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介绍报告AllenShih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

AllenShih

目錄

1.機場介紹

2.機場配置

3.航廈營運管理

4.CIQS

5.航線分布

6.需求預測

7.競爭與合作

8.未來展望

新加坡樟宜國際機場係規劃興建於1970 年代,新加坡政府有鑒

於每年達400 萬旅運量的沉重負擔,決定在新加坡東南方樟宜地區

建設一座全新的國際機場,取代巴耶利峇機場。1981 年7 月1 日第一航廈正式啟用,之後陸續興建第二、三航廈等設施。目前擁有三座客運航廈(JetQuay航廈併入第二航廈)、一座廉價航廈(經濟航班航廈)、02L/20R 和02C/20C 兩條平行跑道(長4,000 米,寬60 米,跑道間距1,600 公尺),總面積約1300 公頃,其中2/3 土地係填海造陸而來。

迄今樟宜機場已成為亞洲的主要空中樞紐,飛往約60 個國家和

地區、220 多個城市、100多家國際航空公司提供服務。2011 年客、貨運量及起降架次分別為4,654 萬人次、187 萬噸及301,711 架次。

新加坡民用國際機場之開發、建設與營運先前係由新加坡民用航空局(Civil Aviation Authority of Singapore)負責規劃與執行。2009 年

7 月1 日起樟宜機場開始企業化運作,目前由樟宜機場(Changi Airport Group)集團管理。

樟宜機場之建設政策為,當航廈實際運量超過服務容量之50%時,便立即檢討與展開航廈擴充計畫,故陸續興建了第二航廈及Budget Terminal 及第三航廈等設施。2009 年7 月由樟宜機場集團經營後,為增加商業服務面積,持續辦理第一航廈擴建工程、規劃興建第四航廈。此外,由於2011 年客貨運量已達設計容量之一半,已規劃評估將新加坡空軍使用之02R/20L 跑道,延長成為機場第三條跑道,並

開發02C/20C 中間區域,以下就現有機場設施之規劃及建設進行概述。

樟宜機場航廈配置圖

客貨運航廈配置

樟宜機場航廈建設之首要重點為航廈結構及內部空間配置,航廈外觀則以實用性為主,於興建新航廈或改建舊航廈時,均賦予不同之設計理念與新空間概念。客貨運航站設置於兩平行跑道間之中央區域,旅客航廈及貨運區配置如下圖所示。

第一航廈啟用於1981 年7 月1 日,航廈採用H型設計,進行過三次主要翻新工程,目前第一航廈登機門從為29 座,旅客容量為2100 萬(人次/年)。2008 年5 月所進行整建工程將第一航廈重新設計為一座明亮、穿透感強、充滿獨特熱帶風情的航廈空間,提供嶄新、獨特及具有吸引力的陸側樓面,與第二航廈摩登設計及第三航廈先驅設計形成對比。改裝內部裝潢及提高各項設施效率,特別是候機手續及設施、行李提領。整建後第一航廈增加22,000 平方公尺,增加零售、餐飲、育樂及服務設施可使用面積。

第一航廈的購物與飲食空間亦會大幅改善現行之空間配置方式,提高可及性,於出境層、入境層及證照查驗前的穿堂層將會設置全新的購物商店區。第一航廈整建目的有三:(a)改善裝潢、(b)提升效率、(c)增加商業空間。改善陸側缺點以提升尖峰小時容量,增加車道遮蓋,擴建指廊,使用玻璃牆面,空側部分擴建20~25 公尺。陸側引進陽光。

第二航廈係於1991 年6 月1 日開幕,1996 年7 月1 日完成兩座登機指廊,航廈設計型式為線型前列式與指狀長堤式的混合型,目前登機門為35 座,年旅客運量能力達到2,300 萬人次,是機場主計劃的第二期工程,與1號航廈接壤,位於1號航廈的南方。2號航廈啟用的同的使高架列車亦正成運作,使旅客能穿梭2個航廈。

(樟宜機場高架旅客運送車)第2航廈可按停機坪編號分為4個部分,航廈有電影院、漢堡王和為數不少的商店,航廈中央的裝飾物是一個室內花園,航廈亦有一個室外屋頂花園及全球最大的電漿顯示器。航廈的地毯採是綠色作主色,候機室採用LCD顯示器。登機前,必須通過安全檢查。JetQuay航廈(併入第二航廈)

JetQuay航廈是由專接待外國政要的VIP航廈改裝而成,目前改為商務貴賓航廈,任何人均能使用,不論航廈、艙級、航空公司。而驗票、行李輸效和海關檢查則由JetQuay負責。

第三航廈在2008年1月9日運作,航廈設計採用線型前列式,該航廈有28個登機橋,其中8個能處理A380,使機場年處理客量增加了2,200萬人次。而航廈的一些閘口是使用同一個候機室,這一點是與另外兩個航廈不同的。與同區機場一樣,航廈的構造主體是玻璃,混合了「天然」特色和「溫暖」色調,以平衡鋼鐵和玻璃那種枯燥乏味的的感覺。例如航廈的圓柱被木包住,地板以米黃色為主。

第三航廈最大特色為屋頂,面積300*200M,設置了隔熱節能的天窗,可自動調節自然光線進入室內的照明設計為其一大特色,每個天窗皆經過漏水測試,總數量達919 面,航廈為地上四層地下三層設計,內設有蝴蝶花園以及大型綠色植栽牆(Green Wall),陸側配置頭等艙特別車道,空側之停機坪係為寬體機型設計。航廈設計概念有四點: (a)自然光照明、(b)布局清晰(減少指示牌)、(c)對外景觀、(d)持久維護經濟效益。

隔熱節能的天窗

第四航廈(廉價航空航廈)

樟宜機場的廉價航空航廈曾經是繼吉隆坡國際機場之後,亞洲第二個擁有廉價航空航廈的機場。廉價航空航廈於2006 年3 月26 日開始營運,係樟宜機場為了因應低成本航空進入亞洲市場,試驗性的投資。此航廈面積約2.5 萬平方公尺,建造成本約美金3 千萬元(約折合台幣10 億元),含有10 個登機門、18 個登機報到櫃檯、3 個行李提取轉盤。亦提供餐飲服務、免稅購物區、電信服務、訂房櫃檯、租車櫃檯等。航廈無自動旅客運輸系統(APMS)聯接,聯外交通需自行開車或搭乘免費接駁巴士。2012 年9 月25 日已正式終止營運,原址將改建為第四航廈,受影響的所有航空公司的航班亦會在同日上午6時起在2號航廈繼續服務。

經濟航班航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