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粱栽培
1.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不同类型的特 点;掌握生物学特性、影响高粱粒重的因 素;熟练掌握抗旱机理、耐涝特性及缺苗 断条的原因及防止措施。 2.重点和难点:高粱的抗旱性、耐涝性, 高粱的保苗技术。 3.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
一、国内外生产概况
概述
高粱是亚洲和非洲许多国家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北美洲和欧洲一些国家则是重要的饲料作物。在 世界谷类作物中,次此于小麦、水稻、玉米,居第
再生高粱是在头季成熟收获后,利用高粱基 部茎节上的休眠芽,萌发成穗而获得产量的一季 作物。 它既能推进结构调整,增种晚秋作物,又能 节省种子、劳力和肥料。一般亩增收高粱150~ 250公斤,经济收入200~300元,是一项时间短、
投资少、效益高、技术简便的先进技术
宜于海拔400米以下,头季在6月底以前齐穗,光 热资源丰富的高粱主产区推广种植。
春夏兼播高粱区 包括山东、河南、江苏、安徽、湖北等 省全部。四川省的大部和河北省南部少不分地区。面积约 占总面积的29%。
无霜期约200~280 天。栽培制度一种是两熟制,即冬 小麦—夏播高粱—冬小麦;一种是二年三熟制,即春播高 粱—冬小麦—夏播高粱。 南方高粱区 包括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广西、 云南、贵州、台湾等省(区),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 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高粱。一年三熟为主,种植高粱 的种植制度是麦类—高粱—水稻。近年来有的地区进行再 生高粱栽培,则一年可连续收获两次高粱。
三、高粱的主要用途
高粱除具有抗旱、耐涝、耐盐碱等特性外,并具
有多种经济意义----高粱全身都是宝。
高粱籽粒中含有各种营养物质,淀粉约占66~77 %,蛋白质8.4~12.4%,脂肪2.4~5.5%,灰分
1.1~2.0%。
与其它粮食作物相比,所含的成份及所产生的热 量毫无逊色,但由于籽粒中单宁含量较高(0.08~ 1.29%),影响蛋白质的可消化性。此外,蛋白质中 各种氨基酸的含量较不均衡,尤其是人体必需的氨基 酸,如色氨酸等含量较低。
培最多的省区是:
河北514万亩,吉林470万亩,黑龙江435万亩,辽宁 348万亩,山西348万亩,内蒙321万亩。

单产最高的省份: 山西、辽宁、福建、四川,其他各省区则低于全国平
均产量。
二、高粱的起源
高粱起源于非洲,先 传入印度,后传入中国。
非洲、印度、中国都 是高粱多态性丰富的地区。
中国种植高粱有几千 年历史,由于长期在特定 环境条件下驯化,产生了 众多独特的品种类型。
高粱秆壁厚而坚实,内部充实柔软的髓质,髓中汁 液有多有少,有的品种含有糖份,含糖多的品种具 有高的饲料价值,且可供制糖用。
茎的抗旱耐涝性
高粱生育中后期,茎表面上生有白色的蜡质
物,能防止水份蒸发,增加抗旱能力。在淹 水时又能减轻水分渗入茎内,提高抗涝能力。
茎的表皮由排列整齐的厚壁细胞组成,其外
育。高温可以缩短生育期,低温则延迟生育期。
♠ 播期 播种期不同也能左右高粱的生育期,通常春播生 育期长,夏播生育期短。因此,不同播期应选用生育 期相适应的品种。
(二)生育时期
苗期 高粱从种子萌发到拔节前为苗期。苗期约需要25~ 30天,一般要长出8~12片叶,是营养生长期。
拔节期 地上节间迅速伸长,近地表茎基部变圆可触摸到 节。此期,从拔节至旗叶展开之前,约需30~40天。拔节 期穗分化开始,植株转入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时期。 抽穗开花期 旗叶展开(挑旗)后,穗从旗叶鞘抽出,称 抽穗。从抽穗到开花结束约需10~15天,此期内,全株的 营养生长基本结束,生殖生长仍旺盛进行。 灌浆成熟期 一般开花授粉后2~3天籽粒即膨大,进入灌 浆期,一般需经历30~40天左右。当种脐出现黑层,干物 质积累终止时,即达生理成熟。
支持根 (气生根)
