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第四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格局 第一节 二战史导论39页PPT

合集下载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优质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优质课件

1940年4月德军攻占北欧的丹麦、挪威
(4小时征服丹麦,23天内征服挪威);5
月德军首先对荷兰、比利时发动进法攻国,荷
兰、比利时先后投降(5天内征服荷兰,
18天5月内下征挪旬服威,比德利军时)绕。过法比国利坚时固的 “马奇
诺防线”,侵入法国境内,39天内征服号
称“欧洲最强陆军”的法国。
丹麦
荷兰
39
4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苏军连续进攻,扭转了苏德战场的形势。
二战之东方主战场
1938年台儿庄战役
中国抗击 日本陆军 兵力最高 达94%, 牵制日军 240万
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敌后战场,相互支持
和配合。中国牵制着大部分日本陆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
巨大贡献,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军损失50多万人和大量武器装备,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曾横扫欧洲的闪电战在苏
联破产,希特勒被迫应对两线作战。这也是大战开始以来德军遭受的第一次重大失败。
意义: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粉碎了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的破产。
二战规模最大——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偷袭珍珠港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位于珍珠港的美国海军基地 。日本仅仅付出极小代价,取得绝对海空优势。美国仓促应 战,8艘战舰无一幸免,其它舰只10艘被毁,3500名美军丧 生,美军损失惨重,太平洋舰队暂时失去作战能力。
英法等国继续推行绥靖政 策,想要祸水东引让德国 攻打苏联。
法国士兵在西线静坐“站岗 ”
(2)波兰军队装备落后 ,指挥不灵,战术落 后 (3德国利用“闪击战”突 然袭击,加上武器先 进,筹划已久
80万波军5小时溃败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24张PPT)

第15课 第二次世界大战 课件(共24张PPT)

太平洋战争形势
二、 反法西斯联盟与二战的转折
1 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 中等26国在华盛顿发表宣言。决心 共同战败德、意、日法西斯侵略, 决不和敌国单独议和。宣言标志着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
二、 反法西斯联盟与二战的转折
2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与诺曼底登陆
1942年7月-1943年2月,苏德战场上爆发了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为避免两线作战, 决定集中力量先打败苏联,苏军誓死防守, 最终,苏联获得胜利,此次战役成为二战 中的重要转折点,苏联开始战略反攻。
英国首相丘吉尔
一、 二战的全面爆发与扩大
3 德国入侵苏联
1941年6月,德国集结550多万大 军,用闪电战突袭苏联。短时 间内,苏联丧失大片国土,但 是在莫斯科保卫战当中,取得 胜利,打破了德军不可战胜的 神话。
苏德战场形势
一、 二战的全面爆发与扩大
4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 国太平洋海军基地珍珠港,美 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日本还趁机向东南亚等地区发 动进攻,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随堂练习
1.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以下历史事件是( B )
①日军偷袭珍珠港 ②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③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④诺曼底登陆 ⑤百团大战 A.②③⑤④① B. ②⑤①③④ C. ②⑤③①④ D. ②③①⑤④
随堂练习
2.1942年,26国签署的《联合国家宣言》规定:“每一(签字国)政 府各自保证对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成员国及其附从者使用其全
以占领澳洲、打下印度…………罗斯福的话主要说明( C )
A. 美国应该支持中国抗战 B. 美国对中国的抗战抱有同情心 C. 中国抗战有力支援了其它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 D. 美国对中国抗战持观望态度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39张PPT)

第17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39张PPT)

