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工业机器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工业机器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x有限公司
报告说明
工业机器人向一般工业领域拓展,产业链迎来国产化良机。
汽车
制造业对工业机器人的本体及系统集成的要求较高,因此我国汽车制
造业的工业机器人的本体市场基本被国外厂商所占据。
相对而言,非
汽车制造的一般工业领域对机器人及系统集成的要求较低,而且一般
工业领域的中小企业众多,单批采购规模小、种类分散、价格敏感度高,一直以来都不是国际龙头企业开拓的重点。
而国产机器人在性价
比上具有优势,性能也可以达到要求,比较容易切入中低端的一般工
业领域。
根据IFR的数据,2018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在金属和机械加工、橡胶和塑料制品等领域的占有率远超国外产品,可见国产产品在中低
端市场具有优势。
随着工业机器人加速向中低端领域渗透,国产机器
人本体有望迎来发展良机,国产核心零部件也有望与国产本体协同发展,在中低端应用领域实现突破,并向高端领域延伸。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206.2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574.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98%;建设期利息36.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
的0.87%;流动资金595.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15%。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项目正常运营每年营业收入7700.00万元,
综合总成本费用6517.47万元,净利润668.75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16.11%,财务净现值1296.24万元,全部投资回收期6.37年。
本期项
目具有较强的财务盈利能力,其财务净现值良好,投资回收期合理。
本期项目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投资方向正确,资本结构合理,技术方案设计优良。
本期项目的投资建设和实施无论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方面都是积极可行的。
综合判断,我省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
时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
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
涵的深刻变化,从过分依靠外需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向外需内需并重、
更加重视内需增长转变,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多种方式化解
过剩产能。
必须继续保持“三个高压态势”,继续从严治吏、保持选
人用人风清气正,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
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振奋精神、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更加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
促改革、惠民生、补短板、建小康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开拓发展
新境界。
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经济效益为核心,围绕影响项目的各种因素,运用大量的数据资料论证拟建项目是否可行。
对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为模板参考范文,不作为投资建议,仅供参考。
报告产业背景、市场分析、技术方案、风险评估等内容基于公开信息;项目建设方案、投资估算、经济效益分析等内容基于行业研究模型。
本报告可用于学习交流或模板参考应用。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第二章项目背景分析
第三章市场需求预测
第四章建设内容与产品方案
第五章选址方案分析
第六章建筑技术方案说明
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成品管理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分析
第九章环保方案分析
第十章劳动安全分析
第十一章项目节能分析
第十二章人力资源配置分析
第十三章进度计划方案
第十四章投资计划方案
第十五章经济效益评价
第十六章招投标方案
第十七章风险防范
第十八章项目综合评价说明
第十九章附表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2:建设投资估算一览表
附表3:建设期利息估算表
附表4: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5:总投资估算表
附表6:项目总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一览表
附表7: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8:综合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9: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10: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11:借款还本付息计划表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人
(一)项目名称
工业机器人项目
(二)项目投资人
xxx有限公司
(三)建设地点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
二、编制原则
1、立足于本地区产业发展的客观条件,以集约化、产业化、科技化为手段,组织生产建设,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
2、因地制宜、统筹安排、节省投资、加快进度。
三、编制依据
1、承办单位关于编制本项目报告的委托;
2、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规划;
3、现行有关技术规范、标准和规定;
4、相关产业发展规划、政策;
5、项目承办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
四、编制范围及内容
报告是以该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基础资料和国家有关法令、政策、规程等以及该项目相关内外部条件、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针对项目的
