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介质材料.ppt

合集下载

电介质材料(压电和铁电材料)

电介质材料(压电和铁电材料)

压电陶瓷材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锆钛酸铅系(PZT)陶瓷, 其化学式为Pb(Zrx, Ti1-x)O3, 是钙 钛矿结构的二元系固溶体,晶胞中B位置可以是Zr4+, 也可以 是Ti4+。居里点随锆钛比变化。根据器件的要求,可以选择 不同的锆钛比。 然而,锆钛酸铅系陶瓷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都会给环 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很大的损害。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和人 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研发新型环境友好的压电陶瓷已 成为世界各国致力研发的热点材料之一。2001年欧州议会通 过了关于"电器和电子设备中限制有害物质"的法令,并定于 2008年实施。其中在被限制使用的物质中就包括含铅的压电 器件。为此,欧洲共同体立项151万欧元进行关于无铅压电 陶瓷的研究与开发。美国和日本以及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部也 相继通过了类似的法令,并逐年提高对研制无铅压电陶瓷项 目的支持力度。对新型无铅压电陶瓷的研究和开发也同样受 到了国内科技界与企业界的普遍关注。
小资料:最新的无铅压电材料 任晓兵博士在其论文中提出一种不同于上述机制的全 新原理,该原理利用铁电体在90度畴翻转时产生巨大变形 这一特性,并利用时效点缺陷的对称性性质而产生可回复 的应变(该性质亦为任晓兵博士所发现,X. Ren and K., Otsuka, 《Nature》, 1997)。任晓兵博士认为,存在点缺陷 的情况下,电畴在电场作用下发生翻转,当电场解除时, 在点缺陷的影响下,畴将回到原来的取向。在200V/mm的 电压下可产生0.75%的巨大可逆变形,是相同电压下PZT形 变量的37.5倍。 值得注意的是,产生这一巨大电致应变的材料为钛酸 钡基材料,这为开发对环境无害的高性能电致应变材料提 供了重要新途径。此项成果发表后,立即引起国际学术界 和工业界的强烈反响。

电介质材料(压电与铁电材料1)

电介质材料(压电与铁电材料1)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Xiong Zhengy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Xiong Zhengye
当晶体不振动时,可把它看成一个平板电容器称为静电电 容C0,它的大小与晶片的几何尺寸、电极面积有关,一般约几 个PF到几十PF。当晶体振荡时,机械振动的惯性可用电感L来 等效。一般L的值为几十mH到几百mH。晶片的弹性可用电容 C来等效,C的值很小,一般只有0.0002~0.1pF。晶片振动时 因摩擦而造成的损耗用R来等效,它的数值约为100Ω。由于晶 片的等效电感很大,而C很小,R也小,因此回路的品质因数Q 很大,可达1000~10000。加上晶片本身的谐振频率基本上只 与晶片的切割方式、几何形状、尺寸有关,而且可以做得精确, 因此利用石英谐振器组成的振荡电路可获得很高的频率稳定度。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Xiong Zhengye
从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等效电 路可知,它有两个谐振频率, 即(1)当L、C、R支路发 生串联谐振时,它的等效阻 抗最小(等于R)。串联揩 振频率用fs表示,石英晶体 对于串联揩振频率fs呈纯阻 性,(2)当频率高于fs时L、 C、R支路呈感性,可与电 容C0发生并联谐振,其并联 频率用fd表示。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Xiong Zhengy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Xiong Zhengye
(4 ) 机械耦合系数:在压电效应中 , 其值等于转 换输出能量(如电能)与输入的能量(如机械能) 之比的平方根 ; 它是衡量压电材料机电能量转换 效率的一个重要参数。
( 5 ) 电阻:压电材料的绝缘电阻将减少电荷泄漏 , 从而改善压电传感器的低频特性。 ( 6 ) 居里点:压电材料开始丧失压电特性的温度 称为居里点。 (7)机械品质因数:压电振子在谐振时在一周期内 贮存的机械能与损耗的机械能之比。

第四章-1 电介质材料 (基础知识)

第四章-1 电介质材料 (基础知识)

6)自发式极化
某些晶体具有特殊的结构,其晶胞自身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即晶胞具有极性。
由于晶体结构的周期性和重复性,当某一晶胞在某一方向出现偶极矩时,将逐
级影响到相邻的晶胞,使它们的固有偶极矩朝向相同的方向。由于这种局部极
化状态是在外电场为零时自发建立的,称为自发极化。
电畴
具有相同极化方向的自发极化区域,称为电畴。没有外电场时,电畴空间取向平
U