没收或销毁德国全部军事装备;消灭或管制德国全 部可用于军事生产的工业;公正、迅速地惩处一切战争 罪犯;废除纳粹党、纳粹的法律、组织与机关;从德国 人民的政府、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中消除一切纳粹主义 与军国主义的影响。 彻底铲除法西斯势力的社会基础
——摘自1945年2月11日克里米亚会议公报
《纽伦堡原则》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应受惩罚。 违反国际法应受处罚的罪行是:(一)反和平罪:计划、准备、 发起或进行侵略战争或破坏国际条约、协定或承诺的战争;(二)战 争犯罪:违反战争法规或习惯,出于某种目的或在占领区内,实施包 括但不限于谋杀、虐待或奴役平民居民,谋杀、虐待战俘;(三)反 人道罪:对任何平民居民进行谋杀、生物实验、放逐和其他非人道行 为,或基于政治、种族、宗教背景的迫害。
历史留给我们哪些启示?
一、法西斯主义与亚欧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1.战争的局部阶段(1931-1939)
局部 阶段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拉开二战的序幕 1937年,日本发动了“七七”事变,二战在亚洲爆发
1937-1939年是中国孤军奋战的时期,中国抗战的国 际条件以这一阶段最为不利。但中国仍以极大的勇气和 毅力坚持下来,挡住了日本百万大军的进攻,从而为日 后同盟国反法西斯的共同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联合国宪章》规定:安全理事会以联合国十五会员 国组织之;安全理事会关于程序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事 国之可决票表决之;对于其他一切事项之决议,应以九理 事国之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之同意票表决之。
思考:如何看待联合国的决策机制?
从全体一致到大国一致
体现了国际合作,建立了 维护和平的有效机制
1944 年 英 、 苏 通 过 百 分 比 协 定,基本决定了巴尔干各国的命 运。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英、苏 首脑对波兰重建问题的讨论并没有 波兰代表参加;美苏对蒙古独立和 中国东北等问题的处置,也是背着 中国进行的,其结果是确保了苏联 在中国东北地区的特权。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演变-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梳理课件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格局演变-中考历史二轮复习长效热点专题梳理课件

世界反法西斯 1942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 壮大了世界反法西斯国家的力量,鼓舞了世界人民反法西
联盟
华盛顿共同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 斯的斗志,加速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进程
联盟成立
北大西洋公约 组织
华沙条约组织
1949年,美国、加拿大和西欧等12国成立了北大西洋 公约组织
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协约国集团:英(核心)、法、俄等 同盟国集团:德(核心)、奥匈意等
德国 凡尔登战役
1939年9月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法西斯同盟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
德国、日本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斯大林 格勒战役(二战重要转折点)、珍珠港事件(二战达到 最大规模)、诺曼底登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使德国
(1)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 (2)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3)远离战争,珍爱和平
二、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政治格局演变
名称 背景
确立
主导国 (经济体)
瓦解 影响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冷战后的多极化趋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国重新瓜分 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双方谋求 世界霸权,双方势均力敌
1943年,中、美、英三国参加 ,着重讨论对日作战问题,并发表 《开罗宣言》,向全世界宣告了反法西斯联盟国家团结合作、彻 底打败日本的决心和途径
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召开。会议决定彻底消灭德国法西 斯主义,战后德国由美、英、苏等国分区占领等
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1945年7月,美、英、苏三国召开。重申雅尔塔会议的精神,以中、 美、英三国名义发表敦促日本投降的《波茨坦公告》,公告重申 《开罗宣言》的条件必须实施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 PPT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 PPT课件


25、牵念,轻捻着如风的时光,无奈捣碎着凌乱的思想,这样一个微凉的夜,心,为谁妖娆,为谁感伤。

26、悲伤逆流成河我为谁而不顾一切。

27、因为你,我懂得了什么是遗憾。
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 的指出:“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 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二战 冷战
王涛同学从历史课本中选取了上面一组 历史漫画,它们反映的相同主题是?
大国争霸
下册16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基暂本时史形实: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1. 世当界今政世界治格格局局呈朝现着出多什极么化特征趋?势发展, 2. 但何新谓的一超稳多定强的?世界格局还没定型。
(4)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你认 为中国该如何应对?
上图是矗立在联合国总部门前的两座雕塑

苏 解苏联体
两极
格局
欧盟

中日

理解与运用
他们会有怎样的对话?
张伯伦回到伦敦 丘吉尔视察伦敦
两极格局

1、从未有过现在这样的执着,不需要承诺无需誓言,只是想珍惜,仅此而已。

2、无数个黄昏,单薄的身影,徘徊在飘满落黄的深巷,风,轻抚着卷曲的秀发,街灯照着泪痕划过的脸颊。一季季的草香,一片片的落叶,素颜难描落叶怨!爱到魄散不知倦!心,在秋天的荒草中茫然慌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 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下册8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基本史实:
一战: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二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 理解二战性质与一战的不同?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PPT课件

