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医学——医学人文艺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叙事医学——医学人文艺术
摘要:医学与人文是治愈疾病的双翼,却出现融合的困境,医学与人文融合的方法和路径在哪里?潜隐于文学艺术中的叙事医学逐渐显现于人文学者和临床医生的视野,成为联系医学与文学的纽带,架设起医学与人文的桥梁,推进人文医学的发展。

关键词:叙事医学医学人文人文艺术叙事能力共情
20世纪中叶辅助生殖技术和避孕技术的发展, 以及呼吸机和透析等延长生命的新技术的发展而促成的医学人文领域在国际范围内都在积极的发展。

美国医学院协会(AAMC)认为“医生必须是:利他的(同情心、移情能力……),有知识的(理解医学的科学性),熟练的(能够非常熟练地提供医疗服务……),有责任心的(熟知非健康状态中的非生物性决定因素)。

医生应该具备的这些能力,通过各种研究均已证实,运用叙事医学的方法,可以达到理想效果。

因为叙事医学可以促进(典型)病史信息收集和诊断,促进临终行医反思,提供情绪出口,帮助解决情绪和生命存在相关的问题,帮助完成“总是去安慰”的医生使命。

一、叙事医学与叙事能力
叙事医学(narrative medicine)指行医过程中具备叙事能力,能识别、解释并能为他人困境打动并付出行动。

叙事医学不应看作是一个建立在获取患者经历的能力上进而获取(经验证)知识的手段,而应是一个解释学过程,能深化临床关系,却不能带来经验证的知识。

它包括3个最主要的活动:关注、再现与连接。

关注是指医生敏锐观察捕捉患者所传达的信息,再现的主要行为叙事写作,关注与再现则是为了实现医患之间真正的紧密连接。

最终是为了勇敢面对和思考有限的生命。

[1]
叙事能力为人类吸收、解读以及对他人故事进行回应的能力,叙事能力能让医生在行医过程中发挥共情,进行反思,表现出专业和值得信任。

叙事能力是叙事医学学习者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共情能力的养成是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外化和潜移默化过程。

失去共情的叙事医学就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无法触及病患苦难的内心。

具备叙事能力的医生可以认真倾听患者诉说疾痛的症状、苦楚、烦恼以及诊疗经历等的鲜活感受,在患者的叙事中寻找疾病的线索。

二、叙事医学的认知途径
叙事医学教育通过叙述、重构故事或经历,精细阅读,反思性写作,与患者专业的谈话等方式,促进医生的个人反思,进而提高对情绪和经历的认识和对患者的理解,教会医生去处理与患者及家属互动时各种情绪的策略,提供情绪出口缓解压力,缓解医生倦怠。

具体方式有精细阅读有关疾病、衰老、死亡等内容的经典文章或书籍;叙述各种情医学情景下的故事,拓展人文关怀教育的空间;进行情景剧表演来体验和表达人文关怀的内涵,树立正确的人文关怀心态;通过反思性写作(叙事日记)增加对生死、疾苦的理解和认知,提高人文教育的有效性,培养反思、移情等叙事能力;观看与人文关怀有关电影,尽可能真实的进入存在的、超越话语的人文层面。

培养共情境界,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掌握高级的访谈技巧对调查对象进行深入访问,以揭示对某一问题的潜在态度和情感等[2]。

叙事医学可以通过教育的方式促进对文化多样性、医学文化以及行医中对医生态度和行为的理解。

三、叙事医学与人文艺术
加拿大医学教授I.R.McWhinney 认为医学作为艺术的关键在于理解疾病和理解病人[3]。

临床医学具有浓厚的人文性与艺术性。

一个合格的临床医学工作者, 需从人的完整性来把握病人,理解“完整的病人”。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医学人文学科作为一类融合医学科学和人文学科的交叉学科的重要作用。

同样也意识到,伦理学、道德和人类境况的叙事医学的人文研究为医学中新难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答案[4]。

2018年《叙事医学》杂志的创刊标志叙事医学在国内的逐渐成熟,在护理学及肿瘤学等领域得到一定实践[5]。

叙事医学是对现代循证医学的一种补充,它通过对患者及其故事的关注、吸收和反思,丰富了医疗就诊过程中
人文关怀的部分,使模式化的诊疗过程用另一种非模式化的方式进行再表达。

冰心说:“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路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采花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凄凉。

”逐步勾画和逐层聚焦沟通与共情。

现代医学追求的目标,抑或是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人文与技术分离,人的整体性被机械的循证医学所分隔。

充满人文色彩的叙事医学以其特有的人性及感性,可以架设起医生与患者、技术与人性以及医学与文学之间的桥梁,促进医学人文的回归,真正实现“以人为本”的人文医学。

参考文献
[1]孙永丹.叙事医学的发展现状[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6(06):424-427.
[2]杨珅.叙事医学研究的意义、现状与困境[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34):54-60.
[3]William H. Schneider,郭莉萍.医学人文学的历史与现状[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01):14-16+31.
[4]何伦.医学与艺术:临床医学和医学人文学关系探索[J].医学与哲学,2004(12):29-31.
[5]张志强,杨琳琳,刘志奇,王大明,谢栋栋,王毅,于德新.外科医生视角下叙事医学的困境与出路[J].医学与哲学,2020,41(20):54-57+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