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翻译的技巧、理想、标准及其形成过程

合集下载

对中国翻译史“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该脉络的再思

对中国翻译史“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该脉络的再思

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对中国翻译史“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该脉络的再思湖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胡赢【摘要】本文旨在根据罗新璋对中国翻译史上的“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一发展脉络的评价进行再思,分析中国古代、近代、现当代译论的优点与不足,认为它过于概括化,并给出自己的建议,若细化为“案本——信达雅——善译——求信——神似——化境”,则更具体,更合适。

本文为今后的中国翻译史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中国翻译史 发展脉络 优点 不足一、引言纵观我国的翻译史,从古至今,“案本——求信——神似——化境,这四个概念,既是各自独立,又是相互联系,渐次发展,构成一个整体的;而这个整体,当为我国翻译理论体系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我国翻译史长达两千多年,仅仅用这么简单的八个字加以概括,是不是太过于简单化了呢?二、中国传统译论中国自古至今,形成了一套传统翻译理论。

1.中国古代译论:“五失本”“三不易”。

“五失本”,“三不易”取自于道安的《摩诃钵罗若波罗蜜经钞序》,其中“胡语尽倒而使从秦”为一失本;“胡经尚质,秦人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可”为二失本;三、四、五失本讲的是章法的删繁就简。

“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一不易也”;“愚智天隔,圣或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未俗,二不易也”以及“释氏弟子尚且慎重造经,现由凡人传译更难”的三不易。

道安的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2.中国晚清民初译论:“信、达、雅”。

严复在翻译《天演论》时,提出了中国近代最有名的“信、达、雅”翻译理论。

他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的第一段中,便指出:“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海通以来,象寄之才,随地多有;而任取一书,责其能与于斯二者,则已寡矣。

其故在浅尝,一也;偏至,二也;辨之者少,三也。

翻译理论全面总结【精选文档】

翻译理论全面总结【精选文档】

翻译理论全面总结1. 初学翻译要求:一、忠实;二、通顺。

P62. 汉译英的基本功:就使用英语而言,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拚法正确.怎样拼写,不可忽视.二、合乎用法。

一个词怎样用,和哪个词连用,很有讲究。

三、句子平稳。

也就是说每个句子都是合乎语法的.怎样读懂原文(一)单词释义:一(二)识别短语(三)理解句子结构,要根据上下文来判断。

有时甚至要参看历史材料.P21/P143. 代词:总的说来,英语代词用得多,汉语代词用得少。

因此,英译汉时,有些代词可以不译。

汉译英时则要在适当的地方增加代词,特别是物主代词。

P254. 形容词和副词在英语里是两个非常活跃的词类。

英语有些词的用法和汉语是一致的,用起来不困难。

但也有些词,特别是副词,用法和汉语不同.P275. 把握全篇而后译。

翻译大体上分理解、表达和校核三个阶段。

要读懂原文,光靠从词汇、短语和结构三个方面去弄懂,是不够的,还必须把握全篇所谓翻译,是翻译意思,而不是翻译词句。

只要抓住了意思,译文在词句上可以有一定的灵活性。

译文在内容上要忠实于原文,在语言上要readable这样的译文才是好的译文。

P36/p456. 重复与代称:英语不喜欢重复,如果在一句话里或相连的几句话里需要重复某个词语,则用代词来代替,或以其他手段来避免重复。

汉语不怕重复,连续使用某个词语是常见的事.汉译英时要千方百计避免重复,多用代称;英译汉时则要少用代称,多用实词。

英语有时在句子里先出代词,然后再出它所指的人或物。

汉语一般总是先出实词,然后才用代词p607. 我国的翻译事业最初是从翻译佛经开始的。

东汉时代,天竺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我国现存佛经中最早的译本.释道安:主张直译《四阿含》《阿毗昙》,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和弟子僧肇译出《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妙法莲花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倾向于意译,常对原文加以改动,以适应中国的文体。

他的译法虽然灵活,态度却很谨慎。

古文英译的历史、难处、技巧和原则

古文英译的历史、难处、技巧和原则

古文英译的历史、难处、技巧和原则摘要:概述了古文英译的历史、古文英译的难处、古文英译的技巧和古文英译的原则。

笔者认为,古文英译的理论不应看作高深莫测、高不可攀的东西,不应局限在翻译的原则和标准的狭窄范围之内。

古文言简意赅,许多名言佳句成为脍炙人口的座右铭。

1997年我国领导人在美国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就引了“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本论文由大家网整理提供世不竭” (Cut away half of a rod and keep onhalving what is left ,and there will be no end to that process )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Loving people and treating neighbors kindlyare most valuable in a country)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Heaven operates vigorously , and gentlemen exert to strengthenthemselves unceasingly)等词句。

1999 年3 月在访问瑞士时,他引用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 Is it not delightful tohave friends coming from distant quarters ? )同年6月视察黄河沿线时引用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 If a man is not far -sighted he is bound to encounter difficulties in the near future.)不仅如此,为了表达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以及对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尊重,许多外国元首在与我国的交往中,也常引用古代名言。

例如1998 年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本论文由大家网整理提供西安南城门欢迎仪式上的演说,就是以《礼记》中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When the great way is followed ,all under heaven will beequal)结束的。

相关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

相关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

第三章:相关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3.1 相关翻译理论3.1.1翻译转换理论翻译转换(translation shift)是翻译中的普遍现象,指的是原文译为目的语时发生的语言变化。

“翻译转换”作为术语最早出现在英国学者卡特福德(Catford)的《翻译的语言学理论》中,他认为翻译转换是“偏离形式对等的等值翻译”,并将将翻译定义为:“一种语言(SL) 中的语篇材料被另一种语言( TL) 中等值的语篇材料所取代。