S d
Q'
r - 1 0 E
P n 0Ee
εr
Q0 Q ' Q' 1 Q0 Q0
Q0 U
n 0Ee r 1 0E
提高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极化粒子数n0; 选取极化率 大的粒子组成电介质; 增强作用于极化粒子上的有效电场Ee。
电子位移极化率与温度无关:温度的高低不足以改变原子或离子的半径。
电子位移极化建立的时间很短,约在10-14 ~ 10-16 s范围;如果所加电场为交变
电场,即使电场频率高达光频,电子位移极化也来得及响应。
电子位移极化存在于一切介质中。
实验测量得到的 α e 值并不严格等于
3 40 r 3 ,不同原子和离子 αe / 40 r



D D0 cost
介质的位移电流密度:
j
dD -D0 sin t D0 cos( t ) dt 2
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消耗的能量:
W 2
2

0

j Edt D0 E0 2
2
2
sint cos tdt
0

0
交变电场频率很低时,介质中没有极化损耗。

高介电常数电介质资料课件

高介电常数电介质资料课件

03
在风力发电领域,高介电常数电介质可以作为绝缘和润滑材料
,提高风力发电设备的效率和可靠性。
05
高介电常数电介质的未来发展
新材料与新技术的研发
新型高介电常数电介质材料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高介电常数电介质材料不断涌现,如聚合物复合材料、陶 瓷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具有更高的介电常数和更好的电气性能,为高介电常数 电介质的应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封装材料
在电子封装领域,高介电常数电介质可以作为封 装材料,保护电子元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太阳能电池
01
高介电常数电介质可以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提高光电转换效
率和稳定性。
储能装置
02
在新能源储能领域,高介电常数电介质可以作为储能介质,提
供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快的充放电速度。
风力发电
通过掺杂改性,可在较宽的频率和温度范围内保持高介电常数和低损耗。
钛酸锶钡(Ba1-xSrxTiO3)
通过调整锶的含量,可调节介电常数和温度稳定性,在高温环境下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有机高分子材料
聚烯(PE)
具有高介电常数和良好的绝缘性能,常用于制造电缆 绝缘层。
聚苯乙烯(PS)
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广泛应用于电子元件 的绝缘材料。
高介电常数电介质用于制造各种传感器, 如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具有高灵 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
02
高介电常数电介质的特性
介电常数与介质损耗
介电常数定义
介电常数是衡量电介质储存电荷 能力的物理量,与电介质内部自 由电荷和束缚电荷的分布及电场 强度有关。
介电常数的影响因

介电常数随温度、频率和电场强 度的变化而变化,不同电介质具 有不同的介电常数。

06[4].电介质材料

06[4].电介质材料

6.4.1 微波陶瓷的介电性能
6.4.1 微波陶瓷的介电性能
6.4.1 微波陶瓷的介电性能
6.4.1 微波陶瓷的介电性能
6.4.2 微波陶瓷介质的应用
如前述及,微波陶瓷介质是微波电路中的基础和关 键材料,可应用于各个方面。首先,类似于一般电子 电路中不可缺少的振荡器、滤渡器、放大器等LC回路。 可作介质谐振器(一种微波电磁谐振系统)。其次可 用于收集或储存微波能的介质天线。此外还可用于控 制微波信号传输方向的介质波导,以及电路或元件间 耦合的微波电存器,乃至承载和支撑电路、元件及起 绝缘作用的基片、底板等。
接近晶体状态或保持某种化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分的微小区域(微
晶区),但不可否认它们是被高度扭曲的。
无序连续网络结构,其化学成分为Si02 ,结 6.5.1 玻璃的结构与组成 构单元为【SiO2】四面体,其中含有较大的 跟一个四面体及一个碱 不均匀孔隙。 金属离子连接的氧称为
“非桥接氧”
有序 结构
跟两个四面体连接 的氧称为“桥接氧”
6.4.2 微波陶瓷介质的应用
由于金属谐振腔体积无法满足小型化、集成化的要求, 而某些高ε值陶瓷体与自由空间边界可以折射和反射微波 信号,并且Q值高,τf 低,易于集成化,成本低,从而在 微波器件中显示了重要地位。目前常用微波介质陶瓷如 P246-248表6.4.1所列。
6.4.2 微波陶瓷介质的应用
6.5.1 玻璃的结构与组成
(2)玻璃变性剂 能显著改变玻璃特性的氧化物。该类氧化物主要为 碱金属氧化物R2O,由于它的离子电场强度很小,单键 强度小,氧的配位数较大,在玻璃网络中引入后使桥氧 断裂,其中的氧全部与形成剂结合。但若氧过量,则成 为非桥接氧,使熔体负离子团变小,粘度下降,焙体相 对均匀。变性剂正离子常常未进入结构网络之中,故又 称为“网络外体离子”,使玻璃体结构牢固程度减小, 软化温度及粘度降低,这就为加工带来方便,但却使机 械强度减弱,化学稳定性降低,热胀系数增大。特别是 当变性离子成为弱系离子时,在外电场作用下,容易迁 移并松弛,而使tanδ、γ值增大,且与温度的关系恶化。 所以总的来说,变性剂对介电性能是不利的。

