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赛罗人物形象两面观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C. 布拉德雷教授在他著名的牛津演讲 集《莎士比亚悲剧》的第 5 讲中论述了奥赛罗的 诗人气质 , λξ他说 ,
奥瑟罗不只是个浪漫人物 ,他具有浪漫秉 性 ……他缺乏哈姆莱特式的沉思和幻想 , 但严格地说 ,他比哈姆莱特更富于诗人的 气质 ……人们无疑会发现奥瑟罗是莎剧人 物中间最伟大的诗人 。就连他最一般的日 常语言也不乏诗意 ,如“直到最近九个月之 前”“, 收拾起你们亮晃晃的钢刀利剑 ,免得 沾上露水生了锈”“, 天上的明星 ,别叫我把 罪恶说明”“, 一把在冰河里浸炼过的西班 牙宝剑”“, 月亮出轨了”。这诗意也体现在 他激情迸发时出自肺腑的心声里 ,成为绝 代名句 ……人们觉得这种富于诗意的想象 一直伴随着奥赛罗 。他用诗人般的眼光注 视阿拉伯胶树簌簌流淌着药用树胶 ,以及 印度汉子扔走偶然拾得的珍珠 。他也如痴
但笔者以为 ,最终导致奥赛罗悲剧的不是 上述这些原因 ,而是他禀性中自私偏狭的弱点 起了最关键的作用 。自私偏狭使我们的英雄见 树不见林 ,看不见问题的关键 ,而被坏人利用 。 他无法分清凯西奥的真和伊阿古的假 。再者 , 凭他的经历 ,他有的是自信 、自负与自傲 ,因而 对于他的同行 、朋友 、下属以及周围其他的人来 说 ,他很难做到兼听而明 。因此他也越来越“闭 塞”和“愚昧”,本来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事情 , 却被一个奸佞狡诈的伊阿古搅得莫衷一是 。
传统的莎学批评认为 ,奥赛罗的悲剧是人 文主义的悲剧 。它体现的是种族的偏见 ,反映 的是邪恶力量与正义势力的交锋 。一般认为 , 奥赛罗百度文库形象是光辉和高大的 。人们认为他是 马基雅弗利式的恶魔 、莎剧中最险恶的人物伊 阿古的牺牲品 。①然而 , 稍微细心的读者会发 现 ,奥赛罗这一角色 ,或多或少是一个自私 、偏 狭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正因为如此他才掉进 了流氓伊阿古设下的陷阱 。
生甚至认为 ,奥赛罗扼杀心上人是“替天行道” 的正义之举 。⑤上述观点虽各有其理 ,但也各有 偏颇 ,都不是无懈可击的 。自然 ,妒忌心深深地 影响着奥赛罗的行为 ,年轻无辜的妻子毁于一 旦 。反过来 ,轻信则加重了他的妒忌心 。同时 , 轻信是因为天真 ,更确切地说 ,是因为无知所 致 ,而无知又反过来造成了他的天真 ,最终酿成 他轻信的禀性 ,也最终加深了他的妒忌心 ,结果 酿成了令人痛心的悲剧 。⑥
除了他浪漫而富于诗意的秉性 ,奥赛罗还 是个富有激情的人 。莎士比亚在第一幕里 ,用 精彩的画面 ,以及主人公过去的经历 ,刻画着奥 赛罗非凡的自制 。这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奥赛 罗的满怀激情的天性 。λζ
奥赛罗决不是那种野蛮的习性很重 、不懂 斯文的赳赳武夫 。按照我国学者卞之琳先生 λ{ 的说法 ,奥赛罗决不是黩武主义者 。莎剧学者 、 意象派批评家 G. W. 奈特在他的《火轮》( The Wheel of Fire) 一书中也说 ,奥赛罗是一首诗 ,是 一部多彩的 、高贵的 、和谐的音乐 ,是高贵人类 的象征 。λ| 他众多的优点 ,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 辉 ———他强烈的责任心 ,嫉恶如仇的禀性 ,最严 格的要求 ,大义灭亲的高贵意识 ,英勇的胆量与 本领 ,重视“证据”的公允 ,都可以以下面这段台 词为证 :