”卡特福德的翻译转换理论是建立在弗斯和韩礼德的语言学模式之上,并借用了韩礼德的系统语法及其对语言“层次”的分类来说明翻译转换现象。

卡特福德的转换理论主要使用了语法和词汇两个层次,单位、结构、类别和系统四个语法范畴。

卡特福德认为,语言是交际性的,在上下文中发挥功能,而且这些功能的发挥通过不同的语言层次( 如语音、词形、语法及词汇) 和级阶( 句子、分句、片语、词及词素等)。

在对“形式对应”( formal correspondence) 和“文本等值”( textual equivalence) 做了区分后,卡特福德认为,既然这两个概念有很大差异,进行翻译转换就是必然的了,翻译转换因而在从源语到目标语的过程中背离了形式对应。

卡特福德进而提出两种转换: 层次转( level shifts) 和范畴转换( category shifts)。

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对汉英翻译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1.层次转换所谓层次转换是指处于一种语言层次上的原语单位,具有处于不同语言层次上的译语翻译等值成分。

卡特福德的层次转换包括语音、词形、语法和词汇四个层面,但他认为翻译中惟一可能发生的层次转换就是语法和词汇之间的转移。

也就是说,一种语言的语法项在翻译时可以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词汇项,反之亦然。

例如,汉语中的“着”、“了”、“过”等词汇都可以用来英语中的“现在完成时( has/ have done)”和“过去完成时( had done)”这两种时态表达。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4-7)

英译汉常用的方法和技巧(4-7)

第三章英译汉常用方法和技巧(教学安排:6课时)无论翻译的标准如何,翻译的目的都是要求译者最大程度地传递原文信息/再现原文风格,以求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

翻译标准只是给译者提供了翻译的大方向,在具体的翻译运作过程中,还会遇到种种问题,所以在翻译实践中,还要灵活运用相应的翻译方法和技巧,从原文和译文的整体出发,全面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经过不断的翻译实践,翻译技巧一定会运用得越来越娴熟,翻译水平也会越来越高。

合理有效地运用翻译技巧可以使译文生辉,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

常用的翻译方法和技巧:直译和意译词义的选择省略法和增补法词类转译法重复法正反、反正表达法分译法和合译法直译和意译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因此翻译时有时使用直译,有时用意译,有时直译并举。

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其原则是在忠实原文内容和风格的前提下,摆脱原文结构的束缚,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规范直译(metaphrase/literal translation)在不影响译入语的自然流畅并保持原文信息的前提下,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信息,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结构,尤其要保持原文的修辞、文体和文化特质。

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to shed crocodile tears如果不破坏原文结构,译文也能通顺自然且忠实原意,这是最理想的直译,但逐字对等且保持原文结构和语义的情况微乎其微。

直译法的使用不仅极大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而且及大地拓展了汉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范围。

汉语中的外来语大都采用直译法或音译法。

例如:lady-killer talk show mad cow diseasebird flu chain reaction cat walkhumor second-hand car tittuphippy yuppie shock例1原文:There are two types of electric current: alternating current in which the current flows first one way then the other in a forward and backward motion, and direct current which flows the same way all the time.译文:例2原文:Losing one’s independence for Americans is a shameful thing.例3原文:Italian gourmets are protesting against the invasion of foreign foods on the dinner table.译文:例4原文:In short, when employees leave their performance reviews, they should be focusing on what they can do better in the year ahead, not worrying about what went into their files about the past.译文:例5原文:But when I look at the Third World and think “What can I do to solve this?”, my reaction isn’t to say “Let’s bring population down immediately”.译文:例6原句: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译文:例7原文:People are always talking about “the problem of yo uth.” I f there is one, then it is older people who create it, not the young people themselves. Let us get down to fundamentals and agree that the young are after all human beings—people just like their elders. There is only one difference between an old man and a young one: the young man has a glorious future before him and the old one has a splendid future behind him, and maybe that is where the rub is.译文:直译不等于死译、硬译,直译也需要灵活变通,不能只求形式对等而破坏原文内容。

第一、二讲 翻译的定义、目的、条件、标准、过程

第一、二讲 翻译的定义、目的、条件、标准、过程

林语堂:忠实、通顺和美 faithfulness, smoothness, beauty

刘重德:信、达、切 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and closeness

傅雷:传神论/神似说 Transference of soul or spirit “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 不在形似而在神似。” 译文同原文在内容上一致,这叫“意似”,是 翻译的最低标准。译文同原文如果能在形式 上和精神上同时一致起来,或称“形似”和 “神似”,这是翻译的高标准。 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
意译 liberal translation/free translation/ paraphrase 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重在保存原文的思想内容 例:Don’t cross the bridge till you get to it. 不必过早地担心。 They don’t know their right hand from their left. 他们什么也不知道。

归化法和异化法 domesti译者的隐形》,1995 鲁迅vs 严复、林纾 异化法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 使用的原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 归化法则要求译者向译语读者靠拢,采取译语 读者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内容

Translatability is lower when (1) the work to be translated is quite distant both in time and space; (2) its form is very much unique; (3) the content is not shared in the two cultures.

翻译的定义

翻译的定义

1.翻译的定义1980年,我国著名翻译家张培基先生在《英汉翻译教程》一书的绪论中,从语言学的角度为翻译下了这样的定义:“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地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冯庆华先生在《实用翻译教程》一书中则从语言学和文艺学的双重角度界定了翻译的本质:“翻译是许多语言活动中的一种,它是用一种语言形式把另一种语言形式里的内容重新表现出来的语言实践活动。

翻译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

”2. 翻译的标准我国比较系统全面论述翻译标准的是清末著名翻译家严复,他在《天演论·译例言》(1898)中提出“信达雅”的翻译标准。

他说:译事三难,信、达、雅。

求其信,已大难矣。

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

…………此在译者将全文神理,融会于心,则下笔抒词,自然互备。

至原文词理本深,难于共喻,则当前后引衬,以显其意。

凡此经营,皆以为达,为达即所以为信也。

易日:“修辞立诚”。

子曰:“辞达而已。

”又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三者乃文章正轨,亦译事楷模,故信、达而外,求其尔雅。

