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管理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
管理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管理、管理学、管理者一、名词解释1.管理是通过综合利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各种手段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群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完成的各项任务。
3.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4.概念技能是分析判断一种状况并能识别其因果关系的能力。
5.技术技能是指运用管理者所管理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6.管理作为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即通常所说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
7.管理者是指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是管理的主体,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二、选择题1、A,2、A,3、C,4、D,5、D,6、B,7、D,8、C,9、A,10C,11、B,12、D,13、A三、简述题1、答:不一定。
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
所以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管理还必须使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即追求活动的效果。
当管理者实现了组织的目标,我们就说他们的工作是有效果的。
因此,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结果。
效率和效果是互相联系的,组织可能是有效率但却是无效果的,那种要把错事干好的组织就是如此。
2、答:管理作为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即通常所说的管理职能。
而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管理工作所包括的几类基本活动内容,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3、答:亨利•明茨伯格把管理者角色分成3大类10个角色。
4、答:基层管理者需要了解并初步掌握与其管理的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技能,否则就很难与他所主管的组织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也就无法对他所管辖的业务范围内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
尤建新《管理学概论》(第3版)课后习题(第一章 管理的概念——第三章 管理与组织环境)【圣才出品】
第一章管理的概念1.什么是管理?如何理解管理定义的四层含义?答:管理(Management)的定义是,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协调组织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这一定义有四层含义:(1)管理是一个过程;(2)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组织目标;(3)管理的手段是有效整合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4)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过程中的矛盾和不协调会成为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阻碍,管理就是要努力使成员能够协同行动而消除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阻碍。
2.管理者需要哪些技能?答:一般认为,管理者为履行其管理职能和提高其管理绩效,至少需要三种基本的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1)技术技能是指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业务知识,诸如机械制造、会计学、施工技术等;(2)人际技能是指与他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如激励、引导和鼓舞组织成员的热情和信心的技能;(3)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即管理者必须具有能够将组织看作一个整体,理解组织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并从整体上认识组织和决策组织活动的能力。
从组织角度也可以说,概念技能是一种宏观管理的能力。
3.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管理的有效性?答:管理的有效性是指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实现其目标的程度,即做正确的事(Doing the right things)的评判。
如果一个组织能够有效地利用其拥有的资源去实现组织的目标,即投入所得产出与组织目标一致(也称有效产出),则说明其管理是有效的。
举例略。
4.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管理的效率?答:管理的效率是指投入与产出之比,即正确地做事(Doing things right)的评判。
管理效率追求的是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投入少,产出多,说明发挥作用的资源比例高,浪费的资源少,管理的效率高。
举例略。
5.如何理解计划与计划工作的含义?答:计划的含义可从两个角度讨论。
(1)从名词的角度(静态的)理解,计划是指组织目标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方案。
管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V2.0
管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V2.01、根据M.韦伯的观点,被社会接受的合法权⼒有哪⼏种类型?有三种类型。
简单地说,是传统型、魅⼒型、和合法合理性。
第⼀种,是指确⽴已久的习俗和传统为基础即传统型权威(traditional au-thority)。
第⼆种,是克⾥斯马型权威(charismatic authority),也就是⼈格魅⼒型。
第三种,合法⼀合理型权威(legal-rational authority)。
2、反映企业竞争⼒的指标有哪些?销售增长率、市场占有率、产品获利能⼒(销售利润率)3、系统论观点对企业管理有何指导意义?1) 系统论是关于研究⼀切综合系统或⼦系统的⼀般模式:原则和规律的理论体系。
