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方植物出发园林植物配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北方植物出发浅谈园林植物配置

摘要:植物配置是休闲绿地绿化景观的主题,它不仅起到保持、改善环境等功能要求,而且还起到美化环境、满足人们游憩的要求。本文从园林植物配置入手,剖析了植物配植的原则,并着重阐述了如何应用北方植物的配置打造绿色城市。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北方合理科学

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人们欣赏植物景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而全能的园林植物是极少的,或者说是没有的。如鹅掌楸主要观其叶形;桃花、紫荆主要春天赏其色;桂花主要秋天闻其香;成片的松树形成“松涛”是闻其声。因此,在园林中配置园林植物,不仅要取得“绿”的效果,还要进一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以,必须全面考虑植物在外形、赏色、闻味、听声(如松涛)等方面的特性进行仔细选择、合理配置,才能创造出完美的园林意境。

一、园林植物配置原则

1.因地制宜,科学设计,适地适生

根据立地条件,结合植物材料的自身特点和对环境要求来安排,使各种植物都能生长并生长得好。不能盲目引进推广外地园林植物,而应注重开发和应用乡土植物。近来广场色块风、木兰科植物风,一定程度上违背自然规律,应谨慎对待。

2.重视植物多样性

自然界植物千奇百态,丰富多彩,本身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3.布局合理,疏朗有致,单群结合

自然界植物并不都是群生的,也有孤生的。园林植物配置就有孤植、列植、片植、群植、混植多种方式。这样不仅可欣赏孤植树的风姿,也可欣赏到群植树的华美。

4.注意不同园林植物形态和色彩的合理搭配

园林植物的配置应根据地形地貌配植不同形态色彩的植物,而且相互之间不能造成视角上的抵触,也不能与其他园林建筑及园林小品在视角上相抵触。

5.注意园林植物自身的文化性与周围环境相融合

如岁寒三友松、竹、梅在许多文人雅士私家园林中很得宠。但松、柏则多栽于陵园中。总之,园林植物配置在遵循生态学原理为基础的同时,还应结合遵循美学原理。但应先生态,后景观的原则,换句话,师法自然是前提,胜于自然是从属。

二、常用的配置植物的艺术手法

1、对比和衬托

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

2、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有的比较规整,有的有一种动势。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它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

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3、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4、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配置。不同花色花期的植物相间分层配置,可以使植物景观丰富多彩。背景树一般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5、色彩和季相

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将叶色、花色进行分级,有助于组织优美的植物色彩构图。在同一个植物空间内,一般以体现一季或两季的季相,效果较为明显。因为树木的花期或色叶变化期,一般只能持续一两个月,往往会出现偏枯偏荣的现象。所以,需要采用不同花期的花木分层配置,以延长花期;或将不同花期的花木和显示一季季相的花木混栽;或用草本花卉(特别是宿根花卉)弥补木本花卉花期较短的缺陷等方法。

三、北方树种的选用和配植

1、要遵循生物学特性与环境相协调的原则

在植物材料的配置过程中,针对特定的土壤、小气候条件安排相适应的植物种类,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花。如喜阳树种银中杨、旱柳、山桃等宜种植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耐阴种类如矮紫杉、山梅花宜种植在树荫下或墙的北面;空旷地宜选择深根性的树种,如樟子松。空气污染严重的厂矿内,还要考虑树种的抗性,可以选择抗氟能力强的垂柳、榆树等。另外,在小气候温和的居民区或楼的南侧,可种植一些观赏性强的小灌木,如绣线菊类、玫瑰类。

2、尽量延长花的观赏期并注意其色彩的变化

在高寒地带城市,虽然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有困难,但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些措施,使植物材料的花期合理搭配,同样可以做到“二季有花,三季常青”。例如:将连翘、榆叶梅、金银忍冬、黄刺玫、绣线菊、金老梅、大花圆锥绣球等混栽或分别布置于同一个环境中,可以使观赏期延续几个月。另外在疏林下,可以布置一些早春野生宿根花卉,如金盏花、山芍药、鸢尾、景天。花期提前到3~4月份。

3、多使用观果和彩叶树种,尽量使色彩柔和

植物配置时,为了弥补高寒地带城市花色的不足,应注意使用不同色彩的植物材料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搭配,尤其是观果和彩叶树种。例如寒冷的冬季,在白雪映衬下,偃伏梾木、鸡树条荚蒾的红色枝条、红色果实格外醒目诱人。秋季五角枫、茶条槭、拧筋槭的红叶与杨树的黄叶以及云杉的浓绿产生强烈的对比等。这些色彩的

变化与对比使高寒地带城市的秋、冬季节增添了不少的生机与魅力。

4、恰当使用造型材料,尽量使景观配置富于变化

在城市绿化中,植物材料的整型配置方式常被用于景观设计中。这一点在相对缺少植物材料的高寒地带城市显得尤为重要。它一方面可以弥补植物材料的相对不足,另一方面可以使景观配置更富于变化。这类树种要求树形整齐,个性强,能单独表现其特性,且要枝叶稠密,轮廓分明,耐修剪,再生能力强。如茶条槭易修剪成型,可以作为彩叶篱,夏季叶色浓绿,秋季叶色变红。另外适于这方面的树种还有白扦云杉、杉松冷杉、垂榆、水蜡、紫叶小檗等。

四、高寒地区城市绿化特点

1、注意种植季节

高寒地区的绿化季节非常短暂,除了生长季短之外,要充分保证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根系和周围土壤密切结合,防止由于冻土而造成的高寒地带特殊的冻拔现象,从而在春季植株随土的解冻被提起,引起植株的生长不良或死亡。因此,早春土壤解冻,树液尚未流动之前种植植物最合适,既能保证成活率,又使植物有足够长的生长时间。

2、注意冬季之前的养护管理

尽管植物在冬季来临之前已经生长了一段时间,但其自身的抗冻和抗风能力仍不能达到最强。因此,在冬季来临之前,要对植物进行适当的保护,如在植物的西北侧搭建风障,或为植物建造临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