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经典幸福观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经典幸福观理论
一、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理解
1、幸福就是至善
为了解读幸福,亚里士多德首先解说了什么是“善”。《尼各马科伦理学》的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一切技术、一切规划以及一实践和选择都是以某种善为目标。因为人们都有美好的想法,即宇宙万物都是向善的。”他认为一切事物皆有其目的,各事物的目的也就是各事物的“善”。人们的一切活都是在其目的的指导下进行的。例如我们可以说教育的目的在于知识,医学的目的在于健康等等。知识、健康这些目的也就是教育、医学这些活动的“善”。亚里士多德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有目的的,目的多种多样,有的目的是因其自身而被追求,有的是因它物而被追求。在实践中某种以其自身而被追求的目的就是善自身、最高的善,只有最高的善才是某种最后的东西。”他说的最后的最高的善即“至善”,而至善就是幸福。
2、幸福是符合德性的现实活动
什么是德性?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德性与我们平常所说的德性(道德品质)不同,其意义更加广泛。他通过人与动物、植物的比较研究发现:植物和动物的灵魂只是停留在感觉方面,而只有人的灵魂是人的理智能力方面。因此人的功能应体现为理性的现实活动而不是单纯的生命。以理性为基础,亚里士多德认为德性是品质而且是优良的品质。“在灵魂中有三者生成,这也就是感受、潜能和品质,德性将为这三者之一——德性既不是感受、也不是潜能,么它只能是品质了。”“一切德性,只要某物以它为德性,就不但要使这种东西状况良好,并且要给予它优秀的功能。例如眼睛的德性,就不但使眼睛明
亮,还要使它的功能良好.
幸福是最快乐的活动。亚里士多德虽然认为快乐不等于幸福,但幸福并不排斥快乐,快乐伴随着幸福。因此幸福就是使人快乐的,使人觉得可爱,乐于去追求的。他认为如果有德性的活动伴随着痛苦,而最终导致不幸的结果,那就在某种意义上被称为悲惨,而不是幸福。他一方面强调德性就是幸福的本质,另一方面指出快乐是幸福的外在条件,没有德性的快乐和没有快乐的幸福都不是幸福。
思辨的活动是人的最高幸福。亚里士多德把人的生活分为三种,即享乐生活、政治生活和思辨生活。多数人想过享乐的生活实际上是奴性的生活。至于那些看重名声的人,认为幸福就是荣誉,这就是政治生活的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这两种生活都太肤浅,只有思辨生活才是最高贵的生活,才是最高的幸福。因为思辨是我们本性的最好部分的实现活动,它本身是目的,具有自足性、持久
性,能给人带来纯洁的快乐。因此凡是有思辨的地方就有幸福,思辨越多幸福便越大。亚里士多德的这种思辨幸福虽可实践,但只有少数人可以达到,而只有过这种思辨生活的、有智慧的人才是最幸福的。
3、幸福的实现条件—中道原则
幸福须合于德性,而培养善德就必须运用理性。合乎理性也就是合乎中道,因此。幸福的获得就必须遵循中道原则。“中道”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又叫“中庸”,也就是“无过无不及”的中间境界。德性就是中道,是最高的善和极端的正确。但是,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原则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实现绝对的适中是很难做到的。所以他说:“在一切可称赞的情感和行为中,
都有着中道,不过有时很可能是偏于过度,有时又偏于不及,我们很难命中中间,行为优良”。我想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中道”原则对我们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因为这与我们的传统道德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如何实现“中道”呢?那就需要进行教育,通过外在规范的灌输使之内化为主体的道德自觉,这是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一个事物的中心,只有那些经过教育,有知识的人才能找到。
4、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的关系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幸福的叙述,只是探讨的第一步,这一步是他对幸福的沉思,思考什么是幸福以及幸福存在于何种活动之中,研究的是个人幸福(个人的善)问题。接下来第二步的论述才是他对幸福如何实现的完全理解,这第二步是其《政治学》的研究,研究如何实践沉思所获得的东西,研究何种政体能使人们亲近德性和获得属于人的善或幸福,这也就是城邦幸福(城邦的善)。可以说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论是与其政治学有着密切关系的,政治学服务于幸福论,而离开了政治学,亚里士多德所谓的幸福也将无法实现。
总之,他强调一个人的幸福在于德性的完满实现,注重德性的实践性。亚里士多德这种主张实践的幸福观体现了他积极的人生态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当代意义
1、幸福是发自内心的纯粹自然的理性活动
这是我从他的言语中感受到的最真最重要的幸福宣言。他说幸福是生命的自然目的,也是最高的目的。这就说明我们每个人都有追求最高幸福的权利,但是我们做到了吗?在我们的生活、工作抑或感情中,我们是否遵循了内心
最真的呼唤?当我们不喜欢某种生活状态的时候我们是否选择了放弃?也许,为了生活你需要享乐、金钱、荣誉,但是那样的追求只是短暂的快乐,而不
是长久的持续的幸福。若要追求幸福,我们就要遵循自己的内心,顺其自然
的天性与追求,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心的完满与富足。
2、目的与能力的自然统一才是幸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的,不管这个目的是什么。比如说乞丐的目的就是有饭吃有衣穿有地方住;农民的目的就是多收粮;穷人渴望金钱,富人追求享受;感情失败的人渴望爱情,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这些形容为“求缺心理”,就是人往往追求自己缺失的东西,而拥有的东西却是视而不见的,就像我们身体的某个器官,当它正常运作的时候我们熟视无睹,一旦它出现故障,我们就感觉浑身不自在了甚至开始悔恨当初为何不珍惜。这是一个方面,就
是我们需要追求很多生活中残缺的东西。但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只要有目的就
应当是被鼓励的,答案当然不是。亚里士多德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目的与能
力的和谐统一才是幸福。
二、马克思实践幸福观的基本内涵
1、实践:马克思幸福观的视界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
的观点。
对幸福的追求是人的本性,是在实践活动中展开和实现的。实践是人独特的生存活动,是人最根本的创造自我价值的活动,是人特有的超越自我、追
求幸福的活动。人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改变了自然的原初形态,把自己的目的、追求和本质力量投射到对象上去;另一方面人在不断地改造自然界的同
时不断地造自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是由人的实践生成的,实践活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