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课件
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课件

控制算法设计
采用位置闭环控制算法,根据位置误 差调节执行机构的输出,实现位置的 精确控制。
抗干扰措施
设计滤波器、隔离电路等抗干扰措施, 提高系统对外部干扰的抵抗能力。
07
现代控制理论在自动控制中应用
状态空间法描述动态系统
01
状态变量的定义与 性质
状态变量是描述系统动态行为的 最小变量集,具有可观测性和可 控制性。
极限环与振荡
研究相平面上可能出现的极限环及其性质, 分析系统的振荡行为。
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描述函数的性质
研究描述函数的幅值、相位等特性,分析非 线性系统的频率响应。
描述函数的概念
用一次谐波分量近似表示非线性环节的输入 输出关系。
描述函数法的应用
利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 自振频率等动态特性。
利用数学表达式描述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便 于理论分析和计算。
表格描述法
通过列出系统在不同输入下的输出值,形成输入输出对应表,方便查阅和对比。
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相平面的概念
在相平面上绘制系统状态变量的轨迹,反映 系统的动态行为。
平衡点与稳定性
通过分析相平面上的平衡点及其性质,判断 系统的稳定性。
03
Z变换在离散系统分 析和设计中的应用
利用Z变换可以分析离散系统的稳定 性、因果性和频率响应等特性,进而 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同时,Z变换 也可以用于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和分析 等应用领域。ຫໍສະໝຸດ 05非线性系统分析
非线性特性描述方法
图形描述法
通过绘制系统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直观展示 非线性特性。
解析描述法
02
状态空间方程的建 立
自动控制理论全套课件

自动控制理论
第二章
按输入输出信号数量分类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单变量系统)
特征:输入输出变量仅有一个。
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特征:输入输出变量多于一个。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理论
第二章
按系统结构和参数的确定性分类
确定系统
特征:系统的结构和参数是确定的、已知的,系统的 输入信号也是确定的,可以用解析式或图表确切表示。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理论
第二章
第三节 自动控制理论概要
一、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要求
• 稳定性要求
• 快速性要求 • 准确性要求
二、自动控制理论研究的问题
• 自动控制建模问题
• 控制系统分析 • 控制系统设计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理论
第二章
三、控制系统建模问题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理论
第二章
第二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类型
自动调整系统
特征:输入信号为常数 典型系统:液位、温度、压力、流量控制 程序控制系统 特征:输入信号为预知的随时间变化函数 典型系统:热处理炉控制系统、镜片固化炉温度控制、 程序控制机床、灌装生产线、自动生产流水线。 随动系统(伺服控制系统) 特征:输入信号未知的随时间变化任意函数 典型系统:鱼雷飞行、炮瞄雷达、火炮自动瞄准、导 弹制导。
CHANG’AN UNIVERSITY
长安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自动控制理论
第二章
电机调速控制系统 电位器 放大 功率放大
负载
电机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胡寿松

带宽频率
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等于0.707时 的频率。
剪切频率
系统开环幅频特性等于0.707时 的频率。
稳定性与性能的关系
稳定性是控制系统的重要性能指 标,它决定了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
系统的稳定性与其性能指标密切 相关,如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胡 寿松
目录
• 自动控制概述 • 控制系统稳定性分析 • 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 • 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 控制系统的校正与补偿 • 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
01
自动控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自动控制是利用控制装置,使被 控对象按照预设规律自动运行的 系统。
分类
开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复合控制系统等。
通过分析系统的频率特性 ,研究系统的稳定性、带 宽和阻尼特性。
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方法
状态空间法
01
基于系统的状态方程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适用于线性时变系
统和非线性系统。
