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除。“可行能力”的提高即是教育对 符合扶贫条件的学生却得不到应有的资
贫困代际传递所发挥作用的主要体现, 助。这种行为不仅浪费了国家稀缺性教
· 56 ·
Public Management
公共管理
育扶贫资源,使得国家的教育扶贫资金 且由于考核的实施者是独立的个体,其 互联网,建立贫困生就业服务大数据平
挥主导作用的基础上,要带领多元主体 比如社会群众、市场企业等协同参与其
基层政府思维观念尚未转变,还停留在 3.1 改善贫困人口对教育的认识
中。由于在教育精准扶贫对象识别过程
不能达到设定的目的,而且使贫困学生 存在的个人素质差别、主观误差以及人 台,掌握贫困生各方面的情况,了解其
错过了国家的资助,甚至可能错过了获 情关系会使最后的考核结果失准。另外, 现状,对其进行全程跟踪管理,与相关
得教育的机会。有些基层政府通过量化 有些基层政府扶贫政策考核趋于形式 企业进行合作,发布专门针对贫困生就
公共管理
Public Management
我国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分析
黄青青
(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0)
摘要:教育精准扶贫能根本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在实行精准教育扶贫后,我国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存 在贫困人口识别失准,扶贫政策执行不到位以及监督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基层政府可 以通过改善贫困人口对教育的认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机制,以及完善法律制度 体系和监督考核机制来完善。 关键词:教育精准扶贫;可行能力;贫困代际传递;路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2015 年,教育部 20 项教育扶贫全 覆盖政策得到实施,同年 12 月,中共 中央、国务院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 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阻断贫 困代际传递”的使命被赋予到教育扶贫 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注重“扶 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在 2018 年 的国家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师范 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指出“教 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 策,是提升扶贫脱困质量和可持续性扶 贫的有效路径,是培育贫困人口内生动 力的重要内容”[2]。教育扶贫已成为我 国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是我国推动贫 困地区人口持续脱贫,铲除“穷根”、 打破贫困代际传递的最有效手段。
2015 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涉 累计金额 1882.14 亿元;教育扶贫形成
及发展生产、易地扶贫搬迁、生态补偿、 了相对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水平,教
发展教育、社会保障五个方面的脱贫措 育部、财政部在 2017 年提出了教育扶
施。这一系列措施表明导致贫困产生的 贫在管理制度、监管责任、资助程序、
其接受知识、技能的培训,让其“打工 2.1 教育精准扶贫识别对象失准
有技术,创业有思路,务农有出路”,
在教育精准扶贫识别贫困对象的具
提高知识文化素养,从而促进经济收入 体操作中,有些基层政府的教育精准扶
的提高,改善生活质量。
贫缺少严格的家庭收入核查机制,识别
脱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将经 程序存在暗箱操作,部分基层干部将教
原因是多方面的,人的贫困也是多方面 百度文库金、信息、机构队伍六个方面的规范
的贫困,不仅仅只是经济收入上的贫困, 要求。然而,在我国教育扶贫取得巨大
其中更重要更根本的是文化和精神上的 成就的同时,基层政府在教育精准扶贫
贫困。教育精准扶贫,正是在教育方面 政策的用户识别、政策执行以及政策监
使得精准识别的贫困人口获得资助,使 督考核方面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
所谓可行能力是指一个人有可能实现的、 的成就。我国形成了更加系统完善的对
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的组合,它包括衣 于教育资助和学生资助的政策体系,贫
食住行等基本可行能力以及获取知识与技 困生资助人数和资助资金大幅增长,在
能、社会参与等的功能性活动 [5]。
2017 年全国累计资助 9590.411 万人次,
1 可行能力与教育精准扶贫
阿玛蒂亚·森于 20 世纪 80 年代提 出可行能力理论,其核心在于人们可根 据个人的能力去采取有价值的行动和达 到生命中有价值的状态,该理论批评和
超越了物质资源分析和效用分析这两条 贫困人口通过获得教育,接受技能培训,
传统路径,将形式自由和实质自由进行 使得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本领,提升 了融合 [3]。森提出了“可行能力贫困” 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摆脱贫困的能力,
济收入作为扶贫的标准,将会导致脱贫 育扶贫政策变成自己谋取私利的手段, 不彻底 [6]。贫困的代际传递是指父母将 将扶贫指标划分给自己的亲友,或者将
贫困通过某种机制继承给自己的后代, 其当做筹码进行权钱交易,这种将公共 进而形成一种贫困传递的恶性循环 [7], 政策进行滥用的行为使得家庭经济并不
而贫困可以被教育彻底的、可持续性的 困难的学生获得教育扶贫资金,而真正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 巨大的成就。截至 2017 年,我国创造 了扶贫史上的最好成绩,贫困人口减少 近 7000 万, 贫 困 县 减 少 153 个, 贫 困 率下降到 3.1%[1]。面对如此大的成就, 如何夯实已有的脱贫攻坚的基础,从根 本上扶贫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形 成脱贫扶贫的可持续能力,成为各级政 府目前面临的难题。
概念,他认为生活贫困的本质是人基本 根本性的解决贫困问题 [8]。
能力的缺失和被剥夺,人的正常生活能 2 我国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现状 力的缺失是造成贫困的真正原因,不能
仅仅以经济收入来作为维度衡量贫困的标
我 国 自 改 变 粗 放 式 教 育 扶 贫, 实
准 [4]。可行能力与功能性活动是相联系的, 行精准教育扶贫这几年来,取得了很大
评分表、固定识别程序等识贫方法来进 化,并且痕迹管理过度演变为“痕迹主 业的优惠政策,解决其就业问题。
行识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公权 义”,由于考核增加了基层政府的工作 3.3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机制
私用的弊端,但是由于有些量化方法过 负担。
在教育精准扶贫过程中,政府在发
于死板,不够灵活,导致很多真正符合 3 教育精准扶贫的路径分析 贫困标准的人被排除在外。另外,有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