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食科系专家导师介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大学食科系专家介绍
教授:秦礼康谭书明吴天祥朱秋劲罗爱平丁筑红徐俐
副教授:胡萍邓力何腊平金毅曾海英苏伟叶春
朱秋劲
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安全、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应用生物技术教学方向:畜产品加工学、食品加工新技术、食品卫生学、食品安全检测新技术
1991年毕业于贵州大学畜产品加工与贮藏专业;1999年获得西南大学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硕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江南大学,获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博士学位。

目前,任贵州省委办公厅服务决策专家智库成员、贵州大学食品系主任、贵州大学食品科学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员、国家牛肉加工技术研发(永红)分中心主任、贵阳市食品工业协会理事、《肉类研究》编委、《食品科学》核心审稿专家。

是2010年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资助项目获得者,2011年贵州省第八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项目获得者。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基金项目、省组织部“科技兴村”项目、省农业攻关项目、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等纵向项目共9项;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近20项;主持和参与各种横向合作项目20余项。

将地方畜产资源与现代化加工与检测技术紧密联结,凝练成以畜产品加工功能化、特色化发展方向和围绕畜品食品营养与安全开展的分子印迹应用基础研究的相互交融、特色鲜明的技术研发团队。

现已发表科研论文60余篇,其中SCI论文2篇、EI论文2篇,教学研究论文2篇,地方标准1项;主编和副主编著作各1部,参编教材1部,参编著作1部;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鉴定成果4项;主持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省级优秀论文三等奖2项。

并作为省内多家规模化食品加工企业技术顾问,长期为全省三穗鸭、香猪、
可乐猪、乌骨鸡、火鸡、乳制品、肉牛、羊等特色畜产品产业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促进了企业新品开发、项目申报、人才培养、实验室建设、检测资质认证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

与泰国苏南拉里理工大学食品系主任Jirawat Yongsawatdigul 博士达成了互换研究生和开展联合研究的长期合作关系。

秦礼康
研究方向:(1)大宗粮油、薯类及杂粮杂豆深加工与副产物增值利用;(2)传统特色发酵食品工业化;(3)食品安全控制
教学方向:主要承担《食品安全控制》、《食品安全导论》等主干课程。

联系方式: likangqin@
秦礼康,男,汉族,1965年9月生,教授/博士,硕士/博士生导师,民建会员。

1986年7月毕业于贵州农学院农学专业并留校;1986年9月到无锡轻工业学院进修;1988~2002年,贵州大学食品科学系工作;2003~2006年,江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至今,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工作。

近年来,主持的科研项目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项目“苦荞复合蛋白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省科技重大专项子项目“马铃薯深精加工关键配套技术研究”和“核桃精深加工与产品质量控制研究”;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肉、骨质构重组与酶法改性工艺制造牛肉粒新产品的标准化关键技术研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蛋白质降解及氨基酸代谢的豆豉粑风味速成模型构建”和“陈窖豆豉粑菌
群酶系、特征风味、类黑精及活性肽研究”;省委组织部“科技兴村”项目“乌洋芋与苦荞连作模式基地建设及产业链延伸”,省教育厅项目“陈窖豆豉粑菌群特性及低温Maillard反应形成类黑精的机理研究”,省知识产权局项目“贵州省马铃薯产业专利战略研究”;贵阳市生物重
大专项“特色粮油产业链延伸增值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六盘水市科技局项目“生姜与苦荞协同梯度开发高新产品”、“马铃薯淀粉废水臭氧降污及微孔淀粉的中试示范”和“马铃薯产业化深加工关键配套技术研究”;贵州大学博士基金“乌洋芋理化品质分析及加工适性研究”等。

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30篇(其中SCI收录2篇,中文核心期刊25篇),申请2项国家发明专利。

社会服务中主持了与遵义金紫阳食品有限公司、贵州华力农化工程有限公司、水城县玖圣绿色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贵州佑帮科技有限公司、贵州南方嘉木食品有限公司、贵州省黔西县绿原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贵州郅臻食品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10多家公司的产学研合作项目。

谭书明
研究方向:农产品贮藏加工、食品安全
教学方向:园艺产品加工工艺学、果蔬贮藏运销学
联系方式:tshuming2003@
谭书明:男,47岁,教授,硕士生导师,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食品学院访问学者,贵州省蔬菜采后处理与加工实验室主任。