特点、任务与要求,对该项目建设工程的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建设内
容及规模、市场需求、建设内外部条件、项目工程方案及环境保护、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项
目风险等方面进行全面分析、测算和论证,以确定该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效益的合理性。
五、项目建设背景
伺服系统是指以位置、速度、转矩为控制量,能够动态跟踪目标
变化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系统,是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主要的动力
来源之一,一般由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反馈装置(编码器)三部
分构成。
伺服系统主要应用于机床工具、电子机械、纺织机械、包装、工业机器人、锂电池等行业。
在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中,电机主要采
用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机,伺服驱动主要以总线通讯形式实现对位置、速度和转矩单元的控制,编码器主要采用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我国劳动力成本不断提升而工业机器人价格持续下行,“机器换人”的成本优势凸显。
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的劳动成本螺旋式上升。
而随着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外本体企业在中国设厂扩布局,全球工业机器人产业链向中国大陆转移,工业机器人的价格也在持续下行。
根据2014年出版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应用》,使用工业机器人的年均成本将在第三年与普工基本持平。
而随着2014年后劳动力成本的提升和工业机器人价格的下降,目前采用工业机器人替代人工的成本优势将更加明显。
综合判断,我省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
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从过分依靠外需增长推动经济发展向外需内需并重、更加重视内需增长转变,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多种方式化解过剩产能。
必须继续保持“三个高压态势”,继续从严治吏、保持选人用人风清气正,积极主动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振奋精神、保持定力、坚定信心,更加有效应对风险和挑战,着力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补短板、建小康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六、结论分析
(一)项目选址
本期项目选址位于xxx(以选址意见书为准),占地面积约10.89亩。
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非常适宜本期项目建设。
(二)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项目建成后,形成年产工业机器人0000台的生产能力。
(三)项目实施进度
本期项目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的有关法规和实施指南要求进行
建设,本期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四)投资估算
本期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根据谨
慎财务估算,项目总投资4206.28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574.50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4.98%;建设期利息36.7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
的0.87%;流动资金595.0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15%。
(五)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4206.28万元,根据资金筹措方案,xxx有限公司计划自筹资金(资本金)2706.28万元。
根据谨慎财务测算,本期工程项目申请银行借款总额1500.00万元。
(六)经济评价
1、项目达产年预期营业收入(SP):7700.00万元(含税)。
2、年综合总成本费用(TC):6517.47万元。
3、项目达产年净利润(NP):668.75万元。
4、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16.11%。
5、全部投资回收期(Pt):6.37年(含建设期12个月)。
6、达产年盈亏平衡点(BEP):1842.77万元(产值)。
(七)社会效益
本项目实施后,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增加国家及地方财政收入,带动产业升级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另外,由于本项目
环保治理手段完善,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本项目建
设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八)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背景分析
一、产业发展背景
(一)伺服系统:国产伺服电机、驱动等有所突破
伺服系统是指以位置、速度、转矩为控制量,能够动态跟踪目标
变化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的系统,是工业自动化控制设备主要的动力
来源之一,一般由伺服电机、伺服驱动器、反馈装置(编码器)三部
分构成。
伺服系统主要应用于机床工具、电子机械、纺织机械、包装、工业机器人、锂电池等行业。
在工业机器人伺服系统中,电机主要采
用永磁同步交流伺服电机,伺服驱动主要以总线通讯形式实现对位置、速度和转矩单元的控制,编码器主要采用多圈绝对值编码器。
根据GGII的数据,2014-2018年,工业机器人交流伺服系统的市
场规模从10.0亿元增至21.5亿元,预计到2023年,机器人用伺服系
统市场规模将达到41.0亿元。
2018年工业机器人用伺服系统的国产化率为22.3%,大部分市场
份额仍由松下、安川、三菱等国外企业占据,但国产化率逐年提升。
随着未来国产伺服系统的下游的认可度逐渐提升,国产化率也将持续
提升,GGII预计到2023年国产伺服系统的份额将突破40%。
1、控制系统:本体企业自主开发为主,软件方面与国外产品差距
较大
控制系统通过各种硬件和软件的结合来实现对机器人的运动位置、轨迹和姿态的控制,并协调机器人与周边设备的关系,是完成机器人
控制功能的结构实现。
虽然控制系统的成本占比在核心部件中相对较低,但却对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国内外各大工
业机器人厂商大多把控制系统作为重要的核心技术。
控制系统包含硬件(控制板卡)和软件(控制算法、二次开发等)两部分,其中软件部分技术难度较高,是控制系统竞争力的体现。
