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化学计算专题训练卷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专题化学计算
一、基本考点
考点(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常用的计算公式(以化合物A m B n为例)
1、相对分子质量=A的相对原子质量×m+B的相对原子质量×n
注:计算结晶水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时,化学式中的“·”表示相加,而不表示相乘。

2、A的质量分数= ×100%
注、利用上述公式计算时,某元素的原子个数应写在该元素符号前面,不能写在右下角。

3、AB元素的质量比:
=
注:计算时一定要写清楚各元素质量比顺序,因顺序不同,比值也不同。

4、A元素的质量 ==化合物(A m B n)的质量×A的质量分数
5、混合物中
某物质的质量分数(纯度)= ×100%
或== ×100%
考点(二)、有关溶液的计算
1、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2、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
=
=
3、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的类型
(1)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会换算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液体积、密度的有关换算
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溶液的密度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3)溶液的稀释与浓缩的计算
稀释(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
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考点(三)、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一般步骤
○1根据题意设未知量(用x,Y等字母表示);
○2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3求出有关物质间的质量比(相对原子质量和或相对分子质量和),并写在相应化学式的下边;
○4把已知量和未知量写在相应质量比的下边;
○5列出比例式,求未知数;
○6简明写出答案。

2、常见的题型有:
(1)有关纯净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即:
○1)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2已知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含杂质(杂质不参加反应)的计算
化学方程式反映的是纯净物间的质量关系,若遇到不纯物时,应先把不纯物的质量换算成纯净物质量。

纯物质的质量==不纯物质的质量×纯度=不纯物质的质量×(1-杂质的质量分数)
二、能力与综合考点
考点(四).有关天平平衡问题的计算(拓展考点)
有关天平平衡问题的计算一般是在平衡的天平两边的反应容器内加入不同的反应物,通过计算判断天平是否平衡。

解答天平平衡问题可采用如下分析方法:设加到天平左、右两盘容器内的物质质量分别为m(左入)、m(右入);左、右两盘容器内放出的气体质量分别为m(左出)、m(右出);左、右两盘实际增重为△m(左)、△m(右),即△m(左)=m(左入)-m(左出);△m(右)= m(右入)- m(右出)。

则当△m (左)⎪
⎩⎪
⎨⎧∆<∆=∆>天平向右倾斜
时右天平保持平衡
时右天平向左倾斜时右,m ,m ,m )(;)(;)(
正确找出或求出m (左入)、m (左出)、m (右入)、m (右出)是解此类题的关键。

三、创新考点
考点(五).有关图像及数据分析题(探究性考点)
解有关图像、数据分析题时,都涉及化学反应,以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知识作为分析推理的主要依据,分析图像及实验数据时要抓住“突破口”,以此为基础,逐层推导,分类讨论、判断、计算。

一、选择题: 1.已知:3M n O 3
22K C lO 2K C l+3O ↑

,右图表示一定质量的3K C lO 和2M n O 固体混合物受
热过程中,某变量y 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生成2O 的质量
C .固体中2M n O 的质量
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2. 在一密闭容器内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变化如下图。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参加反应的乙、丁质量比为3:2
D.丁相对分子质量是甲的2倍
3.a 、b 、c 三种酸分别与足量的金属Mg 充分反应,生成等质量的H 2,反应消耗a 、b 、c 的分子数目之比为3:6:2.下列关于a 、b 、c 的推理合理的是(HX 、H 2Y 、H 3Z 分别表示三种酸)( )
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它们在密闭容器中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关系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是化合物B.乙可能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
C.M=38 D.此反应基本类型为分解反应
5.实验室有碳酸钾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75g,使之与500g质量分数为14.6%的盐酸充分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体。

则原混合物中金属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44% B.46% C.50% D.55%
6.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P与Q的质量比为3︰2 B.x的取值范围:0≤x≤30
C.当y≤24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D.x+y=65
7.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对该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的值是4
D.该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5
8.某同学为了测定铜镁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将100g稀盐酸分2次加入到盛有5g该样品的烧杯中,所得数据如下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
..的是
A.第1
C.每50g稀盐酸和1g镁恰好完全反应D.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40%
9.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后再称量,得到的质量为m克。

