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林场呼唤改革与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总结(二篇)

国有林场改革工作总结一、工作背景和目标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
国有林场改革的目标是推动林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营管理的市场化,提高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二、工作内容和进展(一)林场划拨制度改革通过深入调研和分析,我们确定了林场划拨制度改革的方向和原则。
一方面,加强土地权益保护,建立健全林场划拨合同,明确土地使用权和经营权的归属和转让机制;另一方面,推进林业资产的转移和产权的改革,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林场改革,促进林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一批林场划拨合同的签订,并且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动了国有林场的改革进程。
(二)林场经营管理机制改革为了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水平,我们先后开展了课题研究和专家论证,形成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
首先,建立了科学健全的林业经营体制,推行科学规划、精细管理和合理激励,提高经营效益。
其次,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引导国有林场向高端、智能化发展。
再次,加强林业扶贫工作,探索林场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在一些典型国有林场进行了试点工作,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
(三)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国有林场作为森林资源的主要保护和经营管理者,其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尤为重要。
我们加大了生态修复投入,健全了生态修复管理制度,建立了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
同时,加强了森林防火、动植物保护和疫情防控工作,确保了国有林场的生态安全。
截至目前,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在生态修复和保护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一)改革进程不均衡,不同地区、不同林场改革进展差异较大;(二)缺乏统一的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部分问题无法有效解决;(三)部分国有林场转型困难,存在经营效益不高、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四)林业资本市场发展不够成熟,引入社会资本依然面临一定的难度。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和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健全工作机制;(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国有林场改革提供制度保障;(三)推动林场分类改革,根据不同地区和类型林场的特点制定差异化的改革措施;(四)加强与社会资本的合作,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林场改革;(五)加强林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提高国有林场的科技含量和竞争力。
福山区国有福山林场改革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能阻隔,辐射两个林班全部区域.
(
2)建立健全森林防火通讯系统,在森林防火期 内,
有专人昼夜值求确保政令通畅.
(
3)建立以林场 职 工 为 基 础 的 专 业 防 火 队 伍 6 人,
资源与产业
进行技术培训,每年进行防火演练,确保人员拉得出,机
械完好无损.
(
4)加强森林防 火 宣 传 工 作,每 年 刷 新 林 场 防 火 宣
传的标语,发放森林 防 火 通 知,让 林 场 森 林 防 火 工 作 做
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10].
4.
5 有害生物防治
全面监测场内 林 地 病 虫 害 的 发 生 情 况. 根 据 病 虫
害发生的情况及 时 进 行 防 治. 重 点 加 强 对 松 材 线 虫 病
2021)
05
G
0160
G
02
在全区三年大造林 中,福 山 林 场 与 张 格 庄 镇 车 家、门 楼
1 引言
福山 区 国 有 福 山 林 场,初 始 为 1942 年 由 胶 东 区 党
委 生 产 组 接 管 的 庙 产,
1945 年 移 交 福 山 县 二 区 政 府 管
2
镇上许家两个村的连片地 块,再 次 规 划 造 林 166.
李翔飞:福山区国有福山林场改革发展的探索与思考
定了以松毛虫为主 的 防 治 计 划,落 实 了 各 项 防 治 措 施,
并进行了及时而有效的防治,做到有虫不成灾
.
[
6]
3 存在问题
3.
1 森林资源结构不合理
目前,林场的森林 资 源 中,松 类 纯 林 及 优 势 树 种 为
国有林场改革方案集合3篇

国有林场改革方案集合3篇方案是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
“方案”,即在案前得出的方法,将方法呈于案前,即为“方案”。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集合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有林场改革方案1国有林场改革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带根本性的制度设计。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实施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国有林场改革进展良好,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4612个国有林场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占国有林场总数的95%,29个省份完成省级自验收工作。
国有林场改革的开展引起社会关注,改革成效令行业振奋。
在国有林场改革已经基本完成的情况下,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要求,在继续完善改革、巩固成效的同时,不失时机地研究新举措、推进新发展?需要认真研究和谋划。
一、国有林场完成主要改革几项后续工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在今年初召开的首次全国林业和草原工作会议上部署2023年工作时强调,国有林场改革要全力完成国家验收,抓紧制定森林资源分级监管、森林管护购买服务、职工绩效考核等管理制度,着力增强国有林场发展动力和活力。
这是对国有林场改革和未来一个时期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的明确要求,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和着力点。
国有林场改革是由长期积累的问题倒逼而产生,也是解决未来职能及目标设定与当前状况的差距的必然要求。
因而,林场改革不仅要追求短期目标,更应该谋之长远。
林场外部的改革是力求建立一个好的体制,内部的改革则要着力健全一个好的机制,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改革,使林场不断聚集承担好新时代使命的能力。
1.抓主要改革任务的全面完成。
要注意指导和解决改革中还存在的相关问题。
实施国有林场改革是提供与其主导功能定位相适应、与其主要产出相协调,并能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外部环境与条件。
因而,划定林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数量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要有一个硬性的比例,而是要确定得合理,经得住时间和历史检验;林场改革实施方案能否兑现,确保改革要落在实处至关重要。
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