2) 系统论的主要特征:整体性、相关性、有序性、交互作⽤3) 系统论的观点可以对管理活动提供许多启⽰。
具有指导意义的启⽰主要有以下⼏点:①企业管理必须有整体观点:管理活动的展开,必须⽤整体的观点加以指导:解决每⼀个业务问题,不仅要考虑业务问题的解决对直接有关的⼈和事的影响,还要顾及到对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不仅要考到对⽬前的影响,还要考虑到对未来的影响。
②企业管理必须有层次观点:企业及其管理活动是⼀个多元、多级的复杂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不同层级的管理者有着不同的职责和任务。
各管理层次必须职责清楚,任务明确,并在实践中各司其职、各⾏其权、各负其责,才能正确发货各⾃的作⽤,实现管理的⽬标。
③企业管理必须有开发观点:系统理论告诉我们,企业与环境的作⽤是交互的。
因此,管理者不仅应根据系统论的观点,主义研究和分析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内部的活动和内容,以适应市场环境的特点及其变化的要求,⽽且应努⼒通过⾃⼰的活动去改造和开发环境,引导环境朝有利于企业的⽅向去发展变化。
4、简述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管理过程学派的主要特点是将管理理论同管理⼈员所执⾏的管理职能,也就是管理⼈员所从事的⼯作联系起来。
他们认为,⽆论组织的性质多么不同(如经济组织、政府组织、宗教组织和军事组织等),组织所处的环境有多么不同,但管理⼈员所从事的管理职能却是相同的,管理活动的过程就是管理的职能逐步展开和实现的过程。
管理学思考题及(附答案)
管理学思考题及(附答案)管理学思考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1、什么是管理?管理:协调工作活动过程(即职能),以便能够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同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效率与效果效率:正确地做事(如何做)效果:做正确的事(该不该做)3、管理者三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4、管理职能和(或)过程——职能论计划、组织、控制、领导5、管理角色——角色论人际角色:挂名首脑、领导人、联络人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发言人决策角色: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6、管理技能——技能论用图表达。
高层管理概念技能最重要,中层管理3种技能都需要且较平衡,基层管理技术技能最重要。
7、组织三特征?明确的目的精细的结构合适的人员第二章泰罗的三大实验:泰罗是科学管理之父。
记住3个实验的名称:1、搬运生铁实验,2、铁锹实验,3、高速钢实验4、吉尔布雷斯夫妇动作研究之父管理界中的居里夫妇5、法约尔的十四原则法约尔是管理过程理论之父记住“十四原则”这个名称就可以了。
6、法约尔的“跳板”图。
7、韦伯理想的官僚行政组织组织理论之父。
6维度:劳动分工、权威等级、正式甄选、非个人的、正式规则、职业生涯导向。
8、韦伯的3种权力超凡的权力传统的权力法定的权力。
9、巴纳德的协作系统论协作意愿共同目标信息沟通10、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人事管理之父。
职业经理人的先驱11、福莱特冲突论管理理论之母1)利益结合、2)一方自愿退让、3)斗争、战胜另一方4)妥协。
12、霍桑试验1924-1932年、梅奥照明试验、继电器试验、大规模访谈、接线试验13、朱兰的质量观质量是一种合用性14、80/20的法则多数,它们只能造成少许的影响;少数,它们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15、五项修炼自我超越改善心智共同愿景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第三章1、管理万能论管理者对组织的成败负有直接责任。
2、管理象征论是外部力量,而不是管理,决定成果。
3、何为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价值观和信念体系。
管理学概论练习及答案(最新)
管理学概论练习及答案(最新)一、选择题1. 管理的四大职能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计划B. 组织C. 领导D. 控制E. 营销答案:E解析: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营销虽然重要,但不属于管理的基本职能。
2. 亨利·法约尔提出的管理的五大职能是哪些?A.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B. 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C. 计划、组织、指挥、沟通、控制D. 计划、组织、指挥、激励、控制答案:A解析:亨利·法约尔是古典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的管理五大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是什么?A. 生理需求B. 安全需求C. 社交需求D. 尊重需求E. 自我实现需求答案:E解析: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二、填空题1. 管理的本质是__________。
答案:协调解析:管理的本质是通过协调各种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等)来实现组织的目标。
2. 彼得·德鲁克被誉为“现代管理之父”,他提出的管理的三大任务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答案:实现组织的特定目的和使命、使工作富有成效、管理组织的社会影响和社会责任解析:彼得·德鲁克在其著作中明确提出了管理的三大任务,强调管理者不仅要关注组织的内部效率,还要关注组织的外部影响和社会责任。
三、简答题1. 简述管理的四大职能及其主要内容。
答案:计划: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
包括目标设定、战略规划、行动方案制定等。
组织:根据计划安排和配置资源,建立组织结构。
包括部门划分、职权分配、人员配置等。
领导:指导和激励员工,确保计划的实施。
包括领导风格、沟通、激励、团队建设等。
控制:监控和评估组织的绩效,确保目标的实现。
包括绩效评估、偏差分析、纠正措施等。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答案
总论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答:管理是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对这一定义可作进一步解释:1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它。
3 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 管理的职能是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3.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4.请解释伦理、道德的内涵伦理最初的自然形态是风俗习惯。