据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可能呈蓝色
B.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
C.取滤渣滴加稀硫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D.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
10.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1015列说法正确的是
A.麻黄碱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5 B.麻黄碱中含有10个碳原子
C.麻黄碱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麻黄碱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12. 苏州的“碧螺春”享誉全国。

“碧螺春”茶叶中的单宁酸具有抑制血压上升、清热解毒、
抗癌等功效,其化学式为C76H52O46。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单宁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B.一个单宁酸分子是由76个碳原子、52个氢原子和46个氧原子构成
C.单宁酸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57∶23
D.单宁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3.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下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
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
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14.肉桂酸的分子式为C9H8O2,下列关于肉桂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3种元素组成
B.相对分子质量为19
C.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D.C,H,O的质量比为9:8:2
15.某无色气体可能含有甲烷、一氧化碳、氢气中的一种或几种,依次进行下列实验(假设每步反应或吸收均完全):①无色气体在足量氧气中燃烧;②燃烧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装置增重3.6克;③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装置增重4.4克。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该气体可能只含有一氧化碳、氢气
B.该气体可能只含有甲烷、一氧化碳
C.该气体一定只含有甲烷
D.该气体一定只含有甲烷、氢气
16.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
如下表所示。

说法正确的是
A
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丙的质量
C.甲一定是化合物,乙一定是单质 D.该反应可能是分解反应
17.“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

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

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18.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
32
为:2FeCl3 + Fe = 3FeCl2 CuCl2 + Fe = FeCl2 + Cu 。

下图为加入铁粉的质量与反应后剩
余固体质量关系。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点后溶液的颜色为蓝色
B、D点对应纵坐标为6.4
C、该200g溶液中的CuCl 质量分数为6.75%
D、取DE两点间的剩余固体加入盐酸,均有气泡产生
20.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二.计算题
1.农业生产上通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

(1)现要配制120 k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需要取用固体食盐 kg;
(2)用60 kg 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可稀释成12%的食盐溶液 kg。

(1)24;(2)100
2. 20g硫酸镁溶液中混有少量硫酸,往该溶液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得到2.9g氢氧化镁沉淀。

沉淀的质量变化如右图所示。

⑴求20g溶液中硫酸镁的质量分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SO4+2NaOH==Mg(OH)2↓+Na2SO4】⑵氢氧化钠的质量 g 时,反应不产生沉淀,其原因是。

⑴30%;⑵≦a;氢氧化钠不足,即使生成氢氧化镁也立即与硫酸反应
3.2015年4月6 日,漳州PX项目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PX项目又一次引起人们的热议。

PX是1,4-二甲苯(化学式为C8H10)的别称。

请计算:
(1)P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PX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精确到0.1%)。

(1)106 (2)90.6%
4.苯甲酸钠(C7H5O2Na)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

请计算:
(1)C7H5O2N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C7H5O2Na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
(3)14.4g苯甲酸钠中含有钠元素多少克? (写出计算过程)
(1)144 (2)21:8或84:32
(3)14.4 g××100% = 2.3g
5. 一定条件下用NH3捕捉CO2的反应为2NH3+3CO2——C3H3N3O3+3H2O,生成的三聚氰胺(C3H3N3O3,相对分子质量为129)是重要的化工产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聚氰胺中C、H、N、O四种元素的质量之比为。

(2)每生产25.8 kg三聚氰酸,可以捕捉CO2的质量为。

(3)Na2CO3溶液同样能用于“捕捉”CO2,反应为Na2CO3+H2O+CO2——2□,□中物质的化学式为。

(1) 12:1:14:16 (2)26.4Kg (3)NaHCO3
6.现有家庭食用碱样品12g(主要成分Na2CO3,其它成分不与酸反应),向其中加入某未知浓度的盐酸,生成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盐酸的质量
关系如图。