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
02
通过优化性能指标,设计最优控制律,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
统。
滑模控制
03
设计滑模面和滑模控制器,使得系统状态在滑模面上滑动,适
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通过自动控制算法,实现无人机的稳定飞行 和精确控制。
卫星姿态控制
卫星姿态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执行机构,实现卫星的稳定指向 和精确姿态调整。
航空发动机控制
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通过调节燃油流量和点火时间等参数,实现 发动机的稳定运行和性能优化。
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智能制造
智能制造系统通过自动化设备和传感器,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控 制和优化。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第二章

Cen idRd
Ld
d id dt
ud
(2-4)
当略去电动机的负载力矩和粘性摩擦力矩时,机械运动
微分方程式为
M GD2 d n 375 d t
(2-5)
式中,M为电动机的转矩(N·m); GD2为电动机的飞轮矩
(N·m2)。当电动机的励磁不变时,电动机的转矩与电枢电
流成正比,即电动机转矩为
M=Cmid
称为相似量。如式(2-1)中的变量ui、uo分别与式(2-3)中的变
量f(t)、y(t)为对应的相似量。
2.1.2 线性定常微分方程求解及系统运动的模态 当系统微分方程列写出来后,只要给定输入量和初始条
件,便可对微分方程求解,并由此了解系统输出量随时间变 化的特性。
若线性定常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的一般表示形式为 y(n)(t)+a1y(n-1)(t)+···+any(t)=b0u(m)(t)+b1u(m-1)(t)+…+bmu(t)
x0
( x x0 )2
当增量x-x0很小时,略去其高次幂项,则有
y
y0
f (x)
f (x0)
d f (x) dx
x0
(x x0)
令Δy=y-y0=f(x)-f(x0),Δx=x-x0,K=(df(x)/dx)|x0,则线性
化方程可简记为Δy=KΔx。这样,便得到函数y=f(x)在工作
点A附近的线性化方程为y=Kx。
图2-4 小偏差线性化示意图
对于有两个自变量x1、x2的非线性函数f(x1,x2),同样 可在某工作点(x10,x20)附近用泰勒级数展开为
y
f (x1 ,x2 )
f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本章思考题:
• 自动控制的实质是什么? • 闭环控制的结构使得其具有哪些优缺点? •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随动系统与自动调整系统 线性系统与非线性系统 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和多输入多数出系统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稳定性 稳态性能指标 暂态性能指标
经典控制理论的主要分析方法:时域分析,频域分析
1.6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实践的必要性
进行数字仿真实 验在某种意义上比理 论和试验对问题的认 识可以更为细致,不 仅可以了解问题的结 果而且可以通过设定 仿真条件等方式连续 动态、重复地显示控 制系统发展演化的中 间过程,方便了解直 观试验不易观测到的 整体与局部细节过程。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目 录
CONTENTS
1.1 引言 1.2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1.3 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1.5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6 控制系统数字仿真实践的必要性
1.1 引言
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自动控制 自动控制是在没有人的直接干预下,利用物理装置对生产设备和
闭环控制的特点
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既有信号的正向作用,又 有信号的反馈作用。
优点:抗干扰能力强,稳态精度高、动态性能好等。
缺点:设计不合理时,将出现不稳定。在开控制器 2-控制对象 3-检测装置
1.3 闭环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1.4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工艺过程进行合理的调节,使期望的物理量保持恒定,或者按照一定 的规律变化。
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是为实现某一控制目标所需要的所有物理部件的有
机组合体。
1.2 开环控制和闭环控制
图1-1 电炉加热系统 1-控制器(调压器) 2-被控对象(电炉箱)
精品课件自动控制原理及其应用

经济性优化
在满足系统性能要求的前 提下,考虑控制系统的经 济性,降低系统的成本和 维护费用。
安全性优化
在控制系统设计中充分考 虑安全因素,采取相应的 安全措施和保护机制,确 保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04
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
工业自动化控制
总结词