.
18
.
19
雅尔塔会议
目的 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
时间地点 1945·2,苏联雅尔塔
参与者 美国的罗斯福、英国的丘吉尔、苏 联的斯大林(二战的三巨头)
内容
1军事占领德国,清除法西斯主义; 2战后成立“联合国”;
3德国投降后,苏联对日作战
.
20
重大战役与战争的结束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1943)二战的转折点
加快。 ❖ ③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一
个重要表现。
.
30
❖ 2、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1)利: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平等参与 国际竞争。
❖ (2)弊: ①造成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差距拉大。 ②有些跨国公司不公平的行为,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③国际经济风险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进一步加大。
❖ (2)实质上为美国在中国的扩. 张提供了方便。
7
❖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 (1)凡尔赛体系影响: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的新秩
序。
❖ (2)华盛顿体系影响: 确立了帝国主义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统治秩序。
❖ (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 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
.
34
某校九年级(2)班小鹏同学,对所学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 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正 确的是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 等特点 ②英国、法国没有遭受到经济危机 的打击③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发生经 济危机的根源 ④经济危机引发了美国、苏联 的政治危机 A.①③ B.①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专题:两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专题:两次世界大战PPT课件


(2006年 黄石)2006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1周年。 回顾历史,我们认识到:当人类面临着共同挑战的时候, 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是能够联合起来,战胜挑 战,实现共同发展的。
请回答: 二战期间,不同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国家,为战胜法西 斯势力联合起来,协调行动的主要表现有哪些?(请举2 例并加以说明) 1、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垮法西斯,美、英、苏、 中等国先后召开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雅尔塔 会议和波茨坦会议。 2、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苏联出兵东北等事件。
谈 谈 感想
请你谈谈感想,如何能 避免这样的悲剧重演?
1、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各国争端。 2、加强各国的交流与合作。 3、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 4、发挥联合国的作用。
学习世界历史的方法
第一
把握基础知识、重点知 识是学好历史的前提
第二
第三
比较和联系、归纳总结
注意把握把历史知识和 现实、时事联系起来
列表法复习:
从原因、目的、过程、性质、 影响方面,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的基 本史实。
列表法归纳复习:
一战 原因
目的 导火线 开始标志 参展双方 重要进程 结果 性质 影响
二战
一战
原因 根本原因:帝国 主义政治经济发 展不平衡
二战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 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经济危机加速 了法西斯专政的建立 3、重要原因: 绥靖政策加速 了大战的爆发 4、各国反法西斯战争没有互 相配合,不能制止战 争爆发, 使局部战争走向世界大战
↓引发
↑促进
2、一战使帝国主义力量衰弱引发俄国十月革命, 成功后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3、一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与战争,无暇东顾,使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入“黄金时代” (1914——1918)。

