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回
反映制图区中的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规 律及其相互关系的地图称为自然地图。 主要包括:地质图、地貌图、地势图、 地球物理图、水文图、气象气候图、植 被图、土壤图、动物图、综合自然地理 图(景观图)、天体图、月球图、火星 图等。 返回
反映制图区中的社会、经济等人文要 素的地理分布、区域特征和相互关系的 地图称为社会经济地图。主要包括:人 口图、城镇图、行政区划图、交通图、 文化建设图、历史图、科技教育图、工 业图、农业图、经济图等。 返回
一个国家的普通地图特别是地形图, 往往都有规范的图式符号系统,但专题 地图却由于制图内容的广泛,除个别专 题地图外,大体上没有规定的符号系统, 表示方法多种多样,地图符号可自己设 计创新,因而其表达形式多种多样、丰 富多彩。 返回
普通地图侧重客观地反映地表现实,而 专题地图取材学科广泛,许多编图资料 都由相关的科研成果、论文报告、研究 资料、遥感图像等构成,能反映学科前 沿信息及成果。
七、表示方法和专题要素特征 的关系
专题要素表示方法是制图对象图形表达的基 本方法,是对制图对象实质的科学处理技能, 是图形思维方法在专题地图领域的具体体现。 专题要素表示方法通常要求直观地显示制图对 象的空间地理分布特征,数量、质量特征,空 间结构特征以及时空演变特征,其中空间地理 分布特征是最基本的内容。 专题要素表示方法是依据地图语言去完成 制图对象具体的图形表达,是利用地图符号视 觉变量去显示专题要素的特征。
第一节 专题地图概述
一、专题地图定义与基本特征
专题地图是指突出而尽可能完善、详 尽地表示制图区内的一种或几种自然或 社会经济(人文)要素的地图。专题地 图的制图领域宽广,凡具有空间属性的 信息数据都可用其来表示。其内容、形 式多种多样,能够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 建设、教学和科学研究、国防建设等行 业部门。
间断成片状分布专题要素(如森林、 资源、煤田、石油、某农作物、自然保 护区等)的表示常采用范围法。范围法(区 域法)是用轮廓界线来表示制图区内间断 而成片状分布专题要素的区域范围,用 颜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式来 表示事物类别;用数字注记表示数量 。 范围法分精确范围法和概略范围法两 种。 返回
第三节 地图集
一、地图集的定义和特点
1. 地图集的定义 地图集是根据制图目的和用途,按照 统一的设计模式及规范制作而成的系列 地图的集合。它可综合反映世界、国家 或区域的自然条件、资源环境、人文社 会、经济发展、国防军事、历史文化等 要素,为用图者传输大量的综合信息, 满足其地图使用要求。
2. 地图集的特点 整体的政治思想性 内容的科学性 分幅内容的完整性 表达形式的艺术性 图幅间内容的统一性 资料的现势性
2. 专题要素的时间态特征 专题要素的时间态特征主要有3点:一 是限定在某特殊时刻的,如今天或某日 期的经济收入值、客流总数、基础设施 数等,可包括过去的、目前的和将来的。 二是表示某一段月份内、年份内的,如 2—10月的游客数,2000—2003年各年度 的经济总收入等。三是某年度内的周期 性变化,如某年内各月的气温变化、降 水变化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普通地图强调表达制图要素的一般特 征,专题地图强调表达主题要素的重要 特征,且尽可能完善、详尽。
返回
专题地图突出表达了普通地图中的一 种或几种要素,有些专题地图的主题内 容是普通地图中所没有的要素。
返回
专题地图不仅能象普通地图那样,表示 制图对象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而且能反映制图对象的发展变化和动态 规律。如动态地图(人口变化),预测 地图(天气预报)等。 返回
二、地图集的基本类型
1. 按制图区分类 世界地图集 国家地图集 区域地图集 城市地图集
2. 按地图集内容分类 普通地图集 专题地图集(又可分为自然地图集、 社会经济地图集 ) 综合性地图集