工业自动化控制是自动控制系统的重要应用领域,通过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生产 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总结词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自动控制系统分为多种类型,如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线性控制系统和非 线性控制系统等。
详细描述
根据是否有反馈环节,可以将自动控制系统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根据系统变量的关系,可以将自 动控制系统分为线性控制系统和非线性控制系统;根据控制方式,可以将自动控制系统分为连续控制系统和离散 控制系统等。
无人机控制系统
总结词
无人机控制系统是利用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对 无人机飞行姿态、航迹和任务执行的全自动 控制。
详细描述
无人机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无人机的自主起飞、 飞行控制、导航定位和任务执行等功能,广 泛应用于航拍、快递、农业植保等领域,提 高了作业效工智能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系统达到稳态值所需的时间。
稳态误差
系统达到稳态值后的误差。
超调量
系统达到稳态值前的最大偏差量。
动态响应性能
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响应速度和动态过程的质 量。
03
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控制系统设计方法
线性系统设计
基于线性代数和微积分理论,对系统 进行建模、分析和优化。
非线性系统设计
利用非线性控制理论,设计非线性控 制系统,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优 化。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

集成化:智能控制技术将更加集 成化,能够实现多种控制技术的 融合和应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网络化:智能控制技术将更加网 络化,能够实现远程控制和信息 共享。
绿色化:智能控制技术将更加绿 色化,能够实现节能减排和环保 要求。
控制系统的网络化与信息化融合
网络化控制: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控制和监控
现代控制理论设计方法
状态空间法:通过建立状态空间模型,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频率响应法:通过分析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极点配置法:通过配置系统的极点,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线性矩阵不等式法:通过求解线性矩阵不等式,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最优控制理论设计方法
基本概念:最优控制、状态方程、控制方程等 设计步骤:建立模型、求解最优控制问题、设计控制器等 控制策略: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非线性最优控制等 应用领域:航空航天、机器人、汽车电子等
动态性能指标
稳定性: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否恢复到平衡状态 快速性:系统在受到扰动后恢复到平衡状态的速度 准确性:系统在受到扰动后恢复到平衡状态的精度 稳定性:系统在受到扰动后能否保持稳定状态
抗干扰性能指标
稳定性: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 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准确性:系统在受到干扰后能够 保持原有的精度和准确性
信息化控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智能化控制
融合趋势:网络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将成为未来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 应用领域: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都将受益于网络化与 信息化的融合
控制系统的模块化与集成化发展
模块化:将复杂的控制系统分解为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负责特定的功能,便于设计和维护 集成化:将多个模块集成为一个整体,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发展趋势:模块化和集成化是未来控制系统发展的重要方向 应用领域: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领域
自动控制理论课件(PPT 31张)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研究生专业外语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学引文索引
Eugene Garfield 尤金· 加菲得 “SCI之父”
Science, 122(3159), p.108-11, July 1955.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12
研究生专业外语
引文
在文献甲中提到或描述了文献乙,并以文后参考 书目或脚注的形式列出了文献乙的出处,其目的在于 指出信息的来源、提供某一观点的依据、借鉴陈述某 一事件(实)等。这时,便称文献乙为文献甲的引文, 称文献甲为文献乙的引证文献。引文通常也称为被引 文献或参考文献,引证文献通常也称为来源文献。
xt ( ) e ut ( ) K K K K e ( t ) e I I ( t ) e