兼任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副会长,贵州省保健协会副会长。

中国当代农业高级专家,贵州省科技厅、贵州省农委、贵州省卫生厅有关食品加工与安全方面的项目评审专家,贵州省黔南州人民政府首席科技特派员。

科研工作:先后主持了国家农业成果转化项目-----泡椒工业加工技术熟化与转化、贵州液态奶加工技术熟化与转化、贵州省“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贵州辣椒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之一专题------辣椒采后处理技术研究、贵州省“十一五”工业攻关课题----发酵型素辣椒制品加工关键技术研究、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项目----贵州外销型蔬菜天然固体保鲜剂加工技术研究与应用、贵州省自然基金课
题---辣椒贮运生理特性研究等各类项目20余项,以及省市及横向课题多项,近5年发表论文近40余篇,取得了6项技术鉴定成果,其中3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申报了3项技术发明专利,其中2项已授权。

教学工作:主要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果蔬贮藏运销学、园艺产品加工工艺学、特色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等课程。

科技成果转化:先后在贵阳三联乳业有限公司、贵州湄潭茯莹食品开发有限公司、贵州一代食品有限公司、贵州乡下妹食品有限公司、贵州丰华食品有限公司、贵州旭阳食品有限公司、贵州遵义县贵山红辣椒系列食品厂等企业进行成果转化,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丁筑红
丁筑红,女,教授,硕士生导师。

1987年于西南农业大学食品学系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毕业,于贵州大学食品科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

1995年参加全国营养保健食品设计原理及新产品开发培训班学习并结业,2001年贵州大学微生物专业研究生班毕业。

主要承担《农产品加工工艺学》、《食品发酵与酿造》、《功能性食品》、《食品风味学》等课程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园产品、农产品开发利用相关研究,主要涉及技术工艺、质量安全控制、综合开发利用、精深加工等。

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辣椒采后干制中‘花壳’机制研究”,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富集γ-氨基丁酸乳酸菌筛选及其高产诱导研究”,贵州省科技攻关项目“贵州辣椒粉调味品生产及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核桃精深加工与产品质量控制研究”,市星火计划项目“多功能生物菌剂制备及其在发酵辣椒生产中应用研
究”,市科技重大专项专题“米糠原料资源品质稳定化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地区基金项目“刺梨果汁生产及果渣资源循环增值关键技术研究”等。

参与其他横向和纵向课题数项。

曾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贵阳市科技成果推广三等奖”。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申报受理或授权专利7项。

现为贵州大学生物基础综合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农学会农产品贮藏加工分会理事,贵州省食品工业协会会员,贵阳市食品工业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徐俐
研究方向: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教学方向:食品贮藏与物流学
联系方式:gzdxxuli@
徐俐,女,教授,硕士生导师,1963年5月生,江西上饶人,1985年6月贵州农学院果树专业毕业,1999-2001年贵州大学微生物硕士专业学习并毕业,长期从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教学与科研工作,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贵州市花溪区委员会委员。

教学方面:先后主讲过果蔬贮藏运销学、食品贮藏与物流学、农产品加工学、园产品加工学、粮油加工学、食品添加剂、园艺通论等课程。

科研及成果方面: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级课题有:国家科技部——科技人员服务企业项目“鲜玉米丝常温保鲜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2009GJF20048);贵州油茶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油茶籽油产品质量控制技术体系研究(黔科合重大专项字[2009]6004-7);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特色腌菜生产工艺研究及其产业化”;(黔科合NY字[2007]3022号);贵阳市重大专项“特色粮油产业链延伸增值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机榨炒香菜油制取与
保香技术研究及风味评价”([2010]筑科农合同字第8-1号);贵阳市重大专项“贵阳市特色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贵阳市果品采后处理技术研究”([2007]筑科农合同字第17-1号);国家富民强县项目子项目“鱼腥草贮藏中褐变老化机理及控制技术研究”(遵红科合富字[2008]3号);“贵阳市辣椒资源研究和产业发展科技规划”([2008]筑科农合同字第13-3号);“青岩‘鸡辣椒’工厂化深加工技术研究”;“辣椒产业化技术研究子课题——辣椒采后处理技术研究”;“遵义县生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2007—2020年)”等项目。