63
如醉地凝视黑海的滚滚浪涛 ,直奔玛摩拉 海和鞑靼海峡 。他从辉煌的战争中感受到
2 幕第 3 场)
他人从未体验过的自豪 、壮观和诗境 (因别 人从不曾像他那样谈论过战争) 。
奥赛罗来到我们面前 ,他的皮肤黑黝 黝的 ,威风凛凛 ,神采飞扬 ……他那高尚的 爱情使他享受到人生的美满 ,这爱情就像 他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一样奇特 、浪漫而 充满风险 ,使他心里充满柔情蜜意和无限 遐想 。即使年轻的罗密欧对爱情的幻想恐 怕也难以与奥瑟罗相比 。λψ
国外文学 (季刊) 2002 年第 1 期 (总第 85 期)
奥赛罗人物形象两面观
罗益民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奥赛罗性格的矛盾性和两面性 。他一方面宽容大度 ,一方面狐疑猜忌 ; 一方面严于律己 ,一方面吹毛求疵 ;一方面单纯朴质 ,一方面缺乏智谋 ;一方面浪漫而富于诗意 ,一 方面急躁冒进 ,无法冷静处事 ;一方面重视“证据”,一方面捕风捉影 、疑神疑鬼 ;一方面疾恶如仇 、大 义灭亲 ,一方面对坏人疼爱有加 ;一方面英勇善战 、屡建功勋 ,一方面急躁异常 、有勇无谋 。正是这 些矛盾性和两面性 ,促成了奥赛罗的悲剧 ,促成了他的毁灭和自戕 。 关键词 奥赛罗 人物形象 两面性
有莎学论者认为 ,最终促成奥塞罗走上毁 灭之路的 ,不是上述所谓的自私偏狭 ,而是他嫉 妒心太重所致 。②这方面的代表有 17 世纪的莱 莫 ,18 世纪英国的约翰逊 、德国的莱辛 ,19 世纪 的丹纳 、黑格尔 、别林斯基 、阿尼克斯特 ,现代西 方莎评中 ,有美国批评家斯托尔 、英国的 A. 杰 拉德等 。另一些论者则认为 ,问题的关键不是 妒忌心 ,而是由于奥赛罗轻信使然 。③这方面的 代表有科律勒治 、布拉德雷 、普希金 、莫洛左夫 、 布兰兑斯 、罗利 (Ralli) 、奥斯图日夫 。④卞之琳先
毫无疑问 ,奥赛罗是位坚强博大 、灵魂高尚 的英雄 。这一点是不容怀疑和辩驳的 。
首先 ,他宽宏大度 、襟怀坦白 。戏一开场 , 敌对势力向他扑来 。元老勃拉班修率领家丁前 来抓他归案 ,他眉宇未皱 ,从容地说 “, 随他怎样 发泄他的愤恨吧 。”旗官伊阿古劝他避避风头 , 他却坦然地说 “: 不 ,我要让他们看见我 。”奥赛 罗是赳赳武夫 ,也是豪迈英雄 。可他决不是黩 武主义者 。他虽戎马疆场 ,立下赫赫战功 ,但他 决不是好斗成性 、嗜血如命之徒 。恰好相反 ,他 气性平和 ,胸襟博大 ,他知道自爱也知道爱人 , 他有自信也能信任他人 。若不是相逼太甚 ,他 几乎与世无争 。他求的是和谐 ,忌的是“混沌” 和“不和谐”。他厌恶无谓的争吵 ,鄙弃乱动干 戈的行径 。⑦他并不害怕正面冲突 。伊阿古吓 唬他说勃拉班修要用权势和法律来对付他 ,他 却面不改色 、平静地说出了上述“随他怎样发泄 他的愤恨”的话 。当他看见一场械斗就要开始 时 ,他十分镇静 ,以一句诗一般的语言 ⑧喝住了 对方 “: 收起你们明晃晃的剑 ,它们沾了露水会 生锈的”。(第 1 幕第 2 场) 然后对勃拉班修说 , “像您这么年高德劭的人 ,有什么话不可以命令 我们 ,何必动起武来呢 ?”奥赛罗是个出生行伍 的人 ,他戎马一生 ,在战场上出生入死 ,来到威
