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教育云平台的“5+1”双循环课堂模式

合集下载

双循环 课程建设

双循环 课程建设

双循环课程建设引言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教育的方式也在不断变革与进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因此,建设一门适合现代教育需求的课程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双循环课程建设,介绍其概念、重要性以及如何实施。

什么是双循环课程建设?双循环课程建设是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它充分借鉴了构建主义、任务型教学和项目制等理论,并通过双循环的教学过程来促使学生参与课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双循环课程建设的重要性双循环课程建设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

通过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和实施的过程,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和应用,从而更深入地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其次,双循环课程建设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将扮演主导者的角色,他们需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开展独立研究和实践项目等方式来实践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适应能力。

最后,双循环课程建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将与同学们一起合作完成一系列任务和项目。

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与交流,学生能够增强彼此间的理解和信任,提高团队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

如何实施双循环课程建设?实施双循环课程建设,需要教师采取一系列的步骤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实施双循环课程建设的关键要点:1.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师应该设计具有挑战性和探究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这些任务应该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指导。

学生应该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同时发展自己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3. 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和实验在双循环课程建设中,实践和实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双线五环心悦课堂模式的探讨

双线五环心悦课堂模式的探讨

双线五环心悦课堂模式的探讨双线五环心悦课堂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授课方式,它融合了线下课堂和线上学习的优点,同时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下面将从五个方面分析和探讨这种模式。

1. 双线课堂双线课堂是指在线下课堂教学的同时,与线上教学相结合,以便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学习和交流。

这种模式可以使在线下课堂学习的学生在掌握知识和技能方面更加迅速和深入。

与此同时,通过线上课程的辅助学习,学生可以随时对课堂内容进行回顾和巩固。

2. 五环教学五环教学是指课堂中五个重要的环节:预热环节、讲解环节、练习环节、互动环节和总结环节。

预热环节旨在引起学生兴趣并准备他们在课堂中要学习的内容;讲解环节是主要的教学部分,教师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练习环节则是测试学生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互动环节则是通过学生的产生和解答问题来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总结环节用于回顾所学的内容并进行总结。

3. 心悦互动心悦互动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通过提供更多的互动机会,在课堂上增加学生参与度和学生的兴趣度。

这种互动可以通过小组交流、个人练习和问答形式来完成。

这种互动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4. 师生互评师生互评是一种评估和反馈机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并向教师提供有关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学生可以评估自己的学习成果并向教师反馈课堂的教学效果。

这种评估与反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促进教师对课程效果的进一步改进。

5. 优化资源优化资源是指教师将教学资源组合成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

这些资源可以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视频、模拟题目和案例分析等。

通过这些资源的使用,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和应用技能。

建设“5G+专递课堂”,搭建智慧育人环境

建设“5G+专递课堂”,搭建智慧育人环境

13随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借助数字化辅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已经成为基础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

“专递课堂”是基于教育信息化手段,采用线上线下融合、同步教学的方式,实现区域联盟内教育共享、共建、共赢,推进城乡教育发展均衡化。

基于此,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应深入了解“专递课堂”的开展内涵与实施条件,进而整合校内外优质课程资源优化教学,借助云平台、特色资源的加强区域教育互动,并融合双师、创客等多种形式有序开展专递课程,在信息科技课堂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目标。

一、小学教育中“专递课堂”的含义解读在小学教育中开展专递课堂,指国家为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在《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的“三个课堂”之一,是落实教育信息化的具体抓手[1]。

“专递课堂”指线上同步上课、依照教学进程推送优质课程资源的形式,在线上线下互动下促进区域教育共建、共赢的模式。

在小学教育中实施专递课堂有赖于信息化科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信息化平台为载体进行资源整合、梳理,以远程媒体为媒介推进城乡教师互动,有效辅助农村实力薄弱学校、薄弱课程创新提质。

同时在资源共建中能加强特色化资源流动,发挥品牌课程带头作用,推进区域联盟教育质量提高。

二、5G 助力小学专递课堂开展的教育价值1.加强资源共享,提升教育质量小学教育中专递课堂的建设有赖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借助网络交互优势推进城乡教学资源共建共享。