获“兴义市果蔬气调贮藏保鲜技术应用研究”一等奖一项,参编著作有《辣椒开发利用》、《农副产品加工》、《农产品贮藏运销学》,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近30余篇。

邓力
研究方向:挤压技术、自动烹饪、现代杀菌技术及复杂食品工程的数值设计
教学方向:计算机在食品工程中的应用
联系方式:denglifood@
邓力,博士,副教授,1987年毕业于无锡轻工业学院食品工程系后就职于贵州工学院轻工系。

1989-2002年贵州工学院(后更名贵州工业大学)任食品工程实验室主任。

2002-2006年在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获粮食、油脂与蛋白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2006-2009 在江南大学任教。

2009起在贵州大学任教。

从事高校本科、研究生食品专业课堂/实验教学工作25年,曾担任过碳水化合物化学、食品质量认证、食品工厂机械与装备、食品工艺学、食品分析、饮料工艺学、发酵食品工艺学、食品添加剂、食品工艺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

坚持对话式教学,因材施教,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科研工作包括:果汁饮料及蛋白饮料生产技术研究、山野菜保藏技术研究/蔬菜低盐浅发酵技术研究、植物提取饮料浸提理论研究、牛肉干软化技术研究、低含油量油炸马铃薯片生产技术研究、挤出式调味品研究。

有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工业应用。

研究中重视课题的实用性和(或)理论价值,追求突破创新。

独立设计和组建了贵州工业大学轻工系食品工程实验室,任该实验室主任13年。

攻读博士期间提出了流态化固体食品超高温杀菌技术原理流态化固体食品超高温
杀菌技术(FUHT)。

研究中首次将流态化技术引入流体颗粒无菌工艺,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最终产品是高水分活度固体食品的超高温杀菌技术原理。

主要工程工作:在工程理论基础上,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完成了一些食品工厂设计及食品机械研发。

包括:FUHT原理验证设备设计、自动烹饪设备设计、环绕式布袋过滤器喷雾干燥塔研究与设计、双刮板式闭风卸料器研究与设计、贵州思南酒精厂发酵车间设备施工图设计、主持贵州玉屏果蔬综合加工厂、贵州辣椒王食品有限公司等多项工程设计工作。

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近30篇,其中EI源三篇,已被EI收录一篇。

申请专利多项。

苏伟
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安全、畜产加工与质量控制
教学方向:食品化学、食品安全导论、水产食品学、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联系方式:suwei1886@
苏伟,男,汉,副教授,中共党员,1974年12月出生。

1998年毕业于贵州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并留校工作,2006年甘肃农业大学硕士毕业,2011年在浙江大学质量工程项目进修。

国家食品安全师培训授证讲师,国家质检行业考评员,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会
员。

生命科学学院研究生科科长,贵州大学南区分析测试中心办公室
主任。

近年来,主持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三穗鸭深加工产品开发”1项,省组织部“科技兴村”项目1项,贵阳市重大专项子项目“膨
化技术在淀粉糖酶解工艺研究生”1项,毕节实验区科技项目1项,
校青年基金1项,横向合作项目3项。

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地区县级)等科研项目1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10余项。

现已发表科研论文10余篇,教学研究论文5篇,申报专利1项。

主要从事地方特色
资源食品研究与开发,研究涉及三穗鸭、香猪、可乐猪、乌骨鸡、牛、羊、白酒、黑糯米酒及红稗等特色食品,重视实验室平台建设、检测资质认证和自主知识产权建设。

曾海英
研究方向: 传统发酵食品、食品安全控制与评价、现代食品加工副产物增值利用
教学方向:食品微生物及检验、食品毒理学、免疫学、食品安全导论联系方式:haiying818@
曾海英,女,副教授,现任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食品科学系副主任、系党支部书记、国家食品安全师培训授证讲师。

任教以来一直从事食品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承担《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检验》、《食品毒理学》、《免疫学》、《食品安全导论》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教学效果良好,发表教改论文2篇。

年度考核多次被评为“优秀等次”。

曾获贵州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三等奖、“优秀共产党员”、“建功立业女标兵”
称号。

科研方面主持或参加国家级、省、市级(地区县级)等科研项目20余项,横向合作项目10余项。

在研课题贵阳市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淀粉糖酶解工艺改进及糖渣蛋白分离技术研究”(2010)筑科农合
同字第8-1号]、毕节地区科技项目“六龙浅酵特色豆制关键技术研究”[毕科合字2011/22号]等10余项。

