP
第三节 丙酮酸的有氧氧化——三羧酸循环
葡萄糖通过糖酵解产生的丙酮酸,在有氧条件 下,将进入三羧酸循环进行完全氧化,生成H2O 和
CO2,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丙酮酸的有氧氧化包括 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丙酮酸的氧化脱羧(丙酮酸
脱羧形成乙酰辅酶A,简写为乙酰CoA)。 第二阶 段:三羧酸循环(乙酰CoA被彻底氧化成H2O 和 CO2,释放出大量能量)。又称柠檬酸循环,简写 为TCA循环,由Krebs正式提出,所以又称Krebs循 环。
5.琥珀酰CoA转化成琥珀酸,并产生GTP。这是三羧酸
循环中唯一底物水平磷酸化直接产生高能磷酸键的步骤。
6.琥珀酸脱氢生成延胡索酸。是第三步氧化还原反应。
7.延胡索酸被水化生成苹果酸。
8.苹果酸脱氢生成草酰乙酸。是第四次氧化还原反应,也
是最后一步。
三、三羧酸循环所生成的ATP
TCA的总反应式: 丙酮酸+ 4NAD(P)++FAD+GDP+Pi+3H2O
葡萄糖酵解的总反应式为(p87):
葡萄糖十2Pi+2ADP+2NAD+——2丙酮酸+2ATP+2NADH+2H++2H2O
五、丙酮酸的去路
1.变为乙酰CoA 在有氧条件下丙酮酸进入 线粒体变成乙酰CoA参加三羧酸循环,最 后氧化成CO2和H2O。
2.生成乳酸: 在厌氧酵解时,丙酮酸接受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形成的NADH上的氢, 在乳酸脱氢酶催化下,形成乳酸。
2. 6—磷酸葡萄糖转化成6—磷酸果糖(F-6-P)。 由 磷酸葡萄糖同分异构酶所催化。
3. F-6-P磷酸化成1,6—二磷酸果糖(F-1,6-2P)。F-6-P被磷酸果 糖激酶所催化,将ATP上的磷酰基转移到C1位置上形成F-1,62P。这一步反应是酵解中的关键反应步骤。酵解的速度决定于
此酶的活性,因此它是一个限速酶。
1.糖酵解: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
共消耗了2个ATP,产生了4 个ATP,实际上净 生成了2个ATP,同时产生2个NADH。
2.丙酮酸氧化脱羧:丙酮酸生成乙酰CoA,
生成1个NADH,但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 酸,所以可得2个NADH。
3.三羧酸循环:乙酰CoA生成CO2和H2O, 产生一个GTP(即ATP)、3个NADH和1个
10.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丙酮酸激酶催化将磷酰基转移给 ADP形成ATP和丙酮酸。这是第二个底物水平的磷酸化 反应。因为有两个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所以共得2分子ATP。
糖酵解过程中共三步不可逆(①③⑩)反应,因
此,反应总体不能全部逆转。糖异生不是糖酵解的逆转。
四、酵解过程ATP的合成
一分子葡萄糖降解成两分子丙酮酸,消耗2分子ATP,产生4 分子ATP,因此净得2分子ATP,还有2分子NADH。(共8个ATP )
第一节 糖类的消化、吸收
一、糖的消化(多糖、寡糖的水解)
二糖在酶作用下,能水解成单糖。主要的二糖酶 为蔗糖酶、半乳糖苷酶和麦芽糖酶。这三种酶广泛存 在于人及动物的小肠液和微生物中。
淀粉由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组成。能够水解淀粉 的酶称为淀粉水解酶。α-淀粉酶:它是一种内切酶, 以随机方式水解α-1,4-糖苷键,能将淀粉切断成分子 量较小的糊精。β-淀粉酶:它是仅作用于链的末端单 位。它从链的非还原性末端开始,每次切下两个葡萄 糖单位-麦芽糖。葡萄糖淀粉酶:它是一种外切酶, 能够将淀粉链端基葡萄糖水解下来,最终可以将淀粉 完全水解成葡萄糖。α-1,6-糖苷酶:是一种能水解α1,6-糖苷键的淀粉酶。