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调研报告(精选多篇)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县深化改革加快国有林场发展的调研报告一、国有林场基本情况***林场是***县仅有的一处国有林场,始建于1959年,位于鲁西南黄泛平原,是风沙危害严重地区,自然灾害较频繁。
林场总面积214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146公顷,活立木蓄积量为5000立方米,属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
主要是由白榆、刺槐、毛白杨、黑杨等一大批优良树种汇集形成的特种用途林,林场的存在与发展对保证树种遗传改良的可持续性,维护树种和遗传的多样性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对于树种开发,提高绿化质量,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截止到2014年底,林场在职职工32人,离退休职工16人,总人口170人。
其中管理人员4人,后勤人员4人,林业生产职工24人;有技术职称的职工7人;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5人,初小学历的27人。
在职职工全部参加了养老保险。
林场目前有房屋总面积2014平方米,电力设施落后,全场没有柏油路面,农机具严重老化,个别设备已经瘫痪,缺少通讯工具。
84年以来,因地方财政紧缺,林场改为事业单位,实行企业管理,自收自支。
近几年来,随着公益型特种用途林建设的步伐加快,目前公益林已占全场林地总面积的80%,场内原从事其它经营的土地逐年减少,很难开展多种经营,没有稳定收入,加之实行分类经营后应给予的政策性补贴没有到位,更增加了林场开展正常经营活动的难度。
目前,职工年工资总额为26万元,实发13万元。
林场固定资产现值160万元,债务余额50万元。
在林场生产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各级干部职工同心协力,连续两期完成了部、省下达的良种基地建设任务,取得了13项科研成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1998年被划定为特用型生态公益林场。
二、制约国有林场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1、***林场位于***县西南部,靠近边界,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又属于黄泛区,立地条件差,林地盐碱低洼,生产力低下,发展门路窄,难以找到合适的经营项目,不能形成规模项目,没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国有林场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

工 作 研 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12期摘要:国有林场改革建设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我国国有林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改革方向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国有林场实现转型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关键词:国有林场;林业产业;现状;改革方向0 引言目前各个地区都在积极加强对林业产业的规划建设,我国东北地区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大多数林场都属于国营性质,如何对国有林场中的森林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是我国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
当前我国的国有林场经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管理体制不完善,管理制度不规范等,这些都会导致国有林场经营过程中效率低下。
对此,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林业产业发展的规划设计,对国有林场的林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最大化地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业产业发展水平。
1 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现状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的逐年提升,林业产业带来的效益也愈加显著,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产业经营过程中的重要载体,在国有林场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结合造林技术,提高森林覆盖率,提高林业资源规模,促进林业产业的不断发展。
我国东北地区的林业资源十分丰富,大面积林场基本属于国营性质,近年来林业产业快速发展,固有林场也不断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以吉林红叶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该公园于2015年1月通过国家林业局批复成立,公园面积6 096.8hm2,主要资源景观有:原始森林背景下的红叶景观带、二秃顶子高山观光区等。
红叶岭国家森林公园体验基地也是全国第一批森林体验基地试点单位,将主要开展以木帮体验、丛林运动、采集活动、牧蜂体验为主要内容的森林体验项目。
像红叶岭国家森林公园的国有林场还有很多,总体归纳起来,东北地区的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林场实现了从采伐木材向生态建设方向的转变。
在传统的经济建设过程中,采伐木材用于经济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所以国有林场转变发展思路,以生态建设为主,提高生态建设水平。
国有林场改革方案