……这三条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实践起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一百多年来,中国译界虽然对它的褒贬一直未断,特别是对其中的“雅”字多有异议,因而试图提出一些新的说法,如林语堂提出“忠实、通顺、美”的标准,刘重德提出“信达切”的标准,许渊冲提出“信达优”的标准,但是,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种说法能够替代“信达雅”,为大家所接受。

钱钟书先生于1964年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的“化境”说。

他说: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变成另一国文字,既不能因语文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那就算得入于‘化境’。

十七世纪有人赞美这种造诣的翻译,比为原作的‘投胎转世’,躯壳换了一个,而精神姿致依然故我。

换句话说,译本对原作忠实得以至于读起来不像译本,因为作品在原文里决不会读起来像经过翻译似的。

英译汉常用方法和技巧(47)

英译汉常用方法和技巧(47)
第三章英译汉常用方法和技巧
(教学安排:6课时)
无论翻译地标准如何,翻译地目地都是要求译者最大程度地传递原文信息/再现原文风格,以求最大程度地“忠实”于原文.翻译标准只是给译者提供了翻译地大方向,在具体地翻译运作过程中,还会遇到种种问题,所以在翻译实践中,还要灵活运用相应地翻译方法和技巧,从原文和译文地整体出发,全面分析,透过现象,抓住本质.经过不断地翻译实践,翻译技巧一定会运用得越来越娴熟,翻译水平也会越来越高.合理有效地运用翻译技巧可以使译文生辉,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
译文:
例4
原文:In short, when employees leave their performance reviews, they should be focusing on what they can do better in the year ahead, not worrying about what went into their files about the past.
译文:
例6
原句:Hitler was armed to the teeth when he launched the Second World War, but in a few years, he was completely defeated.
译文:
例7
原文:People are always talking about“the problem of youth.”If there is one, then it is older people who create it, not the young people themselves. Let us get down to fundamentals and agree that the young are after all human beings—people just like their elders. There is only one difference between an old man and a young one: the young man has a glorious future before him and the old one has a splendid future behind him, and maybe that is where the rub is.

林语堂论翻译

林语堂论翻译

林语堂论翻译一,林语堂简介:林语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龙溪人。

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

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

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

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

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

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

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

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

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

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

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

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

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

1966年定居台湾。

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

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

1976年在香港逝世。

二,林语堂的翻译成就:林语堂是享誉中外的文学家和翻译家,其国学根底与翻译水准堪称双绝。

其翻译生涯中最伟大的贡献, 便是以通俗化的策略,把深奥难懂的中国儒道经典文化,生动地传播到西方世界。

1932年初,林氏发表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译论长篇论文《论翻译》,文中提出翻译的三条标准: 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的标准。

在中国现代翻译史上, 翻译"国民性" , 建立新文化, 一直就是翻译家们精心创作的主旋律, 它代表了现代性过程中知识分子对于启蒙, 科学和理性的追求; 然而, 翻译的样式也有另一张全然不同的面孔, 它书写浪漫、个性、快乐、自由和大千生活,以审美的个人话语汇入到宏大叙事"之中,形成了中国翻译史上一道奇异的风景,这种审美话语的创造者,就是著名的翻译家林语堂。

林语堂的翻译,可以说是沿着现代性的足音,在现代性城市中产生和发展的. 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上海到四十至六十年代的纽约, 林语堂历经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美国的反文化运动" ,而以翻译进入中国文学界和美国文坛。

@四次翻译理论发展

@四次翻译理论发展

从中国历史上四次翻译高潮谈翻译理论的发展——张景丰翻译是不同民族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体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周朝已开始设译官,此后出现过多次翻译高潮,每次高潮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翻译理论家,经百家争鸣,翻译理论不断发展、进步、趋于完善。

因此要了解翻译理论的发展,须了解翻译的历史,总结经验。

下面仅从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四次翻译高潮对翻译理论的发展予以探讨。

第一次翻译高潮:东汉至唐宋时期在三国时期,支谦的《法句经序》中提出了“因循本旨,不加文饰”的译经原则。

有人认为,支谦此序“可以算是最初的直译说了”(罗根泽语)。

晋、前秦时道安继而在《革卑婆沙序》中提出了比支谦更为明确的主张,即“案本而传,不令有损言游字;时改倒句,余尽实录。

”道安涉及译论的佛经序文较多,最有名的是提出“五失本”、“三不易”之说。

其意思是,翻译佛经在五种情况下会失去本来面目,有三件事决定了译事是很不容易的,因此必须慎之又慎。

北朝末年及隋初,彦琮著《辨证论》,它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篇翻译专论,他主张译经“宁贵朴而近理,不用巧而背源”。

可见他也是坚持忠实第一并倾向于直译的。

以上三家的论点颇为近似,他们的原则可以概括为“重质朴,轻文采”。

唐代僧人玄奘,其真本领在于翻译佛经,是中国佛经翻译史上集大成并后来居上的翻译家,他不仅译出了七十五部佛经,而且还把老子的部分著作译成梵文,成了第一个向国外介绍汉语著作的中国人。

他的指导原则就是:“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求真”即追求准确,要力求“忠实原作”,这是一切认真负责的翻译工作者的共同理想。

同时必须“喻俗”,亦即使群众理解,这就是说要“通顺”。

道宣在《续高僧传》中对玄奘及其前辈的佛经翻译作了比较,他说:“自前代以来,所译经教,初从梵语,倒写本文;次乃回之,顺同此俗。

然后笔人观理文句,中间增损,多坠全言。

今所翻传,都由奘旨,意思独断,出语成章。

词人随写,即可披玩”。

不难看出,玄奘在翻译上已达到炉火纯青、得心应手的熟练程度。

翻译的三标准——林语堂先生的“忠实、通顺、美”

翻译的三标准——林语堂先生的“忠实、通顺、美”

翻译的三标准——林语堂先生的“忠实、通顺、美”发表时间:2017-11-13T15:10:01.92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7年11月总第246期作者:杨曼[导读] 林语堂先生将翻译作为一种艺术看待。