道德是指在一定风俗习惯下所形成的个人的品质、气质。
伦理的真谛是个人的单一性与共同体的普遍性的统一,但它不是借助外在的强制如法律规范的形式上达到的统一,而是透过精神所达到的统一。
因而精神是伦理的文化内核,。
而所谓“德”就是个体将共同体的普遍性、普遍品质或普遍要求加以内化,“内得于己”并“外施于人”,形成个体内在的伦理普遍性,获得“伦理上的造诣”,造就精神同一性,从而使共同体成员达到“同心同德”。
因此,伦理与道德作为人类文明的基本因子,是指评价人类行为善与恶的社会价值形态,在日常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一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5.解释功利主义、权利至上、公平公正、社会契约和推己及人五种道德观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
答:五种道德观的具体内涵,以及它们可能产生的社会结果主要表现为:1 功利主义道德观①内涵。
功利主义道德观认为,能给行为影响所及的大多数人带来最大利益的行为才是善的。
这是一种完全根据行为结果即所获得的功利来评价人类行为善恶的道德观。
②社会结果。
一方面,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并符合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它没有考虑手段,如果采取了不公平、不道德甚至损害了他人或社会利益的手段,则会产生不道德的行为;同时,功利主义只是规定了对大多数人有利,而没有规定所得利益如何在相关人员中分配,所以很可能产生利益分配不公,形成贫富两极分化的现象。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管理学》复习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引言:在现代社会中,管理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组织的有效运作和发展提供了理论与实践的指导。
本文将回顾一些与管理学相关的思考题,并给出相应的参考答案,以帮助读者熟悉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第一部分:管理与领导问题一:管理和领导之间有什么区别?它们在组织中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参考答案:管理与领导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尽管它们在组织中密切相关。
管理着重于规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组织资源,确保达到预定的目标。
领导则侧重于激发和影响员工,引导他们朝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努力。
管理者通常是组织中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而领导者则是变革的推动者和企业文化的塑造者。
问题二:用户动机理论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理论,请简要介绍它。
参考答案:用户动机理论,由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针对人类的需要和动机进行了分类和层次划分。
该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个层次,形成了一个金字塔状的模型。
管理者可以通过了解员工的需要层次,提供适当的激励和奖励,进而激发员工的积极动力,提高组织的绩效。
第二部分:组织结构与设计问题三:请简要解释垂直和水平组织结构,并比较它们的优缺点。
参考答案:垂直组织结构是一种传统的组织形式,它基于等级制度和职权层级,信息和决策通常从上至下传递。
垂直组织结构可以实现高度的控制和协调,但决策过程缓慢,沟通障碍多,灵活性较低。
水平组织结构则更加强调团队合作和平等沟通,减少了等级制度,使组织更加灵活和创新,但可能存在决策模糊和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问题四:什么是组织文化?对于一个组织来说,有什么样的好的组织文化?参考答案: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内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和符号系统。
好的组织文化应该与组织的愿景和核心价值相一致,鼓励员工的参与和创新,提倡团队合作和持续学习,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此外,好的组织文化还应具有灵活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与组织的战略目标相契合。
管理学概论思考题及答案
“管理学概论”思考题及答案1、管理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管理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并进行控制的过程。
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管理规律。
管理规律是客观存在的,它既不同于管理主体的规律,也不同于管理客体的规律。
3、泰罗科学管理主要理论观点第一,管理的中心问题是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二,管理的精髓是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
第三,一切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都要经过科学实验,要用科学管理代替经验管理。
4、泰罗科学管理主要管理方法第一,定额管理。
第二,差别计件工资制度。
第三,挑选第一流工人。
第四,工具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
第五,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
5、霍桑试验及其结论霍桑实验是指1924—1932年在美国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管理实验。
这个实验经历了一下三个阶段:(1)照明和电话继电器装配实验;(2)访谈实验;(3)电话线圈装配工实验。
结论:(1)职工是社会人,他们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要。
(2)企业中不但存在正式组织,而且存在非正式组织。
(3)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在于通过提高职工的满足度来鼓舞职工的士气。
6、马斯洛人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感情和归属需要、受人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7、双因素理论即激励—保健双因素理论。
该理论认为,导致职工满意并持积极工作态度因素为激励因素,只能防止和消除职工不满情绪,但不能激发职工积极性的因素为保健因素。
这一理论告诉我们,要防止和消除职工的不满情绪,必须要改善保健因素。
要使职工保持满意态度并不断提高工作热情,必须要不断强化激励因素。
8、期望机率理论一个人从事某项活动的动力或激励力的大小,取决于该项活动所产生成果吸引力的大小和该项成果实现机率的大小。