国有林场改革方案第1篇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国有林场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然而,当前国有林场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资源利用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进行改革。
本方案旨在深入分析国有林场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革措施,促进国有林场健康发展。
二、目标原则1. 改革目标(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国有林场经营效益。
(2)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森林资源利用效率。
(3)加强生态保护,确保国有林场生态安全。
(4)改善职工待遇,提高职工幸福感。
2. 改革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确保国有林场生态功能不降低。
(2)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推进改革。
(3)坚持依法改革,确保改革合规合法。
(4)坚持公开透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三、改革措施1. 管理体制改革(1)明确国有林场性质,将其划分为生态公益型和商品经营型。
(2)建立国有林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董事会、监事会、经营层等组织架构。
(3)实行任期制和目标责任制,强化绩效考核。
2. 运行机制改革(1)优化国有林场内部管理机构,简化管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
(2)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国有林场运行。
(3)推进国有林场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实行劳动合同制。
3. 资源利用改革(1)编制国有林场森林资源利用规划,明确森林资源利用方向。
(2)加强森林资源监管,确保资源合理利用。
(3)探索国有林场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4. 生态保护改革(1)加强国有林场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态保护能力。
(2)实施国有林场生态修复工程,提升森林生态功能。
(3)建立国有林场生态补偿机制,确保生态保护投入。
5. 职工权益保障(1)完善国有林场职工薪酬制度,确保职工收入合理增长。
(2)加强国有林场职工培训,提高职工业务素质。
(3)建立健全职工社会保障体系,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四、组织实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国有林场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改革工作。
《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全文

《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全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有林场改革方案》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
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最重要的基础设设施,在大规模造林绿化和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中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保护护国家生态安全、提升人民民生态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展、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重要作用。
但长期以来,国国有林场功能定位不清、管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不活、支持政策不健全,林林场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挑战。
为加快推进国有林场场改革,促进国有林场科学学发展,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场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用,制定本方案。
一、国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主的林业发展战略,按照分分类推进改革的要求,围绕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活两大目标,推动政事分开开、事企分开,实现管护方方式创新和监管体制创新,,推动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复和建设为主、由利用森林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服务为为主,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发发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强林业发展活力的国有林场场新体制,为维护国家生态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作出更大贡贡献。
(二)基本原则——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优先。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主体,是国家、民族生存的的资本和根基,关系生态安安全、淡水安全、国土安全全、物种安全、气候安全和和国家生态外交大局。
要以以维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生态态功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和落脚点,实行最严格的国国有林场林地和林木资源管管理制度,确保国有森林资资源不破坏、国有资产不流流失,为坚守生态红线发挥挥骨干作用。
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5篇

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5篇篇1一、引言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林场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告旨在调研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国有林场改革背景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和重要的生态功能。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不畅等原因,国有林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困境。
为了推动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国有林场改革。
三、国有林场改革目标国有林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提高国有林场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推动国有林场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改革的目标包括:明确国有林场的定位和功能;优化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完善国有林场的经营机制;加强国有林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推动国有林场的绿色发展。
四、国有林场改革措施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1. 明确国有林场的定位和功能。
将国有林场定位为生态公益事业单位,以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为主要功能,同时兼顾经济效益。
2. 优化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
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林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
3. 完善国有林场的经营机制。
引入市场机制,推行多种经营方式,如承包、租赁、股份合作等,激发国有林场的活力。
4. 加强国有林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
加大对国有林场的生态保护和修复投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工程。
5. 推动国有林场的绿色发展。
鼓励国有林场发展绿色产业,如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五、国有林场改革成效经过多年的努力,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具体来说,成效包括:1. 国有林场的管理体制得到了优化,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的基本格局初步形成。
2024年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三篇)