电介质材料PPT课件

电介质材料PPT课件

由于一切电介质材料均由分子、原子或离子组成的。
而它们又都是由原子核及核外电子云组成。当外加电场
时,电子云相对于原子核发生位移,因为产生感应电矩。
最简单的模型是图(a)所示的氢原子的电子极化。无外
电场时,正、负电荷重心重合;当施加电场后,电子云
与核产生相对位移。电子极化的频率响应极快,外加电
场后经
即能1产0生14 极1化01。5s
1、探针法
金刚石探针沿膜表面移动, 触针 而探针在垂直方向上的位移通
过电信号可以被放大1 0 1 6 倍并
被记录下来。从膜的边缘可以 直接通过探针针尖所检测的阶 梯高度确定膜的厚度。
薄膜 基片
优点:简单,测量直观; 缺点:(1)容易划伤较软的薄膜并引起测量误差;
(2)对于表面粗糙的薄膜,并测量误差较大。
第一章 简 介
电介质材料是指电阻率大于1010cm 的材料,是相对于金属材料和半导体材料 而区分的。
金属材料 :共有化电子 半导体材料:载流子 电介质材料:束缚电荷
一、电介质材料的分类及应用
电介质材料的分类
绝缘材料:电阻率很高,能承受很强的电场,不 易被击穿。主要是高分子电介质和无碱玻璃。
电容器材料:主要是陶瓷材料,包括两种,一种 是具有严格温度系数的高频稳定型陶瓷,一种是 介电系数特别大的铁电陶瓷。
(2)离子极化 由异号离子组成的晶体,如Nacl,在外电场作
用下,正、负离子均发生位移,见图(b),以一 维排列的正、负离子原来间隔均等,加了外电场后, 正、负离子的相对距离发生变化,产生了偶极矩。 离子极化的频率响应速度比电子极化略慢,约 为 1012 1。013s
(3)偶极极化 有些电介质分子是由极性较强的离子键构成的,

介电材料PPT课件

介电材料PPT课件
第一章 电介质陶瓷
.
1
第一节 电介质陶瓷
• 电介质陶瓷是指电阻率大于108Ωm的陶瓷材料,能承受较强 的电场而不被击穿。按其在电场中的极化特性,可分为电绝缘 陶瓷和电容器陶瓷。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在这类材料中又相 继发现了压电、铁电和热释电等性能,因此电介质陶瓷作为功 能陶瓷又在传感、电声和电光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 电绝缘陶瓷材料按瓷坯中主要矿物成分可分为钡长石瓷、高 铝瓷、高硅瓷、莫来石瓷、滑石瓷、镁橄榄石瓷、硅灰石瓷 及锆英石瓷等。
• 在无线电设备中,电绝缘瓷主要用于高频绝缘子、插座、瓷 轴、瓷条、瓷管、基板、线圈骨架、波段开关片、瓷环等。 陶瓷基片为绝缘陶瓷材料的主要研究方向,市场占有率也比 较高。
.
.
27
§ 1-2 典型低介装置瓷
预烧的作用: 促使晶型转变 减少胚体的烧结收缩率,保证产品尺寸的准确性 可使碱金属离子减少或去除,起纯化的作用,破坏 Al2O3颗粒聚集状态,以获得细颗粒的原料。
.
28
§ 1-2 典型低介装置瓷
(2) 化学法 铝的草酸盐热分解 醇盐水解 sol-gel法
.
38
§ 1-2 典型低介装置瓷
性质
AlN
SiC
导热率(w/m·k) (室温)
100~270
270
Al2O3 20
BeO 310
BN 20~60
电阻率(Ω·m) (室温)
>1012
1011
>1012
>1012
>1013
抗电强度(105v/m)
(室温)
140~170
0.7
100
100~140
300~400
声子热传导(类似于气体)