请你们差一个人到马人旅馆去把这位 小姐接来 ,让她当着她的父亲的面告诉你 们我是怎样一个人 。要是你们根据她的报 告 ,认为我是有罪的 ,你们不但可以撤消你 们对我的信任 ,解除你们给我的职权 ,并且 可以把我判处死刑 。
旗官 ,你领他们去 ;你知道她在什么地
方 ……当她没有到来以前 ,我要像对天忏 悔我的血肉的罪恶一样 ,把我怎样得到这 位美人的爱情和她怎样得到我的爱情的经 过情形 ,忠实地向各位陈诉 。
奥赛罗之所以成为一位伟岸英雄 ,除了他 宽厚 、单纯 、生性坦白等本性富有魅力之外 ,还 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他强烈的事业心 和责任心 。忧郁王子哈姆雷特之所以脍炙人 口 ,为人传颂千古 ,其原因在于其为正义事业鞠 躬尽瘁的精神 ;奥赛罗的成功则在于他征战沙 场 ,为他所效忠的威尼斯城邦甘洒热血 。他那 些传奇式的经历 ,不仅政府当局十分赏识 ,上层 贵族少女苔丝荻蒙娜也因此迷恋上了这些故 事 ,以致以身相许 ,把自己的芳心献给了这位被 认为当属外族的将军奥赛罗 ,甚至矢志不渝 ,至 死不变 。对于奥赛罗本人来说 ,他把自己的荣 誉和军机大事看得非常重要 。新婚之夜 ,他甘 愿出征疆场 、为国家效命 :
这一段话 ,不仅仅是对肇事者的谴责 ,也不仅仅 表明奥赛罗是一位热爱和平的人 ,也是对奥赛 罗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的生动写照 。
我们试想 ,假如奥瑟罗乃平庸无能之辈 ,那 么 ,他就不可能被国家和政府器重和赏识 ,也就 不能赢得如此之高的社会地位 ,也就不会赢得 苔丝荻蒙娜的芳心 ,因而也就不会引起伊阿古 等黑暗势力的妒忌 ,最终也就不会有使我们潸 然泪下的伟大的悲剧人物奥赛罗了 。可是热爱 正义事业 ,为祖国抛洒热血 ,是奥赛罗本性中永 世不变的高贵品质 。
面对勃拉班修的恶毒的诬告 ,奥赛罗异常 地平静 ,他毫不掩饰地承认 :
我把这位老人家的女儿带走了 ,这完全是 真实的 ;我已经和她结了婚 ,这也是真的 。 (第 1 幕第 3 场) ⑨
他不善辞令 ,也不为自己辩护 。他采取的是“坦 白地”“、像对天认罪那样”的态度 :
……我也不能用什么动人的字句替我 自己辩护 。可是你们要是愿意耐心听我说 下去 ,我可以向你们讲述一段质朴无文的 、 关于我的恋爱的全部经过的故事 ……
习惯的暴力已经使我把冷酷无情的战场当 作我的温软的眠床 ,对于艰难困苦 ,我总是 挺身而赴 。我愿意接受你们的命令 ,去和 土耳其人作战 。
在第 2 幕第 3 场里 ,伊阿古挑起一场混乱 。 为此 ,奥赛罗大为恼火 。他义正严词地责问到 :
难道我们都变成野蛮人了吗 ? 上天不许土 耳其人来打我们 ,我们倒自相残杀起来了 吗 ? 为了基督徒的面子 ,停止这场粗暴的 争吵 ;谁要是一味呕气 ,再敢动一动 ,他就 是看轻他自己的灵魂 ,他一举手我就叫他 死。
62
尼斯这个城市才 9 个月 。正如他自己所说 “: 对 于这一个广大的世界 ,我除了冲锋陷阵以外 ,几 乎一无所知 。”可以说 ,他对威尼斯这个文明之 邦是一无所知的 。他在本性上是个粗人和武 夫 。可是 ,除了在最后一场里 ,他举剑追击伊阿 古 ,以及他本人以剑自刎 ,却未曾见他动过武 器 。伊阿古故意说他恨不能把罗德利哥一剑刺 死 ,因为他侮辱了奥赛罗 。奥赛罗只淡淡地说 了一句 “: 还是随他说去吧 。”当爱米利娅告知众 人“夫人在这儿床上给人谋杀了”的时候 ,他却 坦诚地说 “: 各位不必惊慌 ;这事情是真的 。”(第 5 幕第 2 场) 对坏人 、小人的谄媚之言 ,他一笑 了之 ;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他坦然承认 。所 有这一切 ,足以证明他襟怀坦白 、宽宏大度的高 贵品质 。一个人如若缺乏爱心 ,便也就很难有 宽容之心 ,便更难以成为胸怀坦荡的君子 。正 因为如此 ,奥赛罗才把世界看得异常简单 、明 澈 。这也就铸就了他单纯质朴 、生性坦白 ,对人 推心置腹的性格特点 。
