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慧课堂”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以网络化、数字化、多媒体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以全新的面孔悄然改变着人们传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
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及教学方式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近几年来,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信息技术教育设备不断完善,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不能只停留在肤浅状态,一些教师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装饰品,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发挥;甚至有些只是由传统的“填鸭式教学”转变为时髦的“机灌式教学”,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两张皮的问题仍然存在。
何谈智慧课堂。
因此,如何提高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是摆在每位数学教育工作者前面的迫切课题。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应恰当、正确地借助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有助于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有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有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从而提高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应用。
一、借助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引起学生兴趣和注意的动因常常是那些具体、直观的事物。
小学生,学习的动力往往被学习兴趣所左右,而数学本身是枯燥的,很多学生怕上数学课就是因为数学课太单调。
信息技术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等,通过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
效果等,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可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图象,让抽象性的东西形象化,让枯燥的数学生动起来,从而创设良好的数学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在数学活动中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比起老师枯燥的说教,学生更乐意这样接受新知识。
如:我在教授《数数》一课中,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花朵,形象生动可爱的小动物等作为课件内容,以引起学生们的审美感,有时还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想象。
在教学《比较》时,多媒体课件先呈现一片草地,绿草如茵。
“小朋友,你们见过草地吗?草地上的景色是怎样的?”接着,画面上又出现母鸡和小鸡,“鸡妈妈也带着它的孩子们来了。
”“大家在草地上玩得开心吗?”“开心!”……
这样,美丽的画面和学生生活体验融合在一起,欢悦的笑容已经在孩子们的脸上绽开。
于是转入鸡妈妈和鸭妈妈的对话。
鸭妈妈对鸡妈妈说:“我的小鸭比你的小鸡多。
”而鸡妈妈却对鸭妈妈说:“不对,我的小鸡比你的小鸭多。
”怎样知道鸡妈妈的孩子多,还是鸭妈妈的孩子多呢?这就引发了比多比少的问题。
学生经过分小组讨论后,决定让小鸡和小鸭分别排队,然后一个对一个,就把多少比出来了。
这样,学生饶有兴趣地学会了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同时又感受到了美的熏陶。
二、借助信息技术,化抽象为直观,促进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应以解决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为切入点来进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特别是涉及一些空间与图形的知识,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事半功倍。
如教学《圆的面积》时,
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重难点,其中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是教学的重中之重,单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简单的动手操作,学生肯定是体验不深的。
此时,通过计算机的动态演示,把圆分成8、16、32、64份……学生直观形象感受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初步感受了极限的数学思想。
这样利用解决知识的重难点切入进行信息整合教学,既节约教学时间,又突出教学重点,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信息技术,化被动为主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只有学生在自己亲身探索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到东西,才是难以忘怀的东西,只有经过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才是真正属于学生长久支配的知识。
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改变以往教师当搬运工,更多的是单项传递知识的过程,我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法》时,首先利用计算机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在解决 37+18的计算方法时,我又利用计算机可以任意拖动图像的功能,给学生出示了37朵黄花,和18 朵红花图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尝试自己能否找到计算的方法:
有的学生先从37朵黄花中拖2朵黄花到红花中,使18朵变成20朵,再和35朵合在一起即:18+2+35;
有的学生从18朵红花中拖3朵到黄花中,使37朵变成40朵,再和15朵合在一起即:37+3+15;
还有的将整捆的拖在一起,再将零散的拖在一起即:(10+30(8+7);
还有的将10朵红花拖到黄花中,使37朵变成47朵,再将47
朵和8朵合在一起即:37+10+8
也有的先将30朵黄花拖到红花中,使18朵变成48朵,再将48朵和7朵合在一起即:18+30+7
……
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任意拖动花朵寻找计算的方法,由于计算机设计了返回程序,所以有的学生一人就想出了好几种方法,再从中选优,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好方法。
学生利用计算机边演示边讲解,体验着成功的愉悦,通过学生互相交流,促进了学生多向思维,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多媒体的运用使教师在数学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
到充分的发挥。
例如: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放录像观看商场里商品的标价,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使学生身临其境,很自然地明白这节课要研究的目标和范围。
导入新课后,教师提出:“怎样比较0.1米、0.10米、0.100米的大小以及0.30、0.3的大小?”并为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提供了必要的学具。
小组通过集体讨论、操作后,选派代表上台介绍各组解决问题的办法,生生互动,然后用电脑演示出来,接着老师又引导学生“猜想”什么样的小数大小相等,试着写几个这样的小数,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再次验证“猜想”,从而发现小数的性质这一规律。
这样的教学进程体现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意识。
多媒体的优化组合不仅让学生获得了新知,而且培养了探索精神。
五、借助信息技术有助于教师对学生进行课堂评价
以往教师课堂上的统一节奏统一策略难以照顾不同差异的学生,而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改革途径。
学生可以利用键盘或鼠标控制学习节奏,还可以通过菜单选择他们需要的内容或帮助的信息,人机互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同时学生从过去“听”数学的学习方式,改变成在教师的指导下“做”数学。
他们可以以“研究者”的身份用实验、观察、猜想、验证、归纳、表述等活动去发现探索知识。
从而形成对数学新的理解,能力的提高。
而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交互性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知识的检测与反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合
理的课堂练习,单元检测等,是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掌握新知情况,及时进
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们的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大家应该积极投身到新技术的应用中,不断提高自身技术素质,努力创设多媒体化的数学教学情境,积极地把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实践中,为数学教学现代化开辟一条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