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师生关系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的师生关系该如何
作者:徐昕欣来源:科研处摘自《上海教育》2011年09A期。发表时间:2011/9/26 11:03:13访问次数:1460
(一)
每个老师可能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明明非常聪明,学习却一塌糊涂;各方面条件都不错,却不相信自己……这让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聪明的孩子都是成绩优秀的学生,成绩出色的学生不一定就是智力出类拔萃的孩子。一位学生取得优秀成绩并不全部是智力活动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心理、情感、师生关系等方面的强烈影响。所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老师仅仅关注学生的智力因素,却忽视注学生的心理波动乃至心理的起因、发展和当前的状态,没有注意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难以真正促进学生地发展。我们了解,一个智力正常的孩子成绩很烂甚至厌学逃学,往往因为过去的求学历程中有过阴影,而现在的老师又没有帮助他走出阴影。人生问题常是旧伤的发作,学习也是,但学习旧伤的治疗需要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下才有可能进行。也就是说,当学生陷于学习或心理困境之时,非常需要老师的帮助。但在现实中,鲜有学生主动寻找老师的帮助。究其原因,关键是师生关系比较疏离、冷淡,互不信任甚至紧张冲突。
总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很好地促使学生前进并取得成功,反之,会阻碍学生进步。
去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国王的演讲》提供一个良好的例证。电影改编自真实故事,可以称得上是励志。在平常人的想象中,准国王艾伯特公爵应该意气风发踌踌满志,对生活中的困难应该充满信心去解决。事实呢?电影中的国王自卑退缩,差点被可以克服的困难吞没了美好的人生。到底怎么回事呢?原来国王患有口吃,严重影响到必须的职业演讲,甚至会在公共场合里紧张到说不出话来。作为全国瞩目的公共人物,这显然是严重的问题。但最后,国王经过艰苦的努力,克服口吃的障碍,发表了一场接近完美的演讲。
曾经患有口吃的国王最后发表接近完美的演讲,本质上是战胜自我并超越自我的结果。从教育的角度观看这部电影,国王的完美转变可以给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国王患有严重的口吃?在电影中,原来的医生都是从生理角度去医疗国王的口吃,却忽视他在心理上的障碍。事实上,国王的口吃更多因为心理,父亲的权威压力,长兄的嘲笑,乃至保姆的偏心甚至虐待,这一切都在国王心上留下阴影。结果长大之后,国王越是想把话说流畅的时候,
话儿越是说的结巴。
不过,国王在以下的情况不会结巴。一是给孩子讲故事,二是暴怒下骂人,三是带上耳机听着音乐朗诵,四是唱歌。分析以上情况可知,造成王子口吃的关键原因不在于生理的缺陷,而在于某种潜意识中的焦虑、顾忌和自卑,属于一种心理问题。
类似的,许多学生不能出色或者顺利地完成某件事,譬如不能正确解答一道数学难题,往往不是因为知识或智力上的原因,而因为解题的时候学生被压力、恐惧、忧虑等负面心理因素干扰。
和国王的经历类似,在学习不顺利的学生,大多数也因为有过阴影,此阴影可能来自老师冷嘲热讽(好像国王被长兄讥讽结巴),可能来自一次惨败的考试(好像国王在一次圣诞演讲的时候,口吃的说不出一句话),可能来自父母过高的期望(好像国王的父亲对国王的迫切期望),最后自信被毁灭,破罐子破摔,不再相信自己。
国王都差点被失败和压力击溃,以至于他悲哀说:“谁也不可能治好口吃。”何况心智不大成熟的孩子?一位普通学生经历过多的失败承受过大的压力的时候,往往容易崩溃以至于最后完全放弃学习。这就需要老师引领学生走出失败的阴影,重塑学生的自信。
第二个问题,国王为什么最后可以大大地改善了口吃,发表接近完美的演讲?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国王有强烈的纠正口吃毛病的心理要求。这要求既来自他想要获得国民对其尊重的主观愿望,也来自他必须负担作为国王需要发表公共演讲的职责。其次,皇后一直相信并支持国王。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王遇上一个亦医亦师亦友的语言纠正师。
限于主题,本文谈第三点因素,亦医亦师亦友的老师可以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蜕变?