陕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要:林语堂先生提出“忠实标准,通顺标准,美”三条标准,既是对译作的要求,也是对译者的要求。

其标准较严复先生对译作的要求而言,更具现实性,更为丰富,更具全面性。

关键词:翻译标准林语堂严复译者要求一、林语堂先生的“忠实、通顺、美”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笔名语堂。

他曾参加“语丝社”,并在1930年代曾创办、主编《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成为“论语派”的主要代表。

林语堂先生一生中写过的涉及翻译理论的文章不少,但他最系统、最有名的论述,是长篇论文《论翻译》(作于1932年初)。

这是他为吴曙天编选的《翻译论》一书(1933年1月光华书局出版)所作的论序(后又收入林语堂的《语言学论丛》一书中)。

林语堂先生将翻译作为一种艺术看待。

他认为翻译艺术所依赖的有三条:第一是译者对于原文文字及内容上透彻的了解;第二是译者有相当的国文程度,能写清顺畅达的中文;第三是译事上的训练,译者对于翻译标准及手术上的问题有正当的见解。

”林语堂先生在《论翻译》中提出了对译者的这三条要求,既要求对原文的透彻理解,还要求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以及对一定的翻译技巧、标准的掌握。

林语堂先生的这篇论文,从翻译的实际出发,毫不玄虚,说理朴质。

他认为以前论述翻译问题的文章大多或泛论译法或单论译名,“都是直接出于经验的话,未尝根据问题上的事实做学理的剖析”。

而他提出“讨论翻译需研究其文字及心理问题”,换言之,即“翻译问题,就可以说是语言文字及心理问题”。

他认为:“倘是我们要于此问题得到比较客观的解决,自当以语言文字心理的剖析为立论根基。

必先明语言文字及行文心理的事实,然后可以做译者标准应如何、态度应如何的结论。

乔治·斯坦纳翻译理论述评

乔治·斯坦纳翻译理论述评

乔治·斯坦纳翻译理论述评张曼[摘要]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是阐释学派的代表之一。

他认为,翻译是一种阐释行为,其本质就是理解,即使是同一种语言内的交流也属于翻译的范畴,所以翻译比创作更广泛,也更重要。

他肯定了翻译的可行性,将翻译的过程分为信任、侵入、吸收和补偿四个步骤,强调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为译者的主体性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但他的翻译思想也有局限性,如翻译的范围界定得过于宽泛,翻译理论并不完整等。

[关键词]乔治·斯坦纳;翻译理论;可译性;译者的主体性[中图分类号]H3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531(2021)01-0071-05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出生于法国巴黎,先后任教于英美知名学府。

1975年,他的语言和翻译理论专著《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出版,成为阐释学翻译理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作。

斯坦纳认为,翻译即理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传承文化,有时候甚至比创作更重要。

他将阐释学理论应用于翻译之中,认为翻译是一种阐释行为,打破了传统,拓宽了翻译研究的领域。

一、翻译即理解不同的翻译家对翻译的定义不同。

有人认为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如奈达(Eugene A.Nida)和卡特福德(J.C.Catford);还有人认为解释也属于翻译,如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他们所说的翻译都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活动,斯坦纳则认为,翻译不仅包括两种语言间的语际翻译,还包括同种语言间的语内翻译以及符号和语言间的符际翻译,他认为任何方式的交流都是一种翻译,甚至人们的谈话都是一种[作者简介]张曼/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讲师,硕士(四川成都611844)。

翻译。

[1]每一个语言现象都具有时间性,所以我们每用一个词就等于是打开了它的全部历史。

要透彻地理解一段话,就要尽一切努力恢复原来说话时它所具有的价值和用意,因此,听别人说话的过程就是一个翻译的过程,将别人话语的用意理解清楚,就需要有一个对词语意思的选择和理解过程。

英译汉翻译技巧

英译汉翻译技巧
• 他三岁丧父,所以记不起父亲了。
• Strange enough they were the same age to the day.
• 说来也巧, 他俩年纪一样大, 而且还是同 日的。
5.合译法
• 合译是将原文的两个或几个分开叙述的意 思或层次合并重组,如将两个分句合译为 一个简单句,或两个简单句合译成一个复 合句等, 使全句的结构更加紧凑,语气更 加顺通。
• 2)后置法:上述译成前置定语大都是用于 限制性定语从句,但一般用于译比较简单 的英语定语从句。如果从句结构复杂,译 成汉语前置定语显得太长而不符合汉语表 达习惯时,往往可以译成后置的并列分句。 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可以重复英语先 行词,译成并列分句。如:
• They are striving for the ideal which is close to the heart of every Chinese and for which, in the past, many Chinese has laid down their lives.
• He told me such experience as I had never heard of before.
• 他给我讲述了他的经历,那些经历是我以 前从未听说过的。
• He did not remember his father who died when he was three years old.
• 作为一个孝顺的儿子,我不得不接收父母 的决定,去当大夫,虽然我对这样的前途 毫无兴趣。
3.倒译法
• 倒译法就是颠倒原文句子结构的排列顺序 来进行翻译。
• 例1: The moon is completely empt on the moon is much less than on the earth.

纽马克

纽马克




如纽马克认为为保全原作内容, 文学作品应以语义性翻译为主,但文 学作品往往涉及各民 族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这些异域文化又需 要交际性翻 译来传达。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将如何选择呢?纽马克 的语 义观是以意义的清晰、确定为基础的,没有考虑到意义在 交际、 使用中的复杂因素 以哈姆雷特的一句话“To be or not to be”为例,究竟什么样的 意思是准确的呢?恐怕当今 的意译派也不会承认自己的翻译是不准 确的。纽马克在阐 述语义/交际翻译法时的另一个缺憾是缺乏具体 而丰富的 实例以增加其说服力。 任何翻译理论都有其自身的不足和有待发展之处,但 这并不意味着 要否认它的地位和贡献。彼得· 纽马克的理 论把人们以往对直译、 意译的零散的、片面的观点向前推 进了一大步,使人们从直译、意 译之争中走出来并看到更 深一步的翻译问题,也看到了这些更复杂 的问题不是简单 的采取直译或意译就可以解决的,看到了翻译研究 进一步 发展的方向。葺
Sergio Viaggio, an interpreter-turned scholar though asserting that Newmark does have a single and coherent theory, argues that Newmark’s theory is a wrong and didactically dangerous one. Jeremy Munday points out that Newmark has been criticized for his prescriptivism and his unscientific use of language in translation evaluation. Susan Bassnett, Gideon Toury and Theo Hermans, who adopt a descriptive approach, criticize Newmark’s approach for its prescriptive, source一text orientation and its unconcern with history.