请计算:
(1)食用碱中碳酸钠的纯度是多少?
(2)盐酸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解:设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参与反应的HCl质量为y。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 + H2O ……………………(1分) 106 73 44
x y 4.4g
……………………(1分)
X =10.6 g ……………………(1分)
y = 7. 3 g ……………………(1分)
(1)碳酸钠的纯度 = ×100% = 88.3% ……………………(1分)(2)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
= 7.3% ……………………(1分)答:食用碱中碳酸钠的纯度是88.3%,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7. 某腐蚀印刷电路板的废液中含有CuCl2和FeCl2,为了分析该废液的组成,取1 000 g废液,设计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实验过程中加入废铁屑的质量、析出Cu的质量的数据记录如下表:
(注:废铁屑中的杂质不溶于废液也不与废液反应,不考虑过滤中的损失。


(1)1 000 g废液与足量废铁屑完全反应,析出Cu的质量为。

(2)废铁屑中单质Fe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1 000 g废液中CuCl2的质量分数。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4)1 000 g废液中FeCl2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32g (2)56% (3)6.75% (4)6.4%(6.35%亦可)过程略
8.某铝制品的主要成分是Al和Cu,课外小组将200gNaOH溶液不断地加到50g铝制品中得到如下数据
(已知金属铝既可以跟强酸反应也可以与强碱反应,而金属铜不能与强碱反应,铝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2)求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多少?
(1)9.5
(2)解:设所用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2Al+2NaOH+2H2O=2NaAlO2+3H2↑
54 80
13.5g x
54 80
13.5 g = x
解得x=20g
NaOH%=20g/50g×100%=40%
答: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9.某氢氧化钙粉末中含有碳酸钙杂质.现取样品15g于锥形瓶中并加适量水搅拌得悬浊液,
然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盐酸,充分反应,测得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反应生成气体的质量关系
如图所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g;
(2)加入60g稀盐酸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填化学式);
(3)计算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精确到0.1%).
解:(1)由题目中图可以看出:当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45g时,石灰石中的碳酸钙完全反应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2g;故答案为:2.2;
(2)由图示可知,加入60g稀盐酸后盐酸过量,故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氯化钙和氯化氢;故答案为:CaCl2;HCl;
(3)设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15g×x 2.2g
解之得:x=33.3%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33.3%.
10.某小组欲用4.9%的稀H2SO4测一瓶标签破损的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
(1)从一瓶标签模糊的NaOH溶液里取出几滴后向(填写溶液名称)里滴加,呈红色.
(2)取10g NaOH溶液样品,并与4.9%的稀硫酸溶液混合.由图可得,完全反应时,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3)求NaOH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1)酚酞是常用的酸碱指示剂,从一瓶标签模糊的NaOH溶液里取出几滴后向酚酞里滴加,呈红色;
(2)当溶液的pH=7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由图象可知,所用稀硫酸的质量为20g,所用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20g×4.9%=0.98g
(3)设10gNaOH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为x
2NaOH+H2SO4═Na2SO4+2H2O
80 98
x 0.98g
解得:x=0.8g
NaOH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
故答为:(1)酚酞;(2)0.98g;(3)NaOH溶液样品中溶质的质量分数8%.
12.已知烧杯中装有200g硫酸和硫酸铜混合溶液,其中含硫酸铜4.8g.向烧杯中逐渐加入氧化铜,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加入氧化铜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提示:CuO+H2SO4=CuSO4+H2O)请计算:
(1)m= g.
(2)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
(3)若取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10g配制成20%的硫酸铜溶液,需要30%的硫酸铜溶液多少克?
(1)根据方程式CuO+H2SO4=CuSO4+H2O可知氧化铜质量全部进入溶液,所以m=200g+8g=208g 解:
(2)设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为x,生成硫酸铜的质量为y
CuO+H2SO4=CuSO4+H2O
80 98 160
8g x y
==x=9.8g y=16g
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100%=4.9%
(3)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100%=10%
设需要30%的硫酸铜溶液z
10g×10%+z×30%=(10g+z)×20%
z=10g
答:(1)208g
(2)原混合溶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4.9%
(3)需要30%的硫酸铜溶液10g
13.有一包只含有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为了测定其含量,技术员小颖取19g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逐滴滴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至B点时恰好完全反应.测出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反应生成的气体全部逸出).
已知,Na2CO3与HCl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
第二步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
求:(1)图中AB段表示第步反应;反应后生成的CO2质量是
g.
(2)所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样品中NaHCO3的质量是多少?
解:(1)图中AB段质量减少了,表示第而二步反应;
反应后生成的CO2质量为:19g+100g+150g﹣260.2g=8.8g.
故填:二;8.8.
(2)设AB段稀盐酸中氯化氢的质量为x,
NaHCO3+HCl=NaCl+H2O+CO2↑,
36.5 44
x 8.8g
=,
x=7.3g,
所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0%=7.3%,
答:所加入的稀盐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3%.
(3)设碳酸钠的质量为y,
Na2CO3+HCl=NaCl+NaHCO3,
106 36.5
y 50g×7.3%
=,
y=10.6g,
样品中NaHCO3的质量为:19g﹣10.6g=8.4g,
14.某同学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向气体发生装置中加入一定量锌粒,将30g稀硫酸分三次加入,每次生产气体的质量如下表.
(1)共制得氢气g.
(2)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1)根据表格可以看出,生成的氢气的质量=0.04g+0.04+0.02g=0.1g,故填0.1;
(2)设10g硫酸中含有溶质的质量为x
Zn+H2SO4=ZnSO4+H2↑
98 2
x 0.04g
x=1.96g
故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9.6%.
水,不与其它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配制上述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需要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______;
(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100g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
(4)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
(5)向过滤后所得滤液中加入87.4g水,则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6)欲将黄铜样品中的铜转化为铜盐,可将过滤后所得的不溶性物质洗涤、烘干,然后在空气中加热,充分反应,则可得到含杂质的氧化铜的质量是__________,再经过某些反应及操作就得到了所需铜盐。