A.只有羧基碳被标记 B.只有羟基碳被标记
C.羧基碳和羟基碳都被标记
D.一分子乳酸的羧基碳被标记,另一分子的甲基碳被标记
2005年11.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糖酵解过程中的产物( )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3--磷酸甘油酸
C.2--磷酸甘油醛
D.果糖--6--磷酸
36.下列过程中哪一个释放能量最多?( )
2.发酵:厌氧有机体(如酵母或其他微生物)把酵
解生成的NADH中的氢交给丙酮酸脱羧生成的乙醛, 使之形成乙醇。这个过程称为酒精发酵。若将氢交给
丙酮酸生成乳酸,则是乳酸发酵。(说明:此为发酵的
狭义概念,即无氧呼吸)。
81、(08年全国联赛)动物和植
物细胞中的丙酮酸在厌氧环境
中都会发生酵解反应,下列哪
2.丙酮酸脱氢酶(调控酶)的调控:
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是一个不可逆步骤,处
于代谢途径的分支点,是连接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中心环 节,因此,受到严密的调节控制。
(1)产物抑制:丙酮酸氧化脱羧作用的二个产物乙酰 CoA(对E2)、NADH(对E3)都抑制丙酮酸脱氢酶系。
(2)核苷酸反馈调节:酶体系的活性由细胞的能荷所 控制。如E1受GTP抵制,为AMP所活化。
(3)可逆磷酸化作用的共价调节:在有ATP时,丙酮 酸脱羧酶分子上特殊的丝氨酸残基被专一的磷酸激酶催化
磷酸化时,变得没有活性,当酶上的磷酸基团被专一的磷 酸酶水解时,又恢复活性。
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p96):如下图所示:
细胞呼吸
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TCA)
细胞呼吸
柠檬酸循环(三羧酸循环,TCA)
纤维素的酶解:纤维素是由β-D-葡萄糖通过 β-1, 4-糖苷键连接而成的长链大分子。纤维素 酶能特异性地水解β-1, 4-糖苷键,最终将纤维 素水解成葡萄糖。
糖原的酶解(p114):细胞内糖原在磷酸化酶和 脱分枝酶催化下形成1-磷酸葡萄糖。如图所示:
二、糖的吸收(p77)
食物中的糖经消化后以D-葡萄糖、D-果糖、D-半乳糖的形 式被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不能被消化的二糖、寡糖及多糖也不能 被吸收,它们经肠内细菌的分解后放出或参加代谢。
A.仅-酮戊二酸脱氢酶 B.丙酮酸脱氢酶 C.柠檬 酸异构酶 D.异柠檬酸脱氢酶 E.都不是
57、(08年)乙酰-CoA是代谢中的关键分子,下
列哪种物质不是由乙酰-CoA转化而来:A
A.半胱氨酸 B.胆固醇 C.酮体 D.脂肪酸
6. 3—磷酸甘油醛氧化成3—磷酸甘油酸磷酸,又称1,3— 二磷酸甘油酸。3—磷酸甘油醛在有NAD+和H3PO4时, 被磷酸甘油醛脱氢酶所催化,形成l,3—二磷酸甘油酸。 (同时还产生了NADH和H+)。
酸二羟丙酮则不能,但是它可以在磷酸丙糖异构酶的催化下迅速 转化成3—磷酸甘油醛。
上述酵解的前5步需消耗2分子ATP,产生2分子3—磷酸甘油 醛。后5步则为产能阶段。
糖酵解(EMP途径)
糖酵解(EMP途径)
糖酵解(EMP途径)
2007年90.若葡萄糖的1,4位用14C标记,经酵解转变为2分
子乳酸时,乳酸中被标记的碳原子是哪些?