英译汉翻译技巧

英译汉翻译技巧

• 短语的分译即将英语的某个短语单独拿出 来译成一个独立成份、从句或并列句。如: • 例1:We tried in vain to persuade him to give up his wrong belief. • 我们尽力劝说他放弃错误的信念,但没有 成功。 • 例2:The professor entered the laboratory followed by his graduate students. • 教授走进教室,后面跟着他的研究生。
• 2.减词: • 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省略无关紧要的 词语,可以避免译文拖泥带水,这样,语 句可以更加精炼,而且不损害原意。如:
• Smoking is prohibited in public places. • 公共场所不准吸烟。 •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2.英语动词→汉语名词
• 有些动词在汉语里虽有相对应的动词词义, 但在某种特定的语言场合下不能使用该动 词词义,或由于需要选择另一种更好的译 文,因而将其转化为汉语的名词。如: • Judgment should be based on facts, not on hearsay. • 判断应该以事实为依据, 而不应该依道听 途说。
• More recently, Americans have been moving from the cities to the suburbs. • 近年来, 美国人一直不断地由城市迁往郊 区。 • The latest type of TVR system is light, inexpensive and easy to manipulate. • 这种最新型的电视录像装置重量轻,价格 低,而且操作简便。

文学翻译的标准

文学翻译的标准

文学翻译的标准文学翻译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技术。

在进行文学翻译时,翻译者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原则,以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

本文将从语言、文化、风格和表达等方面探讨文学翻译的标准。

首先,文学翻译的标准之一是语言的准确性。

翻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语言表达,并将其准确地转化为目标语言。

这包括对原文词语、句子结构、语法和语气的准确把握,以及对目标语言的灵活运用。

在进行翻译时,翻译者需要尽量避免语言的歧义和模棱两可,力求表达清晰、准确。

其次,文学翻译需要考虑文化的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文学作品产生深远的影响,翻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考虑到这些差异。

这包括对原文中涉及到的文化元素、习惯、传统和价值观念的理解和转化。

翻译者需要在尊重原著文化的基础上,将其转化为适合目标读者接受的形式。

此外,文学翻译的标准还包括对文学风格和表达的准确把握。

不同的文学作品有着不同的风格和表达方式,翻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气质。

这需要翻译者具备良好的文学修养和审美能力,能够理解和把握原作的独特风格,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对应表达。

最后,文学翻译的标准还包括对文学作品情感和内涵的传达。

文学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涵,翻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将这些情感和内涵准确地传达出来。

这需要翻译者具备敏锐的感知能力和深厚的情感理解能力,能够理解和把握原作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内涵,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对应表达。

综上所述,文学翻译的标准涵盖了语言准确性、文化差异、文学风格和表达、情感和内涵等多个方面。

翻译者需要在翻译过程中全面考虑这些因素,并力求做到准确、流畅、自然地传达原作的意境和情感。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文学翻译的标准,让读者在阅读译作时能够感受到原作的魅力和韵味。

彼得纽马克的所有翻译理论

彼得纽马克的所有翻译理论

英国彼得∙纽马克谈翻译理论与技巧
与逻辑学:逻辑学的研究将有助于译者对 所译段落真正意义的确定。
下面这条关于否定结构的翻译规则便是导源于逻 辑学的:一个词语+n 可能会成为一个满意的等值 语,如:“一个女人” = “不是一个男人”
与哲学:其是翻译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 翻译所关心的只是词在上下文中的效用, 而不过问词的语言系统。
英国彼得∙纽马克谈翻译理论与技巧
六、翻译方法和技巧 语义翻译法(semantic translation) 交际翻译法(communicative translation)
关联翻译法(a correlative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英国彼得∙纽马克谈翻译理论与技巧
英国彼得∙纽马克谈翻译理论与技巧
五、同语言功能有关的翻译理论 纽马克认为,翻译活动即是对文本的翻译, 研究翻译不能离开文本。 他将文本分为: 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 号召功能(vocative function)
特点:多用一般现在时动词的非限定式,以及被动语态。
英国彼得∙纽马克谈翻译理论与技巧

近在手边的电话、电视机零部件、计算机鼠 标、个人计算机内部元件以及其他日常用品,都 是以塑料为材料,通过塑料注射成型法制成。美 国利哈依大学的一位教授新近研制出了一种靠程 序软件控制的简便装置,它能使注射模具里的熔 融塑料振动,从而生产出强度更高的环保塑料制 品。
英国彼得∙纽马克谈翻译理论与技巧
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 语言表达功能的核心在于讲话人或作者运用这些 话语表情达意,不去考虑读者的反应。纽马克认 为,从翻译的目的看,典型的表达型文本有: 1)严肃的文学作品,包括抒情诗、短篇小说、长篇 小说、戏剧等; 2)权威性言论,主要有政治人物的政治演说及文 件等,法律法规文献,公认的权威人物撰写的科 学、哲学和学术著作。 3)自传、散文及个人信函。当这些文本是作者个 人情感的一种宣泄,当读者背景模糊时,便属于 表达型文本。

