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术临床比较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临床比较【中图分类号】r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8-0046-02
【摘要】目的: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和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62例的临床资料,与同期新式剖宫产术式62例进行对照,对两组患者的总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粘连进行比较。
结果:改良组相较于新式剖宫产组的总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缩短, 术后粘连减少,较原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05) 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总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均明显缩短, 术后粘连减少,优于新式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新式剖宫产
【abstract】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sects of the modified method of cesarean section with the new method of cesarean section.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124 pregnant women with operating indication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modified method and the new method of cs results i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uration of operation , bleeding volume between the new mode and the modified method of cs(p 0. 05) also the cost of modified is lower than the new mode of cs conclusions the modified method of cesarean section is worthy to be
universally used in clinic.
剖宫产术为产科领域中最常见的手术,是挽救孕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
新式剖宫产术是以色列m.stark教授改良的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我国从1996年引进该项技术。
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经过十余年的临床效果总结,该术式具有总手术时间短、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低、切口愈合美观等优点,受到同行的一致认可及广大妇女的喜爱[1]。
近年来,随着该术式的开展,其远期并发症逐渐暴露出来[2]。
对此,我们进行了一些步骤的改良,对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与新式剖宫产术再次手术中的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剖宫产产妇124例, 年龄20~37岁, 其中再次行剖宫产开腹手术者80人。
根据剖宫产手术方式分成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组和新式剖宫产术组,2组产妇符合剖宫产适应症,无相关禁忌症。
且两组孕产妇年龄、孕周、体重、手术指征差异无显著性( p>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麻醉效果均满意。
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相同。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组:采用joel-cohen切口。
切口位于双侧额前上棘连线下3cm或pfannenstiel皱襞上2cm切口呈横弧形,长度12~13cm ,仅切透皮肤,于切口中间切开脂肪层直达筋膜,切口
长2cm ,钝性撕开脂肪层及筋膜层,与皮肤切口至等长,钝性分离腹直肌约3~4cm,术者与助手双手重叠将示指与中指放在两腹直肌分离缘,缓慢、均匀、逐渐增加拉力,将腹直肌向两侧撕开(避免纵向用力损伤腹直肌下血管,造成筋膜下血肿。
具体参考:马彦彦 1998年《新式剖宫产手术方式的探讨》),暴露腹膜。
食指分离腹膜外脂肪,于膀胱子宫腹膜反折下约1.5~2 cm处切开腹膜,此操作应注意避开膀胱、胎盘(采用示指纵向撕开可有效避免),腹膜剪开一约3cm的小口,然后上下撕开腹膜,开口大小以胎头通过为宜。
暴露子宫下段,切开子宫肌层2 cm,刺破羊膜囊后吸净羊水, 钝性扩大子宫切口约10cm, 娩出胎儿,宫体注射缩宫素20u, 待胎盘自动剥离后手取胎盘,干纱布拭净宫腔内残留组织,卵圆钳持0.5%聚维酮碘纱球扩宫口并放入阴道;上抬并稍下推宫底,将子宫恢复为前倾前屈位,1号可吸收肠线连续套锁缝合子宫肌层,盐水或甲硝唑纱布拭净切口处羊水积血, 可吸收肠线连续缝合浆膜层。
检查双附件,可吸收肠线连续缝合腹膜[3]。
不下拉大网膜。
直接对合腹直肌,间断缝合腹直肌2-3针,连续缝合腹直肌前鞘,4-0 美容线美容缝合皮肤。
新式剖宫产术组:按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第2版进行手术操作。
采用joel-cohen切口[4]。
呈横弧行切开,术者以双手持直剪剪刀,切透皮肤后于中间切开皮下脂肪,深筋膜层,钝性撕拉皮下脂肪至切口等长。
纵行分离腹直肌间粘着部位暴露腹膜,在腹膜上剪小口后撕开腹膜,暴露子宫下段, 腹膜返折下1~2cm处切开子
宫下段并撕开约10cm, 刺破羊膜囊后吸净羊水,娩出胎儿,待胎盘自动剥离后手取胎盘,干纱布拭净宫腔内残留。
1 号可吸收线连续套锁缝缝合子宫切口。
不缝合浆膜层及腹膜,分别用鼠齿钳钳夹5 分钟去除,下拉大网膜,覆盖子宫切口。
7号丝线连续缝合腹直肌前鞘,,4 号丝线全层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3针,针间钳夹鼠齿钳,5 分钟去除。
术后不包扎腹带。
1.3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 软件进行t 检验和卡方检验,
p0.05)。
结果见表1.