《导体,电介质》课件

《导体,电介质》课件
通过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过程,测定电介质的介电 常数。
2
电介质的性质
电介质的密度通常比导体大,并且可以在电场中存储电荷。
3
导体和电介质的相互作用
导体和电介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作用,例如电容器。
导体和电介质的应用
电动机
电容器
电动机利用导体在磁场中的运动 产生动力,如电风扇、电动车等。
电容器是利用导体和电介质的相 互作用存储电荷的装置。
电子器件
导体和电介质在电子器件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如灯泡、集成电路 等。
导体和电介质的示例
1 导体示例
你身边的许多物品都是导 体,如金属勺子、电线、 手机等。
2 电介质示例
你身边也有很多电介质, 如空气、玻璃、塑料等。
3 导体和电介质的区别
区别导体和电介质的最简 单的方法是看是否能传导 电流。
导体和电介质的实验方法
电导实验
通过电压和电流的关系,测定导体的电导率。
电介质实验
《导体, 电介质》PPT课 件
欢迎来学习导体和电介质,这门课程将会涵盖物理,化学,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和电子等领 域的知识。
导体的介绍
金属导体
金属导体是指具有良好导电性的 金属材料,如铜和银。
非金属导体
非金属导体是指除金属以外的材 料,如石墨、某些半导体等。
导体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导体在自然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闪电的传导、大地的导电层等。
电介质的介绍
电介质的定义
电介质是指电场中能够储存电荷的材料,如空气、玻璃等。
电介质的应用
电介质在电力,电子器件,地球物理探测等领域有广泛使用。
导体和电介质的区别
导体和电介质最大的区别是导电性,导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电介质通常没有。

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及损耗的频率特性ppt课件

电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及损耗的频率特性ppt课件
(6)再分别将内偏调到5V, 10V重复测量。
可编辑课件
9Leabharlann 〈五〉数据处理1. 由测量数据,进行转换:C→ε'; 2. 用origin软件绘图,绘出 ε'~ f和 tg δ ~ f关系曲线; 3. 对所得曲线进行分析:分析,tan与频率变化的
原因,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性; 4. 比较不同偏压下的ε , tg δ与频率关系曲线的异同,
3
〈二〉实验仪器
TH2816型宽频LCR数字电桥、样品
可编辑课件
4
〈三〉实验原理
介电常数,又称电容率,是电位移D与电场强度E之比 = D/E ,其单位为F/m ,真空的介电常数 F/m ,而相对介电 常数为同一尺寸的电容器中充入电介质时的电容和不充入电 介质时真空下的电容之比。介电常数小的电介质,其分子为 非极性或弱极性结构,介电常数大的电介质,其分子为极性 或强极性结构。在交变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为复 数,复介电常数的实部与上述介电常数的意义是一致的,而 虚部表示损耗。介质的介电损耗是指由于导电或交变电场中 极化弛豫过程在电介质中引起的功率损耗。这一功率损耗是 通过热耗散把电场的电能消耗掉的结果。
可编辑课件
7
〈四〉操作步骤
(1)接通电源,电桥开始自检。自检结束后,面板显示: 显示A:C(电容) 显示B:D(即损耗tan) 显示C: F(显示:1.00kHz) 速度:慢(40ms A/D积分时间) 读数:直读 等效: 串联 偏置:OFF 方式:连续 量程:自动 打印:OFF
(2)使用按键[显示A]、[显示B]在LCR上选择测试参数;如 果需要测量的是电容C和损耗tan,则不需要另外选择。 等待仪器稳定20 分钟后,对仪器进行清 “0”;
可编辑课件
1

介电材料

介电材料

• (1)高的体积电阻率(室温下大于1012Ωm)和高介电强 度(>104kVm-1),以减少漏导损耗和承受较高的电压。
• (2)高频电场下的介电损耗要小(tanδ一般在2×10-4~ 9×10-3范围内)。介电损耗大,会造成材料发热,使整机 温度升高,影响工作。另外,还可能造成一系列附加的衰 减现象。
第一章
电介质陶瓷
第一节 电介质陶瓷
• 电介质陶瓷是指电阻率大于108Ωm的陶瓷材料,能承受较强 的电场而不被击穿。按其在电场中的极化特性,可分为电绝缘 陶瓷和电容器陶瓷。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在这类材料中又相 继发现了压电、铁电和热释电等性能,因此电介质陶瓷作为功 能陶瓷又在传感、电声和电光技术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2、滑石的相变 120~200℃,脱去吸附水 1000℃,脱去结构水,转变为偏硅酸镁
3MgO 4SiO2 H 2O 3(MgO SiO2 ) SiO2 H 2O
1557℃,再次失去Si,生成镁橄榄石
2(MgO SiO2 ) 2MgO SiO2 SiO2
§ 1-2 典型低介装置瓷
• ( 3)机械强度要高,因为装置瓷在使用时,一般都要承 受较大的机械负荷。通常抗弯强度为 45~300Mpa,抗压 强度为400~2000Mpa。 • (4)良好的化学稳定性,能耐风化、耐水、耐化学腐蚀, 不致性能老化。
陶瓷基片
电子用陶瓷零件
陶瓷封装
• 电绝缘陶瓷材料按化学组成分为氧化物系和非氧化物系两 大类。氧化物系主要有Al2O3和MgO等电绝缘陶瓷,非氧 化物系主要有氮化物陶瓷,如Si3N4、BN、AlN等。大量 应用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多元系统陶瓷:
• BaO-Al2O3-SiO2 系统; Al2O3-SiO2 系统; MgO- Al2O3-SiO2 系统;CaO- Al2O3-SiO2系统;ZrO2- Al2O3-SiO2系统。