翻译的标准

翻译的标准

翻译的标准一、翻译标准概述翻译的仟务是把原作或原话的内容准确而完整地再现出来。

翻译标准是翻译活动所必须遵行的准绳,是衡量译文的尺度,也是翻译丁作者在翻译文践中要不断达到的目标c N此,了解并掌握翻译的标准,对提高翻译质量.发挥翻译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外诸多学者和翻译家对翻译的标推都有很多精辟地论述。

玄类主张翻译“既须求真.又须喻俗”。

所谓“求真”,就是忠实地真切地反映原文的愿怠,即忠于原文;“响俗”,就是译文要通顺易懂。

严复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作为翻译的标准*鲁迅先生指出:“凡是翻译必须兼顾着两面:当然是力求其易解;一则是保持原作的风姿。

“人求其易解”,就是泽文通顺自然,读者可以看懂;“保持原文的风姿”,就是保持原作的风采、风格、笔锋和韵味。

芬雷先牛在《论翻译》一:K中说:“愚对译事看法实甚简单:重神似个重形似;译文必须是纯粹的小文,无牛硬勘口之病,又须能朗朗上口,求音节和谐……”陈廷佑先生认为翻译的标很就是“准确”、“流畅”。

“胖确”即是忠实原文的内容、风格,”流杨”即是译文通顺易懂。

范存忠教授认为翻译的标限就是“从传达雅到正确、通顺易懂”。

国外一些翻译家提出了翻译的标限“=似’·沦,即形似、意似、神似。

所谓“形似”,就是强调译文要保持原文的形式美;“意似”,要保持译文的内容美;“神似”,则要保持原文的补韵美。

总的要求是相辅相成的。

但内于各国语言的不同和表达习惯的差异,所以在翻译标准的审定上就会有所4\一,如英译法与英泽汉就有很大不同。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信、达、雅之沦是经过翻译文践考验的、难确的全面的翻译林带。

“信”(肋,N山Gss),就是忠于原作‘:首先要忠实于原作的内容。

译者必须把原作的内容完整而Fp确的表达出来.个得有任何篡改、歪曲、遗漏、阉割或是增减的现象,茅盾指出:“好的翻译者一方面阅读外国文字,‘方面却以本国的两言进行思索和想象;只有这样才能使白己的泽义摆脱原文的语法和同汇的特殊性的拘束,使译文既是纯粹的祖同语言,而又忠实翻译服务的传达了原作的内容和风格。

许钧 《翻译论》 读后思考

许钧 《翻译论》 读后思考

许钧《翻译论》读后思考许钧教授是国内著名的翻译家,同时,他专注于翻译理论研究,不断提出新见解和新思想。

2003年12月,他的新作《翻译论》的问世,再一次以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为我国翻译研究界所瞩目。

这部重要的理论著作,不仅是对我国老一辈翻译家的成果进行的抢救性整理,而且也是作者对自己近30年来学术研究的反思和总结,更是他对翻译理论进行的一次系统性探索。

读后,学生对翻译研究有几点思考。

除绪论和结语之外,《翻译论》共分七章,一章一论,每一章又根据实际需要,分为四至六个长短不一的小节。

可以说,《翻译论》中的七论,几乎从宏观的角度囊括了译界的所有热门话题,从根本上回答了“翻译的本质是什么?”、“翻译的标准是什么?”、“直译与意译的关系是什么?”、“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影响翻译的因素究竟有哪些?”等敏感话题,使我们跟翻译“真理”的认识更接近了一步。

一、《翻译论》从翻译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基本现象出发,深刻揭示了翻译的本质。

《翻译论》中的七大论,翻译的“本质论”是其关键和核心。

在有关翻译的“三个层次”和“三个层面”的论述中,作者紧紧围绕审美层次深刻揭示了文学的功能,也就是以美感为中心的动力系统,使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摆脱了“不忠”的犯罪感。

因为在许钧教授的眼里,成功的文学翻译是决不能忽视传达文学作品的美的,审美层次是文学翻译的最高而且是关键性的一个层次。

所谓翻译三层次是指翻译在思维、语义与审美三个层次有着相对独立的活动内容、表现形式和规律,所谓翻译三层面是指翻译的意愿、现实和道德,认为“要怎么译”、“能怎么译”和“该怎么译”是翻译活动中所必然面临的问题。

二、在论述“翻译主体性”的时候,作者大书特书,追根穷源。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面对文学翻译,作者、译者和读者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独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各自独立的活动场。

但是,许钧教授不以为然,他借助于现代语言学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文本意义的开放性,以及人类语言、文化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

论翻译的原则

论翻译的原则

论翻译的原则翻译是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用另一种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具体说来,就是“换易言语使相解也”。

①但是,如何用另一种语言文字把一种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义表达出来?“换易言语”之后是否能“相解”?“相解”的程度如何?这些归结起来无疑就是:翻译的标准是什么?翻译的应如何?严复是近代第一位系统介绍西方学术的启蒙思想家,在介绍西学的同时提出了翻译的标准—“信、达、雅”,对的翻译实践和巨大,“相信只要中国还有翻译,总还会有人念‘三字经’!”②虽然严复持论有故,但认真审视不难发现,“信、达、雅”实质上既不是具有高度概括力的抽象标准,也不是具有切实指导性的具体标准,“从纯的角度讲,把信、达、雅并列起来作为翻译标准是具有逻辑缺陷的,因为这似乎意味着:原文不达,也可以故意使之‘达’;原文不雅,也可以故意使之‘雅’。

那么,这样和‘信’字,岂不自相矛盾?”③《论语·雍也》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意谓朴实的内容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的内容又未免虚浮。

孔子提倡“文质彬彬”,反对浮华的辞藻,所以说“辞达而已矣”—言辞足以达意就可以了。

《尔雅》序题下疏说:“尔,近也;雅,正也。

言可近而取正也。

”《论语·述而》说“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其中的“雅言”是指区别于各地方言的“诸夏的话”—标准语,相当于现在所说的“普通话”。