世界史专题四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共18页PPT资料

世界史专题四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共18页PPT资料

二战以后,世界政治格局是怎样演变的?
(1)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逐渐形成以冷战为特 征的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2)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多极化趋势出现;
(3)二十世纪末,美苏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 加强。
三、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1、概念:多极化指的是多个力量中心同时并存并相互制衡,它 是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 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格局。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 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多极化趋势实质 就是国际关系的民主化。
A、分裂了世界。美苏“冷战”关系压倒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 东欧依靠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成两个部分,相互敌视;国家和民族也被分成 两个部分,如朝鲜和韩国、东德和西德,兄弟反目。 B、破坏了世界和平。“冷战”在本质上是大国强权政治,美苏两国为争夺势 力范围,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使世界局势处 于动荡不安之中,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 C、使世界处于核战争威胁之下。 D、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
世界史专题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基本概念及认识
1、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舞台上各种力量 (包括主权国家和国家 集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结构 、 态势。它是建立在各种力量对比相对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具有稳
2、国际关系是超越国家界限的国际社会关系,各个主权 国家的相互交往构成特定阶段的国际关系。 对国际关系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
A、国家实力的变化。国家实力往往决定该国家进行国际 交往的目的和方式,从而影响国际关系的全局。 B、国家利益的得失。各国往往谋求一些国际条件以更大 限度地促进自己的发展,为了这些国际条件,各国推行 相应的外交政策,进行不同的外交活动。 C、地缘政治的存在。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国际问题, 围绕着这些问题产生特定的国家间关系。如英国对欧洲 大陆的势力均衡政策、中国努力发展同周边国家间的友 好关系、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这些都是地缘政治的重 要表现。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
❖曾任苏联驻华武官的崔可夫说:“甚至在我们 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 中国淹没在血泊中。”
❖罗斯福总统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 被打垮了,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 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 举行一个大规模的夹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 完全隔离起来,吞并埃及,切断通过地中海的 一切交通线。”
评价:加速胜利,;
②为战后惩处法西斯提供依据,是雅~体系的组成部分; ③带有大国强权政治和大国沙文主义的色彩。
❖1、《开罗宣言》表示:我们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 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之宗 旨在剥夺日本1914年一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 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窃取于中国领土…… 归还中华民国。……
二战爆发后,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 “我们愿意看到德国人躺在坟墓里, 更愿意看到俄国人躺在手术台上。”
苏德战争爆发后,丘吉尔说: “俄 国人民的危难就是我们的危难。我们将 尽一切力量帮助俄国和俄国人民! ”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德国入侵 苏联的世界性影响?
②影响:
1、使二战规模扩大; 2、美英调整对苏政策; 3、推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转折是指,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 态势来看,法西斯国家从战略进攻转入 战略防御的过程,反法西斯力量从战略 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过程。
二战的转折
⑴苏德战场: 标志:斯大林格勒保卫战(42.7-43.2)
⑵太平洋战场: 标志:中途岛海战(42.6) ⑶北非战场: 标志:阿拉曼战役(42.10)
转折都在1942年到来,有什么必然原因呢? 说明:二战的转折是由各国军民在不同战场上 共同完成的,并非在同一战场单独完成。
初期(39.9-41.6)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教学课件

《第二次世界大战》PPT教学课件

1939.9.1 德国突袭波兰 1939.9.3 英法对德宣战 1940.4 德国占领丹麦、挪威 1940.5 卢森堡、荷兰、比利时 1940.5 敦刻尔克大撤退 1940.6 法国战败投降 1940.7 不列颠之战 1941.6 德国突袭苏联 1941.9-1942初 莫斯科战役
闪电战
(1)欧洲西线战场:1940年4月,德国进攻丹麦、挪威。不久,荷兰、 比利时投降。1940年5月,德军突入法国北部,法国在6个星期内就被 打败。接着,德军对英国实施猛烈的轰炸,英国军民坚持战斗。
内容 国作战,相互合作,决不单独同敌人停战议和
意义 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正式形成,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1942—1943年,苏军和德军之 间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1942年 夏,希特勒命令德军进攻斯大林格 勒。9月,德军进入斯大林格勒市 区。苏联军民殊死抵抗。11月,苏 军将德军主力紧紧围住。1943年2 月,被围德军投降,元帅保罗斯被 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般被认为 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 朱建国《世界上下五千年 》
都有明显的大国强权政治色彩; 都重新确立了战后亚欧政治版图; 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 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做法。
进一步协调了盟国在反法 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 了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出卖弱小国家的利益,体现 了大国强权意志,依据雅尔 塔会议的基本原则,二战后 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 成美苏争霸的新格局。
1945年1月底2月初,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三国首脑雅尔塔 会议顺利召开。这次会议主要讨论的重点问题是:如何早日赢得反 法西斯的胜利,处置战败国,以及战后建立和平的世界秩序的问题。 会议中签署了很多协议,这些协议构成了新的国际关系的形式。会 议中,斯大林表示他可以出兵,但条件是要苏联要控制中欧、亚洲 的许多国家。会前只有苏、美、英三方知道会议的内容,其他国家 并不知情,因此也有人称这次会议为“雅尔塔密约”。