(1) 40 g(l分)
(2) Zn+ 2HCl=ZnC12+ H2↑(1分)
(4)80%(1分) (5)13.6%(1分) (6)107 g (l 分)
16.将4g 含有可溶性杂质的硫酸铜样品溶于足量水,再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75g 一定溶
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钡溶液(杂质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实验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试计算: (1)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沉淀的质量是 g 。

(2)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反应后的溶液中,氯化钡的质量是多少?
(1) 4.66 (1分)
(2)解:设硫酸铜质量为x 、参加反应的氯化钡质量为y 、反应后溶液中氯化钡质量为z 。

CuSO 4 + BaCl 2 = BaSO 4↓ + CuCl 2
160 208 233
x y 4.66g
x =3.2g
y =4.16g
样品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1分)
……………………………………(1分)
…………………………………………(1分)
…………………………………………(1分)
(3) z =2.08g
(或: ×100%×(75g -50g )=2.08g )
17.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现取含碳酸钙80%的石灰石12.5g 和 94.4g
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求: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2.5g ×80%=10g . 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生成氯化钙的质量为y , 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100 111 44 10g y x (1)
x=4.4g
(2) y=11.1g
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1.1%.
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g ;(2)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1%.
18.某研究学习小组欲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采用的方法如下:取该石灰石样品20g ,把80g 稀盐酸分四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数据如右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二氧化硅等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稀盐酸反应)。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表中 n 的数值为 。

………………………………………(1分)
…………………………………………(1分)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6.8 (2)66%
(3)由试题分析20g稀盐酸恰好能与石灰石中的5g碳酸钙完全反应
解:设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x 。