电介质材料ppt课件

电介质材料ppt课件

烧结型固体电解质片状钽电容器
固体钽电解电容器的构造表示图
它的正极的制造过程为:用非常细的钽金属粉压制成块,在高温及高真空 条件下烧结成多孔形基体,然后再对烧结好的基体进展阳极氧化,在其外 表生成一层Ta2O5膜,构成以Ta2O5膜为绝缘介质的钽粉烧结块正极基体。
其负极的制造过程是:在钽正极基体上浸渍硝酸锰,经高温烧结而构成固 体电解质MnO2再经过工艺处置构成负极石墨层,接着再在石墨层外喷涂 铅锡合金等导电层,便构成了电容器的芯子。可以看出,固体钽电解电容 器的正极是钽粉烧结块,绝缘介质为Ta2O5,负极为MnO2固体电解质。 将电容器的芯子焊上引出线后再装入外壳内,然后用橡胶塞封装,便构成 了固体钽电解电容器。
2. 电容器纸的浸渍
图中,Cc、Cg分别为由纤维素及气隙极化构成的电容量;x为气 隙在纸中所占的体积分数。由此可根据串联等效电路表示出浸渍 液体介质后纸的总介电常数:pl1xxf1f 1xf1f 1
式中,εf、ε1分别为纤维素和液体浸渍料的介电常数;x为纤维素密度系数。
2. 电容器纸的浸渍
当采用固体浸渍料时,由于固化收缩后会留下部分空隙,其等效电路 如图6.1.3(b)所示。这时浸渍纸的总介电常数可表为:
§ 6.1.4 陶瓷电容器介质
陶瓷电容器的用量约占整个电容器的40%左右, 相当于铝电解和钽电解电容器的总和,作为陶瓷 电容器钓介质称为“介电陶瓷〞,其特点有四个:
①、介电系数大,以制造小体积、分量轻的陶瓷电容器,ε↑→电容 器体积↓→整机体积、分量↓ ②、介质损耗小,tgδ=〔1~6〕×10-4,保证回路的高Q值。高介电 容器瓷任务在高频下时ω↑、tgδ↑ 。 ③、陶瓷电介质及高稳定导电电极Ag、Pt、Pd等均经过高温烧 结,具有高强度构造和高可靠性,耐高任务温度。本身不仅作为电 介质,同时作为基体和支承构造。 ④具有高电阻率,高耐电强度。

第三章 电介质材料 (基础知识)

第三章 电介质材料 (基础知识)

130~150 陶瓷: 陶瓷 80~110
陶瓷: 陶瓷 9.5~11.2
聚乙烯 2.26
聚四氟乙烯 2.11
聚氯乙烯 4.55
环氧树脂 3.6~4.1
天然橡胶 2.6~2.9
酚醛树脂 5.1~8.6
2.2 介质极化强度和极化率
v
为了描述电介质在外场中的极化情况,引入极化强度矢量 为了描述电介质在外场中的极化情况,引入极化强度矢量 P ,它等于单位 体积内感生偶极矩的矢量和: 体积内感生偶极矩的矢量和:
Q'
= (εr -1)ε0 E
P = n0αEe
εr =
Q 0 + Q' Q' = 1+ Q0 Q0
Q0 U
n0αEe εr = 1+ ε0 E
提高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提高电介质的介电常数: 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极化粒子数n 提高单位体积内的极化粒子数 0; 大的粒子组成电介质; 选取极化率α 大的粒子组成电介质; 增强作用于极化粒子上的有效电场E 增强作用于极化粒子上的有效电场 e。
4)极性分子电介质和非极性分子电介质 ) 极性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 极性分子:分子的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
v 极性分子具有固有偶极矩 电偶极矩: 固有偶极矩, 极性分子具有固有偶极矩, 电偶极矩:µ = ql v

v l
q
电偶极子 例如, 例如,HCl、NH3、CO、SO2、H2S、CH3OH 、 、 、
v E' :退极化场 v v v 介质中的总场强: 介质中的总场强:E = E 0 + E '
v E 0 :外电场
2.1 介电常数(ε) 介电常数( ) 比值来反映介质的极化能力: 取D/E比值来反映介质的极化能力: 比值来反映介质的极化能力

