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
一、针灸治疗痛症的背景
近20年来,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针灸工作者在中医药继承创新原则的指导下,紧跟时代步伐,充分结合多学科研究方法与技术,深入开展针灸治疗痛症的临床研究。痛症已是针灸临床研究的重要病种,主要体现在研究病种不断拓展、研究方法不断规范、研究内容不断细化以及研究机制不断深入等方面。
人们通常所说的针灸包括广义狭义两种不同的概念。狭义的针灸指的是医疗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到的针灸疗法,广义概念指的是完整学科,即针灸学。针灸疗法属于中医疗法中的外治法类。其中包括了针法,灸法和发展而成的枢穴特种疗法。这些医疗方法虽然技术手段和作用方式不同,却都建立在同一理论之上,这就是中医基础理论,其中尤其重要的是经络枢穴理论。
痛是一种自觉反应,这种痛在生活体会和疾病过程中经常可以碰到。针灸止痛简便、快捷、有效,有无毒副作用。因此,可以预言它在人类征服疼痛的斗争中,必将成为一种利器。无论是急性痛,还是慢性痛;是功能性痛,还是器质性痛;是躯壳痛,还是内脏痛,针灸都能起到良性的止痛作用。
针灸治疗痛症是一种治疗方法。讲的是将毫针刺入体表特定穴位,然后在穴位施加温热刺激,或施加电刺激等物理刺激以求达到治疗病痛目的。针灸疗法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砭石疗法,最初就是以治疗疼痛为基点的。当时,人们就在实践中学会了使用砭石刺破劳作时的脓
殇,这种手段后来又进而发展成为刺络泻血的方法。
二、针灸对疼痛具有较好的作用
现代疾病中有绝大部分的疾病的治疗的同时要对疼痛进行治疗,而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以及治疗痛症药物的出现,使疼痛得到了进一步的控制。但是,治疗痛症药具有持续时间短和会产生副作用等不足之处。相反的,针灸治疗痛症弥补了药物的不足,它可以对某些对治疗痛症药禁忌的适应症达到很好的治疗痛症效果。另外,由于针灸产生的是内源性的治疗痛症成分,所以针灸对人体软脏器不会产生刺激或刺激较小。在世界卫生组织1979年推荐的49种针灸适应症中就有跟大一部分与疼痛有关,由此可见,针灸在治疗疼痛上具有较好的作用,是值得我们信任的。
全世界数百万的人们使用针灸经行治疗痛症,美国研究小组近几年通过对小鼠进行的实验室研究结果发现,针刺能够激活痛觉抑制受体,并且发现了一种能够促进这些受体产生响应的化合物,它能延长针刺对痛觉的抑制。美国马萨诸塞州哈佛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Vitaly Napadaw表示:“尽管我并不知道这种效应是否也对人起作用,但它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针灸通过对人体神经元的刺激抑制痛感,同时配合一定的按摩手法对治疗高强度劳动或人体部位长时间处于同一状态所产生的疼痛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针灸治疗痛症的原理
现代医学认为,对机体组织有损伤性或有损伤威胁性的疼痛,均与神经和神经递质密切相关。因此现对针刺治疗痛症原理的研究,主
要集中在神经和神经递质作用方面。现代医学认为,针刺可以激活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从而起到治疗痛症作用。(一)、针刺治疗痛症的外周机制
从针灸角度看,穴位是深部感受器最为密集的部位。针刺治疗痛症开始于穴位深部感受器的兴奋。针刺穴位往往会引起局部组织的酸、胀、重、麻等复合感觉。称为“针感”。针刺信号沿着一定的外周和中枢路径传导到脑的高级部位,产生针刺治疗痛症效应。