式中
8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研究生专业外语
作业:某系统的状态矩阵、控制矩阵和输出矩阵为
0.009 0.265 0 9 .8 0 6 .8 0e5 .67e4 0.91 1 0 6 .70e6 8 5 .96e4 5 .02 1 .1 0 0 4 .47e6 A 0 0 1 0 0 0 150 0 150 0 1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4 6 4 2 .2 4 1 1 B= 0 0 0 6 .2 3 8 5 e 6 2 .5 2 3 0 e 9 1.0 3 5 1 e 9 0 0 0
基于LQR的跟踪控制问题
前述LQR为状态调节器问题,主要实现状态调节, 利用LQR方法实现对参考输入的跟踪控制。
基本思路:将跟踪控制问题转换为状态调节器问题。
《自动控制理论》课件

1.1 自动控制理论的定义1.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1.3 自动控制理论的应用领域二、数学基础2.1 线性代数基础2.2 微积分基础2.3 常微分方程2.4 拉普拉斯变换三、经典控制理论3.1 概述3.2 传递函数3.3 系统稳定性分析3.4 系统响应分析3.5 系统校正设计四、现代控制理论4.1 状态空间描述4.2 状态空间分析4.3 控制器设计4.4 观测器设计4.5 系统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五、线性二次调节器5.2 性能指标5.3 调节器设计5.4 数字实现六、非线性控制系统6.1 非线性系统的特点6.2 非线性方程和方程组的求解6.3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6.4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七、模糊控制系统7.1 模糊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7.2 模糊控制规则和推理方法7.3 模糊控制器的设计7.4 模糊控制系统的仿真和应用八、自适应控制系统8.1 自适应控制的基本概念8.2 自适应控制算法8.3 自适应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8.4 自适应控制的应用实例九、智能控制系统9.1 智能控制的基本概念9.2 人工神经网络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9.3 遗传算法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9.4 模糊神经网络在自动控制中的应用十、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10.1 工业自动化10.2 交通运输自动化10.3 生物医学工程自动化10.4 家居自动化六、非线性控制系统6.1 非线性系统的特点6.2 非线性方程和方程组的求解求解非线性方程和方程组通常需要使用数值方法,如牛顿法、弦截法和迭代法等。
6.3 非线性系统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对于非线性系统,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相平面分析、李雅普诺夫方法和描述函数法等。
设计方法包括反馈线性化和滑模控制等。
6.4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应用实例例如,臂的控制、电动汽车的稳定控制等。
七、模糊控制系统7.1 模糊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模糊控制是一种基于的控制方法,它通过模糊逻辑对系统的输入和输出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控制目的。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课件)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课件)一、引言自动控制原理是自动化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它主要研究如何利用各种控制方法,使系统在受到扰动时,能够自动地、准确地、快速地恢复到平衡状态。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统的类型、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内容,帮助学员全面掌握自动控制原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二、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1. 自动控制自动控制是指在没有人直接参与的情况下,利用控制器使被控对象按照预定规律运行的过程。
自动控制的核心在于控制器的设计,它能够根据被控对象的运行状态,自动地调整控制量,使系统达到预期的性能指标。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由被控对象、控制器、传感器和执行器等组成的闭环系统。
被控对象是指需要控制的物理过程或设备,控制器负责产生控制信号,传感器用于测量被控对象的运行状态,执行器则根据控制信号对被控对象进行操作。
三、控制系统的类型1. 按控制方式分类(1)开环控制系统:控制器不依赖于被控对象的运行状态,直接产生控制信号。
开环控制系统简单,但抗干扰能力较差。
(2)闭环控制系统:控制器依赖于被控对象的运行状态,通过反馈环节产生控制信号。
闭环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强,但设计复杂。
2. 按控制信号分类(1)连续控制系统:控制信号是连续变化的,如模拟控制系统。
(2)离散控制系统:控制信号是离散变化的,如数字控制系统。
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1. 微分方程模型微分方程模型是描述控制系统动态性能的一种数学模型,它反映了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微分关系。
