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林西县简介
一、概况
林西县位于赤峰市北部,地处西辽河上游,大兴安岭南段,地理座标为东经117°37′-118°34′、北纬43°14′-44°15′。
西与克什克腾旗接壤,东与巴林右旗毗邻,北与西乌珠穆沁旗相接,南与翁牛特旗隔河相望。
总土地面积393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18万亩、林地257万亩、草牧场180万亩。
辖7镇两个乡,两个街道办,总人口2.391万人,有蒙、回、满等10个少数民族,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3.42%。
县内最低海拔900米,最高海拔1879米。
地处中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4.3度、无霜期90-130天。
境内有西拉沐沦河、查干沐沦河、嘎斯汰河、巴尔汰河等4条较大的河流,年均径流量1.37亿立方米。
林西县地处国家大兴安岭南麓有色金属战略资源接替带,有色金属和非金属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铜、铅、锌、锡、银、铁、钨、钼、砷、萤石、石灰石等30余种,现已发现矿床、矿点、矿化点273处。
林西县是赤峰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较早的地区之一,有文字记载和文物佐证的历史有5000余年。
锅撑子山保存有中国古代著名的细石器文化遗址,大井古铜矿遗址是草原青铜文化的重要标志,比湖北省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早近900年。
唐代在县境西拉沐沦河北岸设松漠都督府,辽代在此建饶州,清光绪34年即1908年建县。
在解放战争时期,林西曾是冀热辽地区战略指挥中心,中共冀热辽中央分局、冀热辽军区、热河省政府、中共热北地委、热北专署等领导机关都曾移
驻于此,素有“塞外小延安”的美誉。
最近几年,先后荣获了“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节水重点示范县、全国粮食依法行政示范县、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等称号。
新城子镇七合堂村被授予国家级“绿色小康村”和“生态文化村”称号。
二、行政区划
林西县辖7个镇、2个乡、2个街道办事处:官地镇、新城子镇、新林镇、五十家子镇、林西镇、大井镇、统部镇、大营子乡、十二吐乡、城南街道办事处、城北街道办事处。
三、交通概况
林西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北部,距赤峰市210公里,东与巴林右旗接壤,南隔西拉木伦河和翁牛特旗相望,西与克什克腾旗相连,北依锡林郭勒盟的西乌珠穆沁旗。
林西是沟通赤峰与锡盟的咽喉要道。
林西县城南北长105公里,东西宽72公里,总土地面积3,933平方公里,人口24万余人。
共辖7个镇、两个乡、两个街道办事处,106个行政村和7个社区。
县域内南部有省际通道东西穿过,境内里程34.8公里,中部有国道303线东西穿过,境内里程45.6公里,南北有省道204线穿过,境内里程151.8公里,境内国省干线总里程232.2公里:有县级公路两条,总长90.5公里。
分别为:九嘎线全长26.8公里,庙大线全长63.7公里,目前全部为三级油路;有乡级公路11条,总长269.9公
里。
其中:三级油路76.0公里,三级砂石路193.9公里;有村级公路803.3公里,其中四级砂石路567.0公里,等外路236.3公里。
县域内公路总里程1395.9公里,其中油路总里程为398.7公里。
乡道以上公里总里程592.6公里,其路网密度达到15公里/平方公里。
等级以上公里总里程1159.6公里,其路网密度达到29.48公里/平方公里。
基本形成以县城为中心,以三横(省际通道,国道303线,县道九嘎线连乡道五永线)五纵(省道204线,县道庙大线,乡道隆二线,十英线,统部S204线—良种场)为骨架,以各条乡村公路为经络,干支结合、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体系。
林西县交通十分便利,目前主要有公路、铁路两种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占主导地位,承担着林西县客、货运输的主要任务。
林西县域内有客运公司两个,中昊运输公司和长安公交公司,有乡村客运站10个,客运线路65条。
林西县域内8个乡镇全部达到乡乡通油路,106个行政村有97个达到了通公路,通达率为91.5%,其中有52个行政村达到了通油路,占总数的49%。
“十二五”期间,林西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以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项目拉动为依托,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提高和完善县域交通那个运输体系,更好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为中心,以加快公路网建设、提高通常能力为重点,全心全意为我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交通运输保障。
四、历史沿革
林西地区历史悠久,5000多年前,即有人类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璀璨的锅撑子山细石器文化。
2700多前年,就有前人从事青铜冶炼生产,留有闻名于世的大井古铜矿遗址。
自春秋至隋,这里先后为东胡、匈奴、鲜卑、库莫奚、霫、契丹等北方少数民族的游牧地。
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 于潢水北岸(今新城子镇西樱桃沟村)设松漠都护府;辽代,林西南部属上京道临潢府饶州,北境属庆州;金代,嘎斯汰河以北属庆州庆民县,嘎斯汰河以南属临潢府卢川县;元代,林西地区属中书省应昌路(今克什克腾达里诺尔);明初,林西属全宁卫,永乐元年(1403年)以后,属兀良哈三卫之一泰宁卫;十六世纪中叶,隶属于北元(亦称鞑靼)察哈尔部;后天聪八年(1634年),林西地区划归巴林部;清顺治元年(1644年)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为巴林旗牧地。