61
“愚笨”的奥赛罗就这样充当了可悲的牺牲品和 可悲的悲剧主角 ,为“历史”留下了一个千古遗 憾。
奥赛罗这个人物的性格并非像许多论者认 为的那样泾渭分明 ,而是具有两面性 。成功的 人物形象通常具有十分复杂的性格系统 。一种 性格是优点 ,如果发挥到极致 ,则往往转化成弱 点甚至缺点 。因此 ,论者和观众面对的奥赛罗 并不是一个单面人 。他之所以有着无穷的性格 魅力 ,是因为其复杂性和多维性 。其震撼力在 于其性格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这实质上是人文 主义与新旧价值观念的矛盾 。奥赛罗这一人物 则是体现这些矛盾与冲突的一个统一体 。奥赛 罗的高尚品德使人景仰 ,而他性格弱点造成的 悲剧又激起人的同情与怜悯 。这就是摆在读 者 、观众和评论家面前的奥赛罗 。
他讲述恋爱的经过也“原原本本 ,不加铺 张”。“那著名的恋爱 故 事 , 说 得 既 朴 素 又 逼 真 。”“他为人真诚 ,尊重事实 ,对天 、对人 、对己 都无二致 。”⑩他“天性坦白爽直 , 对人推心置 腹”。λϖ 从他使用的语言来看 ,那富于诗意的描 述 ,除去鲜明的印象之外 ,多半是心地单纯和天 生想象力的流露 。λω他的这些特点构成他性格 中最为鲜明 ,也最为可爱的部分 。不会说谎的 奥赛罗 ,和“诚实的”伊阿古相比 ,这是一个多么 绝妙的讽刺 ! 一边是巧舌如簧 ,颠倒是非曲直 的伊阿古 ,一边是单纯善良 、对人推心置腹的奥 赛罗 ;一边是仿佛深及千尺的浊水 ,一边是浅及 见底的清泓 ! 这一对矛盾的人物形象 ,宛若高 山与峡谷并存 ,伊阿古越是卑劣 ,则越是衬托出 奥赛罗的高尚 。
奥瑟罗不只是个浪漫人物 ,他具有浪漫秉 性 ……他缺乏哈姆莱特式的沉思和幻想 , 但严格地说 ,他比哈姆莱特更富于诗人的 气质 ……人们无疑会发现奥瑟罗是莎剧人 物中间最伟大的诗人 。就连他最一般的日 常语言也不乏诗意 ,如“直到最近九个月之 前”“, 收拾起你们亮晃晃的钢刀利剑 ,免得 沾上露水生了锈”“, 天上的明星 ,别叫我把 罪恶说明”“, 一把在冰河里浸炼过的西班 牙宝剑”“, 月亮出轨了”。这诗意也体现在 他激情迸发时出自肺腑的心声里 ,成为绝 代名句 ……人们觉得这种富于诗意的想象 一直伴随着奥赛罗 。他用诗人般的眼光注 视阿拉伯胶树簌簌流淌着药用树胶 ,以及 印度汉子扔走偶然拾得的珍珠 。他也如痴
但笔者以为 ,最终导致奥赛罗悲剧的不是 上述这些原因 ,而是他禀性中自私偏狭的弱点 起了最关键的作用 。自私偏狭使我们的英雄见 树不见林 ,看不见问题的关键 ,而被坏人利用 。 他无法分清凯西奥的真和伊阿古的假 。再者 , 凭他的经历 ,他有的是自信 、自负与自傲 ,因而 对于他的同行 、朋友 、下属以及周围其他的人来 说 ,他很难做到兼听而明 。因此他也越来越“闭 塞”和“愚昧”,本来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事情 , 却被一个奸佞狡诈的伊阿古搅得莫衷一是 。