申请获得发明专利1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其中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11篇,重要期刊(CSCD核心刊)15篇,中文核心期刊4篇。

何腊平
研究方向:食品工业应用微生物、酶工程与技术
教学方向:食品分析、生物统计学
联系方式:helaping@或helaping998@ 何腊平,发酵工程专业博士、副教授,从事食品应用微生物的筛选、研究和发酵13余年,有着深厚的微生物专业知识、酶工程理论知识和并在微生物(酶)应用开发能力方面突出。

近3年来,以第一作发表3篇SCI论文和2篇核心论文,以第通讯作者发表1篇SCI论文和1篇核心期刊论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二项、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一项、贵州省自然科学,具体如下:
[1]. Laping He, Cuiqin Li, Bing Gao. Novozyme 435-catalyzed
asymmetric acylation of (R, S)-3-n-butylphthalide in hexane [J].
Preparative Biochemistry & Biotechnology, 2009, 389(3):266-276 (SCI).
[2]. Laping He, Jiong Sun, Yan Xu, et al. Novozyme 435-catalyzed
efficient acylation of butylphthalide in organic medium [J].
Preparative Biochemistry & Biotechnology, 2008, 38 (3):376-388
(SCI).
[3]. Laping He, Jiong Sun, Yan Xu, et al. A novel method to resolve (R,
S)-3-n-butylphthalide catalyzed by Novozyme 435 in microaqueous medium [J]. Process Biochemistry, 2008, 43:1215-1219 (SCI,
IF2.333).
[4]. 何腊平, 孙颎, 徐岩等. 脂肪酶催化的丁基苯酞的酰化反应的研
究[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8, 34 (4):64-69.(核心)
[5]. 何腊平,王欢,李翠芹. Novozyme 435 催化的对映体选择性转酯化(R, S)-3-n-丁基苯酞的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219-8221. (核心)
[6]. Cuiqin Li, Laping He, Baoquan Qiu, et al. An efficient system for the asymmetric acylation of (R, S)-3-n-butylphthalide catalyzed by Novozyme 435[J]. Preparative Biochemistry & Biotechnology, 2010, 40 (4):354-365 (SCI,通讯作者).
[7]. 李翠芹,何腊平,仇宝权. 氨基酸螯合钙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1,32(10): 162-164. (核心,通讯作者)
主持项目:
1、香猪源性降胆固醇、耐氧的双歧杆菌筛选及高密度发酵,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31160002/ C010101,经费:50.0万元。

2、非水相介质中微生物脂肪酶法高选择性合成1,3甘油二脂的研
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21062004 ,经费:26.0万元。

3、有机介质中微生物脂肪酶法高选择性合成1,3甘油二酯,贵州
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基金,项目编号:黔省专合字(2010)10号,经费:12.0万元。

4、非水相介质中外消旋丁基苯酞的生物拆分,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
项目合同编号:黔科合J字[2009]2283号,经费:3.0万元。

5、有机介质中外消旋丁基苯酞的生物法不对称转化,贵州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基金,项目编号:贵大人基合字(2009)022号,经费:4.0万元。

叶春
研究方向: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生物技术和食品加工
教学方向: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分析
联系方式:yechun126@
叶春,女,硕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4年~2007年于西南大学获食品营养与安全专业硕士学位。

主要从事食品营养与安全、食品生物技术和食品加工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先后主持和参加了贵州大学科学基金“何首乌嫩茎叶营养价值的研究”,贵州省教育厅基金“贵州少数民族传统酸肉旅游食品开发关键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丝网印刷电极传感器的生物胺分子印迹膜识别机制研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鸡肉蛋白发酵物营养与功能评价”,以及贵州省科技厅重大专项和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等多项国家、部、省、市级科研项目。

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5篇,其中EI收录1篇,中文核心期刊9篇,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鱼腥草叶总黄酮的提取分离”(第一作者)获贵阳市第十次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参编高等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食品化学》(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9年。

)。

主要讲授《食品营养学》、《食品安全学》、《食品分析》、《食品安全导论》、《公共营养学》和《食品感官评定》等本科生课程;为研究生讲授《食品营养与功能性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