CaCO 3 + 2HCl =CaCl 2+H 2O+CO 2↑
100 73
5g 20g × x 100∶73= 5g ∶(20g × x )
x =18.3% 答: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3%
19. 马英同学取某地石灰石样品12g 进行测定实验,现将100g 稀盐酸分五次加入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充分反应后测得生成气体的总质量如下表所示:
试求:
(1)m 的值为 g (1分)
(2)12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等于 g (
2分) (3)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 (3分) (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至0.1)
3.3 10 (2分)
解:设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x CaCO 3+2HCl=CaCl 2+CO 2↑+H 2O
100
44
x 4.4g
x =11.1g ……1分
所求反应完全后最终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11.1/(10+100-4.4)]×100%=10.5%
20. 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加入101 克水完全溶解后,再往其中加入100g 氯化钙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过滤,将滤渣干燥,称得其质量为10g ,测得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试计算:(1)100g 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2)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
解:(1)设恰好完全反应时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 ,氯化钙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为y ,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Z Na 2CO 3+CaCl 2═CaCO 3↓+2NaCl 106 111 100 117 x y 10g Z 解得:X=10.6g y=11.1g Z=11.7g
(2)由题意可知,设原混合物中氯化钠的质量为a ,则
解得:a=9.4g
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答:(1)氯化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1g ;(2)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3% 21.华雪同学想测定某Cu-Ag 合金中两种金属的质量比。

称取这种合金9.6g ,加入足量AgNO 3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所得固体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为24.8g 。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试计算该合金中铜与银的质量比。

(请写出计算过程)
(3)华雪同学认为还可算出该AgN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于是进行了多次实验,记录了每次使用AgNO 3溶液的质量a (AgNO 3溶液)和充分反应后所得固体的质量b ,并绘制了右图,则AgN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请写出计算过程,用含m 的代数式表示)
106
444.4x
g
(1) Cu + 2AgNO3 = Cu(NO3)2 + 2Ag (2分)
(2)解:设9.6g Cu-Ag合金中Cu的质量为x,则Cu-Ag合金中Ag的质量为9.6 g - x,反应生成的Ag的质量为24.8g – (9.6 g -x) = 15.2g + x
Cu+ 2AgNO3 = Cu(NO3)2 + 2Ag
64 2×108
x 15.2g + x
64∶216 = x∶(15.2g + x) 得:x=6.4g
m(Ag) = 9.6g - 6.4g =3.2g
m(Cu)∶m(Ag) = 6.4g∶3.2g = 2∶1 (2分)
答:该合金中铜与银的质量比为 2∶1。

(3)设m g AgNO3溶液中含AgNO3的质量为y,则有:
Cu+ 2AgNO3 = Cu(NO3)2 + 2Ag
64 2×170
6.4 y
64∶340= 6.4∶y得:y =34g
34×100% (2分)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m
34×100%。

答:硝酸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m
22. 达州市钢铁厂用于炼铁的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课外小组同学取来该石灰石样品24g,粉碎后,将125g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5次加入到该样品中,所测数据如下(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
(1)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为g;
(2)第次恰好完全反应;
(3)求最后所得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1)20(1分) (2)四(1分)
(3)解:设生成CaCl 2和CO 2的质量分别为x 、y(0.5分) 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2分) 100 111 44 20g x y(1分) 10020g =111x
x =22.2g(0.5分)
10020g =44y
y =8.8g(0.5分)
CaCl 2的质量分数为22.2g
20g +125g -8.8g ×100%=16.3%(1分)
答:CaCl 2的质量分数为16.3%。

(0.5分)
23.小红同学在某化工厂进行社会实践,技术员与小红一起分

由氯化钡和氯化钠组成的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取16.25g 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43.6mL 水中,向所得到的混合溶液中逐滴 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了如图所示的曲 线关系。

技术员给小红的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 2+Na 2CO 3===BaCO 3↓+2NaCl
⑴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是 g 。

⑵产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⑶当氯化钡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过滤,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⑴50
⑵解:设样品中BaCl 2的质量为x ,生成NaCl 的质量为y 。

Na 2CO 3+BaCl 2==BaCO 3↓+2NaCl 106 208 117
50g×10.6%x y
产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