第4(1)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第4(1)讲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课件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一轮复习
——摘编自[俄]爱德华·拉津斯基《斯大林秘闻——原苏联秘密档案最新披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雅尔塔体系形成的 原因。 【答案】 二战破坏了原有的世界体系,改变了世界主 要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关系;随着二战的结束,反法西 斯统一战线内的矛盾和分歧加大;美苏两国的推动。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雅尔塔体系的实质。 【答案】 雅尔塔体系实质上是美苏两国根据自己的战 略需要,对世界格局作出的两分天下的划分,它被深深 地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原因 战争的主要原因
诱导 西方国家的绥靖政策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助长了法
因素 西斯侵略扩张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二战的全面爆发
苏联的 苏联在1939年与德国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客
政策 观上导致祸水西引,也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
1.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
亚洲
序幕
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 侵华战争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
胜利者的蠢事
5.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为新的国际冲突埋下隐患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如宰割战败国,瓜分其殖民地; 战胜国之间的矛盾,彼此分赃不均; 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的矛盾,如 仍保留日本在中国山东诸多特权,以及对殖民地委任统治 帝国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之间的矛盾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② 直接原因:生产和销售的矛盾造成生产的相对过剩。 ③ 具体原因:贫富差距过大;股票投机过度;分期付款
和银行信贷泛滥; ④ 导火线:1929.10.24(黑色星期四)纽约华尔街股市
崩溃。
2.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2)主要特点:持续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大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课件

两次世界大战及战后形成的世界格局课件

表 世界贸 英文缩写: WTO
现 易组织 成立时间:1995年1月1日
世界 经济
格局 的影
“全 响 球化”
中国经 济发挥 的作用
理解影 响
(1)2001年中国上海成功举办 第九届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领导人会议 (2)2001年11月中国正式成为
世界贸易组织的一员
(1)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2)发展中 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几千万人失去了生
影响: 命无数的财产被毁;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
程;和平与进步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等
二战胜 利的原 因
(1)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各国相互配合,协同作战 (2)反法西斯国家人力物力都大大超过法西斯国家 (3)反法西斯国家进行的是正义的战争,得到人民广泛
雅 参加 美国(罗斯福 )、 英国(丘吉尔)、苏联
尔 国首 ( 斯大林 )
塔脑
会 地点 苏联的雅尔塔

内容
(1)会议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进 行 军事占领 ,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2)决定成立 联合国 ;
(3) 苏联 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后,参加
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影响:加速了德国灭亡;为雅尔塔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但也体现了大国强权意志,为美苏划分世界奠定了基础。
(3)对中国既是 机遇 ,也是 挑战
出现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当今的世界政治格局是:
“一超多强、朝着多极化发展”;
世界格局的三次变化:
一战后: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冷战格局; 当今:
“一超多强、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

〔人教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 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战后世界 教学PPT课件
选择的,只有往这条路走,别的都是死路。这样的自信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你绝不能以此期待那些十五岁左右的孩子。在得到这个信念之之
前,先得受尽悲痛,流尽眼泪。可是这样是好的,应该要这样…… —— 罗曼•罗兰 68、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莎士比亚 69、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才可以显出非常的气节;风平浪静的海面,所有的船只都可以并驱竞胜。命运的铁拳击中要害的时候,候,只有大勇大智的人才能够处之泰然;……——
理解与运用
回答与“冷战”相关的问题。 (1)“冷战”指的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 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包括 战争在内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为,以“遏制” 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2)美苏之间的“冷战”带有明显的军事对抗 色彩,其主要表现是什么? (3)“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地冲突和局部战 争不断,请举出其中一个例子。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复习专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世界格局

复习专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世界格局

世界现代史主题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战后世界格局欧盟及战后日本的发展考点1 第二次世界大战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加剧。

2.二战的性质:世界人民的战争。

3.开始: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

4.进一步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国集结500多万兵力,分三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但是苏军在中取得胜利,打破了德军“”的神话。

5.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部,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归纳】二战中的主要事件:开始:1939年德军突袭波兰;进一步扩大:1941年德军进攻苏联;达到最大规模:1941年日军突袭美军基地珍珠港。