第六章电介质材料

第六章电介质材料
② 机电耦合系数 反映压电材料机械能与电能间的耦合关系,无量纲 定义为:k2=正压电效应转化的电能/输入总机械能 或k2=逆压电效应转化的机械能/输入总电能
④ 机械品质因素Qm Qm=每一周期振子谐振时储存的机械能/同周期振子消耗机械能
④ 频率系数N N=f0L,与材料性质相关
27
6.3.2 典型压电材料及应用
28
二元系统PbTiO3 -PbZrO3
PZT可通过调节Zr/Ti比进行调节,通过掺杂进行改性 掺杂包括“等价A位取代”、“高价缺位取代”(“软性取代)和“低价等数取
代”(“硬性”取代)
复合钙钛矿型三元系统 高分子压电材料
29
6.3.3 热释电效应
热释电效应
具有自发式极化的晶体受热或冷却后,由于温度的变化(⊿T)导致自发式极 化强度变化( ⊿PS),从而在晶体某一特定方向产生表面极化电荷的现象。 ⊿PS =P ⊿T
20
BaTiO3的相变与铁电性
21
BaTiO3的介电常数与温度的关系
22
6.2.2 铁电材料的电畴结构和电滞回线
电畴:自发极化方向一致的若干小区域 畴壁:不同极化方向的相邻电畴交界处 四方BaTiO3晶体中的畴壁
23
铁电体的电滞回线和顺电体的P(E)线性关系
铁电体的电滞回线
顺电体的P(E)线性关系
在钽阳极上形成的氧化膜是无定形的Ta2O5
12
6.1.4 陶瓷电容器介质
介电陶瓷的特点
介电常数值高且变化范围大; 串联电感小,介电损耗低,在相当高的频段仍有优越的电容特性; 具有高强度结构和高可靠性,耐高工作温度; 具有高电阻率和高耐电强度。
介电陶瓷的分类
按工作频率分为低频、中频、高频和微波陶瓷

《介电和铁电材料》课件

《介电和铁电材料》课件
稳定性
介电材料具有优良的稳定性,不易受环境温度和 湿度的影响。
介电常数可调
通过改变介电材料的组分和结构,可以调节介电 常数,以满足不同应用需求。
02
铁电材料介绍
铁电材料的定义
铁电材料
指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具有自发极化、 且自发极化方向随温度变化的一类功 能材料。
自发极化
铁电材料内部存在的电偶极矩,不需 外电场作用就能产生自发极化。
铁电材料的分类
单晶体铁电体
如钛酸钡(BaTiO3)、铌酸锂(LiNbO3)等。
多晶体铁电体
如锆钛酸铅(Pb(Zr,Ti)O3,简称PZT)等。
有机铁电体
如聚偏氟乙烯(PVDF)等。
铁电材料的特性
电滞回线
01
铁电材料具有显著的电滞回线,即其介电常数随电场的变化而
变化。
压电效应
02
当铁电材料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电偶极矩发生改变,从而
记忆效应
介电和铁电材料都具有记忆效应 ,能够将外部电场的历史状态保 留下来,并在一定条件下恢复。
介电和铁电材料的差异
极化机制
介电材料的极化主要来源于电子 云位移,而铁电材料的极化则来 源于正负电荷中心的相对位移。
相变温度
铁电材料通常在一定的温度下发 生相变,表现出明显的铁电性, 而介电材料的相变温度则不明显 。
响应速度
铁电材料的极化响应速度较快, 适合用于制造高速电子器件,而 介电材料的响应速度相对较慢。
介电和铁电材料的应用领域
介电材料
主要用于制造绝缘材料、电子元件、光学薄膜等,如陶瓷、玻璃、塑料等。
铁电材料
主要用于制造压电器件、热释电器件、非线性光学器件等,如石英晶体、钛酸 钡等。

材料物理材料的介电性能PPT课件

材料物理材料的介电性能PPT课件
例如,H2O Hcl CO SO2
因无序排列对外不呈现电性。
电子云的 正电中心
电介质
极化面 电荷

+–
+
+ – + –
+

+–
+ – E0 + –
+


+ – + –
+–
+

+ –E E+ –
+–
+
无外场时,电偶极子杂乱无章的排列
3、极化机制
电子位移极化
无极分子(Nonpolar molecule) 在无外场作用下整个分子无电矩。
A、电容材料
I、存储电能
传统 电容 器
VS
电 池
超级电 容器
高能量密度 高功率密度 长循环寿命
超级电容器
• 超级电容器 (Supercapacitors),它兼有静电电容器和电池 特性,能提供比静电电容器更高的能量密度,比电池更高的功 率密度和更长的循环寿命。
A、电容材料
I、存储电能
A、电容材料
A、电容材料
I、存储电能
制备高性能的超级电容器有2个途径: A、是增大电极材料比表面积,从而增大双电层电容量; B、是提高电极材料的可逆法拉第反应的机率,从而提 高准电容容量。 实际应用中,这2种储能机理往往同时存在。
A、电容材料
I、存储电能
原理 种类 优点 缺点
研究热点
碳素材料
以双电层为主
活性炭(AC);活性炭纤维(CFA);碳纳米 管(CNTs);炭气凝胶(CAGs);石墨等
3、极化机制
离子位移极化

