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的吉祥寓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葫芦制作工艺品从明朝起即有文字记载。葫芦造型优美,无须人工雕琢就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清朝时兰州的“刻制葫芦”和“范制葫芦”曾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成为朝廷贡品。当时采取的“火烩工艺”将葫芦的木质材料与中国传统的烫画技法相结合,以烙铁代笔,运用国画的白描、工笔、写意等手法,在葫芦光滑坚硬的木质表皮上,创作出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等作品,随着艺人对艺术的理解和对烙铁的娴熟运用,画面呈现出焦、黑、褐、黄、白等多种层次和国画渲染的效果,表现力非常丰富。葫芦本色就有古画的基调,在上面临募出名家的国画作品,线条流畅准确、形态栩栩如生、意幸免幽深高远。给人以耳目一新、不媚不俗的感觉。烙画艺术使葫芦由农家瓜果登上了艺术殿堂,成为一种集拙朴自然和高雅精美为一体的民间艺术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葫芦”在中国民间被视为吉祥物广为流传,提起葫芦来,大家往往将它与一些民间故事联系在一起,如佛法无边的神仙、超凡脱俗的道人,但把它与一般的工艺品联系起来实在少见。 这是中国特有的葫芦烙画,创作者依照自己的意愿,将不同的画面烙在葫芦上,将“宝葫芦”这一美称提升到了另一个欣赏层面。但仅靠“烙”还不足以形成特色,于是,他开始尝试在葫芦上刻字。经过反复的琢磨研究和创作实践,他终于创作出了“烙烫—渲染—雕刻”为一体的具有独特风格的葫芦画,深受大家的喜爱,也使他的艺术之路更加宽广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在花伟斌家中,记者看到了那件荣获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的作品——《吉祥观世音》,其精美程度令人叹为观止,这个浑圆的大葫芦的表面,竟被绘上了一幅栩栩如生的观世音像,色泽明艳、雅俗共赏。这件艺术精品去年在全国展台上引起轰动,同时捧得江苏省工艺美术最高奖“大阿福奖”。谈到《吉祥观世音》的创作过程时,花伟斌称他着实费尽了苦心,首先要对葫芦的样子进行筛选,经过仔细研究多种葫芦后才选定了这种果实下部圆大的“大葫芦”,绘制时也是精雕细琢,每个细节都要得当把握。“纸是平的,葫芦是圆的,所有线条都要由直变曲,创作前必须构思成熟,因为落笔下刀时要一次到位!”花伟斌现场表演了葫芦工艺的制作。只见他右手拿刻刀,顺着底子的纹路,一削一挑,花纹渐渐显现。 葫芦烙画是我国的一种特种工艺,其落笔成章的严谨运作中给人带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在这一艺术领域中,花伟斌是个典型的创造型术家,他在1987年首先以紫砂、篆刻工艺入手,然后从事葫芦创作,后又吸收了“苏绣、竹刻、瓷器、漆器、唐卡”等工艺技术,进行大胆创新终于自创了一套包括“烙、雕、砑、彩绘、刻”等对葫芦因材施艺、因需施技的综合施艺新技法,改写了中国葫芦传统工艺没有两种以上技法共同施于一器的历史,使葫芦的经济价值有了千百倍的提高。
葫芦除了食用、药用,干老成熟之后,还可以作为盛器,舀水挖面,盛药装酒,是极普通的生活用品。它还可以做成农具、舟具、乐器甚至火器,在生产、交通、娱乐乃至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美观,在葫芦外面雕刻上各种图案,这就是葫芦雕刻艺术的原始功能,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工艺品。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现在,我们虽然已经无从考证东昌种植雕刻葫芦确切的起源,但至今民间仍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年事已高告老还乡,回到现在的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办事处,因当时闫寺一带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便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蓄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后来,当地人纷纷效仿,葫芦雕刻便由此流传开来。
葫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音近“福禄”,同时,葫芦里面长子,有子孙万代、多子多福的含义,因而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叫做“吉祥葫芦”。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葫芦文化涵容天地与人生。葫芦古代写作壶,俗称葫芦瓜,《诗经·大雅》中:“锦锦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人类出自葫芦瓜。中国人的整个人生历程都蕴涵在“三壶”之中:“破壶”(人从瓜出)、“悬壶”(医药济民)、“壶天”(魂归壶天)。这壶都是指葫芦。在我国许多民族的先民那里,都曾崇拜过象征“母”体的葫芦。相传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兄妹就是从昆仑(葫芦)山中诞生的。“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山万里身。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从内心发出的对葫芦的赞誉和喜爱。葫芦文化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我国农村小娃娃的身上,胸前常佩带小葫芦,以祈长命百岁。道家把葫芦视为神物,道士随身携带葫芦盛以“仙丹妙药”是为法器,传说中的铁拐李、麻姑、南极仙翁皆携带葫芦作为法器称作“宝葫芦”,许多道观、佛庙把葫芦用来作驱邪逐鬼、镇压五毒之符。