但是,严复的“雅”指的不是“利俗文字”—大众的语言,而是“汉以前字法句法”。

为了掩盖“达”的矛盾,严复在“畅达”(如“顾信矣不达,虽译犹不译也,则达尚焉”)和“表达”(如“题曰达旨,不云笔译”)之间周旋,取便发挥,借“辞达而已”求“信”—“为达即所以为信也”,借“言之无文,行之不远”求“雅”—“信达之外,求其尔雅”。

不难看出,严复的逻辑是:要“信”则必须“达”,要“达”则必须“雅”,换言之,“雅”是“达”的条件,“达”是“信”的条件,“为达”最终成了“求雅”的借口:“用汉以前字法句法,则为达易;用利俗文字则求达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兼析作为《论不可译性》之理论前提的康德先验哲学观提要:怎样才能提升翻译研究的理论水平?进行翻译理论研究是不是必须诉诸康德的先验哲学框架?本文提出了相反的看法。

作者认为,作为王宾教授所谓“不可译性”之理论前提的康德哲学“经验vs先验”的基本观点,其实并不适合于进行翻译理论研究;实际上,这里的根本问题是“翻译的实际经验性行为”与“翻译标准”之间的关系。

只有从我自己购建并逐渐完善的社会个体生成论的角度出发,把翻译研究所涉及的历时性维度与共时性维度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翻译技巧、翻译理想和翻译标准之间的关系,我们才能正确地认识“翻译标准”及其形成过程,从而使之发挥适当的作用,达到逐步提高翻译理论研究水平的目的。

关键词:康德先验哲学框架,理想,标准,技巧,历时性和共时性,社会个体生成论无论就日益普遍的日常国际文化交往而言,还是就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的引进和输出而论,翻译都是极其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

因此,有关翻译和翻译理论的研究和探讨,特别是有关“译得好”还是“译得差”、“可译”或者“不可译”的问题,不仅是翻译研究者不断着力加以探讨的理论问题,也是时刻困扰具体翻译工作者的实际问题。

那么,我们究竟从什么理论立场出发,才能比较适当地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从而使翻译理论研究的水平不断得以提升呢?王宾教授的论文《论不可译性》[1](以下简称“王文”)是一篇非常重要、学术含金量非常高的文章,这一方面表现在它以基础理论探讨和具体个案分析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结合现代西方语言学研究的主要成果,对“可译性”还是“不可译性”这种在国内翻译界由来已久的争论,进行了系统严密、有理有据的分析和论述,从而得出了肯定“不可译性”的结论;另一方面,它在进行这种分析和论证时所依据的,是一个被国内外许多重要学者认为理所当然的基本理论框架,亦即康德的先验哲学及其基本框架,并因此而把这种争论所涉及的、对于翻译研究来说具有基础性重要意义的、由经验和先验构成的学理性悖论揭示了出来。

我认为,相比较而言,这后一个方面理论意义更大,因为它虽然不是王文的结论、而是其基本前提,但直接触及到人们进行翻译理论研究所必然涉及的根本关节点,也把其关键性难题非常鲜明地揭示了出来。

显然,只有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翻译和翻译理论研究才有可能不再停留于细枝末节,而是真正取得实质性进展。

就前一方面而言,可以说,只要承认王文坚持的“区分翻译研究中经验和先验两种进路,并认定后者方能通向翻译理论”[2],并逐步按照其研究思路、结合其所使用的具体例证进行思考和探讨,我们就很难不同意其所得出的上述结论,尽管可能对这个结论不满。

就后一方面而言,虽然在王文之中,这个悖论是以作为其理论前提的、康德的“经验vs先验”悖论的概括形式存在的,但同时也通过其所提出的两个问题(详见下文)、最终以肯定“不可译性”的结论具体表现了出来,因而实际上构成了其基本研究过程和具体结论所依据的理论根基。

因此,如果不同意其认定存在“不可译性”的结论,我们就必须从根本上对这个悖论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尽管在这里只能是非常概括的)研究和探讨。

那么,究竟应当怎样看待这个悖论呢?在我看来,具体就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而言,我们可以把这个悖论用不怎么“玄虚”的表达方法表示出来,即用由“翻译的实际经验行为”与“翻译标准”构成的“悖论”[3],来表示王文所依据的康德先验哲学的“经验vs先验”悖论。

我认为,通过分别审视王文基于这种悖论所预设的两个基本问题,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为什么可以这样表达康德的悖论,而且可以看到,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对待在王文那里作为“不可译性”之基础、作为“先验标准”而存在的“翻译标准”,从而得出我们的结论。

一、如何看待由王文的两个问题表现出来的悖论王文明确指出,“在哲理层面,不可译性与康德意义(上)的‘自在之物’相关”;其目的是要“通过‘不可译性’的论证来确定翻译理论的性质和界限”,因为“科学认识论的宗旨是为人类的认知能力设限划界;翻译理论亦然。

”[4]而这样做的具体步骤就是“区分翻译研究中经验和先验两种进路,并认定后者方能通向翻译理论”,在此基础上,该文“提出两类不同性质的问题,从而导致两种不同的方法,最后又将呈现出两种虽然可以互补但性质迥异的成果。

”[5]可见,就基本出发点而言,王文完全是以康德的先验哲学框架为依据的。

具体说来,它通过论述下面两个基本问题来展开其有关“不可译性”的系统论述,即“如何在句段层面尽善尽美地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话语转换?”和“一切翻译是如何可能的或者不可能的?”王文指出,“第一个问题……是经验性问题:一旦跨越了经验之界,就是非法的。

第二个问题不关心‘如何’将一段话语翻译得更好等技术性问题,而是要追问:使一切翻译成为可能/不可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它与经验相关,但不等于经验。

其性质是认识论意义上的先验。

”[6]在此基础上,王文对翻译行为所涉及的“临在性”(immanent, 似可译为“内在的”)条件进行了区分,即区分了四种“临在性的、逻辑先在的必要条件”:原文语言和译文语言的结构;写作和阅读成规(它们具有多价性:认知、伦理、审美都包括在内);翻译过程所处的社会上下文(social context,似可译为“社会脉络”);以及原文作者(绝对不可重复)的个人化情境;它认为第一种是“语言的必要条件”,其他三种都是“非语言的必要条件”[7]。