传统的莎学批评认为 ,奥赛罗的悲剧是人 文主义的悲剧 。它体现的是种族的偏见 ,反映 的是邪恶力量与正义势力的交锋 。一般认为 , 奥赛罗百度文库形象是光辉和高大的 。人们认为他是 马基雅弗利式的恶魔 、莎剧中最险恶的人物伊 阿古的牺牲品 。①然而 , 稍微细心的读者会发 现 ,奥赛罗这一角色 ,或多或少是一个自私 、偏 狭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正因为如此他才掉进 了流氓伊阿古设下的陷阱 。
生甚至认为 ,奥赛罗扼杀心上人是“替天行道” 的正义之举 。⑤上述观点虽各有其理 ,但也各有 偏颇 ,都不是无懈可击的 。自然 ,妒忌心深深地 影响着奥赛罗的行为 ,年轻无辜的妻子毁于一 旦 。反过来 ,轻信则加重了他的妒忌心 。同时 , 轻信是因为天真 ,更确切地说 ,是因为无知所 致 ,而无知又反过来造成了他的天真 ,最终酿成 他轻信的禀性 ,也最终加深了他的妒忌心 ,结果 酿成了令人痛心的悲剧 。⑥
除了他浪漫而富于诗意的秉性 ,奥赛罗还 是个富有激情的人 。莎士比亚在第一幕里 ,用 精彩的画面 ,以及主人公过去的经历 ,刻画着奥 赛罗非凡的自制 。这从另一个侧面表现了奥赛 罗的满怀激情的天性 。λζ
奥赛罗决不是那种野蛮的习性很重 、不懂 斯文的赳赳武夫 。按照我国学者卞之琳先生 λ{ 的说法 ,奥赛罗决不是黩武主义者 。莎剧学者 、 意象派批评家 G. W. 奈特在他的《火轮》( The Wheel of Fire) 一书中也说 ,奥赛罗是一首诗 ,是 一部多彩的 、高贵的 、和谐的音乐 ,是高贵人类 的象征 。λ| 他众多的优点 ,闪烁着人文主义的光 辉 ———他强烈的责任心 ,嫉恶如仇的禀性 ,最严 格的要求 ,大义灭亲的高贵意识 ,英勇的胆量与 本领 ,重视“证据”的公允 ,都可以以下面这段台 词为证 :
63
如醉地凝视黑海的滚滚浪涛 ,直奔玛摩拉 海和鞑靼海峡 。他从辉煌的战争中感受到
2 幕第 3 场)
他人从未体验过的自豪 、壮观和诗境 (因别 人从不曾像他那样谈论过战争) 。
奥赛罗来到我们面前 ,他的皮肤黑黝 黝的 ,威风凛凛 ,神采飞扬 ……他那高尚的 爱情使他享受到人生的美满 ,这爱情就像 他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一样奇特 、浪漫而 充满风险 ,使他心里充满柔情蜜意和无限 遐想 。即使年轻的罗密欧对爱情的幻想恐 怕也难以与奥瑟罗相比 。λψ
国外文学 (季刊) 2002 年第 1 期 (总第 85 期)
奥赛罗人物形象两面观
罗益民
内容提要 本文分析了奥赛罗性格的矛盾性和两面性 。他一方面宽容大度 ,一方面狐疑猜忌 ; 一方面严于律己 ,一方面吹毛求疵 ;一方面单纯朴质 ,一方面缺乏智谋 ;一方面浪漫而富于诗意 ,一 方面急躁冒进 ,无法冷静处事 ;一方面重视“证据”,一方面捕风捉影 、疑神疑鬼 ;一方面疾恶如仇 、大 义灭亲 ,一方面对坏人疼爱有加 ;一方面英勇善战 、屡建功勋 ,一方面急躁异常 、有勇无谋 。正是这 些矛盾性和两面性 ,促成了奥赛罗的悲剧 ,促成了他的毁灭和自戕 。 关键词 奥赛罗 人物形象 两面性
有莎学论者认为 ,最终促成奥塞罗走上毁 灭之路的 ,不是上述所谓的自私偏狭 ,而是他嫉 妒心太重所致 。②这方面的代表有 17 世纪的莱 莫 ,18 世纪英国的约翰逊 、德国的莱辛 ,19 世纪 的丹纳 、黑格尔 、别林斯基 、阿尼克斯特 ,现代西 方莎评中 ,有美国批评家斯托尔 、英国的 A. 杰 拉德等 。另一些论者则认为 ,问题的关键不是 妒忌心 ,而是由于奥赛罗轻信使然 。③这方面的 代表有科律勒治 、布拉德雷 、普希金 、莫洛左夫 、 布兰兑斯 、罗利 (Ralli) 、奥斯图日夫 。④卞之琳先