且5G 的发展能帮助部分乡村学校快速地获取高质量教育资源,实现区域联盟内资源共享,有效地提升区域内教育质量。

首先,小学专递课堂可以通过网络技术将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使得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得以缩小,农村地区的学生也能够接触到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提升教育公平性。

其次,以互联网为媒介的区域平台能为教师提供研修与成长的空间,实现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共享,辅助城乡教师专业素质提高,让信息科技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创设适宜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优良环境。

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变革和创新。

传统的线下面授教学模式逐渐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而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正是应运而生,成为了当今教育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将探究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挑战和发展前景。

1. 灵活性强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学生可以选择在家里、图书馆、咖啡厅等任何地方进行学习,而不必局限于学校的教室。

这种灵活性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2. 资源共享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让教育资源得到更好地共享和利用。

教师可以通过云平台上传课件、教学视频、习题等学习资料,学生可以随时通过云平台进行获取。

这种资源共享不仅可以节约教学成本,还能够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效益。

3. 互动性强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更好互动。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与教师进行课堂讨论、问答互动等,而且还可以和同学进行联合学习、分享学习经验等。

这种互动性既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还能够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1. 技术要求高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师生都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需要教师能够熟练使用教学软件和工具,而学生也需要具备一定的电脑和网络使用能力。

这种技术要求对于一些老师和学生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培训才能够适应。

2. 教学质量控制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由于对于师生的时间和空间没有太多的限制,这可能会导致教学质量的有效控制成为一个难题。

教师需要更加具备自主管理课堂的能力,利用线上线下的资源和工具来提高教学质量。

3. 安全隐患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需要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学习,这就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比如网络诈骗、隐私泄露等问题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需要学校和家长等多方合作来保障学生的网络安全。

云教育环境下的“双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教育文档

云教育环境下的“双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教育文档

云教育环境下的“双课堂”教学模式与实践网络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网络技术引入教育领域,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教学观念和方法的变革。

我们结合“好知乐教育云平台”开展了“先学后展,当堂探究”的双课堂教学模式,极大地推进学校的信息化课堂教学改革,给师生们更多的选择空间,实现了教学个性化、多样化的生态发展。

、基于云教育环境下的“双课堂”教学模式与环节双课堂”是基于“云教育”网络教育平台搭建的“虚拟课堂”与常态“现实课堂”的结合(如图1 所示),即以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以网络学案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基础,以课堂为舞台,两者结合构成新型教学环境。

第一个环节:预习导学。

课前通过云平台发布探究学案,确定学习目标,班级论坛发起主题,提供学习资源和主题,指导学生利用云平台自学、交流、探讨。

主要任务是完成基础性学习内容,也就是完成探究学案。

第二个环节:合作促学。

学生登录云平台,自主学习,并对各种问题进行探究交流。

师生互查互评,互教互学,形式活泼多样。

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为调整教学设计提供依据。

第三环节:展示交流。

课堂展示与网络交流的穿插进行,学生争问抢答,也可随时发帖提出质疑和结论,使各层次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

第四环节:反馈评价。

利用云平台的测试采用自我评价、组内评价、组间评价和网络发帖的多元评价。

第五环节:拓展和延伸。

课后,利用网络教学平台继续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巩固。

利用平台测试功能进行自主测试,随时反馈所学内容。

学生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更多的自由和空间,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发散性、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基于云教育环境下的“双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本文选取《经济危机》一课的教学案例,以此展现师生在“双课堂”环境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情景以及如何体现个性化学习与探究学习的特点。

1.提前制定导学方案,设置情境,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双课堂”学习课前,教师设计导学案、自测题,自制学习课件,上传教育云平台,提供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自主预习,自主探究。

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云平台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线上教育越来越受到关注。

线上教育有很多优点,比如灵活性高、节省时间和金钱。

线上教育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缺乏互动和实践经验。

为了克服线上教育的弱点,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将线上教育和传统面对面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它有助于将在线教育的灵活性和自主学习与传统教学的互动和实践相结合,以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