9、亚当斯公平理论这一理论侧重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产生积极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认为,职工的激励程度不仅受到自己所得到报酬的绝对额的影响,而且受到报酬相对比较的影响。
管理学概论-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
管理学概论-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篇:管理学概论-第二章-复习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二章参考答案此案例在管理方面提供了许多有用的经验,体现了现代化管理的某些雏形,是早期最为出色的一个管理范例。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2)装配线生产(3)部件储存(4)部件的标准化(5)会计、存货、成本控制选择题参考答案:1、A;2、C;3、A;4、B;5、D;6、C;7、C;8、D;9、B;10、A第二篇:管理学概论复习思考题(一)填充题1.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________和微观管理的_________。
2.中国历史上的“道”有多种含义,顺“道”中的“道”属于客观范畴,指的是____________。
3.“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4.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企业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_____________原则。
6.正式组织以_______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________为主要标准。
7.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_____________理论。
8.根据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是以_________为中心的,而保健因素则与__________有关。
9.马斯洛的高层需要即赫茨伯格的主要_______因素,而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要则相当于_____因素。
10.模型按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按变量种类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
11.对比x理论和y理论,可以看出,它们的差别在于对于工人的_______看法不同,因此采用的________也不相同。
管理学概论(答案版).doc
1、管理的概念内涵:2、目标管理的优点:(1)有助于组织的自我完善。
(2)增强沟通和理解。
(3)提高积极性和自律性。
(4)推进组织变革和人力资源重新整合。
(5)督促按计划付诸行动。
3、目标管理的任务:(1)明确目标,并能具体化(2)明确目标次序(3)合理配置资源(4)有效的测评和控制4、管理现代化的主要内容:(1)管理思想现代化。
思想观念的水平决定了管理的水平。
(2) 管理体制现代化(3)管理方法现代化(4)管理手段现代化5、计划工作的作用:1.指明方向。
为管理者和普通员工,指明行动的方向。
2.减少风险。
良好的计划必须有周密细致的预测和正确的目标指引。
3.提高效率。
计划工作的过程也是各方面协调的过程。
4.提高工作的有效性。
5.支持控制活动。
计划工作则是有效实施控制的基础。
6、战略管理过程:主要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评价。
战略制定体现计划的职能(1)确定组织的愿景和使命(2)分析外部环境和组织内部的资源和能力 (3)构造战略(4)实施战略(5)战略结果评估7、影响权力委任心理因素:1.职业偏好的影响2.对问题主次的衡量3.对失败的畏惧心理4.对他人动机的不信任8、组织变革的内容:(1)以组织结构为变革重点。
通过改革组织结构来实现组织的变革。
(2)以任务和技术为变革重点。
通过组织各部门、各层次工作任务进行重新组合,改革原有的工作流程。
(3)以人为变革重点。
这是实现所有变革的基础,这其中包括知识的变革,态度的变革,个人行为的变革,甚至整个群体行为的变革。
9、克服变革中阻力的方法:(1)说服并动员可能多的人参加到变革中去。
(2)进行教育和加强沟通。
(3)变革要采取逐步展开的方式。
(4)认真分析变革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10、管理者受到的社会责任压力:(1)法律法规的压力。
满足国内公众利益而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2)成本的压力。
废弃物排放征费(3)竞争的压力(4)公众压力。
不好应付, 处理不好,影响企业形象。
管理学概论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组织与管理1.何谓组织?组织要素包括哪些?P22.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73.管理工作包括哪些基本内容?为什么?P 7~84.为什么说满足社会需要与获取利润都是现代企业的基本内容?P55.何谓人本原则?管理者如何实现人本管理?P106.何谓适度原则?如何才能有效把握管理适度?P 117.什么是科学管理化?P11 为什么说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科学化仍是管理学发展的主流?P128.如何理解管理的科学性?P12~13 它对有效的管理有什么启示?P13~149.管理方法的多科学性对管理研究和实践活动有哪些影响?P1610.系统的观点对管理活动有哪些启示?P18第二章早期管理思想1.中国古代的道德思想对现代企业的经营有何启示?P222.中国古代的法治思想的基本原则有哪些?P22~233.欧文在管理思想史上有何贡献?P244.试综合分析斯密与巴贝奇关于劳动分工的研究?P255.泰勒制为什么会在19世纪末的美国产生?P26~276.根据泰勒的观点,应如何进行作业方法和作业时间研究?P 277.泰勒倡导的差别计件工资制为什么能刺激工人提供更多劳动?P288.试评价泰勒的“职能工长制”设想?P29 / P359.在法约尔的理论中,经营和管理有什么区别?P3010.为什么孔茨等人认为法约尔是现代管理理论的“真正创始人”?P3411.韦伯为什么认为科层组织是理想的组织体系?P3412.在韦伯的理论中,权力有哪些类型?不同类型的权力有哪些特点?P34第三章现代管理理论1.为什么梅奥认为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足程度?P422.在巴纳德的社会系统论中,协作系统由哪些基本要素构成?P453.西蒙的决策理论有何特点?P 464.根据德鲁克的观点,经历应执行哪些职能?P475.权变理论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什么?P486.明茨伯格的新组织理论有何特点?P 49 把协调机制作为组织研究的中心对管理者可能带来哪些启示?P507.有人说“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你是如何评价这个观点的?P528.20世纪80年代的劳动力资源有何特点?P53 这些特点给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哪些变化? P53~549.现代管理实践中出现了分权化倾向的原因是什么?这种倾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54~5510.你是如何看待管理研究与管理实践向基础理论回归的现象的?P57~58第四章管理伦理与组织社会资本1.什么是道德?P62 组织道德增加管理有效的途径有哪些?P632.组织伦理应当考虑的四个重要问题是什么?P64 组织道德判断有哪些影响因素?P64~653.企业道德判断的原则方法有哪些?P 65~66 你对这些原则有什么看法?为什么?4.从影响组织道德因素角度来看,分析工作中产生不道德行为的原因?P665.企业社会责任角色有几种,P68~69 你对此持有什么样的观点。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优秀范文5篇]
