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从众心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从众心理分析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
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逐渐掌握了社会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其中记忆最深刻的是有关从众现象的学习与剖析。
从众现象是指:个人因受群体的压力,改变初衷而采取与多数人一致的意见和行为。与盲从不同,从众
者不一定认为别人的意见或行为正确。它的产生有对事物本身认识模糊,群体人数多、内聚力强,个体在群体中的地位与能力低等情境方面的原因,也有智力低、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害怕权威等个性方面的原因。
人们更可能从众的几种情况:
一、当情境模糊不清时。这是最关键的变量,决定着人们在多大程度上会以别人作为信息的来源。当你
不确定什么是正确的反应、适应的行为、正确的观点时,你将最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你越是不确定,就会越依赖他人。
二、当情况处于危急时刻。危急是另一个促使人们以别人作为信息来源的因素,而且常常与模糊情境同
时发生。在危急时刻,我们通常没有时间可以停下来思考应该采取什么行动,但我们又需要立即行动,因此我们就很自然地去观察别人的反应,然后照着做。
三、当别人是权威人士时。一般地,一个人在他人眼里越有权威,则在模糊情境下别人越可能跟从于
他。例如,一名乘客看到飞机的引擎正在冒烟,他可能会去观察飞机乘务员的反应,而不是他身边乘客的反应。
其实我们身边不乏从众的现象,而大学生从众效应最值得注意的是“班级效应”和“宿舍效
应”
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进行分析:案例:某大学一个班有几名爱好长跑的同学,男生健壮、女生苗条以及运动会上的风光引得同学喷喷称羡,不知不觉大部分同学成了他们的追随者,去年冬季全校越野赛前10名中,竟有 5 位是
该班同学。某大学2012 级 6 名学生,大学四年一直同室而卧,早晨 6 时起床,晚11 时入睡,该室同学能
弹会拉,运动会上“屡建奇功”,演讲比赛叱咤风云,毕业分配前 5 人报考研究生全被录取。
分析:“班级效应”、“宿舍效应”在班风、舍风中的作用,由此可见一斑。反之,庸俗的从众行为往
往会导致班风、舍风消极落后。
现在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进行分析其实造成人产生从众心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群体中,
由于个体不愿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感到孤立,而当他的行为、态度与意见同别人一致时,却会有"没
有错”的安全感。从众源于一种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
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以被动为前提的从众,势必使你的独特失去价值。一味从众便意味着自
己失去了一片晴朗的天空,抛却了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盲目从众意味着部分大学生丢失了以个体色彩的思维和行动编织的草帽,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创新意识“在头脑中只成了四个机械的汉字,所接受的高等教育也锈蚀成了斑驳的条条框框,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只成了人生进程中的标志,却难以成为升华人生的动力。大学生,摆脱从众的盲目色彩,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不过现在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
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
自然,生活中,我们要扬“从众”的积极面,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
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