基于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云计算和网络技术的优势。

通过云平台,教师可以创建在线课程、分享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教材和课程内容。

这种模式使得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和多样化,学习时间更加灵活和自主。

在线教育可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云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兴趣选择课程,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在线讨论和互助学习的方式与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线上学习,学生可以节省时间和金钱。

他们不需要花费时间和金钱去上学,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进行学习,更好地平衡学习和其他活动。

这种灵活性使得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线上教育也有其局限性。

因为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学生可能会感到孤立和缺乏动力。

一些学科和技能需要实践经验,线上教育无法提供这种实践机会。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线下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基于云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将线上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

通过云平台,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在线教育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线下实践和互动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加强学生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线下教学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实验和工作坊等活动,让学生亲自去实践和体验所学知识和技能。

这种亲身经历和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浅谈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

浅谈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

浅谈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教育领域也在不断探索利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来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

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探讨如何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开展云教育平台建设云教育平台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将教育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通过云计算技术实现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存储和在线交互,为师生提供教学资源共享和学习服务的平台。

建设云教育平台是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多元化的资源支持,拓展学生学习空间,提高教学效果。

1.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云教育平台首先需要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电子图书、网络课程等。

这些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丰富的学习体验,拓展教学内容与形式,促使学生更主动地学习和探索。

2. 建立在线学习社区云教育平台还可以建立在线学习社区,鼓励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学习资源,形成学习交流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

3. 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建设云教育平台还可以实现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教师可以相互学习借鉴,提高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灵感和支持。

二、智能手机助力学习智能手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其便捷性和智能化的特点为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1. 提供灵活学习方式利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受到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节奏和喜好进行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安排,提供了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

2. 丰富学习资源智能手机上的学习资源丰富多样,学生可以通过手机浏览器或各类学习app获取到各种知识和资讯,满足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广泛需求,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浅谈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

浅谈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

浅谈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教育界的热门话题。

这种模式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可能。

下面我们将就如何利用这种模式推进教学改革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重要性。

这种模式使得学生和老师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学和学习,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学生不再需要集中在教室里接受知识,而是可以通过云教育平台和智能手机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

老师也可以在云教育平台上通过上传教学资源和布置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更加方便灵活。

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使得教学更加个性化和多样化。

推进教学改革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在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要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断完善和丰富教学资源。

可以推行网课、微课堂、视频直播等教学形式,开展线上互动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学习兴趣。

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上的各种学习软件和应用,设计更加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学习任务,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可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惯。

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也是推进教学改革的关键。

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进行教学改革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机制,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教学改革工作。

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引导,提高他们利用云教育平台和智能手机进行教学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也要建立学生学习的指导和督促机制,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确保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实效。

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意义。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种模式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创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共同推动教学改革向更加深入的方向发展。

基于“云”端的课堂教学探索——例谈云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基于“云”端的课堂教学探索——例谈云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基于“云”端的课堂教学探索 — —例谈云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2-09-04T05:46:11.826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5月9期作者:叶莉[导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叶莉重庆市巴南区鱼洞大江小学校 40132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具有革命性的影响,我们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ischool (易教智慧)平台是集课堂管理系统性、备课系统、评价系统和教学管理系统于一体的数字化学习系统。

利用这些系统进行教学,教学设计得到了创新,课堂教学效率也得到提高。

笔者以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藏戏》中的课堂教学为例,探索云技术在小学课堂中的应用。

一、课前学习,导之有案传统的课前预习,都是教师提醒学生预习第二天要学的知识,学习者在家里预习的情况如何,教师不得而知。

如今,教师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教学过程中的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后录制成的一段微视频(微课),并设计相关的检测作业,上传到ischool (易教智慧)平台中的导学本中。

学生用自己的账号登录后,通过在家观看视频完成预习作业,学习困难的学生还可通过反复观看,掌握学习要点后再完成相关检测作业。

教师通过导学本中的“测验监控”,跟踪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学生观看的时间段,观看时长,做了哪些练习题,通过技术分析,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即时调整第二天的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生为本”。

应用实例:《藏戏》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组的一篇略读课文,课文对藏族传统剧种——藏戏进行了生动阐释。

基于现在的孩子对中国传统剧种十分陌生,我课前制作了一个关于中国戏剧种类的微课。

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提前感受中国传统戏剧的魅力,对第二天课堂学习充满了期待。