《电介质陶瓷》课件

《电介质陶瓷》课件

断裂韧性
衡量电介质陶瓷抗裂纹扩展能力的物 理量。断裂韧性好的电介质陶瓷在受 到裂纹作用时不易破裂。
热性能
热导率
衡量电介质陶瓷导热性能的物理量。热 导率越大,电介质陶瓷的导热性能越好

耐热性
衡量电介质陶瓷在高温下稳定性的物 理量。耐热性好的电介质陶瓷在高温
下不易分解和氧化。
热膨胀系数
衡量电介质陶瓷受热后尺寸变化的物 理量。热膨胀系数的大小影响陶瓷与 其它材料的匹配程度。
气氛稳定性
衡量电介质陶瓷在特定气氛下稳定性的物理量。气氛稳定性好的电 介质陶瓷在特定气氛下不易发生化学反应或性能变化。
03
电介质陶瓷的制备工艺
粉体制备
固相法
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将原料混合 、研磨、破碎,最终得到所需粒 度的粉体。
液相法
通过溶胶-凝胶法、化学沉淀法等 手段将原料转化为溶液,再通过 热处理得到粉体。
表面改性
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对陶瓷表面进行处理,改变其表面形态和化学性质,以提高其润湿性、粘结性等 性能。Leabharlann 04电介质陶瓷的应用实例
高压电容器
高压电容器是一种能够储存大量电荷的电子元件,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
电介质陶瓷作为高压电容器的介质材料,具有高介电常数、低损耗、温度 稳定性好等优点,能够提高电容器的储能密度和可靠性。
烧结工艺
高温烧结
在高温下使陶瓷胚体中的 颗粒相互熔融、扩散,形 成致密的陶瓷材料。
低温烧结
在较低的温度下使陶瓷胚 体中的颗粒相互熔融、扩 散,形成致密的陶瓷材料 。
烧结助剂
在烧结过程中添加适量的 烧结助剂,以促进陶瓷材 料的致密化。
表面处理
表面涂层
在陶瓷表面涂覆一层具有特殊功能的涂层,以提高其耐腐蚀、耐磨损等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s源自1xf s
f 1 xy f
f s
式中,εs为固体浸渍料介电常数;y为浸渍料收缩率,通常为( 10-20)%。
§ 6.1.2 有机薄膜电容器介质材料
有机薄膜电容器介质分为非极性(包括弱极性)及极性薄膜 两大类。
非极性主要优点是: 介质损耗很低,比纸介质约低一个数量级。一般具有较高电阻率,
§ 6-1 电容器介质材料
当在电容的极板上 施加电场以后,由于 电介质的极化过程, 使束缚电荷在两极板 上积累而储存电能, 因此称为电容器。
电容器在电路中具有隔断直流电、通过交流电的作用, 常用于级间耦合、滤波、去耦、旁路及信号调谐(选择电 台)等。它是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基本元件。
§ 6-1 电容器介质材料
2. 电容器纸的浸渍
电容器纸中的大量空气隙由于具有较低ε值,并成为极 性基(OH)吸附水分的储存场所,故通常采用真空浸渍方 法(将空气排除而将有机浸渍材料填隙其中)以达到改 性的目的。可供电容器纸浸渍的材料很多,按极性程度 可划分为极性和非极性;按物理状态则可分为液态和固 态等不同类别。极性浸渍材料的介电性能有很大差别, 液态与固态浸渍材料的填充程度有所不同。液体浸渍材 料可填充绝大部分气孔,适用于高压和脉冲电容器中; 固体浸渍材料则可使电容器外部结构简化,甚至无需再 使用外壳,但在固化收缩时会形成部分气隙,一般用于 直流或低压通用电容器中。
第六章 电介质材料
§6.1 电容器介质材料 §6.2 铁电材料 §6.3 压电材料与热释电材料 §6.4 微波陶瓷介质材料 §6.5 玻璃电介质材料 §6.6 有机电介质材料
§ 6-1 电容器介质材料
电容器是由两个金属板,中间夹有绝缘材料 (绝缘介质)构成的。绝缘材料不同,构成电容器 的种类也不同。
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由于离子 的迁移形成双电层,或在电解质/ 电极界面产生欠电位沉积等电化学 作用而形成电容效应。
不存在通常所说的“电介质”, 而是由“电解质”[可为液体电解 质,也可为“固体电解质” 或称 为“快离子导体”。]