毫无疑问 ,奥赛罗是位坚强博大 、灵魂高尚 的英雄 。这一点是不容怀疑和辩驳的 。
首先 ,他宽宏大度 、襟怀坦白 。戏一开场 , 敌对势力向他扑来 。元老勃拉班修率领家丁前 来抓他归案 ,他眉宇未皱 ,从容地说 “, 随他怎样 发泄他的愤恨吧 。”旗官伊阿古劝他避避风头 , 他却坦然地说 “: 不 ,我要让他们看见我 。”奥赛 罗是赳赳武夫 ,也是豪迈英雄 。可他决不是黩 武主义者 。他虽戎马疆场 ,立下赫赫战功 ,但他 决不是好斗成性 、嗜血如命之徒 。恰好相反 ,他 气性平和 ,胸襟博大 ,他知道自爱也知道爱人 , 他有自信也能信任他人 。若不是相逼太甚 ,他 几乎与世无争 。他求的是和谐 ,忌的是“混沌” 和“不和谐”。他厌恶无谓的争吵 ,鄙弃乱动干 戈的行径 。⑦他并不害怕正面冲突 。伊阿古吓 唬他说勃拉班修要用权势和法律来对付他 ,他 却面不改色 、平静地说出了上述“随他怎样发泄 他的愤恨”的话 。当他看见一场械斗就要开始 时 ,他十分镇静 ,以一句诗一般的语言 ⑧喝住了 对方 “: 收起你们明晃晃的剑 ,它们沾了露水会 生锈的”。(第 1 幕第 2 场) 然后对勃拉班修说 , “像您这么年高德劭的人 ,有什么话不可以命令 我们 ,何必动起武来呢 ?”奥赛罗是个出生行伍 的人 ,他戎马一生 ,在战场上出生入死 ,来到威
请你们差一个人到马人旅馆去把这位 小姐接来 ,让她当着她的父亲的面告诉你 们我是怎样一个人 。要是你们根据她的报 告 ,认为我是有罪的 ,你们不但可以撤消你 们对我的信任 ,解除你们给我的职权 ,并且 可以把我判处死刑 。
旗官 ,你领他们去 ;你知道她在什么地
方 ……当她没有到来以前 ,我要像对天忏 悔我的血肉的罪恶一样 ,把我怎样得到这 位美人的爱情和她怎样得到我的爱情的经 过情形 ,忠实地向各位陈诉 。
奥赛罗之所以成为一位伟岸英雄 ,除了他 宽厚 、单纯 、生性坦白等本性富有魅力之外 ,还 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那就是他强烈的事业心 和责任心 。忧郁王子哈姆雷特之所以脍炙人 口 ,为人传颂千古 ,其原因在于其为正义事业鞠 躬尽瘁的精神 ;奥赛罗的成功则在于他征战沙 场 ,为他所效忠的威尼斯城邦甘洒热血 。他那 些传奇式的经历 ,不仅政府当局十分赏识 ,上层 贵族少女苔丝荻蒙娜也因此迷恋上了这些故 事 ,以致以身相许 ,把自己的芳心献给了这位被 认为当属外族的将军奥赛罗 ,甚至矢志不渝 ,至 死不变 。对于奥赛罗本人来说 ,他把自己的荣 誉和军机大事看得非常重要 。新婚之夜 ,他甘 愿出征疆场 、为国家效命 :
这一段话 ,不仅仅是对肇事者的谴责 ,也不仅仅 表明奥赛罗是一位热爱和平的人 ,也是对奥赛 罗忠于职守的高贵品质的生动写照 。
我们试想 ,假如奥瑟罗乃平庸无能之辈 ,那 么 ,他就不可能被国家和政府器重和赏识 ,也就 不能赢得如此之高的社会地位 ,也就不会赢得 苔丝荻蒙娜的芳心 ,因而也就不会引起伊阿古 等黑暗势力的妒忌 ,最终也就不会有使我们潸 然泪下的伟大的悲剧人物奥赛罗了 。可是热爱 正义事业 ,为祖国抛洒热血 ,是奥赛罗本性中永 世不变的高贵品质 。
面对勃拉班修的恶毒的诬告 ,奥赛罗异常 地平静 ,他毫不掩饰地承认 :
我把这位老人家的女儿带走了 ,这完全是 真实的 ;我已经和她结了婚 ,这也是真的 。 (第 1 幕第 3 场) ⑨