略读课文中字词的学习不是重点,但却是理解课文的基石。

浅谈基于教育云平台的“5+1”双循环课堂模式

浅谈基于教育云平台的“5+1”双循环课堂模式

浅谈基于教育云平台的“5+1”双循环课堂模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于2011年,就开始在七年级进行高效课堂模式的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逐步形成了"三四五"的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了放手让学生先学是可行的,学生能自主试学甚至可以学得很好。

但是由于受制于教学条件和升学率等种种原因有影响,我校的教师们在各科教学中仍然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究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一是多数教师为了追求成绩,课堂中无法跳出固有的教学方法,仍以传授知识为终极目标,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机械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仍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机会都有限;教师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校教学科学、和谐、全面发展。

二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质疑解惑的学习能力不高,加上学生基础差,素质参差不齐,效果不佳。

这都影响和制约了我校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质疑解惑等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也制约了我校教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因此,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探索一种符合我校发展的教学模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我校从2016年起,开始引进北京四中网校教育云平台,选择了6个班级试点,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逐步探索出了基于教育云平台下的"5+1"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教育云平台下的"5+1"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核心概念解读。

教育云平台:学校和教师利用"云计算"支持的教育"云服务",构建个性化教学的信息化环境,支持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群体智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也就是充分利用云计算所带来的云服务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资源共享,存储空间"无限"的便利条件。

目前我校有北京四中网校提供的爱学课堂云平台和我校教师自主构建的校本资源平台。

浅谈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

浅谈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

浅谈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和改革,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成为了一种新的趋势。

这种模式不仅为教师提供了更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方法,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途径和方式。

本文将探讨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改善教学资源在云教育平台上,教师可以分享和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教学视频、PPT、教案、习题库等。

这些资源可以大大丰富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更加生动丰富。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资源,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识。

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云教育平台还可以提供教学管理工具,方便教师对学生进行管理和评估,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

二、拓展教学方法利用云教育平台,教学方法可以得到更大的拓展。

教师可以利用在线直播、录播以及直播课堂等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智能手机观看课程内容,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一些学生因为身体原因无法到校上课,可以通过在线直播的方式上课,不耽误学习进度。

云教育平台还可以提供个性化教学服务,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为学生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和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促进教学互动云教育平台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提供了更便捷的交流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发布学习任务和考试安排,学生可以通过平台提交作业和接收学习反馈。

而且,云教育平台上还可以设置讨论区和群组,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

通过这样的互动,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利用云教育平台和智能手机的模式,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可以通过手机随时随地获取学习资源,自主学习,而且通过互动性强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

云教育平台还可以设置学习排行榜、学习打卡和学习任务等功能,让学生能够更有动力地参与学习。

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3篇)

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实践教学不仅是理论知识的巩固和拓展,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

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本文提出构建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向互动,实现人才培养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二、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的概念与内涵1. 概念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是指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形成一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实践教学模式。

2. 内涵(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向互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实践教学为理论教学提供验证。

(2)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平台:校内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实验室、实习基地、实训基地等;校外实践教学平台主要包括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

(3)学生与教师的良性互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教学,教师发挥指导作用,共同促进人才培养。

三、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1. 构建原则(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2)创新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校内外相结合: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实践教学资源,拓宽学生的实践领域。

(4)学生与教师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

2. 构建步骤(1)明确实践教学目标:根据专业特点和学生需求,制定实践教学目标,确保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2)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健全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加强与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合作,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3)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时间、方式等。

(4)优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确保实践教学质量。

四、双循环实践教学体系的实践探索1.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双向互动(1)理论教学为实践教学提供指导:教师在理论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

双线五环心悦课堂模式的探讨

双线五环心悦课堂模式的探讨

双线五环心悦课堂模式的探讨概述双线五环心悦课堂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该模式由双线课堂和五环课堂两个部分构成,同时,心悦课堂模式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双线课堂双线课堂是指将线下和线上学习相结合,同时开设线下和线上两个教学渠道。

在线下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授课、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