可以说,它此后进行的所有理论分析和个案研究,基本上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因此,我们可以非常明确地看到,由于王文从康德认定存在“自在之物”的先验哲学基本框架出发,强调翻译理论要为人们的翻译能力设限划界,所以,这种观点中确实存在由经验和先验构成的学理性悖论。

如果认为“不可译性”的说法不成立,我们就必须从哲学高度对这个说法所依据的这种先验哲学框架,特别是对康德所提出的“经验vs先验”悖论,进行比较彻底的清理和扬弃,以便得出我们所谓“根本不可能‘为人们的翻译能力设限划界’”的结论——显然,我们在这里不可能比较充分地完成这个任务,甚至可以说,这样的工作几乎是不可能通过撰写一篇篇幅有限的论文来完成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同时也意味着,如果不仅仅以“从观念到观念”的方式局限于康德先验哲学或者西方哲学,而是把目光转向这里必须加以探讨的翻译实践和翻译理论研究的实际问题,那么,本文所谓的“由‘翻译的实际经验性行为’与‘翻译标准’构成的‘悖论’”,其实就是王文所谓康德的“经验vs先验”悖论在翻译研究领域之中的具体体现——至少可以说,就王文对“不可译性”的论证而言,情况确实是如此。

为什么呢?首先,让我们看一看它的第一个问题:即“如何在句段层面尽善尽美地完成两种语言之间的话语转换?”就此而言,虽然王文强调指出它仅仅涉及经验层次,但问题似乎并不如此简单:其实,这里所谓“尽善尽美”,已经把经验性翻译过程的主体和进行翻译研究的主体(即翻译者和翻译研究者)所具有的理想特征,比较清楚地表示出来了——也就是说,这个短语所表明的,显然是翻译者和翻译研究者所追求达到的某种理想境界。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种理想境界不仅直接来源于具体的、完全处于经验层次之上的翻译过程,也直接取向这样的翻译过程及其结果,其目的实际上就是推动这样的翻译过程及其结果不断得到完善。

此外,熟悉西方哲学、特别是熟悉康德哲学的学者在这里显然可以看出,就“理想”特征而言,这个短语所表现出来的基本意向,与康德先验哲学提出的基本问题之一,即所谓个体意识究竟为什么具有普遍必然性,实质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因为“尽善尽美”基本上可以说是“使个体意识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当然,“尽善尽美”的涵义并不与“普遍必然性”的涵义完全相同,但这对于这里的论述来说并不重要。

因此,即使在这里不引用康德先验哲学,我们也同样可以清楚地看到,王文的这个问题所涉及的“理想”,并不是与实际经验性翻译过程和翻译研究截然分开和毫不相干的,而是完全来源于并服务于这样的翻译过程和翻译研究过程,只不过实际上以“翻译理想”或者“翻译标准”的“非先验”形式表现了出来而已。

当然,仅仅这样说尚不足以得出“根本不可能‘为人们的翻译能力设限划界’”的结论,因为王文还提出了另一个更根本的问题,即“一切翻译是如何可能的或者不可能的?”在我看来,与第一个问题相比,这个问题具有更加根本的重要性——它不仅是王文的基本立论根据,也由于决定了其论述的基本思路,而使之进一步得出了肯定“不可译性”的结论。

不过,即使在这里同样不涉及康德哲学,我们也可以看到它与第一个问题具有最基本的相同点,亦即“理想”特征——也就是说,它所表明的是就翻译研究和翻译理论研究而言,研究者都希望从根本上一劳永逸地确定“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或者说,研究者都希望一劳永逸地从根本上确定,使“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的必要条件究竟是什么。

几乎不用进行系统详尽的语义学分析就可以看到,这里所谓“希望”、“一劳永逸”、“从根本上”、“一切”等短语,都非常清楚地显示出这个问题所蕴含的“理想”[8]特征,只不过在这里,这种特征是以更加严格的理论形式(也可以说,以“先验”形式)表现出来的。

不过,由于这种更加严格的理论表达形式,这个问题所面临的难点也更富有根本性意义了——我们至少可以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究竟针对谁来说,“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因为任何一个翻译者,事实上都有一个从“生手”到“熟手”、从“熟手”到“高手”,甚至从“高手”到“圣手”的生成过程(即使就同一个译者对同一篇作品的翻译而言,这种过程也同样存在),对于“生手”来说“不可能”的翻译,对于“高手”来说完全可能是“牛刀杀鸡”;而就翻译研究者来说,情况也似乎没有根本的不同。

因此,在翻译者的不同层次和水平之间,显然并不存在使“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的、共同的充分必要条件,只存在翻译者水平不断提高的动态性生成过程。

因此,这种不针对任何具体翻译者和翻译研究者的问题,无论其是不是“先验”问题,显然实际上都只有“理想”意义而没有任何现实意义。

第二、究竟针对哪一类被翻译文本而言,“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我们知道,被翻译文本一般说来至少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非常严格的自然科学和逻辑学作品,比较灵活的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作品,以及以抒情和艺术技巧为基本特征的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诗歌)。

由于其各自的独特性,这三类作品的翻译结果所要求的翻译水平不同、所能够达到的准确度也不同——“自然科学和逻辑学作品”基本上以“客观准确”为标准,“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作品”则具有了比较多的、主观灵活的“人文”意味,而“文学艺术作品(特别是诗歌)”则以“主观的意境传神”为佳。

可见,不加任何区别地提问“一切翻译究竟可能还是不可能”,至少可以说是一个缺少具体文本针对性的“玄”问题,因而也可以说是一个一厢情愿的“理想”问题;从严格的翻译理论研究角度来看,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是一个大而无当的“伪”问题,因为它基本上无法对翻译者和翻译研究者提供有积极意义的启发或者指导,反而容易使他们因为忽视这些区别而误入歧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