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相关实验的社会偏好理论——一个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相关实验的社会偏好理论:一个综述

摘要:实验经济学对传统自利人假设的系统反驳促使社会偏好理论的应运而生。社会偏好理论的各个模型试图在维持理性假设下,通过将基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诸如公平、互利等与“自利”假设有着明显涵义辨识度的一些人类社会性情感因素纳入到效用函数中来进而修正自利人假设,并以博弈论为基本的分析工具力图构建新的博弈均衡来解释实验经济学所揭示的一系列悖论。

关键词:实验博弈 公平 互利 社会偏好

Theories of Social Preferences Based on the Related

Experiments:A Survey

Abstract:Theories of social preferences is developed when experimental economists have gathered overwhelming evidence that systematically refutes the self-interest hypothesis.Maintaining the assumptions of rationality, economic models of social preferences try to take the elements of people’s social emotions such as fairness,reciprocity and so on into the unity functions to modify the assumptions of self-interest. The implication of social emotions based on the psychology and sociology ar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material self-interest obviously. In this way, theories of social preferences try to construct new game equilibriums in order to explain the paradox in experimental games using the game theory as the basic analysis tools.

Key words:experimental games;fairness;reciprocity;social preferences

一、引言

主流经济学传统的自利人假设长期以来虽然备受争议但其权威性不可撼动,直到最近二十余年实验经济学的一系列简洁而有说服力的实验结果对这个传统构成的系统性强有力反驳,顺势而生的社会偏好理论才以学理上的建设性日益引起主流经济学的重视。社会偏好理论以实验经济学的突破为契机,将公平、互利等一些与“自利”假设有着明显涵义辨识度的人类社会性情感引入到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来,并以博弈论为基本的分析工具力图构建新的博弈均衡来解释实验经济学所揭示的一系列悖论。

根据Kohler(2003)的论述,社会偏好概念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Veblen (1934), Duesenberry (1949),Leibenstein (1950), Pollak (1976)等人的文献。Rabin (1993)被公认为创造性地正式化了社会偏好理论的第一个基于动机公平的“互利”模型,著名的行为经济学家Camerer(1997)首次完整地提出了“社会偏好”概念,Fehr and Schmidt (1999),Bolton and Ockenfels (2000)则把社会偏好和实验经济学完整地结合起来进行理论模型上的构造和分析,标志着社会偏好理论的逐步完善。但是严格地给社会偏好下一个定义并非易事,现有的相关文献中社会偏好(social preferences)或多或少地被同时表述为另外三个相近的概念,即他涉偏好(other-regarding preferences),“亲社会性偏好”(prosocial preferences),“互动偏好”(interdependent preferences),①这几个概念虽然形式不一,但都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与自利偏好旗帜鲜明的对立立场:经济人不仅关心自身的物质收益,也要也会关心他人的利益,社会偏好是经济人效用函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社会偏好可以大致细分为三种偏好,即互利偏好、差异厌恶偏好(公平偏好)及利他偏好(突出表现为社会福利偏好)。

社会偏好理论是行为经济学中把心理学因素纳入经济学分析的路径之一。它不仅成

功地解释了众多实验博弈的悖论,而且正被运用到许多用传统自利人模型无法解释的人类经济领域。本文试图在已有的最新研究成果上针对社会偏好理论产生的背景及主要内容作一个简单的梳理。②

二、理论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实验经济学的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对经济学的自利假设形成了系统性的

强有力的反驳,其一系列的实验因简洁而有说服力的结论引起了诸多经济学家的重视,从而开始对超越自利假设的研究,这些代表性的实验主要包括最后通牒实验、独裁者实验、礼物交换博弈实验、信任博弈实验、公共品博弈实验、第三方惩罚博弈实验等。

(一)最后通牒实验

Güth, Schmittberger, and Schwarz (1982)引入了第一个最后通牒实验,首次提出了以自利人假设为基础的传统博弈论无法解释的“最后通牒博弈悖论”,标志着行为博弈理论进入了第四个发展阶段(Gintis,2006)。该实验设定一个提议者(proposer)和回应者(responder)在完全匿名条件下对一笔资金(pie)进行分配,提议者提出一种分配资金的方案,回应者有两种选择,如果接受这种方案,则资金即这样分配,如果不接受,则双方收益均为零,而且这种博弈是一次性博弈。按照标准的博弈论分析方法,在经济人只关注自我的物质收益假设下(material self interest)及完全信息时,子博弈纳什均衡必然是回应者愿意接受任何比例的分配方案,因而提议人给对方任意一个非常小的正的单位收益,回应者将接受这一提议并达成均衡,但实验结果显示,如果提议者给回应者不到20%的金钱, 他将有0. 4 - 0. 6的可能性被拒绝。而Roth, A, V. Prasnikar, M. Fujiwara and S. Zamir (1991)在耶路撒冷、卢布尔雅那(斯洛文尼亚首都)、匹兹堡和东京四大城市的各个大学生群体中的做的考虑参与者学习效果的最后通牒实验显示,几乎所有的提议者(proposer)和反应者(responder)接受的分配比例趋于一半;Tullberg(1999)考虑了参与者文化差异对分配(这种经济行为)结果的影响,他在针对同样以大学生为对象做的最后通牒实验中比较了经济系与非经济系学生之间,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之间的行为差异。以美国桑塔费研究院主要成员对五大洲12个国家,15个经济和文化环境窘异的小规模社会做的大规模跨文化最后通牒博弈中确认,文化差异对实验结果产生重要影响,但与先前的最后通牒实验所表证的一样,自利模型没有得到任何一个被研究的社会的支持,即一致系统性地偏离了自利人的假设(Henrich et al.,2001③)。

(二)独裁者实验

Forsythe et al.(1994)首次提出了独裁者实验并把它与最后通牒实验进行了比较。在最后通牒实验框架内,独裁者实验中取消了回应者拒绝的权利,即回应者只能任凭提议者“独裁”,只成了一个接受者(recipient),而提议者成为独裁者(dictator)。显然此时的子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