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简介
一、概况
林西县位于赤峰市北部,地处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南段,地理座标为东经117°37′-118°34′、北纬43°14′-44°15′。西与克什克腾旗接壤,东与巴林右旗毗邻,北与西乌珠穆沁旗相接,南与翁牛特旗隔河相望。总土地面积39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8万亩、林地257万亩、草牧场180万亩。辖7镇两个乡,两个街道办,总人口2.391万人,有蒙、回、满等10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42%。县内最低海拔900米,最高海拔1879米。地处中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3度、无霜期90-130天。境内有西拉沐沦河、查干沐沦河、嘎斯汰河、巴尔汰河等4条较大的河流,年均径流量1.37亿立方米。林西县地处国家大兴安岭南麓有色金属战略资源接替带,有色金属和非金属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铜、铅、锌、锡、银、铁、钨、钼、砷、萤石、石灰石等30余种,现已发现矿床、矿点、矿化点273处。
林西县是赤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有文字记载和文物佐证的历史有5000余年。锅撑子山保存有中国古代著名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大井古铜矿遗址是草原青铜文化的重要标志,比湖北省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早近900年。唐代在县境西拉沐沦河北岸设松漠都督府,辽代在此建饶州,清光绪34年即1908年建县。在解放战争时期,林西曾是冀热辽地区战略指挥中心,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冀热辽军区、热河省政府、中共热北地委、热北专署等领导机关都曾移
驻于此,素有“塞外小延安”的美誉。最近几年,先后荣获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节水重点示范县、全国粮食依法行政示范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称号。新城子镇七合堂村被授予国家级“绿色小康村”和“生态文化村”称号。
二、行政区划
林西县辖7个镇、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官地镇、新城子镇、新林镇、五十家子镇、林西镇、大井镇、统部镇、大营子乡、十二吐乡、城南街道办事处、城北街道办事处。
三、交通概况
林西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距赤峰市210公里,东与巴林右旗接壤,南隔西拉木伦河和翁牛特旗相望,西与克什克腾旗相连,北依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林西是沟通赤峰与锡盟的咽喉要道。
林西县城南北长105公里,东西宽72公里,总土地面积3,933平方公里,人口24万余人。共辖7个镇、两个乡、两个街道办事处,106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
县域内南部有省际通道东西穿过,境内里程34.8公里,中部有国道303线东西穿过,境内里程45.6公里,南北有省道204线穿过,境内里程151.8公里,境内国省干线总里程232.2公里:有县级公路两条,总长90.5公里。分别为:九嘎线全长26.8公里,庙大线全长63.7公里,目前全部为三级油路;有乡级公路11条,总长269.9公
里。其中:三级油路76.0公里,三级砂石路193.9公里;有村级公路803.3公里,其中四级砂石路567.0公里,等外路236.3公里。县域内公路总里程1395.9公里,其中油路总里程为398.7公里。乡道以上公里总里程592.6公里,其路网密度达到15公里/平方公里。等级以上公里总里程1159.6公里,其路网密度达到29.48公里/平方公里。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三横(省际通道,国道303线,县道九嘎线连乡道五永线)五纵(省道204线,县道庙大线,乡道隆二线,十英线,统部S204线—良种场)为骨架,以各条乡村公路为经络,干支结合、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体系。
林西县交通十分便利,目前主要有公路、铁路两种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占主导地位,承担着林西县客、货运输的主要任务。林西县域内有客运公司两个,中昊运输公司和长安公交公司,有乡村客运站10个,客运线路65条。
林西县域内8个乡镇全部达到乡乡通油路,106个行政村有97个达到了通公路,通达率为91.5%,其中有52个行政村达到了通油路,占总数的49%。
“十二五”期间,林西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以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项目拉动为依托,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提高和完善县域交通那个运输体系,更好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加快公路网建设、提高通常能力为重点,全心全意为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四、历史沿革
林西地区历史悠久,5000多年前,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璀璨的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2700多前年,就有前人从事青铜冶炼生产,留有闻名于世的大井古铜矿遗址。自春秋至隋,这里先后为东胡、匈奴、鲜卑、库莫奚、霫、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地。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 于潢水北岸(今新城子镇西樱桃沟村)设松漠都护府;辽代,林西南部属上京道临潢府饶州,北境属庆州;金代,嘎斯汰河以北属庆州庆民县,嘎斯汰河以南属临潢府卢川县;元代,林西地区属中书省应昌路(今克什克腾达里诺尔);明初,林西属全宁卫,永乐元年(1403年)以后,属兀良哈三卫之一泰宁卫;十六世纪中叶,隶属于北元(亦称鞑靼)察哈尔部;后天聪八年(1634年),林西地区划归巴林部;清顺治元年(1644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巴林旗牧地。
清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十五日(1908年3月17日),热河都统廷杰奏请清廷批准,始建制,县治设于乌梁苏汰川口(今林西镇址),因在“巴林草原之西”、故名“林西”。属承德府赤峰直隶州辖,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22年(1933年),林西县隶属热河省。
1933年3月6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林西后,林西县属伪满洲国兴安西省,1942年撤兴安西省建兴安总省,林西县隶属兴安总省兴西地区行署。
1945年8月林西获得解放,同年11月中共林西县委、林西县政府成立,林西县隶属热河省热北地委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6
年6月5日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与东蒙自治政府的昭乌达省合并,建立昭乌达盟行政委员会,林西县隶属热河省昭乌达盟行政委员会;1949 年5月20日,林西县随昭乌达盟一起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8月1日,林西县随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1979年7月1日又随昭乌达盟划回内蒙古自治区。至2008年,林西县建立100年。
五、人口概况
2012年,全县共有99239户,239716人,非农业人口为59316人。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21066人,女性人口为118650人,性别比例为102.032%,在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达33267人,所占比例达到13.878%,表明我县人口状况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本县有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2012年,少数民族总人口15790 人,其中,蒙古族人口 10782 人,主要分布在本县五十家子镇太平庄蒙古族村及林西镇;回族总人口1847人,主要分布在林西镇城区及林西镇回民营子村;满族 3028人,主要分布在林西镇、五十家子镇、官地镇、大营子村、大井镇等地方。
六、文化习俗
林西县现有回、蒙古、满、锡伯、朝鲜、苗、藏、土家、达斡尔等 9 个少数民族,总人口 13948 人,其中,蒙古、回、满人口居多。
回族主要分布在林西镇内,其语言、文字、服饰、住宅及部分礼节基本与汉族相同,回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多带有宗教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