管理学课后思考题[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管理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管理与管理者1.试述管理的含义。
2.试述管理属性及管理属性两重性的意义。
3.什么是管理,并试述管理的基本职能。
4.什么是管理?管理的对象和目的是什么?5.根据明茨伯格的理论,试述管理者在平时的工作中扮演着哪些角色?6.管理的一个著名定义是:“通过别人并和别人一道实现组织目标。
”请说明管理者如何才能有效的做到这一点?答(1)正确确定组织目标,并对实现目标的方案作出正确的决策;(2)正确地设计和维护组织;(3)科学的授权和实施有效地激励;(4)进行适当的控制。
第二章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对管理中的各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理解性掌握。
3.根据韦伯的观点,被社会接受的权力有哪几种类型?4.简述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
5.试述科学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贡献。
6.试述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以及你对泰罗科学管理理论的评价。
7.简述梅奥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中所阐述的几个主要观点。
(答案同9)8.试述霍桑试验所得出的基本结论(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答案同9)9.简述梅奥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观点。
第三章管理环境1.简述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决策1.为什么决策要遵循的是满意原则,而不是最优原则?2.简述头脑风暴法的实施原则。
3.对决策的类型理解性掌握。
4.按决策的重要性程度,决策可分为那几种?分别由哪个层级的管理者负责?5.简述使用德尔菲法进行决策的要点。
6.简述决策工作的基本过程(步骤)。
7.试述决策的过程(步骤)及影响因素。
8.会计算第五章计划1.简述计划的内容?2.简述计划的特性(性质、特征)。
3.对计划的层次体系理解性掌握。
4.试述编制计划的工作步骤?5.简述许多管理人员都认为,“计划跟不上变化,所以制订计划根本没用。
”这样的说法对不对?为什么?答:这种说法不对。
计划虽然难以预知变化,但在计划的制定过程中,通过对将来变化的预测和应对方案的制定,就能够在变化发生时及时采取措施,不至于无所适从,从而把未来的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计划不是一成不变,它应该具有灵活性,可以通过弹性计划等方法使1计划适应变化;制定计划不仅是为了应对变化,而且是为了保持整个组织的均衡发展,消除不必要的活动所带来的浪费,增强组织效应,提高组织效率和效益。
周三多管理学第三版课后思考题题答案
第一章管理活动与管理概论1.何谓管理?如何理解管理的具体含义?P5管理师指组织为了达到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分配、协调相关资源的过程。
(1管理的载体是组织。
(2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而不是其他。
(3管理的对象是相关资源,即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
(4管理的职能活动包括信息、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5管理的目标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目标,而该目标仅凭单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这也是建立组织的原因。
2.组织中的管理通常包括哪些职能活动?每种职能活动是如何表现其存在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又是如何?P6(1)决策:通过方案的产生和选择以及通过计划的制定表现出来。
(2)组织: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
(3)领导: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
(4)控制:通过对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5)创新:通过组织提供的服务或产品的更新和完善以及其他管理职能的变革和改进来表现其存在的。
相互关系:(1)决策是计划的前提,计划是决策的逻辑延续。
(2)组织、领导和控制旨在保证决策的顺利实施。
(3)创新贯穿于各种管理职能和各个组织层次之中。
3.根据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应扮演哪些角色?P6-8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者角色和联络者角色。
信息角色: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角色。
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角色。
4.根据卡茨的研究,管理者应具备哪些基本职能?P8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5.简述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并对之进行简要评价。
P9-12中国:(1)春秋,孙武《孙子兵法》,具有相当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2)战国,《周礼》对封建国家的经济管理的论述和设计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3)战国,孙膑运用统筹学和对策论的思想,帮助田忌在赛马中胜了齐王。
(4)《墨子》、《老子》、《管子》、《齐民要术》、《天工开物》等。
外国:(1)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观点和经纪人观点。
《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复习与思考题及答案