葫芦的吉祥寓意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拉祜人把葫芦籽钉在小孩的衣领上以保佑孩子平安生长;姑娘和少妇则喜欢在领口、袖口、统裙边锈上葫芦花纹以示吉祥;葫芦花洁白无瑕象征着爱情的纯洁、痴情。一些民族的小伙子也常在三弦和赠给姑娘的信物筒上,雕刻葫芦图案,象征爱情像葫芦花一样洁白、纯净。亚腰葫芦在外型上看是由两个球体组成 象征着和谐美满 寓意着夫妻互敬互爱,因此摆放一只在床头 永保家庭和睦,达成美好的愿望。民俗研究者认为,吉祥的葫芦满足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葫芦文化,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一支,是全人类的财富。道观及佛庙也多以葫芦宝顶作为镇寺庙之灵宝。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比较起来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特殊思维方式的民族,象征主义就是这种特殊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和标志。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 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 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 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 造型优美 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 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 祈求幸福 使子孙人丁兴旺 因此,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悬挂着葫芦,其称之为“顶”,据说有此措施后,居家比较平安顺利;较讲究的民众,则用红绳线串绑五个葫芦,称为“五福临门”。在台湾的乡间,流传一句谚语:“厝内一粒瓠,家风才会富”,意思是说,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会聚财、富有。
葫芦除了食用、药用,干老成熟之后,还可以作为盛器,舀水挖面,盛药装酒,是极普通的生活用品。它还可以做成农具、舟具、乐器甚至火器,在生产、交通、娱乐乃至战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美观,在葫芦外面雕刻上各种图案,这就是葫芦雕刻艺术的原始功能,后来,逐渐演变成民间工艺品。
岁月匆匆,时光荏苒。现在,我们虽然已经无从考证东昌种植雕刻葫芦确切的起源,但至今民间仍流传着许多动人的传说。相传古代有一个擅长绘画和雕刻的宫廷艺人王和尚,年事已高告老还乡,回到现在的聊城市东昌府区闫寺办事处,因当时闫寺一带盛产葫芦,于是王和尚便在葫芦上雕刻出精美的图案,用来蓄养自己喜爱的蝈蝈。后来,当地人纷纷效仿,葫芦雕刻便由此流传开来。
葫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音近“福禄”,同时,葫芦里面长子,有子孙万代、多子多福的含义,因而人们通常把它当作吉祥物,叫做“吉祥葫芦”。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葫芦文化涵容天地与人生。葫芦古代写作壶,俗称葫芦瓜,《诗经·大雅》中:“锦锦瓜瓞,民之初生”,意思是,人类出自葫芦瓜。中国人的整个人生历程都蕴涵在“三壶”之中:“破壶”(人从瓜出)、“悬壶”(医药济民)、“壶天”(魂归壶天)。这壶都是指葫芦。在我国许多民族的先民那里,都曾崇拜过象征“母”体的葫芦。相传人类的始祖伏羲、女娲兄妹就是从昆仑(葫芦)山中诞生的。“葫芦虽小藏天地,伴我云山万里身。收起鬼神窥不见,用时能与物为春。”这是宋代大诗人陆游从内心发出的对葫芦的赞誉和喜爱。葫芦文化渗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我国农村小娃娃的身上,胸前常佩带小葫芦,以祈长命百岁。道家把葫芦视为神物,道士随身携带葫芦盛以“仙丹妙药”是为法器,传说中的铁拐李、麻姑、南极仙翁皆携带葫芦作为法器称作“宝葫芦”,许多道观、佛庙把葫芦用来作驱邪逐鬼、镇压五毒之符。
葫芦的吉祥寓意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拉祜人把葫芦籽钉在小孩的衣领上以保佑孩子平安生长;姑娘和少妇则喜欢在领口、袖口、统裙边锈上葫芦花纹以示吉祥;葫芦花洁白无瑕象征着爱情的纯洁、痴情。一些民族的小伙子也常在三弦和赠给姑娘的信物筒上,雕刻葫芦图案,象征爱情像葫芦花一样洁白、纯净。亚腰葫芦在外型上看是由两个球体组成 象征着和谐美满 寓意着夫妻互敬互爱,因此摆放一只在床头 永保家庭和睦,达成美好的愿望。民俗研究者认为,吉祥的葫芦满足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华葫芦文化,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一支,是全人类的财富。道观及佛庙也多以葫芦宝顶作为镇寺庙之灵宝。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比较起来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特殊思维方式的民族,象征主义就是这种特殊思维方式的重要特点和标志。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 每个成熟的葫芦里葫芦籽众多 汉族就联想到“子孙万代,繁茂吉祥”;葫芦谐音“护禄”、“福禄” 加之其本身形态各异 造型优美 无须人工雕琢就会给人以喜气祥和的美感 古人认为它可以驱灾辟邪 祈求幸福 使子孙人丁兴旺 因此,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有些民家在屋梁下,悬挂着葫芦,其称之为“顶”,据说有此措施后,居家比较平安顺利;较讲究的民众,则用红绳线串绑五个葫芦,称为“五福临门”。在台湾的乡间,流传一句谚语:“厝内一粒瓠,家风才会富”,意思是说,在家里摆放一个葫芦,才会聚财、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