在具有明确针刺效应的家兔上,用交叉灌流,血管架桥,神经切断等多种方法表明,足三里穴的针刺信号主要经腓神经传导;而合谷,内关等穴的治疗痛症效应分别以桡神经和正中神经的完整性为先决条件。研究表明,针刺信号主要沿着深部躯体神经中的神经纤维进行传导。外周神经点刺激可以作为一种治疗痛症手段,外周神经点刺激被认为是激活了粗纤维的结果,因为粗纤维的活动可以抑制负责痛信号传导的细纤维的活动。在作用机制上,针刺治疗痛症与外周神经电刺激有相似之处。
(二)、针刺治疗痛症的中枢机制
针刺信号经外周神经系统传入中枢后,可激活各级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各级水平被逐步传递,抑制伤害性信息的传递与感受,起到治疗痛症效果。大量的电生理研究结果已表明中枢神经的各级水平,如延髓,脑干,丘脑和皮层等均参与了针刺治疗痛症的过程。
1、延髓水平延髓背角对于来自皮肤和肌肉的各种感觉传入具有强大的整合作用。实验研究证实,针刺刺激可以使延髓背角内发生
突触性后抑制。同时,针刺信号由延髓外侧索向上到髓脑,激活内测网状结构,再经延髓外侧索下行,引起脊髓较细传入纤维末梢去极化而发生突触前抑制,部分阻断细纤维的传入冲动,也可阻止或减弱冲动的传递而发生治疗痛症作用。
2、脑干水平聚取不同来源,不同性质的各种感觉运动信息,是脑干网状结构的重要特点,针刺冲动和痛冲动都可由网状结构上传。实验研究表明,在延髓的网状巨细胞核和三岔神经脊束核,以及中脑的网状结构均有对痛刺激发生放电反应的神经元,针刺则能改变放电反应状态,从而影响痛信号的传递。
3、丘脑水平丘脑是主要的痛冲动接受中枢。实验研究表明,丘脑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等区域的神经元可对伤害性痛刺激发生剧烈、长期潜伏和长而持续的放电反应,说明它们与痛觉形成与传递有关。而针刺或电针可抑制上述部位神经元对伤害性痛刺激的放电反应。丘脑腹侧基底核群神经元对痛刺激的反应,也可被针刺穴位所抑制。
4、大脑皮层水平大脑皮层是痛觉进入意识领域的关键部位。实验研究表明,针刺治疗痛症作用与大脑皮层功能有关。用浸有阿托品溶液的录制置于皮层合谷穴代表区,可刺激合谷引起诱发电位,其诱发电位明显增高,电针的治疗痛症效应也明显增强。此实验研究结果说明:大脑皮层参与了针刺治疗痛症过程,详细机制可能与针刺引起皮层内抑制,及皮层对边缘系统和皮下各级中枢的控制有关。
5、中枢神经递质作用研究表明,中枢神经递质在针刺治疗痛症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与针刺治疗痛症有关的中枢神经递质很多。
例如,用药物阻断儿茶酚胺递质的受体,能增强针刺治疗痛症作用,而受体激动剂则使针刺治疗痛症作用减弱。脑内吗啡样物质
四、针灸治疗痛症的三个原则
(一)、不通则痛,通则不痛
古人从病机方面认为人体脏腑经络气血不通是造成疼痛的根本原因,因此治疗时就要疏通经络、调和脏腑达到气血通调疼痛可止。这就提出了以下问题,是什么原因造成气血不通?是那个脏腑、那条经络气血不通?这对治痛是很重要的,这就是我总结针灸治痛十法的根源。
(二)、住痛移疼,取相交相贯之经
经络病而致的疼痛,应当选取与疼痛部位相交叉、相贯穿的经络穴位来治疗。也就是说要想治好疼痛,一定要熟悉掌握经络的循行与分布,这很重要的。古人也有进一步的具体指教,如经络滞而求原、别、交、会之道。也就是由于经络阻滞、气血不通而引起疼痛时,可取相交、相贯经络的原穴、络穴、交位、会穴来治疗。这是由于经络病而引起的疼痛的治疗原则。
(三)、脏腑病而求门、海、俞、募之微
脏腑气血不调时,用带门字(如期门、章门)或海字(如气海、血海)的穴位及五脏六腑的俞穴、募穴来治疗,通过这些穴位来调和脏腑气血,达到治疗因脏腑病而引起的疼痛的目的。
五、结论
针灸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中重要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技术,不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