《管理学理论与实务》---复习与思考题及答案《管理学理论与实务》教材编写组2019年3月第一章管理概述复习思考题:1.何谓管理?管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管理定义: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导与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别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特征:(1)管理具有二重性管理二重性是指管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
管理的自然属性是指管理是由许多人进行协作劳动而产生的,是有效组织共同劳动所必需的,具有同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它与具体的生产方式和特定的社会制度无关。
管理的社会属性是指,管理又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此,它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管理的科学性是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
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其实践性,没有实践则无所谓艺术。
(3)管理具有普遍性与目的性管理普遍存在于各种活动之中,这就决定了管理的普遍性。
管理是人类一项有意识、有目的的协作活动,是为实现组织既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这就是管理的目的性。
(4)管理具有创新性管理本质上具有不断创新的特性。
创新性来源于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管理因素的发展变化和管理方式的深化更新。
管理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是人。
2.管理活动具有哪些基本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管理的职能:计划职能、组织职能、领导职能、控制职能它们之间的关系:管理职能把管理过程划分为几个相对独立的部分,在理论研究上能更清楚地描述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有助于实际的管理工作以及管理教学工作。
划分管理职能,管理者在实践中有助于实现管理活动的专业化,使管理人员更容易从事管理工作。
在管理领域中实现专业化,如同在生产中实现专业化一样,能大大提高效率。
同时,管理者可以运用职能观点去建立或改革组织机构,根据管理职能规定出组织内部的职责和权力以及它们的内部结构,从而也就可以确定管理人员的人数、素质、学历、知识结构等。
管理学概论(杨红娟著)课后习题答案
管理学概论(杨红娟著)课后习题答案《管理学概论》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高职生“管理学概论”及相关课程的教材,以下是要与大家分享的管理学概论(杨红娟著)课后答案,供大家参考!点击此处阅读???管理学概论(杨红娟著)课后答案???《管理学概论(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十一五”规划教材之一,针对管理学的基本范畴和原理、管理环境、管理过程、管理方法、管理技术与手段,尤其是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及其在管理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对21世纪管理学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了理性分析与探索。
在观点的论证和资料的选择上,不仅有管理的基础理论、基础方法的介绍,也有章节后所附的许多反映人类管理实践的精粹案例。
《管理学概论(第2版)》内容上既有系统性,又有很强的实用性,能够反映时代特点并有一定新颖性。
《管理学概论(第2版)》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生、高职生“管理学概论”及相关课程的教材,亦可用于行业培训考试教学用书、继续教育用书,同时也是一部提升管理者整体素质的必备参考书。
1导论1.1管理的基本概念、特征与作用1.2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1.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发展1.4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1.521世纪的管理学案例霍桑工厂的访谈实验复习思考题2管理的前提与本质2.1管理的二重性2.2管理的基本原理2.3管理者及其社会责任2.4管理者所处的组织环境案例日本的企业管理中的终身雇佣制复习思考题3计划3.1计划与计划工作3.2战略管理与战略性计划3.3决策3.4计划的工具案例吉利收购沃尔沃背后的战略转型复习思考题4组织4.1组织的概念4.2组织设计4.3人力资源管理4.4组织文化案例1通用公司的组织结构变革案例2世界名企人才策略案例3华为的“蓝血”文化与人才管理复习思考题5领导5.1领导5.2激励5.3沟通案例1新来的最高行政主管案例2Motorola公司的有效沟通管理复习思考题6控制6.1控制概述6.2控制的过程6.3控制类型6.4有效控制的要求6.5控制技术和方法6.6管理信息控制系统及DSS案例麦当劳公司的控制系统复习思考题参考文献1.《管理经济学》第五版吴德庆著课后答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财务管理(王玉春著)课后习题答案3.阳光大学生网2月份答案更新汇总。
尤建新《管理学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尤建新《管理学概论》(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一章管理的概念一、管理的定义和性质1.管理的任务组织的目标是大家的目标,管理的任务就在于引导组织成员共同来实现这一目标。
具体讲,就是把组织所拥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加以合理的组合和运用,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为推动组织向目标一步一步地接近,必须规定组织中每个成员应当从事的活动,并使他们的活动相互协调。
2.管理的定义(1)管理:管理就是有效整合组织资源、协调组织中个人和群体行为,确保组织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这一定义有四层含义:a.管理是一个过程;b.管理的核心是实现组织目标;c.管理的手段是有效整合组织拥有的各种资源;d.管理的本质是协调。
过程中的矛盾和不协调会成为组织实现既定目标的阻碍,管理就是要努力使成员能够协同行动而消除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阻碍。
(2)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共同活动的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组织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区域越来越广阔,管理的四层含义变复杂了。