清光绪三十四年二月十五日(1908年3月17日),热河都统廷杰奏请清廷批准,始建制,县治设于乌梁苏汰川口(今林西镇址),因在“巴林草原之西”、故名“林西”。
属承德府赤峰直隶州辖,民国元年(1912年)至民国22年(1933年),林西县隶属热河省。
1933年3月6日,日本侵略军侵占林西后,林西县属伪满洲国兴安西省,1942年撤兴安西省建兴安总省,林西县隶属兴安总省兴西地区行署。
1945年8月林西获得解放,同年11月中共林西县委、林西县政府成立,林西县隶属热河省热北地委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6
年6月5日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与东蒙自治政府的昭乌达省合并,建立昭乌达盟行政委员会,林西县隶属热河省昭乌达盟行政委员会;1949 年5月20日,林西县随昭乌达盟一起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69年8月1日,林西县随昭乌达盟划归辽宁省,1979年7月1日又随昭乌达盟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至2008年,林西县建立100年。
五、人口概况
2012年,全县共有99239户,239716人,非农业人口为59316人。
在总人口中,男性人口为121066人,女性人口为118650人,性别比例为102.032%,在总人口中60岁以上人口达33267人,所占比例达到13.878%,表明我县人口状况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本县有蒙古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锡伯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2012年,少数民族总人口15790 人,其中,蒙古族人口 10782 人,主要分布在本县五十家子镇太平庄蒙古族村及林西镇;回族总人口1847人,主要分布在林西镇城区及林西镇回民营子村;满族 3028人,主要分布在林西镇、五十家子镇、官地镇、大营子村、大井镇等地方。
六、文化习俗
林西县现有回、蒙古、满、锡伯、朝鲜、苗、藏、土家、达斡尔等 9 个少数民族,总人口 13948 人,其中,蒙古、回、满人口居多。
回族主要分布在林西镇内,其语言、文字、服饰、住宅及部分礼节基本与汉族相同,回族群众信仰伊斯兰教,风俗习惯多带有宗教色
彩。
饮食方面,禁食猪肉及驴、马、狗肉等;凡自死之物,皆不能食,更不能食动物血;所食家畜家禽,必须要由阿訇或“刀师傅”宰杀方可食用;红白事自己制作“油香”,讲究饮茶。
婚嫁方面,结婚的重要礼节是男方要请阿訇写“伊扎布”,“伊扎布”必须由阿訇来写,并由阿訇宣读,宣读时新郎要跪听,阿訇向新郎身上打枣、糖、花生、栗子等,以祁求生活幸福;宴席间贺喜人用锅底灰或颜料等抹到新郎父母的脸上,促其洗脸,取大洗(喜)谐音,成席待客的最高规格就是九大碗。
丧葬方面,回族称人死为“无常”,死人为“亡人”,“无常”后,用净水擦洗身体,再用白布裹尸,并给“亡人”戴“斗哇”帽子,胸前盖“护心斗哇”。
回族普遍实行土葬,并提倡速葬、深埋,现在林西镇西北角有集体墓地。
节日方面,每星期五为主麻日,穆斯林群众一般要集体去清真寺做礼拜,重要节日有尔代节、古尔邦节、圣纪节。
受汉族习俗影响,本县回族群众一般也随汉族过一些节日,但除夕夜不吃饺子、不守岁、不贴对联。
蒙古族群众喜喝砖茶、奶茶、爱吃炒米,有祭敖包习俗,信奉佛教,供奉佛像。
满族习俗,本县满族生活习俗保留下来的主要有:春节晚辈必须给长辈拜年,并一律下跪磕头,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烧香祷告,祭祀祖先。
其他少数民族由于人口少,集中居住的较少,绝大多数与汉族杂居,其穿着、饮食、居住等生活习俗大都与汉族相同。
七、社会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林西县国民经济运行良好,社会发展迅速,综合实力提升幅度大、城乡面貌变化巨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突破。
2005年在全区率先完成教育布局大调整,中小学校由147所调整为26所,实现了县办中学、乡镇办小学,促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投资1.2亿元,改扩建校舍15万平方米,实验中学、林西三中、实验小学、林西一中教学楼和职教中心实训楼顺利落成。
普及了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本科上线率由2003年的28.8%提高到43.7%。
启动乡镇寄宿制小学楼房化工程。
大井、下场寄宿制小学实现楼房化,林西镇寄宿制小学迁址新建,五十家子镇寄宿制小学原址新建。
落实“以县为主”教育管理体制,共发放义务教育经费保障资金3357万元。
科级干部结对助学工程深入开展。
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497万元。
解决了农村困难家庭学生就学难问题。
卫生事业发展迅速。
启动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常住人口参合率94.9 %。
加大医疗救助力度,16475名贫困农民免费参加合作医疗。
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组建了卫生监督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投资5700万元,实施了6800平方米的中蒙医院、23000平方米的县医院和4000平方米的预防保健综合楼整体搬迁工程,新改扩建乡镇卫生院医疗用房9670平方米。
文体科技等事业快速发展。
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荣获“全区体育先进县”。
启动文化大厦建设工程。