成
熟的工业机器人厂商在控制系统核心算法上有着深厚的积累,一般采
用自主开发的控制器,因此工业机器人的“四大家族”也在控制系统
领域占据领先优势。
目前国产控制器硬件已经可以满足要求,但软件
方面与国外产品还存在差距,凭借较高的性价比国产控制系统在中低
端领域占有优势。
(二)工业机器人本体:国产化进程加速
工业机器人本体通常由机械臂、驱动装置、传动单元、传感器等
部分组成。
本体最后一个轴通常是连接法兰,用于接装夹紧爪、焊枪、吸盘等操作装置。
按照按机械结构类型,可分为多关节机器人、平面多关节机器人、坐标机器人、圆柱坐标机器人、并联机器人、工厂用物流机器人(AGV)等。
工业机器人可分为搬运与上下料、焊接和钎焊、装配及拆卸、涂
层与胶封、加工、洁净室等。
根据CRIA的数据,2018年多关节机器人、平面多关节机器人、坐标机器人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59.4%、21.4%、14.74%,是国内市场应用最广的机型;搬运与上下料、焊接和
钎焊、装配及拆卸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分别为44.6%、25.0%、22.8%,是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应用领域。
机型多关节机器人平面多关节机器人(SCARA)坐标机器人并联机
器人特点一般有6个自由度,具有高灵活性、高定位精度等优点。
适
用于平面定位、垂直方向进行装配的作业。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直
角坐标型组合方式灵活多样。
与核心零部件相比,工业机器人本体制造的技术难度相对较低,
但高端应用市场依然几乎被“四大家族”所垄断。
2018年国产机器人
本体的市场份额为27.7%,主要集中于中低端市场,市场占有率整体呈现提升的趋势。
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是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对工业机器人进行
二次应用开发并集成配套设备,为终端客户提供满足其特定生产需求
的非标准化、个性化成套工作站或生产线。
从产业链的角度看,机器
人本体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基础,而下游系统集成则是工业机器人工
程化和大规模应用的关键。
根据国际经验来看,我国工业机器人系统
集成模式接近于美国模式,即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主要由专业系统集
成商完成。
相较于机器人本体及零部件产业,系统集成的市场规模要远远大
于本体市场,而且行业壁垒相对较低,因此行业的参与者众多、竞争
较为激烈、国产化率高。
分行业来看,汽车(整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电子和金属加工行业占比分别为29.8%、21.0%、10.9%,是占比最大的三个行业。
在汽车整车、仓储物流等中高端系统集成领域,外
资系统集成商占据优势地位,本土的系统集成商在中低端的金属加工、汽车电子、电子等领域占有优势。
食品饮料、医疗用品等其他系统集
成领域的定制化要求高、价值量相对较低,基本被本土系统集成商所
垄断。
根据MIRDatabank的数据,2019年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的市场空
间达到1857亿元,其中本土系统集成商的份额约80%。
受疫情影响,
2020年国内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或将出现负增长。
但自动化生产在新冠疫情严重时极大地保障了制造业及物流业的正常运转,新冠疫情最终有望加速我国工业自动化的进程。
长期来看,3C制造业投资在5G建设推动下有望保持上行;在标准化、绿色化、智慧化的政策方向下,物流领域的系统集成需求也有望持续提升;环保政策趋严、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需求也将刺激传统制造业的自动化改造。
MIR预计,2022年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规模有望接近2000亿元。
二、区域产业环境分析
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我省发展具有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
从国内看,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内涵和条件发生深刻变化。
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表现出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三大特点,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
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正在由原来加快发展速度的机遇转变为加快经济
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正在由原来规模快速扩张的机遇转变为提高发
展质量和效益的机遇。
明确了“十三五”时期主要目标、重点任务、
重大举措。
国家加快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地
区合作发展等重大战略,为我省借势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提供
了历史机遇。
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
为稳增长、调结构、防风险、保民生拓展了新空间。
全面深化改革破
解发展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为我省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增强
了动力和活力。
从省内看,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确定并实施“六大发
展”“三个突破”、煤和非煤两篇文章等战略举措,为我省加快发展
明确了思路、方向和路径。
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向纵深推进,为我省
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释放了活力。
全省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期待是我省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
丰富的资源禀赋、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以及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效,为我省加快发展提
供了坚实基础。
煤、电等能源产业优势和丰富的交通、电网、燃气管
网等基础设施,为我省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净化政治生态,从
严落实“两个责任”、保持“三个高压态势”、推进“六权治本”,
形成了我省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强大合力和良好环境。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省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中部欠