他不善辞令 ,也不为自己辩护 。他采取的是“坦 白地”“、像对天认罪那样”的态度 :
……我也不能用什么动人的字句替我 自己辩护 。可是你们要是愿意耐心听我说 下去 ,我可以向你们讲述一段质朴无文的 、 关于我的恋爱的全部经过的故事 ……
习惯的暴力已经使我把冷酷无情的战场当 作我的温软的眠床 ,对于艰难困苦 ,我总是 挺身而赴 。我愿意接受你们的命令 ,去和 土耳其人作战 。
在第 2 幕第 3 场里 ,伊阿古挑起一场混乱 。 为此 ,奥赛罗大为恼火 。他义正严词地责问到 :
难道我们都变成野蛮人了吗 ? 上天不许土 耳其人来打我们 ,我们倒自相残杀起来了 吗 ? 为了基督徒的面子 ,停止这场粗暴的 争吵 ;谁要是一味呕气 ,再敢动一动 ,他就 是看轻他自己的灵魂 ,他一举手我就叫他 死。
62
尼斯这个城市才 9 个月 。正如他自己所说 “: 对 于这一个广大的世界 ,我除了冲锋陷阵以外 ,几 乎一无所知 。”可以说 ,他对威尼斯这个文明之 邦是一无所知的 。他在本性上是个粗人和武 夫 。可是 ,除了在最后一场里 ,他举剑追击伊阿 古 ,以及他本人以剑自刎 ,却未曾见他动过武 器 。伊阿古故意说他恨不能把罗德利哥一剑刺 死 ,因为他侮辱了奥赛罗 。奥赛罗只淡淡地说 了一句 “: 还是随他说去吧 。”当爱米利娅告知众 人“夫人在这儿床上给人谋杀了”的时候 ,他却 坦诚地说 “: 各位不必惊慌 ;这事情是真的 。”(第 5 幕第 2 场) 对坏人 、小人的谄媚之言 ,他一笑 了之 ;对自己所犯下的“罪行”,他坦然承认 。所 有这一切 ,足以证明他襟怀坦白 、宽宏大度的高 贵品质 。一个人如若缺乏爱心 ,便也就很难有 宽容之心 ,便更难以成为胸怀坦荡的君子 。正 因为如此 ,奥赛罗才把世界看得异常简单 、明 澈 。这也就铸就了他单纯质朴 、生性坦白 ,对人 推心置腹的性格特点 。
61
“愚笨”的奥赛罗就这样充当了可悲的牺牲品和 可悲的悲剧主角 ,为“历史”留下了一个千古遗 憾。
奥赛罗这个人物的性格并非像许多论者认 为的那样泾渭分明 ,而是具有两面性 。成功的 人物形象通常具有十分复杂的性格系统 。一种 性格是优点 ,如果发挥到极致 ,则往往转化成弱 点甚至缺点 。因此 ,论者和观众面对的奥赛罗 并不是一个单面人 。他之所以有着无穷的性格 魅力 ,是因为其复杂性和多维性 。其震撼力在 于其性格矛盾冲突的尖锐性 ,这实质上是人文 主义与新旧价值观念的矛盾 。奥赛罗这一人物 则是体现这些矛盾与冲突的一个统一体 。奥赛 罗的高尚品德使人景仰 ,而他性格弱点造成的 悲剧又激起人的同情与怜悯 。这就是摆在读 者 、观众和评论家面前的奥赛罗 。
他讲述恋爱的经过也“原原本本 ,不加铺 张”。“那著名的恋爱 故 事 , 说 得 既 朴 素 又 逼 真 。”“他为人真诚 ,尊重事实 ,对天 、对人 、对己 都无二致 。”⑩他“天性坦白爽直 , 对人推心置 腹”。λϖ 从他使用的语言来看 ,那富于诗意的描 述 ,除去鲜明的印象之外 ,多半是心地单纯和天 生想象力的流露 。λω他的这些特点构成他性格 中最为鲜明 ,也最为可爱的部分 。不会说谎的 奥赛罗 ,和“诚实的”伊阿古相比 ,这是一个多么 绝妙的讽刺 ! 一边是巧舌如簧 ,颠倒是非曲直 的伊阿古 ,一边是单纯善良 、对人推心置腹的奥 赛罗 ;一边是仿佛深及千尺的浊水 ,一边是浅及 见底的清泓 ! 这一对矛盾的人物形象 ,宛若高 山与峡谷并存 ,伊阿古越是卑劣 ,则越是衬托出 奥赛罗的高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