而在线上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如Zoom、腾讯会议等)进行直播教学、网络课堂、网络考试等活动,让学生更加自由地掌握学习内容。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五环课堂五环课堂是指将课堂分为以下五个环节:预习环节、集体授课环节、小组讨论环节、独立思考环节以及个人总结环节。

在预习环节,学生应该根据老师提供的课程大纲和要求,预习相关的内容。

在集体授课环节中,老师可以采用由自己授课或者学生展示等方式进行授课。

在小组讨论环节中,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探讨与讨论。

在独立思考环节中,学生可以在自己的时间内独立思考、做笔记和整理知识。

在个人总结环节中,学生应该通过总结的方式来帮助自己记忆和理解所学的内容。

心悦课堂心悦课堂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更要注意学生的心情和情感交流。

在心悦课堂中,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积极影响和引导。

同时,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了解老师和同学的需求,努力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互动平台。

模式优势双线五环心悦课堂模式的优势如下:1.教学效果更佳。

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全面地掌握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2.学习兴趣更高。

五环课堂环节丰富,学生活动多样化,不会感到枯燥无味。

3.学习成果更显著。

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交流合作和探讨,突破个人认知和方法。

4.互动环节更丰富。

心悦课堂更注重培养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和友好关系,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总结综上所述,双线五环心悦课堂模式将线上线下、集体授课、小组讨论、独立思考和个人总结相结合,注重学生心理与情感交流。

浅谈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

浅谈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

浅谈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的措施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也逐渐走向了智能化和数字化的时代。

利用“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推进教学改革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这种模式不仅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够让学生在更加自主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中进行学习。

本文将对这种模式的优势和实施措施进行详细的探讨。

一、模式的优势1. 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通过“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不再受制于传统的教室和课堂。

这种灵活的学习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高学习的效率。

2. 提高了教学资源的利用率。

云教育平台上汇集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包括课件、视频、音频等。

利用智能手机,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这些资源,从而更好地巩固和复习所学知识。

3. 加强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通过云教育平台和智能手机,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跟踪和指导,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进行教学反馈。

学生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随地向老师提问,获得更好的学习支持。

4. 促进了课堂教学的改革。

通过“云教育平台+智能手机”模式,传统的课堂教学可以得到有效补充和扩展,教学内容可以更加多样化和有趣,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实施措施1. 建设云教育平台。

学校、教育机构可以利用现有的云计算技术,建设一个包括教学资源管理、课程管理、学生管理等功能的云教育平台。

在该平台上,教师可以上传课件、录制视频,学生可以进行在线作业、考试等。

2. 推广智能手机学习。

学校可以向学生提供智能手机,或者引导学生使用智能手机进行学习。

需要注意的是,学校和家长应该加强对学生使用手机的管理,避免沉迷于手机而影响学习。

3. 教师培训和指导。

教师需要掌握如何利用云教育平台和智能手机进行教学,需要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教学方法。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4. 加强学生管理和监督。

学校需要建立相关的学生管理制度,保证学生能够合理地利用云教育平台和智能手机进行学习。

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五学+四位”混合式教学创新路径

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五学+四位”混合式教学创新路径

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五学+四位”混合式教学创新路径作者:李颖晖徐雅妮郑文来源:《新西部》2022年第04期混合式教学是当下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

西北政法大学全校通识课程《社会调查与统计》提出“五学+四位”的混合式教学设计思路。

通过构建“导学-教学-督学-辅学-互学”的五步教学过程与“学-用-拓-评”的四位教学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互动;延伸传统课堂空间,实现“课堂内-课堂外”互动;关注学生差异化需求,实现分层教学、个性化学习;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相结合,创新课程评价体系。

混合式教学是面对面传统教学与网络化在线教学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和移动终端的进一步普及化,越来越多的智慧教学平台进入了大学课堂,直接为“网络教学+传统教学”的混合式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支撑与实践手段,带动了混合式教学方式的进一步多样化。

不过,混合式教学并不是线上、线下各学习要素和不同技术手段的简单叠加,引入智慧教学平台是技术手段的优化,更重要的是,如何基于新技术、新手段,围绕“何为混合”“如何混合”开展系统化的教学设计,进一步推动混合式教学的理念创新和实践创新。

