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 PPT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岭地貌的类型 垭口
山坡
1、山岭地貌的形态要素
山顶 山坡 山脚
尖顶
圆顶
平顶
1、山岭地貌的形态要素
山顶 山坡 山脚
凸形坡
凹形坡
直线形坡
1、山岭地貌的形态要素
山顶 山坡 山脚
坡积群
洪积扇
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
平顶山
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
单面山
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
褶 皱 山
4、山坡
山坡
直线型坡
凸形坡
凹形破
阶梯型坡
4、山坡
直线形坡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单一岩性经 强烈风化剥蚀形成,稳定性高;第二种单斜岩层 构成;第三种气候干燥松软岩体经物理风化堆积 形成,稳定性差。
4、山坡
凸形坡一般上缓下陡,自 上而下坡度渐增,下部甚 至呈直立状态,坡脚界线 明显。往往是由于新构造 运动加速上升,河流强烈 下切所造成。其稳定条件 主要取决于岩体结构,一 旦发生山坡变形,则会形 成大规模的崩塌。
2、剥蚀平原
剥蚀平原是在地壳上升微弱、地表岩层高差不 大的条件下经外力的长期剥蚀夷平所形成。其 特点是地形面与岩层面不一致,上覆堆积物常 常很薄,基岩常裸露于地表,只是在低洼地段 有时才覆盖有厚度稍大的残积物、坡积物、洪 积物等。 剥蚀平原形成后往往因地壳运动变得活跃,剥 蚀作用重新加剧使剥蚀平原遭到破坏,故其分 布面积常常不大。剥蚀平原的工程地质条件一 般较好。
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
断块山
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
锥状火山
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
盾状火山
3、垭口
垭口
构造型 垭口 剥蚀型 垭口 剥蚀—堆 积型垭口
3、垭口
断层破碎带型
断层破碎带型垭口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差。岩体的 整体性被破坏,经地表水侵入和风化,岩体破碎 严重,—般不宜采用隧道方案,如采用路堑,也 需控制开控深度或考虑边坡防护,以防止边坡发 生崩塌。
3、垭口
剥蚀型哑口
剥蚀型哑口以外力强烈剥蚀为主,其形态特征与山体地质结构 无明显联系。此类垭口的共同特点是松散覆盖层很薄,基岩多 半裸露。垭口的肥瘦和形态特点主要取决于岩性、气候及外力 的切割程度等因素。在气候干燥寒冷地带,岩性坚硬和切割较 深的垭口本身较薄,宜采用隧道方案,采用路堑深挖也比较有 利,是一种良好的垭口类型。在气候温湿地区和岩性较软弱的 垭口,则本身较平缓宽厚,采用深挖路堑也比较稳定,但工程 量较大。在灰岩分布区的溶蚀性垭口,无论是明挖路堑或开挖 隧道,都应注意溶洞或其它地下溶蚀地貌的影响。
单斜软弱层型
单斜软弱层型主要由页岩、千枚岩等易于风化的软弱岩层构成。两侧边坡 多不对称,一坡岩层外倾可略陡一些。由于岩性软弱,风化严重,稳定性 差,故不宜深挖。若须采取深路堑,与岩层倾向一致的一侧边坡的坡角应 小于岩层的倾角,两侧坡面均要有防风化的措施,必要时设置护壁或挡土 墙。穿越这一类垭口,宜优先考虑隧道方案,可以避免因风化带来的路基 病害,还有利于降低越岭线的标高,缩短展线工程量或提高公路线形标准。
3、垭口
剥蚀——堆积型垭口
剥蚀——堆积型垭口是在山体地质结构的基础上,以 剥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导因素所形成。其开挖后的稳定 性主要决定于堆积层的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这 类垭口外形浑缓,垭口宽厚,宜于公路展线,但由于 松散堆积层较厚,有时还发育有湿地或高地沼泽,水 文地质条件较差,故不宜降低过岭标高,一般以低填 或浅挖的形式通过。
4、山坡
凹形坡上部陡,下部 急剧变缓,坡脚界线 很不明显。山坡的凹 形曲线可能是新构造 运动的减速上升所造 成,也可能是山坡上 部的风化破坏作用与 风化产物的堆积作用 相结合的结果。
4、山坡
一是由软硬不同的水平或 微倾斜岩层差异风化而形 成,山坡表面剥蚀强烈, 覆盖层薄,基岩外露,稳 定性较高; 二是由于山坡曾经发生过 大规模滑坡变形,由滑坡 台阶组成次生阶梯状斜坡 ,若坡脚受到强烈冲刷或 不合理切坡,或者地震影 响,可能引起古滑坡复活 ,威胁建筑构的稳定。
形态分类 高山 中山
绝对高度 (m) >3500
3500~1000 1000~500 <500
相对高度 (m) >1000
1000~500 500~200 <200
平均坡度 (° ) >25
10~25 5~10
举 例 喜马拉雅山、天山 大别山、庐山、雪 峰山 川东平行岭谷、华 蓥山 闽东沿海丘陵 青藏高原、内蒙古 高原、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成都平原 东北、华北、长江 中下游平原 吐鲁番盆地
三、平原地貌
平原
构造平原
剥蚀平原
堆积平原
1、构造平原
构造平原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形成,其持点是微弱 起伏的地形面与岩层面一致,堆积物厚度不大。 构造平原可分为海成平原和大陆坳曲平原。海成 平原是地壳缓慢上升、海水不断后退所成;大陆 坳曲平原是因地壳沉降使岩层发生坳曲所成。 由于基岩埋藏不深,所以构造平原的地下水—般 埋藏较浅,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若排水不畅,易 形成盐渍化。在多雨的冰冻地区则常易造成道路 的冻胀和翻桨。
山地
低山 丘陵
高原
平原 高平原 低平原 洼地
>600
>200 0~200 低于海平面
>200
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
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
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
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
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
丹霞 地貌
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
岩溶 地貌
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
雅丹 地貌
二、山岭地貌
1 2 3 4 山岭地貌的形态要素
3、垭口
背斜张裂带型
背斜张裂带型虽然构造裂隙发育,岩体破碎,但工程 地质条件较断层破碎带型为好。这是因为垭口两侧岩 层外倾,有利于排除地下水,有利于边坡稳定,一般 可采用较陡的边被坡度,使挖方工程量和防护工程量 都比较小。如果选用隧道方案,施工费用和洞内衬砌 也比较节省,是一种较好的垭口。
3、垭口
任务四 地貌
任务描述
一、地貌概述
二、山岭地貌
三、平原地貌
一、地貌概述分级和分类
1、地貌的形成和发展
内力 作用
• 形成地表基本起伏,对外力作用的条件、方式及 过程产生深到影响,起决定作用。
外力 作用 结论
• 对由内力作用所形成的基本地貌形态进行雕塑、 加工,起着改造作用。其总趋势是削高补低。
• 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同阶段的地貌形态,是地壳在内、外力作用下 发展到那个阶段的形态表现。
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
地貌分级
巨型地貌 (大陆和 海洋,内 力形成) 大型地貌 小型地貌 中型地貌 (山脉、 (阶地、 (河谷, 高原和盆 沙丘,外 外力) 地,内力) 力)
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