2024年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大家好!我是林业部门的负责人,今天我将向大家汇报我国2024年国有林场改革的情况。
一、改革背景和目标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林业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林业绿色发展、提高林业效益的关键一环。
我国国有林场改革的目标是打破原有的行政体制障碍,实现国有林场的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的市场化改革,提高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水平。
二、改革举措1. 林场划拨制度改革:取消直接划拨制度,改为有偿使用、有期限的承包制度,并逐步推行竞争性招标对外出让,实现林场资源配置的市场化。
2. 林场股份制改革:鼓励国有林场进行股份制改革,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实现林场股份化,推动林业经营的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
3. 林场经营模式创新:引入现代农林业生产经营理念,推行一体化经营,提高林场的综合效益。
同时,鼓励林场与周边农户、企业合作,发展林下经济、林下养殖等多种经营模式。
4. 林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林场组织架构,减少管理层级,简化程序,提高决策效率。
加强对林场经营者的管理和监督,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提高运营管理水平。
三、改革成效1. 林场资源配置效率提升。
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对外出让,有效提高了林场资源的配置效率,吸引了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推动了林业经济的发展。
2. 经营效益提高。
林场经营者在改革的推动下,更加注重市场需求,创新经营模式,提高经营效益。
根据初步统计,改革后的国有林场普遍实现了利润的增长。
3. 决策效率提高。
林场管理体制改革使林场管理更加简化、高效,提高了决策效率。
管理者更有决策权,可以更加灵活的应对市场变化。
4. 员工激励机制改善。
改革后,国有林场注重员工激励和培训,建立了科学的薪酬制度和晋升机制,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四、存在的问题和挑战1. 与地方政府的协调问题。
由于林场管理涉及到地方利益,一些地方政府在改革中存在观念不统一、配合不到位等问题,给改革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我国国有林场发展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革对策-以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为例

林业经济学论文我国国有林场发展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革对策以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为例我国国有林场发展现存问题分析及改革对策以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为例摘要: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林业生产性的事业单位,采取国家投资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林业事业单位。
国有林场建设50多年来,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但是,国有林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经济危机”“资源危困”成为两大国有林场发展的两大桎梏。
改革,成为国有林场现如今必须要做,而且迫在眉睫的事情。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林区存在的各种问题,并以内蒙古国有林区的改革为例,概述我国国有林区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国有林场、内蒙古国有林区、危机、改革正文:1.我国国有林场发展现状1.1我国国有林场发展国有林场是国家培育和保护森林资源的林业生产性的事业单位,在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叫国营林场。
国有林场的林地、林木等全部生产资料和产品都是国家财产。
我国的国有林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改善生态,在重点生态脆弱地区和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国有荒山荒地上,采取国家投资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林业事业单位。
经过50多年的建设,全国国有林场总数已达到4507个,分布在31个省(区、市)的1600多个县(市、旗、区)。
现有职工总人数66万人。
经营总面积9.3亿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7.5亿亩,森林面积6亿亩,森林蓄积量22亿立方米,分别约占全国林业用地面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的18%、23%和17%。
国有林场是我国林区的基本组织,同时它还承担林区教育、卫生、治安和社会管理的任务,有的代管乡村。
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骨干、示范和带动作用,特别是在森林培育和保护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得到了社会的公认,但是,国有林场在长期发展过程中也积累了很多困难和问题,如林场经济危困,职工生活困难,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发展后劲不足等,国有林场的改革迫在眉睫。
2024国有林场改革方案

爱护森林和生态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爱护制度是首要任务。国有 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气,是维护国家生态平安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大规模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经 营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爱护国家生态平安、提升人民生态福祉、促进绿色发展、应对气候改变发挥了重 要作用。但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功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支持政策不健全,林场可持续发展面 临严峻挑战。为加快推动国有林场改革,促进国有林场科学发展,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制 定本方案。
总体目标。到2024年,实现以下目标:
—生态功能显著提升。通过大力造林、科学营林、严格爱护等多措并举,森林面积增加1亿亩以上,森林蓄积量 增长6亿立方米以上,商业性采伐削减20%左右,森林碳汇和应对气候改变实力有效增加,森林质量显著提升。
一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通过创新国有林场管理体制、多渠道加大对林场基础设施的投入,切实改善职工的 生产生活条件。拓宽职工就业渠道,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使职工就业有着落、基本生活有保障。
加强国有林场人才队伍建设。参照支持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发展相关政策,引进国有林场发展急需的管理和技 术人才。建立公开公允、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适当放宽 艰苦地区国有林场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条件,适当提高国有林场林业技能岗位结构比例,改善人员结构。加强国有林 场领导班子建设,加大林场职工培训力度,提高国有林场人员综合素养和业务实力。
推动国有林场政事分开。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快职能转变,创新管理方式,削减对国有林场的微观管理和干 脆管理,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落实国有林场法人自主权。在稳定现行隶属关系的基础 上,综合考虑区位、规模和生态建设须要等因素,合理优化国有林场管理层级。对同一行政区域内规模过小、分布 零散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

