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课后答案 第一章(数据库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技术及应用基础教程》第一章参考答案

--责任人:崔朝霞

一、名词解释

关系数据库系统:

对应于一个关系模型的所有关系的集合称为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就是管理关系数据库,并将数据组织为相关的行和列的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有两种:一种是物理上分布的,但逻辑上却是集中的。这种分布式数据库只适宜用途比较单一的、不大的单位或部门。另一种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物理上和逻辑上都是分布的,也就是所谓联邦式分布数据库系统。由于组成联邦的各个子数据库系统是相对“自治”的,这种系统可以容纳多种不同用途的、差异较大的数据库,比较适宜于大范围内数据库的集成。

多媒体数据库:能够管理数值、文字、表格、图形、图像、声音等多媒体的数据库称为多媒体数据库。

逻辑数据:逻辑数据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对客观现实世界的反映和记录,这些数据也可以称为逻辑记录。逻辑数据包含了两个层次:一是对客观世界的藐视,二是对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数据的描述。

物理数据:物理数据是实际存放在存储设备上的数据。

外模式:外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的数据的描述。

概念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它由若干个概念记录类型组成,还包含记录间联系、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等要求。

内模式: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内模式,能够给出数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取方法。

物理存储介质:物理存储介质可以分为六大类,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存储器、光存储器、磁带。

网状数据库:处理以记录类型为结点的网状数据模型的数据库。

二、选择题 1.A 2.B 3.B 4.B

三、1.√2.√3.√4.×

四、1. 数据库最初是在大公司或大机构中用作大规模事务处理的基础。后来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数据库技术被移植到PC机(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上,供单用户个人数据库应用。接着,由于PC机在工作组内连成网,数据库技术就移植到工作组级。现在,数据库正在Internet和内联网中广泛使用。

2. 数据库系统是一个实际可运行的存储、维护和应用系统提供数据的软件系统,是存储介质、处理对象和管理系统的集合体。它通常由软件、数据库和数据管理员组成。其软件主要包括操作系统、各种宿主语言、实用程序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由数据库管理系统统一管理,数据的插入、修改和检索均要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数据管理员负责创建、监控和维护整个数据库,使数据能被任何有权使用的人有效使用。数据库管理员一般是由业务水平较高、资历较深的人员担任。

数据库系统的个体含义是指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和用它建立起来的数据库;它的学科含义是指研究、开发、建立、维护和应用数据库系统所涉及的理论、方法、技术所构成的学科。在这一含义下,数据库系统是软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常称为数据库领域。

数据库研究跨越于计算机应用、系统软件和理论三个领域,其中应用促进新系统的研制开发,新系统带来新的理论研究,而理论研究又对前两个领域起着指导作用。数据库系统的出现是计算机应用的一个里程牌,它使得计算机应用从以科学计算为主转向以数据处理为主,并从而使计算机得以在各行各业乃至家庭普遍使用。在它之前的文件系统虽然也能处理持久数据,但是文件系统不提供对任意部分数据的快速访问,而这对数据量不断增大的应用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实现对任意部分数据的快速访问,就要研究许多优化技术。这些优化技术往往很复杂,是普通用户难以实现的,所以就由系统软件(数据库管理系统)来完成,而提供给用户的是简单易用的数据库语言。由于对数据库的操作都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完成,所以数据库就可以独立于具体的应用程序而存在,从而数据库又可以为多个用户所共享。因此,数据的独立性和共享性是数据库系统的重要特征。数据共享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为数据库系统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出现使得普通用户能够方便地将日常数据存入计算机并在需要的时候快速访问它们,从而使计算机走出科研机构进入各行各业、进入家庭。

3. Access、Sybase、SQL server、ORACLE、Foxpro等。

4.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信息需求的不断增强、信息资源的作用日益显现,是推动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主要动力。从数据管理的实践来看,数据库技术的演变过程是从手工管理、面向文件的数据管理阶段逐渐向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管理阶段发展的过程。

计算机技术的存储技术和检索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数据库技术的进步有了物质基础。数据库技术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处理数据,这需要把大量的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因此,存储器的类型、容量和速度直接影响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早期的计算机系统使用80列卡片存储数据,卡片列含穿孔,表示单个字符。每张卡片最多容纳80个字符。穿孔机操作员将数据和程序代码输入到卡片上。后来,计算机系统将数据存储在磁带上。磁盘的生产是从1956年开始的,当时的容量只有5MB,而到2009年,磁盘的容量已经达到了TB级。

从信息需求来看,计算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计算需求的不断增长也推动着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最早的数据库技术仅仅应用于科学计算,侧重于提高计算速度和精度,数据量相对比较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科学计算发展到了行政管理和技术控制,信息需求的增多,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也随之大幅度增加。因此,这时的数据库技术侧重于收集、传送、处理和使用这些数据,数据库技术要保证数据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在早期,一个企业每个季度或者每个月进行一次销售统计、财务报表统计,但现在,企业需要逐日进行销售统计、财务分析。

目前,信息已经像资金、设备、物料、人力一样成为企业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企业管理的目的就是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发挥资源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需要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方法来存储、检索和使用各种信息。在计算机应用的早期,许多企业仅仅满足系统显示当前活动的信息,因为使用这些信息就可以管理日常业务。但是,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激烈,企业不仅需要日常运营信息,而且需要利用这些信息咨询进行分析和制定战略。数据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强,客观上需要存储容量大、检索方便快捷、使用灵活的数据库技术提供信息资源的分析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