完成有线电视数字前端建设和电视台摄录制播数字化改造,发展数字电视用户3100户,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98%,荣获“全国广播影视系统先进集体”。
科技富民强县项目顺利实施。
申请专利11项,引进试验示范新品种、新技术155项。
跻身“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行列。
严格落实计划生育、国土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和安全生产责任制。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5‰以内。
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新建民兵训练基地5000多平方米,有212名适龄青年应征入伍。
重视老年人工作,建成老干部活动中心及运动场。
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妇女儿童、档案、气象、统计、地震、残疾人、红十字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
以文明城市、文明行业、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为主题的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扎实推进。
涌现出8个自治区级文明单位,41个市级文明单位。
林西镇跨入自治区七星级文明城镇行列。
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
县人民政府认真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
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意见112件,政协委员提案344件。
与群团组织的联系和沟通进一步加强。
进入自治区“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先进旗县行列。
“五五”普法及法治林西创建工程全面启动,人民调解指挥中心正式组建。
平安林西创建工作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取得初步成效。
“无毒县”创建工作通过自治区验收。
整
顿规范信访秩序,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长效机制,信访工作连续三年受到自治区表彰。
政务公开、企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不断完善,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经验在全市推广。
八、自然地理
林西县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部最高海拨1865.3米,东南部最低海拨644米,形成了北高、南低的中、低山山区地貌形态,境内石质山区面积1769.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5%;土质低山区面积约1691.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3%,河谷平川区面积约471.9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2%。
境内北部为大兴安岭山脉,属中山山区;中南部为低山丘陵区;县境内大的川谷有4条、均为平川河谷,其中东西向的有西拉沐沦河川谷,嘎斯汰河川谷和巴尔汰河川谷,北西向又转北南向的有查干沐沦河川谷。
县内有北大山、大冷山、轿顶山、天朝山、三楞山、石匠山、边墙梁、巴彦温都尔山、锅撑子山、大影壁山、半拉山等11座主要山峰。
林西地处中温带,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且寒冷,夏季短暂而温热,昼夜温差较大。
全县热量条件自东南向西北随海拔增高而逐减,年平均气温在1-5℃,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14℃,年极端最低气温为-32.2℃(1979年2月1日)。
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21℃,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8.6℃(1955年7月23日)。
县内生长期较短且自南向北逐渐减少,年平均生长期90-120天,全县初霜大多年份出现在9月上旬至中旬,终霜日大多出现在5月中旬。
县内降水量较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年际间变率较大,降水量多集中在夏
季,年平均降水量370多毫米,年极端降水量为613毫米(1959年),年最少降水量为175.6毫米(1968年)。
地下储水量5.6亿立方米。
林西县境内河流均属西辽河支流西拉沐沦河水系,总流长193
公里、总流域面积3784平方公里,年平均总径流量13744万立方米。
较大的河流有西拉沐沦河(古称潢水、潢河、饶水)及其一级支流查干沐沦河(又称黒水河),二级支流嘎斯汰河(又称色不敦庙河)和巴尔汰河(又称沙巴汰河)等4条,有自然泡泽9个,水面900亩。
林西县矿产资源储量较大,境内已探明有开采价值的金属、非金属矿藏23种,有矿床、矿点、矿化点124处,铜、铅、锌、锡、银、萤石、石灰石、大理石等矿藏较为丰富。
林西县境内野生植物资源富饶。
共有73科、252属、385种。
知母、甘草、黄芩、防风、柴胡、益母草等药用植物具有较大开发价值。
林西县境内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群山绵延,川谷纵横,九佛山、三楞子山、大冷山、北大山等自然风光景致优美,气势恢宏。
文物古迹遍布全境,县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文物单位9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