国有林场改革成效及创新管理思路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林业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一环,经过多年改革实践,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改革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思路,推动国有林场改革向纵深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林场林权确权工作有序开展。
改革之初,我国林场存在林权不清、界线模糊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林场的经营和保护。
国有林场改革通过对林权进行确权,明确林场的界线和所有权,解决了林权不清的问题,为林场的科学经营和有效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二是林场经营主体多元化。
过去,国有林场经营主体单一,主要由国有林业企业负责管理,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林业产业结构单一。
国有林场改革推动了林业经营主体多元化,引入了民营企业、合作社等多种经营主体,提高了林场的经营效益,促进了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三是林场经营机制市场化。
国有林场改革通过明确林场的产权归属和经营权归属,打破了原有的行政垄断,引导资源配置和经营行为向市场化方向发展。
林场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砍伐、销售和加工等经营活动,促进了林业产品的供给改革,提高了林业的市场竞争力。
国有林场改革仍然面临一些挑战,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思路。
要加强对国有林场的监管和评估。
由于国有林场涉及到大量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需要加强对其经营行为的监管和评估,确保经营活动符合林业法律法规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要加强国有林场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
国有林场改革后,涉及到管理体制的转变和人员配备的调整,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人才培养,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
要加强国有林场与农民合作社和乡村旅游等产业的融合发展。
国有林场改革需要与农民合作社和乡村旅游等产业进行融合发展,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

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国有林场改革保护森林和生态是建立生态文明的根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森林与生态保护制度是首要任务。
国有林场是我国生态修复和建立的重要力量,是维护国家生态平安最重要的根底设施,在大规模造林绿化和森林资源经营管理工作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为保护国家生态平安、提升人民生态福祉、促进绿色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长期以来,国有林场功能定位不清、管理体制不顺、经营机制不活、支持政策不健全,林场可持续开展面临严峻挑战。
为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促进国有林场科学开展,充分发挥国有林场在生态建立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方案。
一、国有林场改革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以生态建立为主的林业开展战略,按照分类推进改革的要求,围绕保护生态、保障职工生活两大目标,推动政事分开、事企分开,实现管护方式创新和监管体制创新,推动林业开展模式由木材生产为主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立为主、由利用森林获取经济利益为主转变为保护森林提供生态效劳为主,建立有利于保护和开展森林资源、有利于改善生态和民生、有利于增强林业开展活力的国有林场新体制,为维护国家生态平安、保护生物多样性、建立生态文明作出更大奉献。
(二)根本原那么——坚持生态导向、保护优先。
森林是陆地生态的主体,是国家、民族生存的资本和根基,关系生态平安、淡水平安、国土平安、物种平安、气候平安和国家生态外交大局。
要以维护和提高森林资源生态功能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行最严格的国有林场林地和林木资源管理制度,确保国有森林资源不破坏、国有资产不流失,为坚守生态红线发挥骨干作用。
——坚持改善民生、保持稳定。
立足林场实际稳步推进改革,切实解决好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确保林场稳定。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以“因养林而养人”为方向,根据各地林业和生态建立实际,探索不同类型的国有林场改革模式,不强求一律,不搞一刀切。
国有林场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国有林场改革面临的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国有林场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包括经营效益不高、生态保护压力加大、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等问题。
本文从国有林场改革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经营效益不高国有林场面临的经营效益不高是改革中的首要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国有林场的经营模式比较闭塞、管理模式比较官僚,导致了资产亏损、资金不足、负债较重等问题。
2.生态保护压力加大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国有林场的管理层面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在保护生态的同时,也要求国有林场能够在经济发展上有所突破,这对国有林场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国有林场所在的行业中,除了林木采伐外,还有众多相关的产业,如木材加工、木材销售等。
然而,国有林场在产业结构上的优化还不足,往往只能依赖采伐林木来维持生计,手中其他的产业却没有得到适当的发展和利用,使国有林场的整体效益受到限制。
1.加大投入,提升经营效益为了提高国有林场的经营效益,必须加大投入力度,提高林木采伐和木材加工等相关产业的效益。
这可以通过提高技术水平、改善设备、扩大销售渠道等方式实现。
同时,也应该加强对国有林场的管理和监管,扭转历史传统模式,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2.加强生态保护,推进绿色发展在推进国有林场改革的过程中,绿色发展应该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国有林场应该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经济和生态发展两手并重。
首先,在林业的种植、管理、利用和销售等方面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推进绿色经济,做到保护环境,治理土地荒漠化,让林业生态效益在经济效益中得到充分体现。
优化产业结构是推动国有林场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既可以为国有林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也可以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在国有林场的产业结构上,除了加强林木采伐外,还可以开发多种产业,如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环保产业等,增加国有林场的收益来源。
国有林场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范文