通过求解微分方程,可以得到系统在不同时刻的输出值。
2. 传递函数模型传递函数模型是描述控制系统稳态性能的一种数学模型,它反映了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频率响应关系。
传递函数可以通过拉普拉斯变换得到,它是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重要工具。
五、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1. 李雅普诺夫稳定性分析:通过构造李雅普诺夫函数,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2. 根轨迹分析:通过分析系统特征根的轨迹,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自动控制基础知识.详解ppt课件

双位控制的特点:控制器只有最大和最小两个输出值,执 行器只有“开”和“关”两个极限位置。被控对象中物料 量或能量总是处于不平衡状态,被控变量总是剧烈振荡, 得不到比较平衡的控制过程。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2)主要特点: 从信号传送来看,输出量经测量后回送到输入端,回送的
信号使信号回路闭合,构成闭环,即为负反馈。 从控制作用的产生看,由偏差产生的控制作用使系统沿减
少或消除偏差的方向运动。——偏差控制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二、比例控制
定义:使被控量的偏差量与调节阀的开关量对应起来,如 图1.15所示的系统,当液面高于给定值Lo后,阀门不是全 关,而是关小,液面越高,阀关得越小;反之.液面低于 给定值Lo,阀也不是全开,而是开大,液面越低,阀开得 越大。例如,液面低于给定值Lo的10%时,则调节信号也 能使阀门开大10%。这样当对象负荷变化时,调节作用就 会与之相适应。这种控制器的输出与被控量的偏差值成比 例的调节方式称为比例控制,又称P控制。
认识到了 贫困户 贫困的 根本原 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被控量——输出量 给定量——输入量
给定输入:决定系统输出量的变化 规律或要求值
扰动输入:系统不希望的外作用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ppt

传感器
检测系统的状态或参数,并将 检测结果转换为电信号传输给
控制器。
调节机构
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调整系统的 参数或结构,以实现系统的稳
定和性能优化。
02
控制系统基本概念
系统稳定性
01Biblioteka 0203稳定性的定义
一个控制系统在受到扰动 后能够回到原始状态的能 力。
稳定性的分类
根据系统响应的不同,可 以分为渐近稳定、指数稳 定和不稳定三种类型。
闭环控制系统
系统的输出反馈到输入端,通过反馈 控制提高控制精度。
03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传递函数
定义
传递函数是描述线性定常系统动 态特性的数学模型,它反映了系 统输出与输入之间的函数关系。
形式
传递函数通常表示为有理分式的 形式,即 G(s) = num(s)/den(s) ,其中 s 是复变量,num(s) 是 分子多项式,den(s) 是分母多项
参数优化
根据系统性能指标,调整控制器的参数,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 。
结构优化
对控制系统结构进行调整,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动态性能。
鲁棒性优化
提高系统对不确定性和干扰的抵抗能力,保证系统在各种情况下 都能稳定运行。
控制系统的调试与测试
硬件调试
对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进行调试,确保硬件设备正常工作 。
软件调试
自动控制的应用
工业自动化
航空航天
交通运输
智能家居
自动化生产线、机器人 、自动化仪表等。
飞行器控制、卫星轨道 控制等。
自动驾驶车辆、列车控 制等。
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等 。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01
02
03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可编辑全文

• 3、随动控制系统(或称伺服系统)
这类系统的特点是输入信号是一个未知 函数,要求输出量跟随给定量变化。如火炮自 动跟踪系统。
工业自动化仪表中的显示记录仪,跟踪卫 星的雷达天线控制系统等均属于随动控制系统。
1.2.3 按系统传输信号的性质来分
• 1、连续系统 系统各部分的信号都是模拟的连续函数。目前工业中
功率 放大器
电动机
转速自动控制系统。
电源变化、负载变化等引起转速变化, 称为扰动。电动机被称为被控对象, 转速称为被控量,当电动机受到扰动 后,转速(被控量)发生变化,经测 量元件(测速发电机)将转速信号 (又称为反馈信号)反馈到控制器 (功率放大器),使控制器的输出 (称为控制量)发生相应的变化,从 而可以自动地保持转速不变或使偏差 保持在允许的范围内。
直流电动机速度自动控制的原理结构
图如图1-1所示。图中,电位器电压为输
+U
入信号。测速发电机是电动机转速的测量
元件。图1-1中,代表电动机转速变化的
测速发电机电压送到输入端与电位器电压
进行比较,两者的差值(又称偏差信号) 控制功率放大器(控制器),控制器的输 出控制电动机的转速,这就形成了电动机
电+ 位 器
一个系统性能将用特定的品质指标来衡量其优劣, 如系统的稳定特性、动态响应和稳态特性。
1.3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当自动控制系统受到干扰或者人为要求给定值改变, 被控量就会发生变化,偏离给定值。通过系统的自动 控制作用,经过一定的过渡过程,被控量又恢复到原 来的稳定值或者稳定到一个新的给定值。被控量在变 化过程中的过渡过程称为动态过程(即随时间而变的 过程),被控量处于平衡状态称为静态或稳态。