抽穗—开花灌浆期,基部1-3个茎节 层层环生。支持根粗壮,入土后形成 许多分支,吸收水和养分,并支持植 株抗倒伏
高粱根的抗旱、涝性
高粱根系发达,入土深,根细胞渗透压高(15~20 个大气压),吸水力强,根的内皮层中有矽质沉淀 物,使根非常坚韧,能承受土壤缺水时收缩的压力。 这是高粱抗旱原因之一。 高粱在孕穗阶段,根的皮层薄壁细胞破坏死亡,形 成通气组织,与叶鞘的类似组织相连,氧气可通过 通气组织送往根部,保证呼吸作用的进行,因此高 粱抽穗后具有很强的抗涝性。
在生育期长的地区,高粱收获后,分蘖芽在水肥条件适宜时,能 正常发育并抽穗开花结实获得一定的产量。近年来,我国南方一些地 区,利用高粱这一特性,培育再生高粱,即不需再耕再种即可获得再 一次收获。
五、茎的生长
茎直立高大,地上节10~18个,地下节5~8个。茎 高可分为矮秆(1~1.5米 );中秆(1.5~2米)高 秆(2~2.5米) 高粱节间长度以基部节间最短,渐上渐长。高粱茎 的基部隆起,由节处生叶,节间茎部生有纵沟,基 部有腋芽。腋芽通常呈休眠状态,但当土壤肥沃、 土壤水分充足或主穗遭受损伤时,则腋芽即发育而 形成分枝。
二、发芽和出苗 1.种子的基本特征
成熟的种子呈圆形或椭圆形。 粒色因品种不同分为红、褐、黄、白等色。粒色浓 淡与种皮内单宁含量有关(0.08~1.29%)。单宁具 有涩味,且易影响蛋白质的可消化性,使食用品质 降低,但具有一定的抗鸟害作用。
高粱籽粒大小因品种及栽培条件不同而异,一般分 为(千粒重):
食用
高粱有营养性、医疗保健性、安全卫生性三个突出特点。它 营养成份全、蛋白质含量高且比例合理,是最佳营养食品之 一。高粱多数种植在边远山区、高寒地区,土质和空气污染 少,是一种理想的健康食品。适量地食用高粱米能健脾止泻, 对预防肠胃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动脉硬化 等疾病有很好的食疗和药用保健作用,同时还具有减肥和美 容的功效
四、分蘖
4~5叶开始分蘖。 杂交种、饲用高粱分蘖力强,普通高粱分蘖力弱;肥水充 足分蘖力强,反之则弱。 分蘖的作用:分蘖力强的品种,分蘖早、分蘖多,并能与 主茎同时抽穗、开花、成熟;分蘖力弱、分蘖晚的品种, 分蘖不能抽穗或不能正常成熟,故无生产价值,应及早除 掉,以免影响主茎正常生长发育。
五、高粱的分类
(一)根据花序构造分类 1.散穗高粱亚种 (1)直散穗型:穗轴较长,分枝较 短、散。 (2)侧散穗型:穗轴很短或无主轴, 分枝长而垂向一侧。 2.密穗高粱亚种 (1)直穗类型:穗轴较长、分枝短, 穗颈直立向上,穗型紧密。 (2)弯穗类型:穗轴较长、分枝短 穗颈向下弯曲,穗下垂,穗型紧 密。
公顷;其次为尼日
利亚,面积698.3万 公顷,占15.5%,
埃塞俄比亚
坦桑尼亚 中 国 世 界
132.4
74.8 74.3 4514.4
总产量829.7万吨,
单产1.19吨/公顷;
我国高粱种植面积居世界第十位,种植面积为74.3万公顷,
占世界高粱总面积的1.6%;单产4.03吨/公顷,是世界平 均单产的3倍,在高粱主产国中居第一位;总产量达到
帚用
穗大而散,通常无穗轴或有极短的穗轴,侧枝发 达而长,穗下垂。子粒小并由护颖包被,不易脱落
饲用
高粱籽粒是良好家畜饲料
成熟前的茎秆可制做青贮
工业用
制淀粉的重要原料 成熟后的茎秆除可造纸外,还是建筑、园艺用 支柱、防风障以及编织席类的重要原料 糖用高粱的茎秆中含有8~19%的糖分,可供 制糖用
(二)根据农艺性状分类
◘ 食用高粱 穗密而短,分蘖弱,籽粒裸露易脱 落,品质优良 ◘ 糖用高粱 穗多直散,茎髓部富含汁液和糖份 (13~17%)
◘ 饲用高粱 穗小品质差,分蘖力强,长势旺, 用于青贮
◘ 兼用高粱 与糖用高粱相似,但穗较密 ◘ 帚用高粱 穗型长,穗轴极短或无穗轴,分枝 短而且发达。
六、再生高粱
部硅质化,致密、坚硬,不透水,也增强了茎
秆的机械强度和抗旱、涝能力。
六、叶的生长
高粱叶有叶片、叶鞘、叶舌组成。叶片长大, 表面光滑。叶片大、叶片数多的品种,单株光 合生产率高,单株产量也高,单不适于密植。 叶片小、叶片数少的品种,单株光合生产率低, 但适于密植。 形成高粱子粒产量的光合产物主要来源于植株 上部的6个叶片。
酿酒
高粱籽粒中除含有酿酒所需
的大量淀粉、适量蛋白质及矿物
质外,更主要的是高粱籽粒中含 有一定量的单宁。适量的单宁对 发酵过程中的有害微生物有一定 抑制作用,能提高出酒率;同时, 单宁产生的丁香酸和丁香醛等香 味物质,又能增加白酒的芳香风 味,可以酿制出不同风味的清香 型、酱香型高粱白酒,这是高粱 酒好喝的主要原因