本文以西北政法大学《社会调查与统计》课程为例,提出基于智慧教学平台的“五学+四位”混合式教学设计,探索混合式教学的创新路径。

“五学+四位”混合式教学创新的理论基础混合式教学模式最早源于国外的混合教学理论,包括教学媒体的混合、学习模式的混合以及学习内容的混合等多种形式。

由于将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该教学模式具有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学习有自主性更高的基本优势。

同时,借助网络资源,混合式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内容,使其与课堂教学内容互融互补,既重视学习的深度,也顾及学习的广度,更强调学为中心的师生互动。

[1]因此,自2004年何克抗教授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倡导混合式学习以来,该教学模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

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5E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研究与应用
高中生物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以及课堂教学的提高,是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求。

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5E学习循环,正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5E学习循环是一种把发生、体验、解释、认知和实践结合起来的学习模式。

它以“发展”刺激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吸引他们,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要,以使他们能学到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吸收和理解能力,达到学生的学习成效。

5E学习循环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优点:
一是有利于学生发展素养。

它可以促进学生逻辑思考、实践分析、理论与实践的整体协调发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启发学生思考。

二是促进学生吸收知识,促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吸收与运用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应用5E学习循环,老师应当把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核心,重视学生的实践,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有趣、生动。

我国现阶段的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仍处于落后状态,其中5E学习循环模式是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因此,应广泛应用5E学习循环模式。

5+1”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与操作(1)

5+1”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与操作(1)

“5+1”课堂教学模式的解读与操作黄胜勇一、模式解读本模式按照“主体教育”理论的发展性教学策略的要求,以学习目标为课堂教学组织的主干线,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彰显课堂的高效达成。

二、模式结构“5+1”模式的“5”是指五个教学环节:明确目标、主体学习、交流展示、点拨提升和达标检测。

“1”指的是评价反思。

三、理论支持1、课改理论支撑点: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一是学生的学法转变,二是教师的教法转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关于“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的总体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2、课改的依据点: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获取知识的过程。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

3、课改实施的保障点:依托全校教师的集体智慧,成立以校长为核心的课改团队,构建支撑课改的新“模式”。

四、模式定位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让学生懂得“学思结合,知行统一”的求知路径。

以学生为本,减负增效是“5+1”课堂教学模式的根本出发点;相信学生,启发学生,发展学生是课改的基本原则;激活学生主体意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师生智慧的生成和生命的共同成长,让学生、教师获得全面和谐的发展则是课堂改革有效性的重要体现。

五、操作要点“5+1”课堂教学模式,即将课堂教学分解为“明确目标,主体学习,交流展示,点拨提升,达标检测,评价反思”六个环节。

目标为主线,学生为主体,自学为前提,交流为合作,展示为核心,点拨为提升,检测为达标。

这一过程遵照由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的认知规律、通过强化巩固、点拨提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学均有所获。

1、明确目标该环节的目的:设计学习情境,激活学科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学习动机,明确知识有什么,明确知识怎么学,明确达到什么效果。

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解读

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解读(征求意见稿)“主体多元”教育实验在我区推行以来,全区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发生了显著变化,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课堂教学是实施主体多元发展性教学系统的关键环节,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落实学生主体地位成为全区推进主体多元教育实验向纵深发展的迫切任务。

在认真贯彻李南沉书记对教育的多次重要讲话精神的基础上,经研究决定在我区全面推行殷都区主体多元“双向五环”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双向五环”教学模式是激活学生主体性并作用于学生多元智能开发上的主体性和多元性相融合的高效课堂教学基本模式。

该模式以学生全面和谐主动活泼发展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诚心诚意地让学生做主人,又要严肃严格进行基本训练;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坚持学生主动、教师主导、问题主线、活动主轴,把学生预习与教师导学,学生合作与教师参与,学生展示与教师激励,学生探究与教师引领,学生达标与教师测评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成为学习共同体的一种新型素质教育教学模式。

一、“双向五环”基本模式结构说明(一)“双向”:指教育的两个主体——学生和教师,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双边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合作,达到教学相长,双赢共好的最优化教学效果。

