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摘要:文化旅游是旅游的一种类型,可以使不同地域的人们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我国文化旅游存在文化游产品形态单一、产品体验的主题不够鲜明、体验性纪念品匮乏、旅游资源配置效率低、过分看重经济增长等突出问题;提出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应坚持主题性原则、参与性原则、多元化原则、真实性原则、创新原则。

关键词:文化旅游资源利用管理
一、国内外文化旅游文献回顾
国外关于文化旅游资源的相关文献较多,相较于国内来说研究的内容更为深入。

文化旅游作为一个名词最早出现在《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中,这部著作是1977年在美国出版的,书中一章的标题即为文化旅游。

作者在书中对文化旅游做出了自己的解释:文化实际上概括了旅游的各个方面,人们可以借助它来了解彼此之间的生活和思想。

文化旅游学者蒂莫西在1997年研究了印尼的由亚卡塔购物街,并以此为例对旅游购物市场的状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

塔尔夫在1999年通过对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调查与研究,认为有教育意义和文化收藏功能的博物馆在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指出,博物馆的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制约,例如财政来源、新技术引用、网络的发展条件等。

除此之外,国外的文献论述还从居民参与政府行为、文化旅游地的经营和遗产
旅游等各个方面对文化旅游进行了研究与分析。

目前,我国对文化旅游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最早提到文化旅游概念的是魏小安,其作品《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中提到了这个概念,但是在这部作品中并没有明确地为“文化旅游”做出一个定义。

马波在其作品《现代旅游文化学》中提到,文化旅游归属于运动的范畴,是旅游的一种类型。

此观点被提出后,引发了旅游学界的广泛争论。

除此之外,我国目前对文化旅游的开发和产品等各个领域的研究并不是十分深入,甚至有些方面还处于空白的阶段,大部分的研究还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

综合地比较国内与国外文化旅游的内涵,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对文化旅游概念的解释过于狭隘,仅仅是把文化旅游当做一种思路,而非如国外一样,当成一种新概念、新事物。

笔者认为,这是导致国内与国外文化旅游发展差异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观念的不同,由此而来一系列的行为都受到局限,因此导致了国内与国外文化旅游业发展的差距。

而对于近几年新兴的体验式旅游开发,我们通过研究与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发达国家对体验式旅游产品具体设计方面的研究也不够成熟,主要是以体验活动策划方面和旅游管理方面为主要研究方向;在我国,目前已有较多的旅游学者开始对体验式旅游产品的设计进行初步的思考,但大多还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并没有进行深入的实践与研究。

二、我国文化旅游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旅游产品形态单一
目前,我国的文化旅游产品主要以观光游览为主,旅游产品雷同的现象十分普遍,形态和展示方法都较为单一,往往不能够满足游客内心的需要。

大部分的旅游文化产品都是采用静态的形式呈现给游客,能够让游客亲身体验的项目较少,无法给游客带来难以忘怀的感觉。

旅游产品缺乏自身特色和当地的文化特点,满足不了游客的心理要求,不但会降低游客量,还会降低自身的质量与品质。

(二)产品体验的主题不够鲜明
根据统计,我国目前大概有三千个主题公园,除了欢乐谷等部分较成功的主题公园外,其他的大部分都处在亏损的状态中。

笔者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大部分的主题公园缺少鲜明的主题,不能够给游客耳目一新、难以忘怀的体验与感觉。

目前我国大部分主题公园都是在盲目地进行模仿,缺乏独特的、鲜明的主题,游客来过一次后便没有了第二次重游的欲望,降低了游客的重游率。

(三)体验性纪念品匮乏
大部分游客都希望在旅游中能够有一个难以忘怀的经历,这种想法不仅仅被寄托在产品体验的消费过程中,更多的是被寄托在富有当地特色的纪念品中。

体验性的纪念品能够代表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特色,且在旅游消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但是在我国多数的文化旅游地中,对体验性纪念品的开发深度还远远不够。

具体表现为
纪念品缺乏创意、品味不高、品种单一、质量不够好等。

(四)资源配置效率低
旅游业在一定情况下,边际成本是极低的,有时几乎为零,而失去了成本制约的约束,很容易导致旅游资源的过度消耗,对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旅游资源配置低下具体表现为:一是一味注重旅游资源的增量开发,而忽略了对固有的旅游资源的深度利用。

二是盲目跟风、模仿的行为屡禁不止。

旅游资源开发人员盲目跟风,无法利用自身的创意提高效益,而在开发的过程中,忽略市场容量和环境、生态的承受能力,最终导致旅游资源的收益较低,甚至为负数。

三是政府虽然具有“资源配置权”,但是并没有制定完善的法规或措施。

旅游系统资源配置低下,没有人需要对其进行负责,最终导致旅游资源利用长期处在低效、甚至是无效的状态下。

(五)过分看重经济增长
旅游业的经济增长一般来讲是依靠投资规模与游客规模来提高的,但是对于那些过分追求经济增长的经营商和开发商来说,想要扩大游客规模,首先要做的就是扩大投资规模,而扩大投资规模势必会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

大兴土木建造一些休闲设施或是宾馆饭店等,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旅游资源,最终导致游客规模的不正常膨胀,非但不会增加收益,还会对环境和旅游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三、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和思路
(一)我国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原则
根据上述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来看,我国今后的旅游文化资源发展应当注意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一是主题性原则。

鲜明的主题能够触动游客的心灵,带给游客独特的感受。

因此,我们要从衣、食、住、行、娱、购等方面出发,用一个鲜明的主题将其串联起来,向游客全方位地展示出一种文化和民族特色。

二是参与性原则。

参与性原则是十分重要的,通过观察自然之美、亲自参与各种活动,可以让游客更好地体验当地的民族心理及风俗文化。

三是多元化原则。

多元化原则即通过让游客感知娱乐、教育等各方各面的情绪或是心理,来带给游客不同的感受。

四是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主要指经营者在开发自然景观时,要尽量保持其真实的面貌。

想要给游客一个全方位的体验,那么整体规划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提供整体性的体验氛围,遵行整体规划的原则。

五是不断创新原则。

文化旅游产品如果想要拥有持久的吸引力,不断创新的原则是必不可少的。

(二)旅游文化资源管理思路
在对我国旅游文化资源进行管理与保护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保护为主,合理地对旅游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使这种开发成为可持续、以保护为主的开发。

另外,要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良好结合,通过一定的手段(税收、行政等)来调节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使两者能够达到一种平衡。

在政府的主导与社会的参与下,通过宣传教育、规划管理等手段,既能够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也能够为文化旅游业带来可观的利润。

以上针对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和管理现状进行的分析,希望能为旅游资源开发商和运营商敲醒警钟。

文化旅游业的兴盛与繁荣,对各方来说都应该是一种机遇,在开发利用文化旅游资源时,我们要本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对文化旅游资源有一个全方面的认识,正确地处理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我国文化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①夏正超,谢春山.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基于旅游文化整合与冲突的视角[j].开发研究,2010(03)
②张晓宇.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j].前沿,2011(09)
③马晓京.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主体[j].青海民族研究,2003(01)
④张健.区域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2008(27)
⑤杨香花.民族传统节日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开发价值与原则的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05)
⑥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j].人文地理,2007(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