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自主创业模式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自主创业模式研究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如何找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模式、载体、途径和方法是当前新农村建设急需破题的棘手问题。而农民自主创业又是新农村建设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活力的力量。本文对浙江省农民自主创业过程产生了许多新的模式进行研究,从中受到许多启示。
标签:新农村建设;农民自主创业;创业模式
新农村建设的核心问题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如何找到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模式、载体、途径和方法是当前新农村建设急需破题的棘手问题。新农村建设必须依靠农民的自身力量,如何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和素质,探索创业门路,成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之关键。农民自主创业又是新农村建设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活力的力量,在自主创业过程产生了许多新的模式值得研究,浙江省农民自主创业最主要有六种创业形态:
1.家庭工业模式
家庭工业模式是浙江省农民进行原生态创业最主要的模式,可以概括为:“群众自主创造,家庭工业起步,改革开放带动,政府顺势引导”逐步发展壮大。这是因为一般农民:一缺乏资金,二缺乏技术,三缺人才。因此,不可能一开始便创办规模较大的企业(农民贷款非常困难),或创办不需要大规模投入的技术密集型企业。而创办家庭工业的最大的好处就是进入成本低,对资金、技术和管理要求都不高,几乎家家户户都可以随时创办并投入生产。而且,许多家庭工业从事的生产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因此可以一边务工、一边务农,两不耽误。
2.经商回归模式
经商回归模式是指外出经商的农民,在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市场拓展的经验之后,回乡创办企业的一种创业模式。这种创业模式的最大特征是,创业者熟悉市场,了解外界信息,为以后创业准备了市场条件。它也是较常见的农民原生态创业模式,约占全省农民自主创业者的25.2%。这一模式最典型地体现在温州商人身上,是当年几十万遍布全国的温州供销大军成就了今天温州模式的辉煌。
3.打工转型模式
打工转型模式也是农民原生态创业模式的一种,它是指农民通过进入企业(本地的或外地的),或进入城市打工,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资金等创业要素后,再回乡创业。这种模式约占全省农民创业者的20.3%,且主要分布于金华、衢州等市。打工转型模式的创业者主要是指基层打工者,他们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积累少量的原始创业启动资金,或积累一定的生产技术,其创业成功率一般较低。但是打工转型模式的创业者往往经历了艰苦的磨炼,因此有着坚强的意志与刻苦耐劳的精神,这种精神正是创业者在创业初期十分需要的。很多这样的创业者,他们打工后回
乡创业,失败了,再创业,再失败,但最终获得了成功。
4.产业带动模式
产业带动模式是农民非原生态创业中最重要的一种模式,有13.5%的农民采用了这种创业模式,这种创业模式主要是指当地农民受本地区工业产业的影响,在其他创业者带动下创办企业的一种创业模式。这种创业模式广泛地存在于温州、绍兴、宁波等市,这些地区的产业集群相对比较发达,产业信息与创业信息均比较容易获得。创业农民由于受到当地产业的熏陶,对本地主要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有所认识,并且创业成功者的示范作用能够极大地鼓舞农民创业的信心。同时,在产业集聚区或专业市场附近,技术工人、设备等生产要素的获取成本相对较低,从而为农民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5.企业裂变模式
企业裂变模式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农民非原生态创业模式,它是指企业的某一合伙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或企业销售人员等,由于某种原因,携带资金、技术、管理经验等另立门户进行二次创业。这种模式约占浙江省农民自主创业的14.5%,且主要分布于杭州、宁波等市。这种创业模式不同与打工转型模式,其创业者往往掌握了原企业的某项重要资源,如拥有企业股份、熟知企业运行模式、掌握客户资源等,因此创业的成功率较高。这种创业模式所创办的企业往往成为原企业的竞争者,他们具有相同的技术水平、管理模式,以及面对相同的客户群体,因此,创业者的素质成为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6.家族孵化模式