超级电容器结构框图
§ 6-1 电容器介质材料
于是,从传统静电电容器到电解电容器再发 展到超大容量电化学离子电容器,其中的电极 化或电荷迁移载体,发生了从纯电介质到阀金 属氧化物,再到具有离子输运特点的电介质的 变化。
§ 6-1 电容器介质材料
电容器的电介质材料主要有四个方面要求: 第一,为达到高比容量的目的,应采用介电常数ε值尽 可能高的材料。 第二,为了保证电容器具有纯容抗,即避免因极化过程 造成能量损耗,导致产生热量,要求具有尽可能低的损 耗角正切值,特别要求在高工频率或脉冲条件使用时, tanδ值低。 第三,电容器电介质还应具有高的绝缘电阻值,并保证 电阻值在不同频率与温度条件下尽可能稳定,避免因为 杂质的分解和材料的老化引起绝缘电阻值下降。 第四,要求电介质具有高的击穿电场强度。
1. 电容器纸的结构和特性
由图6.1.1可见,纸纤维基的原子组成的摩尔分数比为: O:C:H = 49.39%:44.44%:6.7%。由于每个分子链 上含有三个不相对称的(OH)基,故具有较强的极性。在 交变电场作用下,(OH)基产生转向极化,纤维素介电系 数ε≈6.5-7,并伴随着较高的tanδ值。又由于纸中有较 大气孔率,所以ε<5。
有机薄膜电容器的时间常数约为106 MΩ.uF。
主要缺点是: 热胀系数大,并且在温度变化后产生不可逆形变,从而产生了不可
逆的电容量变化,电容量的温度系数一般为负值。介电常数低, ε≈2~2.5。比率电容量为纸介电容器的1/4-1/2。此外,机械强度较 差。常见的非极性有机电介质有聚苯己烯、聚乙烯、聚丙烯和聚四氟 乙烯等。
电介质材料主要分为两类 绝缘材料 如纸、玻璃、陶瓷、云母、有机薄膜等。
由铝、钽、铌等阀金属表面生成的介电氧化膜等。
(阀金属:铝、铌、钛、钽;阀的意思就是正向导通,反向开路;)
§ 6-1 电容器介质材料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高能量密度
的无源储能元件。它是根据电化
学双电层理论研制而成的,所以又 称双电层电容器。
用特制的电容器纸作为介 质,铝箔或锡箔作为电极并 卷绕成圆柱形,然后接出引 线,再经过浸渍处理,用外 壳封装或环氧树脂灌封而成。
1. 电容器纸的结构和特性
电容器纸由无纺植物纤维素和空气隙交替分布 构成,其密度为1-1.3g/cm3,抗拉强度约1000 kg/cm2, 未浸渍前空气隙体积分数为30%,水分体积分数为 5%~7%,灰分体积分数为0.2%-0.3%。其主要成 分纤维素为天然高分子物质,分子式(C6H10O5)n, 聚合度n>1000。纤维素分子是由β葡萄糖环构成的 长链,相互间由氧桥相连接。其分子结构如图 6.1.1所示。
§ 6.1.1 纸电介质及其浸渍材料
纸电容器是电容器的主要类型之一,使用较早,用 量很大。电容量值及工作电压范围较宽,通常为470 pF~30uF,63V-1500V,甚至高压纸电容器耐压值 高达30~40kv。电容器纸以硫酸盐木质纤维素为主要 原料,经抄纸,烘干,压光等工艺制成,要求质地密 实,厚薄均匀。目前国内可生产4-22um纸,同国际 水平相当。
2. 电容器纸的浸渍
图中,Cc、Cg分别为由纤维素及气隙极化形成的电容量;x为气
隙在纸中所占的体积分数。由此可根据串联等效电路表示出浸渍
液体介质后纸的总介电常数:
pl
1
f
x
x
f 1
1
f
x
f 1
1
式中,εf、ε1分别为纤维素和液体浸渍料的介电常数;x为纤维素密度系数。
2. 电容器纸的浸渍
当采用固体浸渍料时,因为固化收缩后会留下部分空隙,其等效电路 如图6.1.3(b)所示。这时浸渍纸的总介电常数可表为:
1. 电容器纸的结构和特性
电容器纸为纤维素与气隙交错分布组成,由于空气的ε随温度变化极 小,所以其ε= f(T)曲线取决于纤维素的作用,即ε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ε值与频率的关系中,由于空气的ε值与频率几乎无关,故也只能取决于 纤维素的频率特性。空气的tanδ值极小,电容器纸的tanδ亦主要由纤 维素决定,随着纤维素密度增大而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