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1997年以来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净误差与遗漏”
“净误差与遗漏”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抵消账户,所谓“净误差与遗漏数据”,实际是政府所承认的追踪不到的资金流动。

一、理解概念
国际收支表是一种统计报表,它系统地记载了在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各项经济交易事项。

它运用的是复式记账法,因此所有账户的借方总额和贷方总额应相等。

但是由于不同账户的统计资料来源不一,记录时间不同以及一些人为因素等原因,会形成结账时出现借方或贷方余额,这时就需要设立一个抵销账户—净误差与遗漏,以平衡国际收支表。

二、我国情况
1997年-2001年,中国BOP中“净误差与遗漏”一度出现上百亿的负项,分析原因,主要是由于亚洲金融危机导致的预期人民币贬值压力加大,资本不断外流,将其称为“资本外逃”,2001-2004由于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此项又显示为正,将其称为“资本内流”。

那么“净误差与遗漏”项的借方或贷方余额是否能够作为资本暗流的指标呢?
一般来说,“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或贷方应是随机的,但我国的“净误差与遗漏”余额大部分时候出现在借方,这是否显示出一定的非随机性呢?有学者对“净误差与遗漏”的数据进行了统计检验,郭彦峰、张雪雯(2008)借助游程检验对我国1985-2006年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净误差与遗漏”项的正负变化进行随机性检验,结果显示接受原假设,即不能拒绝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项出现在借方或贷方的正负
变化是随机的,他们运用Q检验方法得到的结果同样不能拒绝“净误差与遗漏”序列呈随机性变化的原假设;张建镇(2008)运用Q检验方法对我国1985-2007年“净误差与遗漏”变动的随机性进行检验,结果拒绝误差与遗漏序列呈随机性变化的原假设,说明我国的“净误差与遗漏”具有明显的偏向性;张晓萌(2010)使用非贸易及FDI资本流动表示短期国际本流动(NCF),对1997—2008年的数据与净误差遗漏项进行Pearson相关系数的分析,其结果显示净误差遗漏项与短期国际流动资本的相关系数为0.709,P值为0.01,相关关系较为显著。

以上结果显示,至少从统计的角度讲,不能简单地以“净误差与遗漏”的余额方向及数额判断资本暗流的情况,必须结合更可靠的现实因素(如相应的宏观经济形势、人民币汇率走势等)进行分析。

三、综合分析
2009年上半年,净误差与遗漏-95亿美元,很多人认为,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贸易和投资资金重新流入中国,同时热钱(或称投机资金)也倾向于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预期下半年可能会逐渐转负为正,但是最后的统计结果却是-435亿美元,达到自1985年以来误差与遗漏项负值之最,2010年第一季度的此项余额就高达-219亿美元,与大家的“流入预期”相悖,如此高额的净误差与遗漏负值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虽然美国不断就人民币升值问题向中国施压,但中方一再表示,中国不会让人民币快速升值,在2010年10月9日举行的IMF年度会议上,世界各国财长也未能就如何控制货币争端升级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

其实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低估一直是中美双方汇率争论的焦点,双方各持己见,未有定论。

汇率前景的分歧,无疑会影响未来国际资本流向;
第二,经济回暖、住宅房地产整体回暖的背景下,上海商业地产价格却出现下滑。

几乎与此同时,国内媒体关于国际投行出售上海物业的消息开始见诸报端;另外,中国政府调节房地产市场、紧缩的货币政策预期、资本市场走势不明朗,以及对中国经济增长动力的担忧等等,都暗含着未来国际资本可能从中国(乃至亚太新兴经济体)资产上撤出的可能,由此反映的国际资本流向外流风险应引起我们的警惕。

四、形成原因
在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时,由于统计口径和数据来源的多样化以及其他技术原因,统计误差与遗漏是很难避免的。

具体来说,造成这种统计误差与遗漏的原因主要有:
第一,统计资料本身不完整。

例如,商品走私、携带大量外币现钞出境等都是管理当局难以统计的。

短期资本即所谓的“热钱”为了逃避外汇管制,可能以各种隐蔽的形式,利用非正常渠道出入国境,这样就可能有一部分国际经济交易未被记录。

第二,统计资料来源渠道不同,有的数据来自海关统计,有的数据来自于银行报表,由于统计口径的不同,难免造成重复与漏算的发生。

第三,统计资料本身不准确。

例如,有些统计数据本身就是估算出来的,而且在实际交易中,有的当事人为了偷税漏税或其他的目的,故意伪造数据,隐瞒真实的交易金额等。

上述这些情况的发生导致了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借方差额与贷方差额不相等。

为了轧平借贷差额,就设置了净误差与遗漏项目。

当借方总额大于贷方总额时,其差额记入净误差与遗漏项目的贷方,反之,则记入借方。

所以,净误差与遗漏项目仅是—个平衡项目,并不是真正通过统计得到的。

第四,国际“热钱”的流入也是导致净误差与遗漏出现在贷方的一个主要原因。

2002年和2003年以来,由于美元利率的降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正向利差不断扩大,2002年国内一年期人民币存款利率比同期限美元存款利率高了近1.17个百分点。

同时,长期、持续的国际收支
的“双顺差”以及来自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压力导致了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这可以说是近期境外资金内流的主要原因。

这些资金中既有前几年存放在境外资金的回流,也有处于套利和投机目的的资金流入即所谓的国际“热钱”。

因为持有人民币资产不仅能够带来利率上的高收益,而且还可能获得来自汇率的预期收益。

境外资金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中和了资本外逃的数额,从而使得净误差与遗漏差额出现在了贷方。

综上分析表明,净误差与遗漏额不论出现在借方或贷方,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都是可以接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