家族孵化模式在某些地區是农民非原生态创业的重要创业模式。它是指在一个家族内部某些成员创业成功后,通过资金扶持、技术指导、管理带动等方式支持家族内其他成员进行创业。家族孵化模式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一种创业模式,它可以通过家族内部的信用关系,极大地降低创业风险,从而大大地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和成活率。
浙江省农民创业的几种模式,对实施促进农村、农民创业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启示:
第一,营造创业氛围,提高欠发达地区农民的创业意识。欠发达地区的农民在创业之前缺少市场洗礼经历,因此市场意识薄弱,创业精神欠缺,这是欠发达地区创业活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这些地区可以从提高农民创业意识开始,逐步推进农民自主创业。重点是加强创业宣传,政府应加大对成功企业家的表彰力度,以精神鼓励为主,辅以物质奖励,积极利用当地的媒体扩大宣传,提高影响力,在本地区营造一个尊敬创业者、学习创业者、争做创业者的创业氛围,从而激励农民积极参与创业,使农民“换脑子、转弯子、找路子”。
第二,引进产业火种,鼓励和支持农民创办企业。政府应鼓励农民“走出去、引
进来”。欠发达地区应积极组织敢冒险、有才干的农民到发达地区取经,到企业挂职锻炼,并给予适当的补贴。发现培养创业农民,着力打造农民经纪人队伍。要对经纪人队伍进行扶持和引导,提高素质、提升档次,使经纪人队伍成为农民创业的牛鼻子。当企业发展到较高阶段,政府还应做好管理和指导工作,促进企业的转型和提升。充分发挥农村能人、大户致富的示范、带动和帮扶作用。实践证明,农村先富起来的能人、大户对当地农民创业增收具有极大地示范、带动和帮扶作用,能起到事半功倍、立竿见影的效果。
第三,开展创业辅导,进一步提升创业者的素质。要加强创业辅导,提高和增强中小企业创业活力。创业者素质至关创业的成败。农村中的创业者,由于受到资源要素、自身素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其创业历程非常艰辛,创业的起步阶段非常漫长。创业辅导是一项由政府通过整合社会资源,为农民初次产业和二次创业的中小企业提供各种需求的公共服务。在辅导方式上要灵活机动,坚持集中教学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做到事先调研,精心策划;事中调节,有的放矢;事后梳理,总结提高。
第四,积极构筑为农民创业发展平台,营造农民创业的硬件环境。加强小企业创业基地建设与乡镇工业功能区建设,引导农村中小企业集聚发展,是一项降低创业成本、拓展创业空间的好路子。打造这一平台,有利于解决农村中小企业分布较散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等问题;有利于就地解决当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从而实现“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的生产模式。小企业创业基地、乡镇工业功能区贵在功能要全,定位要准,配合小企业集聚发展。为此,在硬件建设方面,务求达到“六通一平”,有一流的标准厂房;在软件建设方面,要切实抓好服务体系建设,包括建立共性技术服务中心、产品质量监测中心等,从而真正起到筑巢引凤的作用。
第五,加大资金支持,激活农民自主创业活力。资金是创业的“血液”,要采取多种途径解决农民自主创业资金不足的状况。为农民创业者提供一个顺畅的融资渠道,建立农民创业融资体系,是激励农民创业的关键性措施。一是发挥农村信用社的融资主渠道作用。农村信用社是最好的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建立农民创业融资体系应充分发挥农村信用社的作用。首先要政策开路,增加农村资金供给;其次要改革内部经营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服务手段。对合乎要求的农民创业者应从贷款力度、还款时间上放宽限制;再次要建立和完善贷款风险管理制度。继续采用信用证制度、农户联保贷款制度、各种抵押制度,并大力推进“农村信用工程”的建设。二是改革现行的贷款制度。要为农民开办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的贷款业务;全面推广小额贷款,为自主创业农户发放贷款;设专项资金帮助农民回乡创业。推出针对青年农民“创业信用卡”制度,优先放贷,使更多青年农民投身创业行列。
第六,加强服务指导,优化农民自主创业环境。农民创业,政府的核心任务就是搞好服务。通过优质的服务让投资者满意,让创业者放心。按照农民创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机构设置、职能确定、人员配备、行政方式上,要让生产力说了算。在信用担保、信息咨询、科技服务、法律保护等方面多为农民创业开绿灯,搭建一个更加优越的服务平台。一要建立农村创业能人激励机制,对创业确有建树,为社会作出贡献的创业带头人给予资源配置的优先权,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