发达省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
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仍然突出,主要是面临着政治、经济、民生和生态的“立体型困扰”,面临着破解“资源型经济困局”的重大课题,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存在突出短板,发展不足、
发展粗放、规模不大、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效益不好、创新不够的
问题仍然突出。
地区生产总值虽然突破万亿元大关,但总量在全国排
名还相对靠后,经济结构性矛盾突出,“一煤独大”局面尚未实质性
改变。
资源和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资源型产业产能过剩问
题突出,发展空间趋紧、抗风险能力弱化。
生态环境“瓶颈”问题仍
然突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任务较重,水生态环境脆弱,造林绿化
尚有差距。
特别是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十二五”后两年全省地
区生产总值增长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部分县(市、区)财政收入负增长,企业运行艰难。
全省安全生产基
础还不牢固,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严峻。
实现我省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
小康社会,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与城市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艰
巨繁重。
三、项目承办单位发展概况
公司将依法合规作为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保障,坚持
合规是底线、合规高于经济利益的理念,确立了合规管理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明确了全面合规管理责任。
公司不断强化重大决策、重大事项
的合规论证审查,加强合规风险防控,确保依法管理、合规经营。
严
格贯彻落实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监管要求,重点领域合规管理不断强化,各部门分工负责、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大合规管理格局逐步建立,广大员工合规意识普遍增强,合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面对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结构调整的新常态,公司在企业法人治
理机构、企业文化、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着力探索,提升企业综合实力,配合产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同时,公司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所带来
的发展机遇,积极践行“责任、人本、和谐、感恩”的核心价值观。
多年来,公司一直坚持坚持以诚信经营来赢得信任。
公司秉承“诚实、信用、谨慎、有效”的信托理念,将“诚信为本、合规经营”作为企业的核心理念,不断提升公司资产管理能力和
风险控制能力。
四、项目投资建设必要性分析
日本在工业机器人制造领域具有全球领先的地位,同时日本也是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大国。
根据IFR的数据,2017年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交付了全球一半以上(约55%)的工业机器人,而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保有量也高达29.72万台,是仅次于中国大陆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大国。
1962年工业机器人在美国诞生,同期日本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诞生于美国的工业机器人迅速被日本所接受。
从1967年川崎重工引入机器人技术开始,日本的工业机器人发展史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引入期(1967-1970):1967年日本川崎重工从美国引进了机器人及其技术,并建立了生产车间。
1968年,日本试制出第一台工业机器人。
实用期(1970-1980):通过持续的技术消化,日本工业机器人进入了发展快车道,日本大规模推广工业机器人在机械、电子、汽车等强势产业中的应用。
日本的工业机器人的年产量从1970年的1350台迅速增长至1980年的19873台。
普及期(1980-1990):日本工业机器人进入了繁荣鼎盛的时期,
各个领域都在推广工业机器人的应用,日本工业机器人的产量、保有
量和密度快速提升。
稳定期(1990-):日本国内工业机器人市场基本饱和,保有量增
速放缓甚至负增长。
与此同时日本工业机器人企业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出口市场逐渐成为支撑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的主要力量。
根据JARA的
数据,2005年日本工业机器人的出口占比为61.3%,2010年增长至
76.2%,此后出口占比基本保持在70%上下。
日本能够成为“机器人王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产业层面来看,日本在1970年左右进入了工业化后期阶段,面临着较大的产业升
级的压力,需要在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同时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
成本,以保持自身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工业机器人不仅可以提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还能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和损耗,因此大力推
广工业机器人就成为了日本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也已
经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2019年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GDP占
比分别为7.1%、39.0%、53.9%,与日本工业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的1970-1980年类似。
同样的,我国的制造业也面临着进行产业升级、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