3.发芽
种子发芽时要求较高温度,但不同品种类型有所 不同。通常发芽起点温度为8~12℃。 ① 粒色深、带壳的帚用高粱以及来源于高寒地区的品种, 发芽的起点温度较低; ② 粒色浅、裸粒的食用高粱以及来自于温暖地区的品种 发芽的起点温度较高; ③ 同一地区同一品种,由于播种期不同所要求的发芽温 度亦不相同,长期春播的结果要求温度低,长期夏 播要求温度高。
产量 (吨/公顷) 0.80 1.19 0.72 3.84
总产量 (万吨) 745.0 829.7 394.6 1098.4
美 国
尼日尔 墨西哥 布基那法索
289.7
224.5 190.2 155.7
0.30
3.55 0.97 1.32 0.86 4.03 1.33
67.8
673.Hale Waihona Puke Baidu 150.5 175.1 65.4 299.5 5983.4
四位。
全世界以亚洲栽培最多,约占世界总播种面积的75
%,非洲占15%,北美及中美占9%,其他大陆仅有
少量栽培。
印度是世界第一大 高粱生产国,年种 植面积为929.5万公 顷,占世界总面积 的20.5%,总产745 万吨,单产0.8吨/
国 家 印 度 尼日利亚 苏 丹
面积 (万公顷) 929.5 698.3 545.3
极小粒 <20g;小粒20~25g;中粒25~30g;
大粒 30~35g;特大粒>35g
2.种子的休眠
休眠期的长短与品种和环境条件有关。 ①果皮种皮厚度、种皮内色素多少。 ②单宁含量影响酶的活性。 ③种子充分成熟,积累营养物质多,则休眠期 短,反之则长。 ④种子成熟时温度高、含水量低时休眠期短, 反之则长。 ⑤普通品种休眠期长,杂交种短。
四、高粱种植区划
春播早熟高粱区 包括黑、吉、蒙全部,山西、陕西大部, 河北的坝上、承德,辽宁北部及东部山区,宁夏的固原、甘 肃陇中、河西地区,以及新疆等地,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8%。 本区气温较低,无霜期约120~150天,生育期平均气温约 20~28℃,一年一熟,播期4月下旬到5月上旬,成熟期为9月 上旬~中旬。 春播晚熟高粱区 包括辽宁南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 陕西中、南部,甘肃陇南和陇东、宁夏的黄灌区,新疆南疆、 东疆等地区。本区为我国高粱主产区,播种面积约占全国总 面积37%。 本区气候温合,无霜期约160~200天。主要是一年一熟, 但近年来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和育苗移栽,实现了一年两熟 或两年三熟。播种期4月中旬到5月上旬成熟期在9月中下旬。
第二节 高粱栽培生物学基础
一、高粱的生育期与生育时期
(一)生育期 我国地域辽阔、高粱品种资源丰富,生育期长 短各异,有80多天成熟的极早熟种,也有140~150 天成熟的极晚熟种。生育期长短除受遗传特性决定
外,受日照、温度等自然因素以及栽培条件等综合 因素的影响。
♠ 光照 高粱是短日照作物,缩短光照能加速发育而缩短 生育期。 ♠ 温度 高粱是喜温作物,高粱起源于热带,形成了要求 高温的特性,即高温可以加速发育,而低温则延迟发
高粱自播种至出苗所需时间因温度不同而异 7~8℃ 12~13℃ 16~18℃ 20天 14~16天 6~8天
一般每升高0.9℃缩短一天。生产上为了缩 短出苗时间,可在温度较高时播种。
三、根
须根系
初生根
1条,幼苗初期营养和水分供应
高 粱 根 系
次生根
幼苗3-4叶时,地下茎节开始环生6-8 条次生根。每长1片叶,由下向上环 生层层次生根,达50-80条。抽穗时, 根深1.5-2m,横向扩展0.6-1.2m
299.5万吨,列世界第六位。
我国高粱的研究水平也处于世界前列。我国高粱品种丰富,
产品种类繁多,适应性好,抗逆性强。
我国高粱的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在
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高粱在我国次于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居第五位。
主要栽培在北方各省区,南方各省多栽培在山区,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