(二)“五环”:指课堂环节五个基本步骤。

第一步:学生预习·教师导学;第二步:学生合作·教师参与;第三步:学生展示·教师激励;第四步:学生探究·教师引领;第五步:学生达标·教师测评。

二、“双向五环”基本模式详解课堂教学的本质是交往,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

学习过程不再是教师单方传递,而是在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基础上,师生立体交叉、相互参与、双向提升的互动过程。

中职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双循环模式

中职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双循环模式

中职课程混合式教学设计:双循环模式作者:张亚真张旭军来源:《科技风》2022年第03期摘要:现代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深度融合,向传统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客观要求通过混合式设计实现多手段灵活教学,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对混合式教学的系统深入研究,利用云班课进行中职课程混合式双循环教学设计,为教师增加更多教学方案选择,实现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中职;双循环;混合式;云班课随着我国职业教育改革进程的深入,中职教育在国民教育中占据更大比例,在培养我国紧缺技能型人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教育质量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重视。

相对而言,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自律性有更大提升空间。

然而,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讲授为主,课堂枯燥、气氛沉闷,不利于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更遑论提升学习能力和自律性。

久之,教学效率低下、效果无法保证。

基于信息技术及教学平台的发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构建课内课外双循环学习系统,改变“教师累,学生烦”的传统中职教学模式,提高课堂趣味性、教学灵活性,改善教学效果,已是大势所趋。

一、文献研究传统教学实践中,中职课堂主要采取情景教学、任务驱动、项目案例等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手段、启发诱导学生,以提高其学习兴趣。

混合式教学则主要在大学使用,且集中在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教学设计不外乎在课前預习、课堂传授、课后复习三个环节适当穿插线上内容[1]。

已有研究成果也基本集中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职教育的混合式教学研究成果较少。

基于云班课APP,采用混合式教学方法重新设计中职课程,构建教学过程外循环以及各环节内循环的“双循环”学习系统,以期改善课程教学效果。

二、云班课混合式双循环教学:内涵与意义混合式教学的概念源自美国。

美国发展与培训协会成员Harvi Sing 和Chris Reed 认为,混合式教学是将“适当的”学习技术与“良好的”学习个性相匹配,在“适当的”时间将“适当的”技能传递给“合适的”学习者,从而完成学习的过程[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基于教育云平台的“5+1”双循环课堂模式
发表时间:2019-06-14T10:44:57.823Z 来源:《中国教工》2019年第4期作者:朱明成
[导读] 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破解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难题,促进教育的创新与变革,是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战略抉择。

现阶段我校结合北京四中网校的教育云平台,逐步探索并形成了
“5+1”课堂教学模式,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重庆市涪陵第九中学校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于2011年,就开始在七年级进行高效课堂模式的改革,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创新,勇于实践,逐步形成了"三四五"的教学模式。

实践证明了放手让学生先学是可行的,学生能自主试学甚至可以学得很好。

但是由于受制于教学条件和升学率等种种原因有影响,我校的教师们在各科教学中仍然存在重结果、轻过程,重传授、轻探究的现象。

主要表现在:一是多数教师为了追求成绩,课堂中无法跳出固有的教学方法,仍以传授知识为终极目标,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机械传授学生被动接受仍然在课堂教学中占据一席之地,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平等的交流机会都有限;教师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校教学科学、和谐、全面发展。

二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质疑解惑的学习能力不高,加上学生基础差,素质参差不齐,效果不佳。

这都影响和制约了我校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质疑解惑等学习能力的提高和发展,也制约了我校教学的科学可持续发展。

因此,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探索一种符合我校发展的教学模式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我校从2016年起,开始引进北京四中网校教育云平台,选择了6个班级试点,经过三年多的努力,逐步探索出了基于教育云平台下的"5+1"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教育云平台下的"5+1"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核心概念解读。

教育云平台:学校和教师利用"云计算"支持的教育"云服务",构建个性化教学的信息化环境,支持教师的有效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促进学生高级思维能力和群体智慧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也就是充分利用云计算所带来的云服务为我们的教学提供资源共享,存储空间"无限"的便利条件。