自动控制原理课件ppt

03
非线性控制系统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特点
非线性特性
01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输出与输入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
如放大器、继电器等。
复杂的动力学行为
02 非线性控制系统具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如混沌、分
叉、稳定和不稳定等。
参数变化范围广
03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参数变化范围很广,如电阻、电容
、电感等。
非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线性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与评价
性能指标
衡量一个控制系统性能的好坏,需要使用一些性能指标,如响应时间、超调量、稳态误差等。
性能分析
通过分析系统的性能指标,可以评价一个控制系统的优劣。例如,响应时间短、超调量小、稳态误差小的系统性能较 好。
系统优化
根据性能分析的结果,可以对控制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指标。例如,可以通过调整 控制器的参数,减小超调量;或者通过改变系统的结构,减小稳态误差。
。
采样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描述函数法
描述函数法是一种分析采样控制系统的常用方法,通过将连续时间 函数离散化,用差分方程来描述系统的动态特性。
z变换法
z变换法是一种将离散时间信号变换为复平面上的函数的方法,可 用于分析采样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状态空间法
状态空间法是一种基于系统状态变量的方法,可以用于分析复杂的采 样控制系统。
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
总结词
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安全性
详细描述
自动控制原理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应用至关重要。例如 ,在飞机系统中,通过使用自动控制原理,可以实现飞 机的自动驾驶和自动着陆等功能,从而提高飞行的精度 和安全性。在火箭和卫星中,通过使用自动控制原理, 可以实现推进系统的精确控制和姿态调整等功能,从而 保证火箭和卫星能够准确地进行轨道变换和定点着陆。
自控控制原理第1章课件

23
第四节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总体上来说,对任何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集中体现在 系统性能的“稳定性”、 “动态特性”和 “稳态特性”三个方面 或简称为“稳” 、“快”和 “准”。
一、稳定性
控制系统 “稳定性” 的定义,有多种表达。 一种较通常的表达是,一个处于靜止或某一平衡工作状态
的系统, 在受到任何输入(给定信号或扰动)作用时,系统的
注意:不满足叠加性和齐次性!
22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2.连续系统和离散系统
(1)连续系统:系统中各元件的输入量和输出量均为时间t的连续函数。连 续系统的运动规律可用微分方程描述,系统中各部分信号都是模拟量。 (2)离散系统:系统中某一处或几处的信号是以脉冲系列或数码的形式传 递的系统。离散系统的运动规律可以用差分方程来描述。计算机控制系统就 是典型的离散系统。
(1) 从系统组成结构看,开环控制方式简单,复合控制 方式复杂,闭环控制方式介于两者间;
(2) 从性能看,开环控制方式较差,闭环控制方式较好; 复合控制方式最好;
(3) 现代工程应用系统中,闭环控制方式应用最广泛。
பைடு நூலகம்13
第二节 闭环系统的基本组成
基本组成的 结构方块图
14
闭环系统的基本组成
(1)被控对象:要进行控制的设备或生产过程。(例,工作机械) (2)执行机构:作用于被控制对象的装置或设备。(例,电动机) (3)测量装置:用来检测被控量,并将其转换成与给定量相 同
第一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第二节 闭环系统的基本组成 第三节 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第四节 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
第一节 自动控制的基本方式
一、两个定义: (1)自动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生专业外语
SCI的产生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Garfield博士首先完善并将 引文索引的理论应用到整个自然科学领域,1963年,第 一版的Science Citation Indexing(SCI)出版问世。
SCI和SCIE的区别
SCI和SCIE(SCI Expanded)分别是科学引文索
引及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即网络版),主要收录自然
科学、工程技术领域最具影响力的重要期刊,前者收录
期刊 3600 多种,后者收录期刊 6000 多种,学科覆盖
第一章 自动控制理论
1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研究生专业外语
第一章 自动控制理论
1-1 自动控制系统概述 1-2 经典控制理论 1-3 现代控制理论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2
研究生专业外语
The block diagram showing the optimal configuration is shown in the following figure.