6.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年1月1日,美、英、苏、中等26个反法西斯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

7.二战中的重要会议:雅尔塔会议 1945年,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雅尔塔举行的苏、美、英三国首脑会议。

主要内容:①三国将分区占领。

②战后成立(1945年10月24日)③同意在欧洲战争结束三个月后,参加对日作战等。

意义:雅尔塔会议协调了盟国战胜德日法西斯的步伐,加速了战争胜利的进程,为战后建立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8.最终的胜利: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以同盟国家的胜利而告终,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考点2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美苏两极格局概述:20世纪是人类社会飞速发展,空前进步的伟大时代,也是饱受苦难,历尽曲折的年代,人类在20世纪上半叶连续遭到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之后,下半叶又陷入了长达40多年的“冷战”的磨难中。

所以,二战之后,世界格局变成了格局。

1.“冷战”的序幕:1946年发表的“铁幕演说”。

2.“冷战”开始的标志:1947年的出台。

3.美国推行“冷战”的目的: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稳定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权益) ▪ 第四个是希特勒。德文:这位士兵是拯救者和把我们团结起来的人。
1、远因
▪ ①德、意、日三国发动二战有其深刻的历史 渊源。
封建主义、传统的军国主义因素
➢ 德国 :容克地主,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帝国、世界政 策、生存空间、第三帝国、“巴巴罗萨”计划
➢ 意大利:罗马帝国; “法西斯”
1、远因
▪ ①德、意、日三国发动二战有其深刻的历史 渊源。
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
进一步思考:英法绥靖政策的根源何在?
非简单的某些个人的产物,而是有复杂的国内外背景 和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
➢ 英法的衰落对安全战略所造成的限制与影响,是 导致绥靖政策的根本原因。
➢ 和平主义思潮是绥靖主义产生并得以长期推行的 社会基础。
➢ 一战后欧洲均势格局的变化和不稳定的国际形势, 是导致英法绥靖外交的一个重要外在因素。
第一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论

1、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识 结
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特点和性质

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分期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1918.11.11,《贡比涅停战协定》结束了一战; 1939.9.1,德国入侵波兰,二战全面爆发。
为什么这么快就爆发了一次新的世界大战?
德军士兵拆除波兰边境的路障
问题:英雄创造历史,但是一个流浪汉出身的政 治冒险家真的能挑起一场惨烈的世界大战吗?
➢从根本上讲,二战与一战起因基本相同, 都是帝国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造成的,是新 兴的帝国主义国家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争 夺世界霸权的斗争。 ➢具体来讲,这场战争的原因可分为远因和 近因两个方面。
1、远因
▪ ①德、意、日三国发动二战有其深刻的历史 渊源。
• 对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国联禁而不行,不禁运石油。 • 对德国无作为:扩军50万;进军莱茵区;吞并奥地利。 • 对西班牙内战:不干涉委员会,武器禁运 • 绥靖政策顶峰:1939.9《慕尼黑协定》
慕尼黑阴谋--祭坛上的牺牲品
张伯伦 达拉第 希特勒 墨索里尼
▪ 张伯伦:“我的 好朋友们,在我 国的历史上,这 是第二次把光荣 的和平带回唐宁 街来,我相信这 是我们时代的和 平”
13.5


% 的 领 土 和
赛 和 约 使 德 国
10
% 的 人 口
在 欧 陆 丧 失
凡尔赛和约将德国在海外的殖民地全部瓜分
▪ ②一战后,战胜国分赃不均造成的结果,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孕育着新的战争。
➢《凡尔赛条约》,德国的灾难与不满
➢《凡尔赛条约》加深了战胜国间的矛盾
• 意大利:1915.4.26《伦敦密约》,南斯拉夫达 尔马提亚,土耳其土地,外交失败。
封建主义、传统的军国主义因素
➢ 德国 :容克地主,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帝国、世界政 策、生存空间、第三帝国、“巴巴罗萨”计划
➢ 意大利:罗马帝国; “法西斯” ➢ 日本:明治维新;甲午战争、日俄战争、征韩;
“武士道”;“万世一系”;大东亚共荣圈
▪ ②一战后,战胜国分赃不均造成的结果,凡 尔赛—华盛顿体系孕育着新的战争。
▪ 希特勒以他善于煽动的口才爬上高位,……他是一个 政治独行客、冒险家,不代表任何重要的政治思想流 派。(P.260)
▪ 他凭借草莽英雄的本能,以及对心理弱点奇准无比的 掌握,排除异己,让他们始终抬不起头,最后只有纷 纷求饶,甘受他的宰制。在国际上,他则毫不留情地 利用民主国家对凡尔赛和约自知理亏的心理。(P.260)
福煦将军的车厢:《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字处