于是,管理成为人力、物力、财力之后的第四种资源——管理资源。
管理资源具有无形的和潜在的特点。
3.管理的职能管理是管理者通过他人或与他人一起完成工作目标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管理的职能可以划分为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四个方面。
(1)计划职能计划的含义可从两个角度讨论。
a.从名词的角度(静态的)理解,计划是指组织目标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方案。
b.从动词的角度(动态的)理解,计划是指计划工作,即拟订组织目标和实现组织目标的行动方案的过程。
(2)组织工作关于组织的含义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解释。
a.以静态结构来解释组织的含义,这是指为达成某些目标而设计并建立的组织系统。
这一组织系统有如下特点:第一,开放系统,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各种资源的交换;第二,技术系统,不断地进行由投入转化为产出的过程;第三,整合系统,不断地与环境相互作用,并与其各子系统(或系统元素)相互依存。
b.从动态活动来解释组织的含义,这是指对组织系统拥有的资源的用途加以规定,使之有秩序地得到利用的活动过程,常称之为组织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概论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管理、管理学、管理者一、名词解释1.管理是通过综合利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各种手段来协调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信息资源从而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是一群人的集合,是对完成特定使命的人们的系统性安排,以完成单独个人力量的简单总和所不能完成的各项任务。
3.人际技能是指成功地与别人打交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
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4.概念技能是分析判断一种状况并能识别其因果关系的能力。
5.技术技能是指运用管理者所管理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6.管理作为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即通常所说的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
7.管理者是指组织中从事管理活动的人员,是管理的主体,是指挥别人活动的人。
二、选择题1、A,2、A,3、C,4、D,5、D,6、B,7、D,8、C,9、A,10C,11、B,12、D,13、A三、简述题1、答:不一定。
管理就是要使资源成本最小化。
所以仅仅有效率是不够的,管理还必须使活动实现预定的目标,即追求活动的效果。
当管理者实现了组织的目标,我们就说他们的工作是有效果的。
因此,效率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而效果涉及的是活动的结果。
效率和效果是互相联系的,组织可能是有效率但却是无效果的,那种要把错事干好的组织就是如此。
2、答:管理作为一个工作过程,管理者在其中要发挥的作用就是管理者的职能,也即通常所说的管理职能。
而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管理工作所包括的几类基本活动内容,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
3、答:亨利•明茨伯格把管理者角色分成3大类10个角色。
4、答:基层管理者需要了解并初步掌握与其管理的专业领域相关的基本技能,否则就很难与他所主管的组织内的专业技术人员及其他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从而也就无法对他所管辖的业务范围内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
5、答:概念技能包括理解事物的相互关联性从而找出关键影响因素的能力、确定和协调各方面关系的能力以及权衡不同方案优劣和内在风险的能力等等。
显然,任何管理者都会面临一些混乱而复杂的环境,需要认清各种因素之问的相互联系,以便抓住问题的实质,根据形势和问题果断地做出正确的决策。
因此,管理者所处的层次越高,其面临的问题越复杂、越无先例可循,就越需要概念技能。
四、论述题1、管理具有科学性。
是在总结管理工作的客观规律基础上形成的,可以指导管理实践,也是一门正在发展的科学;管理也具有艺术性。
要求管理者以管理理论和基本方法为基础,结合实际,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管理的科学性和管理的艺术性二者之间的关系:不互相排斥,而是相互补充。
2、答:两者都是高层管理者,都是对整个组织的管理负全面责任的人,都要求有更多的概念技能和人际技能。
主要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的主要目的是维护地区社会稳定和经济高速、协调发展,后者则主要是保证企业长期盈利。
两者管辖范围、管理手段、管理方法等也不相同。
五,案例分析题是裁员减薪还是减时提薪管理是科学,也是艺术。
公司的成败在于员工的积极性能否发挥,员工积极性的发挥在于领导艺术。
c.麦考密克在本应裁员减薪时,却减时提薪,乃惊人之举,属高超的领导艺术。
员工对领导的认可是领导权力有效行使的一个重要条件,领导和员工同舟共济的高昂士气是公司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
困难和解决困难的办法是同时存在的,而且办法总比困难多,领导艺术是挖掘“办法”的技能.第三章一、名词解释1.一般环境组织的一般环境也可以说是组织的大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社会文化教育环境、自然环境和国际环境等。
2.具体环境具体环境是与实现组织目标直接相关的那部分环境,是由对组织绩效产生积极或消极影响的关键顾客群或要素组成的。
具体环境对每一组织而言都是不同的,并随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典型的具体环境包括供应商、客户或顾客、竞争者、政府机构及公共压力集团。
3.环境复杂性程度环境复杂性程度是指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
4、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并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的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运营理念、道德规范、规章制度、人文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的综合。
二、选择题1、A,2、A,3、C,4、B,5、C,6、D,7、D,8、B,9、C,10、A三、简述题1、答:供应商对企业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供应商能否按照企业的需求按时、按质、按量地提供各种要素,这决定了生产经营活动能否正常运行;二是供应商的价格谈判能力,这决定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并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利润水平。