… Cited References 越查越旧
1999
Times Cited 越查越新
电气R与e自la动t化ed工程R学e院cords 越查越深
2004
2002
14
1994
研究生专业外语
SCI的产生
二战后,对技术研发领域的大量投入导致大量的
科技成果及文献资料的发布和发表,促使人们迫切的需
要一种更好的方法能够管理大量的信息,从而对其进行
基本思路:将跟踪控制问题转换为状态调节器问题。
4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研究生专业外语
From the diagram, we obtain
x& Ax Bu y Cx
u Kx KI & r y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5
研究生专业外语
将系统的状态变量扩展为 x, T,则前述系统为
x&(t )
更深入的分析并能够从中揭示出科学技术发展的起源与
趋势,并能够预测其进展;同时,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
学科之间的界限已经变得愈来愈模糊,从事科学研究的
人员也迫切的需要一种信息检索方式,能够帮助自己对
大量的信息进行检索、汇总、分析,从而能够揭示出学
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促生出更多的跨学科的研究与发
现。
15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xe
e
(t) (t)
K
KI e(t)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8
研究生专业外语
作业:某系统的状态矩阵、控制矩阵和输出矩阵为
0.009 0.265 0 9.80 6.80e 5 0
8.67e 4 0.91 1
0 6.70e 6 0
5.96e 4 5.02 1.10 0 4.47e 6 0
A
&(t)
A -C
0 0
x(t )
(t)
B
0
u(t
)
0
1
r(t)
跟踪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是渐进稳定地跟踪期望输 入,因此x(∞), ξ(∞),u(∞)分别趋于常数,因此稳态时, 上述系统为
x&()
&()
A -C
0 0
x()
()
B
0
u()
0
1
r()
若参考输入为阶跃输入,则两式相减得
0 0
xe
e
(t) (t)
B 0
ue
(t
)
式中 令
ue (t) Kxe (t) KIe (t) K
K
I
xe
e
(t (t
) )
e&(t)
x&e (t)
&e (t
)
7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研究生专业外语
e&(t
)
A -C
0 B
0
e(t
)
0
ue
(t
)
式中
ue (t) K
KI
0
0
1
0
0
0
0 1
150 0 150
0
0
0
0
0
0
0
0
0.0464
2.2411
B=
0
0
0
6.2385e 6
2.5230e 9
1.0351e 9
0
0
0
1 0 0 0 0 0 C 0 0 0 0 1 0
要求设计一个跟踪控制系统,使其可以跟踪参考输入
r 10, 100T
9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x& Ax Bu
u(t) Kx(t)
J xTQx uT Ru dt 0
Now let us solve the optimization problem with Matlab. The command is
3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研究生专业外语
基于LQR的跟踪控制问题
前述LQR为状态调节器问题,主要实现状态调节, 利用LQR方法实现对参考输入的跟踪控制。
6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研究生专业外语
x&(t) x&() A
&(t) &() -C
0 0
x(t )
(t)
x()
()
B
0
u(t)
u()
x&e (t) x&(t) x&()
令
&e (t) &(t) &()
ue (t) u(t) u()
x&e (t)
&e (t
)
A -C
研究生专业外语
第二章 学术文献的检索
2-1 学术文献的分类 2-2 国内文献的检索 2-3 国外文献的检索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10
研究生专业外语
1. 三大检索数据库
SCI、EI、ISTP
(1) SCI
《科学引文索引》,全称为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的,收录文献的作者、题 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 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 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13
研究生专业外语
从一篇高质量的文献 出发
2004
2003
沿着科学研究的发展 道路…
1998
Cited References
Times Cited
2003 2004
分析:
1995
1பைடு நூலகம்93
1991
Related Records
学科分布、发展 趋势、机构/作 者等
1980
Citing
11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研究生专业外语
科学引文索引
Eugene Garfield 尤金·加菲得 “SCI之父”
Science, 122(3159), p.108-11, July 1955.
12
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研究生专业外语
引文
在文献甲中提到或描述了文献乙,并以文后参考 书目或脚注的形式列出了文献乙的出处,其目的在于 指出信息的来源、提供某一观点的依据、借鉴陈述某 一事件(实)等。这时,便称文献乙为文献甲的引文, 称文献甲为文献乙的引证文献。引文通常也称为被引 文献或参考文献,引证文献通常也称为来源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