3. 按地图集用途分类 教学地图集 参考地图集 军事地图 旅游地图集
另外,还有按地图集开本分类。如4开 本 ( 毛 尺 寸 3 9 3 . 5 × 5 4 6 mm)、8 开 本 ( 2 7 3 × 3 9 3 . 5 mm)、16 开 本 ( 1 9 6 . 7 5 × 2 7 3 mm)、32 开 本 ( 1 3 6 . 5 × 1 9 6 . 7 5 mm)、64 开 本 (98.38×136.5mm)等地图集。
返回
等值线是连接某种专题要素的各相同 数值点所成的平滑曲线,如等高线、等 温线、等降水量线、等海深线等。常用 于表示地面上连续分布而逐渐变化的专 题要素,并说明这种要素在地图上任一 点的数值和强度,它适用于表示地貌、 气候、海滨等自然现象。 返回
定位图表法是把某些地点的统计资料, 用图表形式绘在地图的相应位置上,以 表示该地某种专题要素的变化。 常用柱状图表中的符号高度(长短)或曲 线图表表示专题要素的数量变化。如各 月或各年度风向、风力的变化,降水量、 气温变化等,均可采用此方法。 返回
三、线状要素的表示方法:线 状符号法
线状或带状分布要素,通常用颜色和图形表 示线状要素的质量特征,如用颜色区分不同的 旅游路线、不同时期内的客流路线、不同的江 河类型等;用符号粗细表示等级差异;符号的 位置通常描绘于被表示事物的中心线上(如交通 线),有的描绘于线状事物的某一侧,形成一定 宽度的彩色带或晕线带(如海岸类型、境界线晕 带等);用符号的长短表示专题要素的数量,如 用公路符号的长短表示公路的长度。线状符号 法常用来编制水系图、交通图、地质构造图、 导游图以及路线图等。
不宜直接划归自然或社会经济地图的, 而用于专门用途的专题地图。主要包括: 航海图、宇宙图、规划图、工程设计图、 军用图、环境图、教学图、旅游图等。 返回
是指反映制图对象空间分布特征的地 图。如人口分布图、城市分布图、动物 分布图、植被分布图、土壤分布图等
返回
是指反映制图对象区域结构规律的 地图。如农业区划图、经济区划图、气 候区划图、自然区划图、土壤区划图等
三、专题地图的构成要素
任何一幅专题地图基本上是由主题要 素和底图要素两个层面构成,较复杂的 专题地图则由两个以上的层面构成,即 最主要的主题要素在第一层平面,次要 主题要素在第二层面,更次要主题要素 在第三层面,依次类推,底图要素则处 底层平面。
主题要素是专题地图重点和突出表达的内容, 是图面主体部分。主题要素表示的优劣决定了 专题地图的科学性。 底图要素是制作专题地图的地理基础,即主 题要素是编制在底图上的。底图要素不仅是作 为描绘主题要素的骨架,用来定向和确定相对 位置;而且反映主题要素和周围环境相互联系、 制约的密切关系,起衬托主题作用。底图质量 的优劣决定了专题地图的数学精确性和地理相 关性。普通地图是编制专题地图的基础,即普 通地图常作为专题地图的底图。
第六章 专题地图
本 章 要 点 1、掌握专题地图、地图集、电子地图集的定 义、分类及其基本特征。 2、深入了解并学会专题要素的11种表示方法, 能够进行专题地图的基本设计。 3、认识专题要素的基本特征,理解专题地图 表示方法和其所表示的专题要素特征的关系。 4、了解专题地图表示方法和地图符号视觉变 量间的关系。
三、电子地图集
电子地图(第八章详述)通俗理解可 以认为是电子介质上显示的地图,具有 可视化的特点。如计算机屏幕地图、大 屏幕投影地图等。 电子地图集是按照统一设计原则和编 排体系的系列电子地图的集合。
1、电子地图集的特点 、 应用的扩展性 应用的便捷性 形象生动性 动态性 交互性 超媒体集成性
2. 电子地图集的类型 文本源电子地图集 数据库源电子地图集 遥感影像源电子地图集 数字测图源电子地图集 本章完
六、表示方法的配合
现代专题地图往往是两种以上表示方 法配合使用,以提高图面表达效果和增 加传输信息量。
表示方法配合的几基本原则是: 在图上呈点状符号的表示方法和呈面状符 号的表示方法能够配合。 图上呈点状符号的表示方法和呈线状符号 的表示方法能够配合。 图上呈线状符号的表示方法和呈面状符号 的表示方法能够配合。 图上呈点状符号的表示方法不易互相配合。 图上呈线状符号的表法方法不易互相配合。 图上呈面状符号的表示方法不易互相配合。
第二节 专题要素的特征和表示方法