一、丙酮酸氧化脱羧
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同时产生1分子 NADH和H+ 。反应是在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进
行的,是连接酵解和三羧酸循环的中心环节。丙酮 酸氧化脱羧反应是由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如下 图所示。
1.丙酮酸脱氢酶系:这是一个十分大的多酶体系,其中包括 丙酮酸脱羧酶E1,二氢硫辛酸乙酰转移酶E2和二氢硫辛 酸脱氢酶E3三种不同的酶及焦磷酸硫胺素(TPP)、硫辛酸、 FAD、NAD+、CoA和Mg2+等6种辅助因素组装而成。
第二节 酵解与发酵
1.酵解 酵解是酶将葡萄糖降解成丙酮酸并伴随
着生成ATP的过程,此反应在细胞质内进行。它是动 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的共同
代谢途径。在好氧有机体中,酵解生成的丙酮酸进入 线粒体,经三羧酸循环被彻底氧化成CO2和H2O, 酵解生成的NADH经呼吸链氧化而产生ATP和水,所 以,酵解是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的前奏。若供氧 不足,NADH把丙酮酸还原成乳酸。
4. F-1,6-2P裂解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DHAP)。 F-1,6-2P在1,6-二磷酸果糖醛缩酶(简称醛缩酶)的催化下
使C3和C4之间键断裂。产生二个三碳糖,一个酮糖即磷酸二羟 丙酮及一个醛糖即3—磷酸甘油醛。
5. 磷酸三碳糖的同分异构化 磷酸三碳糖中只有3—磷酸甘油醛能继续进入酵解途径,磷
7. 3—磷酸甘油酸磷酸将磷酰基转给ADP形成了3—磷酸 甘油酸和ATP。这是酵解过程中的第一次产生ATP,也 是底物水平的磷酸化反应。此时就抵消上述前5步消耗 的2分子ATP。因为有两个3—磷酸甘油酸磷酸
8. 3—磷酸甘油酸转变成2—磷酸甘油酸。需磷酸甘油酸 变位酶的催化。
9. 2—磷酸甘油酸脱水形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经烯醇化 酶催化。
糖代谢(p77)
糖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动物和大多数微生物所需的能量,主要 是由糖的分解代谢提供的。另外,糖分 解的中间产物,又为生物体合成其它类 型的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和脂 肪酸等,提供碳源或碳链骨架。
植物和某些藻类能够利用太阳能, 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化合物,即光 合作用。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变成化学 能(主要是糖类化合物),是自然界规 模最大的一种能量转换过程。
3.生成乙醇(在缺氧): 在酵母菌或其他 微生物中,丙酮酸可经丙酮酸脱羧酶的催 化,以焦磷酸硫胺素为辅酶,脱羧变成乙 醛,继而在醇脱氢酶的催化下,由NADH 还原形成乙醇。
81、(08年全国联赛)动物和植
物细胞中的丙酮酸在厌氧环境
中都会发生酵解反应,下列哪
一化合物不是该反应的直接产
物A
A.乙醇
B.NAD+
A.糖酵解 B.三羧酸循环 C.生物氧化 D.暗反应
2006年11.以下哪种物质具有高能键:
A.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B.3一磷酸甘油酸
C.2一磷酸甘油醛 D.果糖-6-磷酸
12.葡萄糖酵解的产物是
A.丙氨酸 B.丙酮醛 C.丙酮酸 D.乳酸 E.磷酸丙酮酸
81.有一株酵母突变株,缺乏一种三羧酸循环中的酶, 只有在培养基中加入仅-酮戊二酸后才能生长,该酵母 缺乏什么酶?
1.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柠檬酸合成酶
是个调控酶,次反应是可调控的限速步骤。
2.柠檬酸异构化生成异柠檬酸。
3.异柠檬酸氧化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是第一次氧化作
用,被异柠檬酸脱氢酶所催化,是第二个调节酶。反应的中 间物是草酰琥珀酸,进一步脱羧形成α—酮戊二酸。
4.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成为琥珀酰辅酶A。 α—酮戊 二酸脱氢酶系是第三个调节酶。是第二次氧化脱羧反应。
C.乳酸
D.CO2
六、D—果糖进入酵解的途径
1.通过己糖激酶催化变成6—磷酸果糖而进入酵解途径。
2.肝中有果糖激酶(fruetokinase)可催化果糖生成1—磷酸果 糖,然后被1—磷酸果糖醛缩酶断裂成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 前者再经三碳糖激酶磷酸化成3—磷酸甘油醛而进入酵解途径。
其他单糖也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糖酵解。
3CO2 +4NAD(P)H +4H+ +FADH2+GTP
由于可见,丙酮酸经三羧酸循环降解成CO2和H2O共生成15个
ATP。 (但也要注意乘以2)
四、葡萄糖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总能量
葡萄糖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量有两种形式: 一是直接产生ATP;二是生成高能分子NADH或 FADH2,后者在线粒体呼吸链氧化并产生ATP。
一化合物不是该反应的直接产
物A
A.乙醇
B.NAD+
C.乳酸
D.CO2
二、酵解途径(p79)
酵解共10步,分为两个阶段:前5步为准备阶段, 此阶段中,葡萄糖通过磷酸化分解成三碳糖,每分解一 个己糖分子消耗2分子ATP。后5步为产生ATP的储能阶 段,磷酸三碳糖变成丙酮酸,每分子三碳糖产生2分子 ATP 。整个过程需10种酶,都在细胞质(基质)中,大 部分过程都需要Mg2+。现分述如下: 1. 葡萄糖磷酸化形成6—磷酸葡萄糖(G-6-P)。在已糖 激酶的作用下葡萄糖被ATP磷酸化而形成G-6-P。这是 个耗能反应。凡是催化磷酰基键ATP分子转移到受体上 的酶都称为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