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经济战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实施“一体两翼”
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
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科学发展观深刻内涵的认识,着力解决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的重大问题。围绕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正确处理稳与进、好与快、保与压的关系,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发
展服务业,把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作为重要抓手和突破口,不断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围绕培植大企业、大集团和知名品牌,引进国内外战略合作伙伴,积极推进地
方钢铁、石化、矿业、交通、金融、旅游等资源整合。围绕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按照
国家关于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实施“一体两翼”和海洋经济发展战略(2008年)。
山东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
蓝色经济区是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与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资源的开发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海洋经济日益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目前美国80%的GDP受海洋经济、海岸经济驱动,75%的就业率与海洋经济有关。日本和韩国国土面积一个是我国的1/25,一个是我国的1/97,但2008年他们的GDP却分别是我国的1.12倍和1/5强,很大程度上受益于海洋经济和临海产业的带动发展。从世界范围看,新一轮蓝色经济发展热潮迅速兴起,拥有海洋就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赢得先机。
山东半岛处于环渤海经济圈、黄海经济圈、东北亚经济圈,海洋产业总体规模在国内位居前列,去年全省海洋生产总值5346亿元,占全国的18%,多项指标在全国排名第一。优越的海洋区位、资源、科教等综合优势,使山东半岛发展蓝色经济,成为东北亚蓝色经济高地,成为中国海洋生态文明的示范区的条件得天独厚。
山东加快推进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基本思路,就是以沿海七市为前沿,以全省资源要素为依托,以海带陆、以陆促海,内外联动,努力建设我国海洋科技教育中心、海洋优势产业聚集区、海滨国际旅游目的地、宜居城市群和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形成连接长三角和环渤海地区、沟通黄河流域广大腹地,面向东北亚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增长极。此举准确把握了山东在国内区域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中的定位:对内,可以强化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互补性和兼容性,打破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对外,加强国内区域合作和扩大对外开放;向北,对接天津滨海新区,参与环渤海开发,加强同东北亚经济区的合作;向南,积极参与长三角、淮海经济区经济合作;向东,加强与日韩合作,承接产业和资本转移;向西,加强与豫冀晋陕等的省际协作,延伸发展腹地,为山东省长远可持续发展储备战略资源,使
山东区域经济不断实现新的腾飞(2010年)。
加快推进经济文化强省战略实施后,省委、省政府深入谋划事关全省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坚持把区域资源、基础优势和产业发展紧密结合,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点带动战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精神,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推进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建设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日照精品钢基地,打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力促省际周边高地崛起,这一系列举措,带动了全省经济的全面提质与提速,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新格局(2011)。
山东将向"两区"和"一圈一带"投资超342亿涉74个项目
10月30日讯近日,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2013年“两区”和“一圈一带”建设专项资金安排意见进行了公示,共涉及17地市7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423207万元。
2013年“两区”和“一圈一带”建设涉及山东省17地市共74个项目,计划总投资3423207万元,拟安排资金63465万元,其中济宁、潍坊建设项目最多,各有9个,东营、烟台、德州、滨州各有6个建设项目,莱芜最少,只有1个建设项目。济宁市拟安排专项资金最多,达8696万元,占总专项资金的14%,其次为滨州市,建设专项资金为8020万元,占总专项资金比例的13%,济南市4个建设项目拟安排资金5040万元。
获得单个项目拟定安排资金最高额2000万元的共有7个项目,包括济南西客站片区腊山河综合整治项目、济南利用法开署贷款供热管网综合节能技术改造工程、济宁甘薯淀粉业生物质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泰安市大汶河拦蓄工程、聊城市年处理150万吨秸秆制浆造纸综合利用项目、滨州市邹平县黛溪河治理工程、滨州市利用镍合金废渣建设年产30万吨高端岩棉新材料生产基地项目。
据悉,74个专项建设项目中涉及新能源以及节能减排技术改造项目的达20多个,占总投资项目比例27%,其次为污水处理、河流整治等内容,共有14个相关建设项目,另外,餐饮废物处理也是重点建设项目。
山东省一圈一带规划出台四大区域战略全覆盖
2013年8月29日讯山东广播电视台广播新闻频道《山东新闻》报道,山东省《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建设发展规划》日前经省委、省政府研究通过。这是继蓝黄两区两大国家战略之后,山东深入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至此,山东四大区域战略板块实现全省全覆盖。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范围包括省会济南及周边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共7市,52个县(市、区)。定位为全省改革开放先行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文化强省主导区、生态文明和谐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城市群经济圈。规划到2020年,将建设成为我省中西部崛起的战略平台和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西部经济隆起带,范围包括枣庄、济宁、临沂、德州、聊城、菏泽6市和泰安市的宁阳县、东平县,共60个县(市、区)。规划在鲁苏豫皖冀五省交界的长条地带,依托贯穿其中的交通干线和优势资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区域性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为骨架,以特色产业为支撑,形成若干发展高地,对周边地区产生聚吸优质生产要素的"海绵"效应和商品流通、产业辐射的"泵压"效应,充分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科学跨越发展。
"一圈一带"规划的出台,对带动中西部崛起、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范围:省会济南及周边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共7市,52个县(市、区),总人口3368万,面积52076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
34.8%和33.2%。
◆经济圈发展定位:全省改革开放先行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文化强省主导区、生态文明和谐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城市群经济圈。
◆西部经济隆起带规划范围:枣庄、济宁、临沂、德州、聊城、菏泽6市和泰安市的宁阳县、东平县,共60个县(市、区),面积67179平方公里,人口4481万人,分别占全省的42.8%和46.5%。
◆隆起带战略定位:建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基地、高素质劳动力富集地带、体制机制创新试验区、生态良好的美丽新西部,形成若干竞相发展、各具特色、富有生机、加快隆起的邻边高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日前,《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已经省委、省政府研究通过,这标志着山东"一圈一带"区域发展战略正式启动。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东临渤海,与辽东半岛隔海相望,南连长江三角洲、中原经济区,北接京津冀,向西辐射黄河中下游。规划范围包括:省会济南及周边的淄博、泰安、莱芜、德州、聊城、滨州,共7市,52个县(市、区)。总人口3368万,国土面积52076平方公里,分别占全省的34.8%和33.2%.规划期为2013年至2020年。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指出,加快形成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与蓝黄"两区"遥相呼应、与西部经济隆起带紧密衔接、与京津冀和中原经济区联动融合的战略发展态势,对于促进全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实现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新跨越,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定位是:全省改革开放先行区、转型升级示范区、文化强省主导区、生态文明和谐区,全国重要的战略性城市群经济圈。主要任务是:牢牢把握主题主线,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发挥圈内各市特色优势,以做大做强省会城市为龙头,以一体化发展为方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增强城市辐射带动,推进资源要素整合,壮大优势产业集群,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水平,加快建设南承沪宁、北联京津、东接半岛、西启黄河中上游的枢纽型城市群,争取建成发展活力充足、创新能力较强、产业素质较高、服务功能强大、生态环境优美、社会文明和谐的经济圈,在带动中西部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中发挥重要作用。
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发展目标是: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区域经济一体化框架初步形成;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与全省保持同步,欠发达地区发展步伐加快。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5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长9%左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万元左右;公共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逐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显着增强。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差距缩小,确保与全省同步提前实现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到2020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5:45:50.城市功能明显强化,区域"一小时生活圈"更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