(三)
在世俗眼光里,作为普通语言纠正师的罗格,在尊贵的准国王面前无疑地位低下。但是罗格一直强调彻底的平等。在电影中,罗格面对公爵夫人暗示他来皇宫治疗服务,毫不犹豫地说:“用我的方法需要信任和彻底的平等,并在我的诊室里进行,概不例外。”在见到准国王的时候,哪怕他有点小小的愤怒,也要坚持直呼他的名字——博迪。所有这些,都是在实行彻底的平等。真正具有平等意识的人,面对权贵者不谄媚不盲从不把自我降到非常低,面对贫贱者不傲慢不欺凌从不自认高人一等。这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差不多的意义。
唯有彻底的平等,才可能带来真正的沟通交流。罗格争取得到平等之后,接下来试着和国王做真正的沟通交流。他从不认为国王的口吃仅仅因为生理,症结在于心底,真正的起因可能在于国王的童年和家庭生活。
父王死后,国王找罗格谈心,袒露出过去一些不大愉快的事情,左撇子强改为右撇子,用钢板矫正
X形腿,乳母的虐待,弟弟的夭折,父王的严厉,长兄的嘲笑。在电影中,国王和语言纠正师之间最坦诚的沟通交流。
有如此良好的沟通,就会产生坚实的信任。因为有足够的信任,国王在发表演讲的时候,接受老师的建议,甚至在后来的每一次重要演讲中,让老师站在他身边,引导他发表演讲。
彻底的平等,良好的沟通,坦诚的信任,正是这样的师生关系,使得罗格成功地纠正国王的严重口吃。纵观整个过程,治疗口吃的专业水平反而次要,因为罗格甚至算不上是一位医生,最多是一位如他自称的语言纠正师,甚至只是一位失意的前演员。一位老师在不和谐或紧张甚至时常冲突的师生关系下实施教育活动,任他有多么高深的专业知识,也不大可能促进学生进步。
在罗格纠正国王口吃的过程中,罗格不仅仅是国王的平等的老师,更是他的可以信任的好朋友,可以坦诚沟通的心理医生;正是平等、信任、沟通这些理念,营造了一种亦医亦师亦友的关系。显然,这是一种理想的师生关系,我们比较难以做到,但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四)
一方面罗格努力营造良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罗格不断地激发国王的自信,强大他的信心。首先,他让国王相信了自己的声音。其次,他让国王自信可以做一位好国王。
概括之,罗格所有做的工作只有一点:让国王相信自己的声音,相信自己有做国王的能力。罗格的高明在于他抓住了国王的口吃的本质原因——不相信自己的声音。国王之所以口吃,在于过分担忧自己的声音。他说得最流畅的一句话就是“忘记我的声音”,由此可以看出他内心有多自卑。于是,罗格让丧失信心的国王带上耳机听音乐,大声朗诵《哈姆雷特》中著名的台词,并录制下来。国王回家之后,偶尔听了录音,发现自己还真的能流畅地说话,自信回来了。
对之,我们不能有所启示?好老师就是让学生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相信自己的成功潜力。
罗格当然是好老师,但是国王也是好学生,他能放下如此尊贵的身段虚心学习。他本是躲避问题陷于自卑的泥沼,但在妻子的鼓励和罗格的帮助之下,努力走出阴影,顽强地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终于发表一次几近完美的演讲。在电影中,国王几乎是内圣外王的典范,当然这是艺术美化之后的角色形象而已。
(五)
电影里的罗格先生所表现的教育理念,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概括,就是“真正的教育者要注意使自己与学生之间建立细腻的情感联系”。所谓细腻的情感联系,《国王的演讲》已经提供良好的范例,这是一种平等信任沟通的关系,是一种亦师亦友亦医的师生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