国有林场现状及未来改革发展方向的调研报告新时期,林业局如何践行科学发展观加快发展,日前,我们林业局专家调研组对**国有林场进行了走访调研,时间长达一个多月。
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成就及遇到的难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解决方案,现就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xx国有林场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全市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一)xx林业的发展现状xx市xx林业局始建于1979年元月,属县级建制的市直事业单位。
局下设八个国有林场(即和尚塬林场、张家湾林场、直罗林场、药埠头林场、槐树庄林场、张村驿林场、任家台林场、岔口林场),一个森林消防大队,一个中心苗圃,三个木材检查站(即五里埔木材检查站、岔口木材检查站、寺峪木材检查站)。
全局现有干部职工915人(天保工程编制总人数1165人,其中森林管护人员558人,社会公益人员73人)其中:离退休222人,在职职工693人(其中男职工475人,女职工218人,内退68人)。
全局现有专业技术人员179 人,其中高级职称74 人,中级58人,助理74人,技术员41人。
现有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
1979年元月建局伊始至1985年以前,属市财政全额预算事业单位,经费实行收支两条线,由上级下达木材生产计划任务,所需经费由财政全额拨付。
1985年以后,林业进行内部改革,管理体制变为事业单位企业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收自支”,成为财政差额补贴的事业单位。
2000年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森林采伐全面停止,林业局(场)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按天保工程方案核定数配套供给。
天保工程规划实施期从2000—2010年,共计11年。
(二)xx林业在全市林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xx林业局为xx市直四大林业局森林面积最大的一个林业局,辖区总面积453万亩,经营面积423.3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13.5万亩,非林业用地9.8万亩。
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322.6万亩,灌木林地48万亩,疏林地7.4万亩,未成林造林地8.3万亩,宜林地27.2万亩,全局森林覆盖率76%,林木蓄积1072万立方米。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参考范文(四篇)

国有林场改革情况汇报参考范文国有林场改革是我国林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旨在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对国有林场改革的情况进行汇报,并提出改革的建议和措施。
一、国有林场改革的背景和意义国有林场改革是根据中国的改革开放大势,针对我国林业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提出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
过去的国有林场存在着资源过度利用、管理不善、效益低下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进行国有林场改革,对于促进林业经济的转型升级、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有林场改革的目标是通过改革创新体制机制,提高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益,加强对国有林场的监管,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从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型的目标。
二、国有林场改革的主要内容和措施(一)优化林业资源配置国有林场改革的关键是优化林业资源配置,提高林地利用效率。
实施国有林场市场化经营,将国有林场划归地方政府管理,并动员社会资本参与林业经营。
同时,在资源配置上要注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二)完善林业经营体制国有林场改革要完善林业经营体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林业管理制度。
加强对国有林场的监管,提高管理水平,增加投入,强化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推动林业经营的现代化。
(三)促进林业经济转型升级国有林场改革要促进林业经济的转型升级。
加大对林业产业链的支持力度,推动林木种植、加工和销售的一体化发展,提高林产品附加值。
同时,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等林业新业态,推动林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四)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国有林场改革要以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加大森林火灾防治力度,完善有害生物防治体系,提高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
同时,推动林业科技创新,提高林业的生产力水平,实现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5篇

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调研报告5篇篇1一、引言国有林场是我国林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林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有林场改革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告旨在调研当前国有林场改革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国有林场改革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林业改革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国有林场改革是重要的一环。
随着国家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林业政策的调整,国有林场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推动林业现代化,国有林场需要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
三、国有林场改革目标国有林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推动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
具体包括:明确国有林场的定位和功能,优化国有林场布局,深化国有林场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国有林场经营管理,提高国有林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国有林场改革现状目前,国有林场改革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产权制度方面,大部分国有林场已经完成了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了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目标。
在经营管理方面,国有林场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加强了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了经营效益。
同时,国家还加大了对国有林场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推动了国有林场的快速发展。
五、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尽管国有林场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是部分国有林场存在产权不清、权责不明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和发展。
二是部分国有林场经营管理粗放,缺乏创新意识和市场竞争力,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
三是国家对国有林场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仍需进一步加大,以满足企业日益增长的资金需求。
六、对策和建议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一是进一步明确国有林场的定位和功能,优化国有林场布局,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是深化国有林场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