目前我校有北京四中网校提供的爱学课堂云平台和我校教师自主构建的校本资源平台。

"5+1"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
我校智慧课堂模式是在我校以前较为成熟的"三四五课堂教学模式"基础上的继承与发展,结合北京四中网校"爱学课堂"的特点,经过北京四中网校及重庆市教委等专家的论证,逐步发展形成的教学模式。

它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深度融合的体现,是对我校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传统和优势的充分发挥,是互联网+教育对我校课程改革的内涵的极大丰富,是进一步深入开展我校高效课堂改革的一种尝试与突破。

"5"即为每周五天,有五次日循环,"1"即为每1个周循环。

日循环和周循环,教学和课堂,学习和过程,交替循环,形成永不落幕的大课堂。

流程图如下所示:
"5+1"双循环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为课前模式和课中模式。

一、课前模式解析
1、预习提示、学法指导:教师在发布学习任务前,要给学生做好相关学习任务方法的指导或引导,磨刀不误砍柴功,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一次备课、发布任务:教师通过教育云平台向学生发送学习任务。

包含预习引导、学案、微课、试卷等形式。

学习任务是一次备课的精心设计,教师要认真做好备课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考虑)、备学生、备教学资源等,此步骤是关键,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基础知识。

3、自主学习、反馈交流:学生根据老师发布的任务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学习的情况完成相关作业任务,提交到教育云平台,以便让教师浏览。

4、获取学情、二次备课:教师要及时在平台上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

二、课中模式解析(知识的内化在课堂)
1、展示交流:展示网上学习任务、展示课上学习成果等。

教师要真正做好"导演"的角色,奖励和引导结合,其目的是培养和固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2、合作释疑: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精讲重难点、解决共性及个性问题。

真正做到激发学生求知欲,强化学生责任感,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3、检测提升:达标检测、自主纠错,补充拓展、延伸知识等。

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总结评价:小结课堂内容、课堂表现、学生学习惯及方法等。

让学生学会总结、学会反思,提高自我认知的能力。

'5+1'课堂模式的课中模式从宏观上还可分为四个阶段:新课导入阶段(上一堂课的最后5分钟);新课自学阶段(本堂课前);课堂展示阶段(本堂课上);知识巩固复习阶段(本堂课后)。

'5+1'课堂模式要注重七个环节:预习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检查预习效果;(学生自查、平台统计反馈给老师);课上评价展示;正式课程(可以是常规讲解,也可以是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学生自主课堂总结;课后巩固等。

'5+1'课堂模式还要注重三段一学内容。

三段:指的是和周复习相关的周复习引导(本周本科目最后一堂课的后20分钟);周末复习、周拓展;周复习成果展示(次周本科目第一堂课的前20分钟,或在下午安排专门的展示时间20分钟);
一学:指周一到周五,按日循环课堂的模式进行常规学习。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对于教学模式,我们没有狭隘理解依"模"不变,而是按照先"入模",后"定模",再"出模"的教育教学模式建构的本质规律,只有通过以上教育教学模式建构的一般流程,教师的教学水平才能逐步上升,达到出神入化的效果,真正体现教学有法而无定法。

2017年春期,我校进行"5+1"教学模式的6个班级(入学时14个班级按入学成绩平均分班)在第二年的全区统考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其中有2个班级比全区总平高出40多分,有3个班级高出18分,有1个班级高出10分左右。

实验班级不但在成绩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而且促进了我校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树立高效的教学观,从根本上去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陈旧的教学模式,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就能把学科知识内化,学习的高效性得以真正体现。

此种教学模式对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较大的帮助,虽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问题,但我们依然愿意去尝试。

无论看多少文章、听多少讲座,都不如亲自去实践和尝试,才能找到课改的乐趣,才能感受其魅力所在。

当然,此种教学模式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教师课堂教学组织等要求更高了。

因此,采用此种教学模式上课的教师更应多加强学习、善于总结,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赵兴龙,《翻转课堂中知识内化过程及教学模式设计》。

《现代远程教育》,2014,(2)。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远程教育杂志》,2012,(4)。

3、刘健智,王丹。

《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

4、陈凤燕,《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

《教育评论》,20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