2、答:组织环境包括一般环境和具体环境。
一般环境包括组织外的一切,如全球环境、政治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技术环境,还包括那些能影响组织但联系尚不清楚的条件。
具体环境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中央和地方政府及特殊利益集团。
3、答:环境的不确定性可有两个维度来度量:变化程度和复杂程度。
变化程度指的是不可预见的变化,如果变化能够精确地预期,它就不是管理者必须应付的那种不确定性。
环境复杂性程度是指组织环境中的要素数量及组织所拥有的与这些要素相关的知识广度。
4、组织文化是以组织精神为核心,以组织文化理念群、组织价值取向、组织文化形态、组织副文化(或亚文化)精髓为主要内容,以组织物质文化、组织制度文化为支撑,以组织文化符号为外部记载、传播与输出的工具,融组织的宗旨、行为规范、伦理体系、价值准则、习俗、信仰、制度规定为一体的,以组织内部创造为主,以外部文化刺激、输入为辅形成的不同形态的特质所构成的复合体系。
5、答:组织文化是以组织内成员特别是创始人已有的思想为基础,通过组织运行和实践逐步形成的。
主要是两方面:①创始人的倾向性和假设;②第一批成员从自己的经验中领悟到的东西。
组织文化的培养包括以下6个环节:分析与诊断;条理化;自我设计;倡导与强化;实践与提高;适时发展。
6、答:顾客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顾客的需求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状况,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影响着企业的获利。
四、论述题1、答:企业的具体环境包括用户、竞争对手、同盟者、供应商、业务主管部门、税务财政部门以及企业所在社区等要素。
其中,物业公司最主要的具体环境是用户、竞争者和业务主管部门。
顾客对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顾客的需求水平决定了企业的市场状况;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影响企业的获利。
竞争者包括所有与本企业争夺市场或资源的企业,可将竞争者划分为直接竞争对手、潜在竞争对手、替代品生产者三大类进行分析。
组织必须与这些环境因素保持良好的关系,否则就可能因小失大,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2、企业家的价值观和言行奠定了组织早期文化的基调。
组织文化的导向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家的经营理念、管理哲学和言行,尤其是对于处于创业期和成长期的企业。
一个组织的精神文化常常反映的是组织创始人的远见和使命追求,因为创始人有着独创思想,所以他们对如何实施这些想法存在倾向性,不为已有的习惯或意识所束缚。
创始人通过描绘组织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方式来建立组织早期的文化。
由于新组织的规模较小,从而使得创始人能够使其远见深刻地影响组织的全体成员。
五,案例分析题迪斯尼败走巴黎(1)企业确定了战略目标后,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关键。
东京模式采用的是风险低、利润低的技术转让方式,巴黎模式采用的高风险、高投资、高利润的合资方式。
投资方式的选择必须因地制宜。
(2)1984年正是日本经济腾飞之后,消费者正在寻找新的娱乐方式。
东京迪斯尼的开设,迎合了日本消费者的欲望,成功在情理之中。
1992年欧洲人的收入已经很高,闲暇时间的支配方式和娱乐习惯已经形成。
巴黎迪斯尼虽然花了巨额(2.2亿美元)广告费,也难改变欧洲人的娱乐惯性,失败是早已注定的。
(3)西蒙认为管理的实质是决策,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决定整个管理活动的成败。
东京模式的成功是决策的成功,巴黎模式的失败是决策的失败。
东京模式在没有经验时获得成功,巴黎模式在有了经验后失败,这是值得管理者深思的一个问题。
第四章决策二、选择题1、A 2、A 3、C 4、C 5、C 6、D 7、B 8、ACE 9、A 10、ABCDE 11、BCD 12、ABCE 13、ABE 14、AE 15、DE三、简答和计算题1.什么是决策?决策有哪些类型?答:根据科学决策理论,决策是为了达到某一个特定的目标而从若干个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
决策的类型有很多种,如⑴按决策的重要性程度和作用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战略决策、战术决策和业务决策。
⑵从决策所涉及问题的性质看,可把决策分为程序化决策与非程序化决策⑶从环境因素的可控程度看,可把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与不确定型决策。
⑷按照决策目标的多少,可以把决策分为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
⑸从决策的主体看,可把决策分为群体决策与个人决策。
⑹根据合乎逻辑的程度可将决策分为理性决策、有限理性决策和直觉决策。
(以上种类,写出三种即可)2.简述决策的基本过程。
答:决策不是一瞬间完成的简单判断和选择。
尤其是对于复杂和重大决策而言,需要遵循一定的决策程序,实践证明,导致决策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的遵循科学的决策程序:⑴识别机会或者诊断问题⑵确定决策目标⑶拟定备选方案⑷分析评价备选方案⑸选择满意方案⑹实施和监督评估3.预测的原则是什么?答:预测活动主要依靠以下原则展开:⑴延续性原理。
这一原理认为,过去和现在的事情将持续到未来。
因此,可以根据历史数据资料对未来进行某种判断。
⑵类推性原理。
这一原理认为,事物的发展往往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可把先发展事物的运动过程类推到后发展事物上,从而对后发展事物的前景做出预测。
⑶相关性原理。
这一原理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我们可以利用事物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关系来进行预测。
4.简述德尔菲法的优缺点。
答:优点⑴集思广益;⑵结果不易受权威专家意见的左右缺点⑴耗时;⑵预测组织者本身水平对预测结果有影响。
5、已知某企业固定成本20万元,单位售价15元,单位变动成本10元,试计算:⑴、达到产量平衡点的销售额。
答:产量的盈亏平衡点为4000台; 达到产量平衡点的销售额为60,000元。
⑵、目标利润2万元的销售额。
答:目标利润2万元的销售量为44,000台;目标利润2万元的销售额为660,000元。
⑶、产量80000台时销售发生困难,拟采取降价措施,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售价当作何调整?答: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价格的盈亏平衡点为12.5元,即销售困难可以采取降价的方法,价格必须大于或者等于12.5元,否则将出现亏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