2.2 再次开腹粘连情况: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组无粘连比例明显多于新式剖宫产术组, 广泛粘连少于比较新式剖宫产术组, 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结果见表2.
3 讨论
新式剖宫产具有许多优点, 总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缩短。
但通过临床观察[5], 仍发现存在下列不足之处: 1、筋膜下的腹直肌及血管有可能在用剪刀剪开筋膜时造成损伤; 2、宫颈扩张器扩宫口可将阴道病原菌带入宫腔,导致术后感染 3、拉大网膜覆盖子宫切口虽然有趋于保护创面的作用,但腹膜下结缔组织中和血管周围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转化、新生血管再生,导致腹壁子宫前壁及大网膜形成粘连。
4、不缝合脏壁层腹膜,由于腹膜切口不齐,不固定,且呈游离状态,术后易移动。
会导致整个腹膜损伤表面发生上皮化,当子宫膀胱返折腹膜及壁层腹膜不缝合时,暴露的组织粗糙面于腹膜爬行愈合前就可能粘合[6]。
导致爬行愈合程度受限。
对照组40例因症再次开腹手术,术中发现粘连38 例,其中,广泛粘连17例,占42.5% ,大大增加了再次剖宫手术的难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根据上述观察, 作出如下改良: 1、钝性分开筋膜, 避免腹直肌及血管的损伤; 2、卵圆钳持15 %聚维酮碘纱球扩宫并放入阴道, 有扩宫口、消毒和防阴道分泌物返流宫腔引起术后感染的作用, 术毕掏阴道积血、羊水时取出纱球, 同时消毒阴道;4、不拉大网膜覆盖子宫切口,将宫底上抬并且向阴道方向下推, 使宫体保持孕前体位(前倾前屈位), 利于膀胱子宫腹膜合拢闭合, 且子宫体压于切口上, 避免接触,防止出血。
防止肠管、大网膜与子宫切口黏连, 增加周围组织对宫体的固定压迫。
并使子宫易收缩,促进子宫复旧;
5、闭腹时先将腹膜拉拢, 进行创口对合并恢复正常解剖结构, 保持腹腔脏面光滑, 防止腹膜表面上皮化,使腹膜修复时间缩短,使腹壁与肠管, 大网膜及子宫粘连机率下降。
在游离状态下24~48 h 内再生的腹膜由于组织结构的特点由间质细胞完全修复, 有效避
免腹腔粘连[7]。
本实验中,术后统计改良组手术时间(40±4.8h)术中出血量(170±41.2ml)术后住院时间(5.0±0.3d)明显短于新式组的手术时间(45±4.0h)术中出血量(230±47.8ml)术后住院时间(6.0±0.3d),再次开腹腹腔广泛粘连改良组(25%)明显少于新式组(42.5%)。
总之,两组剖宫产术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
及再次开腹腹腔粘连情况的比较, 结果显示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具
有明显的优势,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顺清新式剖宫产术临床效果观察,中国社区医师,2010,(18)
[2]郑卫红,夏影丽,武卉等.新式剖宫产术与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后腹腔粘连情况比较[j].中国妇幼保健, 2007,22
(10) : 137921381.
[3]刘丽梅,郭丽萍,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应用研究,河北医
学, 2008, 14 (1): 81.
[4]王兰香新式剖宫产术845例临床分析吉林大学学报(医
学版),2011,(01)
[5]赵春玲,于淑兰改良新式剖宫产术临床应用观察河北医
学,2010,(11)
[6]靳银龙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与新式剖宫产术式腹腔粘连的比较基层医学论坛,2009,(34)
[7]马彦彦,祝新利,董悦,等.不同术式剖宫产术后二次开腹手术时盆腹腔粘连情况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
志,2005,40(11):729-731.
作者单位:412300 湖南省攸县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