都是因为战争狂人、恶魔希特

勒!二战就是希特勒战争!


基辛格:
《大外交》(顾数馨 等译),海南出版社2019年。
▪ 希特勒的崛起代表世界史上最大的灾难之一。如果没 有希特勒,基础薄弱的凡尔赛国际秩序原可以和平或 至少不致于酿成巨祸的方式被推翻。……而之所以会 演变成一场充满杀戮与毁灭的人间悲剧,全都是一个 恶魔般的人物造成的。(P.260)
封建主义、传统的军国主义因素
➢ 德国 :容克地主,三次王朝战争统一帝国、世界 政策、生存空间、第三帝国、“巴巴罗萨”计划
第三帝国重建德意志昔日光辉的宣传海报
▪ 第一人是腓特烈大帝。德文意思:这位皇帝是征服者; ▪ 第二人是俾斯麦。德文:这位公侯是铸就者(指铸就统一的德意志帝国) ▪ 第三个是兴登堡。德文:这位陆军最高统帅是捍卫者(捍卫一战以来的德国
• 日本:太平洋;山东问题,《中日解决山东问题 悬案大纲》
2、近因
▪ ①1929-1933年资本 主义世界经济大危 机
➢ 大危机空前绝后,持续 时间长、范围广、生产 下降的幅度大。
➢ 英、美有殖民地可危机 转嫁,意、日、德少或 者无。
➢ 经济危机引起社会动荡, 为法西斯势力上台创造 了有利条件。
▪ ②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
➢《凡尔赛条约》,德国的灾难与不满
“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将它的军队裁减到只够建 立一支警察部队的数量,将它的海军降到五等国家的水平。这 一切终归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 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
——劳合-乔治《枫丹白露备忘录》 1919.3.25.
“这不是和平,而是20年的休战。” ——法军元帅福煦
➢ 对苏联的敌视、猜疑以及把“祸水东引”的愿望, 是导致英法绥靖政策的重要原因。
③1939.8.23签订的《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解 除德国后顾之忧
思考题:西方国家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争论,到底 是谁纵容希特勒发动世界大战?你怎么看。
▪ 斯大林1939年8月19日在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的讲话: “战争还是和平的问题,对于我们来说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如果我们同法、英签订互助条约,德国将放弃波兰而开始 寻求接近西方大国的办法。那么战争可以避免,但后来的 事态发展对苏联会十分危险。如果我们接受德国建议,德 国当然会进攻波兰,英、法势必干涉……那我们参战就对 我们有利了。近20年的经验证明,在和平时期,欧洲不可 能发生强大到足以夺权的共产主义运动,只有打一场‘大 战’,才能建立起一个党的专政。我们要做出自己的选择, 选择什么,这是清楚的。我们应该接受德国的建议并且礼 貌地把英法代表团打发回去。波兰的亡国将是我们得到的 第一个大好处。”(《二十世纪俄国史》第2卷,9页)
➢ 德国的再度崛起,赔款问题的解决与美、英的扶植
批准道威斯计划的伦敦会议
制订“杨格计划”的巴黎会议
▪ ②英、法、美等国的绥靖政策
➢ 德国的再度崛起,赔款问题的解决与美、英的扶植 ➢ 日、德、意向外侵略扩张时:英、法“不干涉”,美
国“中立”
具体表现:
• 对日本:“九·一八”事变、“满洲国”-《李顿报告书》: 对中国东北国际共管;史汀生主义:不承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