一、 专题要素的特征
1.专题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专题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专题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有三:一是呈点状 分布或在实地占面积不大,如采矿点、城镇等; 二是呈带状分布,如旅游路线、交通线、江河、 客流路线等;三是呈面状分布,可分为:连续 而布满制图区的,如地貌、气候等;间断呈片 状分布的,如城区、湖泊、公园、森林等;大 范围内呈分散分布的,如动物、人口等。其中 点状分布和面状分布是相对而言的,如城市, 在全国城镇分布图上,诸城市可能成为点;而 在某城市地图上,该城市又变为面。
二、点状要素的表示方法:定 点符号法
点状要素常用定点符号法表示,简称符 号法。它是用各种不同形状、大小、颜 色和结构的符号,表示专题要素的空间 分布及其数量和质量特征。通常符号的 位置表示专题要素的空间分布,形状和 颜色表示质量的差别,大小表示数量的 差别,结构符号表示内部组成,定位扩 展符号表示发展动态。
3. 专题要素的可示特征 在大千世界中,凡具有空间特征的信息资 料及事物现象,都可用专题地图的形式来表达。 专题地图种类繁多、复杂多样,其专题要素可 被表示的特征主要有:专题要素的空间分布特 征,如铁路线分布、城市分布等;专题要素的 质量特征(类别、性质),如小麦地、稻地等; 专题要素的数量指标,如亩产、总产量等;专 题要素的内部组成,如农作物中优良、一般和 低产品种的构成比重;专题要素的动态变化, 如制图区内小麦总产的年度变化;专题要素的 发展趋势,如小麦产量预测等。专题地图的符 号图形回答:这是什么?在哪里?有多少?构 成怎样?过去和现在怎样?将来怎样等问题。
四、面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面状要素按空间分布特征可归纳为三 种形式:一为布满制图区的要素,可用 质底法、等值线法和定位图表法表示; 二为间断呈片状分布要素,可用范围法 表示;三为离散分布要素,常用点值法、 分级比值法、分区统计图表法和三角形 图表法表示。
五、其他表示方法
1. 移动要素表示方法 移动要素表示方法——动线法 动线法 动线法 2. 内部结构表示法 内部结构表示法——三角形图表法 三角形图表法
专题地图和普通地图相比,具有独特的特 征。 地图内容主题化 主题要素特殊化 地图功能多元化 表达形式多样化 表示内容前瞻化
二、专题地图的基本类型
1. 按内容性质分类 按内容性质分类 专题地图按内容性质分类可分为:自 然地图、社会经济(人文地图)和其他 专题地图。 2. 按内容结构形式分类 分布图、区划图、类型图、趋势图、 统计图 。
在图上用一定大小、相同形状的点子 表示专题要素的数量、区域分布和疏密 程度的方法叫点值法(点数法)。 该法用于表示分布不均匀的专题要素, 如人口分布、资源分布、农作物分布、 森林分布等。 返回
分级比值法(分级统计图法),是把整 个制图区域按行政区划(或自然分区)分成 若干小的统计区;然后按各统计区专题 要素集中程度(密度或强度)或发展水平划 分级别,再按级别的高低分别填上深浅 不同的颜色或粗细、疏密不同的晕线, 以显示专题要素的数量差别。同时,还 可用颜色由浅到深(或由深到浅),或晕线 由疏到密(或由密到疏)的变化显示出要素 的集中或分散的趋势。 返回
返回
是指反映制图对象类型结构特征的地 图。如地貌类型图、土壤类型图、地质 类型图、土地利用类型图等
返回
是指反映制图对象动态规律和发展变 化趋势的地图。如人口发展趋势图、人 口迁移趋势图、气候变化趋势图等
返回
是指反映不同统计区制图对象的数量、 质量特征,内部组成及其发展变化的地 图
返回
质底法又叫底色法,是在区域界线或 类型范围内普染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 以显示布满制图区域专题要素的质量差 别,常用于各种类型图和区划图的编制, 如地貌类型图、农业区划图、气候类型 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