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操作系统原理知识点第七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I/O控制方式:(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
a)程序直接控制方式(查询方式):是由用户进程直接控制内存和I/O设备之间的信
息传送。
b)中断控制方式:
c)DMA控制方式
d)通道控制方式
2.设备管理应具备一下功能
a)监视设备状态
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存在许多设备,在系统运行期间他们完成各自的工作,处于
各种不同的状态。
b)设备分配与回收
按照设备的类型(独享、共享或是虚拟)和系统中所采用的分配算法,实施设
备分配,即决定把一个设备分给哪个请求该类设备的进程使用。
c)控制设备操作
用于控制设备操作的程序成为设备驱动程序。
d)缓冲区管理
Cpu的执行速度很高,而设备的速度相对比较低,为了缓解cpu和设备之间的
速度不匹配,是计算机系统中的各部分充分并行,系统中一般设置有缓冲区,
用来暂时存放数据。
3.缓冲技术
为了匹配设备与cpu之间的处理速度,减少数据传送过程的中断次数和cpu的中断处理时间,也为了解决DMA或通道方式的瓶颈问题,现代操作系统在设备管理中引入了用来暂存数据的缓冲技术,该技术的使用可明显的提高cpu和设备之间的并行程度,提高系统的处理能力和设备的利用率。
缓冲技术的基本思想:在cpu和设备之间建立缓冲区,用于暂存cpu额设备之间交换的数据,从而缓和cpu和设备速度不匹配所产生的矛盾。
缓冲技术包括:
a.输入缓冲,是指在用户进程需要数据之前,操作系统已经把数据从设备读入到操作系统缓存区中。
b.输出缓冲,是指操作系统先把输出的数据写入系统缓存区,当进程继续运行时,操作系统把数据送往设备输出。
4.Spooling概念
现代计算机系统支持多道程序执行,完全可以利用一组I/O程序模拟脱机I/O是外围控制机的功能,实现把低速输入设备上的数据传送到高速磁盘上,或者把数据从磁盘上传送到低速输出设备上。
这组I/O进程执行时,将设备启动起来后就放弃cpu使用权,让cpu转去执行使用其他程序;当被启动的设备完成一项I/O任务时,I/O进程再开始处理。
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实现了上述脱机的外围输入、输出功能,且此时的外围操作与cpu处理的数据也是并发执行的,把这种在联机情况下实现的同时外围操作成为SPOOLing(假脱机操作)。
5.磁盘调度算法:
在一个磁盘请求列队中,请求分别设计的柱面顺序为;16,64,135,34,118,60,154,98,假设磁头臂当前位置在柱面50.
学后自测:P182
6.根据共享特性可将I/O设备分为几类?P158
a.独享设备。是不能同时公用的设备,在一段时间内只能由一个进程独占。
b.共享设备。允许多个进程同时使用,是一类操作速度较快的设备。
c.虚拟设备。为提高设备的利用率,系统通过SPOOLing技术将独享设备改造为可共享的设备。
7.简述设备管理软件的层次结构及各层的主要功能
通常设备管理软件从高到低课分为以下4个层次:
a、用户层I/O软件
功能:为用户程序提供了相应的库函数,便于用户进行系统调用。
b、与设备无关的I/O软件
功能:1、给I/O设备命名,提供对设备驱动程序的统一接口。
2、设备保护,检查用户是否有权访问申请的设备
3、数据块的分配,提供与设备无关的块大小。
4、数据缓冲
5、对独享设备的分配与释放
6、错误处理
c、设备驱动程序
其功能是从与设备无关的软件中接收抽象的请求并执行。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将抽象要求转换为具体要求,检查I/O请求的合法性
2)读出和检查设备状态
3)传送必要的参数,设置工作方式
4)启动设备
d、中断处理程序
功能:处理中断信号和修改进程状态等
8.现有磁盘请求队列对应的煮面顺序为8,160,94,129,98,165,112,24,假设磁头当前所在的
位置为100号柱面,试写出用SSTF算法来处理的煮面访问顺序并计算移臂所经过的柱面数。
答:
所以柱面访问顺序:98,94,112,,129,160,165,24,8. 移臂所经过的柱面数为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